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紗】紗廠延遲發貨 貿易商擔憂加劇

【外紗】紗廠延遲發貨 貿易商擔憂加劇

中國棉花網專訊:據江浙、山東等地棉紗貿易商反映,雖然1月下旬以來ICE棉花期貨先後下破70美分/磅、67美分/磅等關口,但近半個月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國紗廠棉紗FOB、CNF報價卻維持高位或不報價,賣方下調接單的意願不強。

越南某大型紗廠表示,1月底前紗廠已復工生產,C21S-C40S紗為主,但考慮到中國織布廠和貿易商大多延期至2月9日以後復工、棉紗成本仍處於高位及匯率等原因,因此2月中旬前無論保稅、即期還是船期貨都不對外報價。幾家印度、巴基斯坦紗廠和出口企業也表示,1月中旬以來中國買家詢價、訂單幾乎沒有增長,需求疲軟,但國內棉價、人工、稅收等各項成本又導致紗廠降價空間非常有限,只能堅守。山東某進口企業介紹,由於新型肺炎疫情“拐點”未到,因此不僅國外紗廠發貨減緩,而且一些國內採購商也要求供貨方延長合同執行期、推遲15-20天裝船。

近日,國內一些棉紗貿易商的擔憂加劇:一是隨著CF2005合約盤面價格接連跌破14000元/噸、13500元/噸、13000元/噸,國產棉紗價格必然隨之暴跌,無論庫存紗還是11/12月簽約採購棉紗都面臨較大虧損風險;二是下游織布廠、中間商何時復工、何時開啟紗線採購尚難預料;三是受疫情短期衝擊、美元持續走高等影響,2月5日離岸、在岸人民幣雙雙貶值失守7關口,外紗進口成本增長加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