如果提高了粮价,农民种地有赚头,还会出现农民出门打工的现象吗?

为生活而提神


即便种地有了赚头,农民外出打工的现象也会一如既往,这是农业这一行的性质决定的,只不过是农民的选择多了一些罢了。

首先,你说的所谓赚头达到什么程度。同外出打工每月所赚的工资比,在家务农所赚的钱是与之持平还是超过它?要想与打工赚的钱持平或超过它,粮价要提到什么价位才行,这可能吗?

其次是行业风险性不同。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无论你的技术多么的好,谁也不能保证只要种下庄稼,就一定丰产丰收。只要发生旱涝虫等自然灾害,产量就会大打折扣,计划好的年终收入也打了水漂。而打工的工资是固定的,按月到手,袋袋平安,即便迟点发,也是欠着,工厂老板走路的事,始终是少数。

三 劳动条件和强度不一样。干农业就是要风吹日晒雨淋,干农活的人,大多数的皮肤都是黑黝黝的,活儿多且杂,从早干到晚。相较而言,打工几乎全在室内,风风雨雨、太阳什么的根本与他无关,即便时间相差无几,它的繁杂程度要轻得多。这样一比较在收入均等的情况下,谁不会选条件好的工来做。

所以说,再怎么有赚头,总会有农民外出打工的。


经农记


种粮食与打工是两回事。但两不误,现在农民的收入远远超过了一些普通工人的收入,由于他们合理的安排,加之吃苦耐劳的精神。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打工。现在农村里的一亩地自己不种,租给别人种,一亩地也上千元的租金,另外国家每亩地还有几百元的补助费。我乡下有个朋友就是这样的,他正常在工地上做钢筋工,月收入1万多。说实话我真有点嫉妒他们,但又羡慕他们。城里人苦啊!乡下人有房有车有地有鈔票,什么都不愁。而我们呢?拿点退休工资也是平时一点一点积赞的二保所得,住房得拿钱买,买车没地儿放,地没有一寸,就买根佐料葱也得掏五毛钱,公平吗?


用户6437122708354遇


地少的有些会出外搞一下季节工的,地多的在家有大搞头还出来干啥呢?难道真的城里比农村好?未必。应该说各有各的好,各取所需吧。总之呢我就是喜欢农村,环境好,绿色食品好,自由自在好,日子舒心好,白天累了晚上睡得早,早上起来精神好,人情世故好,老少爷们常来家里跑一跑,吹着牛皮喝茶好,没事一起玩玩牌,输也好赢也好,大家一起开心就好。农忙季节到了,今天你帮我也好,明天我帮你也好,鸡鸭鱼肉管吃饱,十天半月忙完了,可以上亲戚家玩玩也好,乡下农村风俗人情好!


九野神君


要看提多少,安现在的粮价,把所有的费用出去也赚不了几百!就像今年我们这一场大雨大风,一亩谷子倒平了。以前一亩田收割机费用120一亩都是高了。今年的收割机300多!一年辛苦赚不了几个钱!所以现在大家都愿意把田都承包出去!所以提高要看提高多少!在提高个3-4角都不愿意种。只留一点田种够自己家吃就行!提高太多的话城市里面的,好多人还是接受不了!就像现在菜价一样!


才龙是农民


现在的中国农村,人工成本要比机械贵的多。能用机械干的活没有人再去用人工来干。农业己不需太多的人力来干活。富裕出来的人力出去打工增加收入是一件挺好的事。

我国现在的粮食收购价己高于国际粮价,因此上涨空间极其有限。不要指望抬高粮价让农民增收。将来中国农业的出路一定是大农业,只有集约化,上规模的农业才有可能把农业成本降下来,实现盈利。至于这个路怎样走,还需等国家的政策。


龙王爷124


我觉得物价高,工资高是农民工造成的。九十年代内地8小时工作100元每月,广东12小时工作600元,2000年民工的钱多了就进城买房,随后零工的工资每天6元涨到每天150元,房价在每平米1000元左右民工全是现钱,是先缴钱后修房,期房这个词自然就成了。


用户9700000139610


此问题不成立,请问,谁能提高粮价,政府吗?你说的如果的主体是谁?

据说,自从八七之后,中国物价放开之后,是涨是跌全由市场来调节。

所以,是市场让粮价涨不上去!这是什么意思呢?是农民,中国农民劳动价值的真实反映。粮食重要,但不等于农民劳动价值高!

事实是,全世界的农民劳动价值是最低的。所以,农业国家一定就是最穷的!

所以啊,城市化,扩大城市缩小农村,是中国的必由之路。把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才是眼下正在做的事情!

一个国家的市场,是由多方力量主导的。中国已经是很开放的国家,所以,中国农业受到来自外贸的很大冲击。大豆,是最明鲜的被进口打铁败的农作物,所有中国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价格,不是政府定的。所以,你的如果根本不成立!


秋歌988


大家好,我是聊不完的农村事,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如果提高了粮价,农民种地有赚头,还会出现农民出门打工的现象吗?

首先要看国家的战略方针。上了点岁数的人都知道,在大集体时代,是不允许农民出外打工的,出外打工是要被抓盲流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大规模的发展和建设,国家的战略方向是让一部分农民进城,变成城里人。同时也需要大量农民工来支援和促进城市的建设。

现在很多大城市已经人满为患,房价飙升,国家开始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再说很多农村已出现土地撂荒现象,土地谁来种的问题迫切需要答案。因此,大力扶持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成为国家的既定方针。

如果提高了粮价,让农民种地有了赚头,收入比出去打工还要强,谁还会出去打工呢?我们这里是大姜产区,那几年大姜价格好,最高价格卖到每市斤十三元,一亩地收入少说也得五六万,在外打工的都回家种大姜。当然农闲时还是会有人出门打工。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命脉,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国家一定会增加农民收入,让会种地、愿意种地的人回家种地,让农民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那是又有几个人还愿意出门打工呢?大家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留言讨论。


聊不完的农村事


如果提高了粮价,农民种地有赚头,农民出门打工的现象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其理由存在在几个方面:

首先提高粮价,把现在的粮食提高100%,即把粮价翻倍,而且保证社会其它所有物质价格稳定不变,公务员,工人,农民工的工作方式工资标准不变,粮食翻番的价格是绝对化提高,按现在的农村农民的种地收入,每亩地上的纯利润收入能增加到1-1.5倍,种地每亩能增加千元左右的收入,一家十亩地就能增加万元收入。而这一万元的家庭收入,对于一个农家来说也算不少,但比起社会其它行业,甚至是打工的农民工在年收入上确实算不了什么。实际上在其它物价,行业收入水平维持不动的情况下,提高粮食价格,只能大幅改善农民的种地环境,使一些土地承包量比较多的部分农民能有收益的安心种地。

对农民的整体生存环境改变不大,有部分农民还得出去打工,尤其是一些人口多但土地承包量很少的农户家庭,就是把粮价提的再高,也因为土地承包量的过少而不能靠种地生活。

其次,粮价的提升有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提高也是微小的幅度,按目前的粮价,小幅的提升,在实际当中没有多少意义,既改变不了农民种地处境又改变不了农民所具有的命运处境。

最后最关键的是社会物价不可能独涨,尤其是不能人为绕开市场经济规律而涨,如果人为提高粮食价格,可能马上就会出现其它商品包括农资的数倍数十倍地涨价,到头来粮食价格的提高没有意义反而有害。

我们国家的粮食价格偏低,并不是国内经济发展的程度上在市场经济规律下产生的粮价,而是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冲击的结果。大量的国外进口粮食充溢国内粮食市场,才导致了国内粮食供大于求而出现的粮价偏低。减少外国粮食进口或进口的粮食价格随国内粮价,可能会产生出一个合乎国情实际的合理粮价。


老百姓宁


农村提高粮价,农民是否能放弃打工回家种田?至于本题,回答之前,我的问号有许多,首先明确告诉大家,因为全国各地每亩良田贴补不一样,.收粮价格是否是一致?这些问题我不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大上海郊区,农民想承包种田,首先要看你同村干部关系如何,然后看你无赖腔调有几分浓度,最后一点看你的拳头大小有几分力。可以告诉你,真正种田有经验农民如果想承包田,比登雪山还难,现在种田承包户,都是一些社会上爪子,是村霸,是流氓。大家肯定不知在上海能承保到田有许多优惠条件,据说,一亩田补贴,不管你收获多少产量,政府以每亩千元以上补贴,而且免去各种服务费,收到粮食归你所有,二头进财双丰收,象这种无亏本生意称稳赚,请问大家?如果你轮到大田承包,你还愿意去当上班族吗?肯定会谣头,心感情愿当农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