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评价一首歌是好歌大多是从旋律评价,歌词只是锦上添花,而评价一首歌特别烂大多数是词写的特别烂?

刘Free


这个问题提得本身有点不科学,容我解释一下:

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歌曲都是指通俗音乐(或者说流行音乐)作品,在通俗音乐创作动机来考察,一般都是先有词,再配曲,也有现有曲再配词的。

一首流行歌曲的好坏,从理论上来说,跟所有音乐作品都一样,要从音乐四大要素来考察:

-旋律

-节奏

-和声

-音色

好的流行歌曲,往往是经得起时间考验,流经逝年依然为人们传唱,旋律和歌词水乳交融,非常生动,恰当的描写,叙述了所要表达的主题,现代音乐里最重要的部分实际上是和声,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配器,编曲,歌手演唱一首歌曲可以一把吉他或者钢琴自弹自唱,也可以像苏州评弹三弦加琵琶,现代一般情况的电声乐队是:鼓,键盘,电吉他,贝斯。也有豪华的交响乐团伴奏的情况。

所以编曲,配器的人对表现一首歌曲起着很关键的作用,针对既定的歌曲,采用什么伴奏乐器?怎样配合?前奏,门子,尾奏怎么处理?等等对这首歌曲最终达成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最后,每个歌手都有各自的音色,音域,针对性的都存在适合或者不适合其嗓音来演唱的歌曲,所以我们有时会感觉某些老歌曲被某人翻唱甚至比原唱更好的情况。(也包括前面说的重新编曲,配器了)

狭义上的单从旋律和歌词来判断一首歌曲的好坏是不科学的!

当然,好的旋律必然是很好的利用了音乐语言完美描写/表达/抒发了主题和情感的,实际上唱歌就是一种特别的朗诵,或者特定的演讲,当事人的富有特色而充满吸引力的show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从而人们才会传唱。

歌词,如果追本溯源,就是诗歌,词,辞等的白话形式的演变,好的诗歌都是精炼的文字的组合,既有明确的,通俗易懂的文字,有留给人们遐想的余地,言之有物而回味无穷才是好的歌词。

总之,一首好的歌曲,必然是旋律和歌词结合的很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之余,又能让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的歌曲。

如果回答得不好,请多包涵😀😀


原声练琴房资深大叔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这是个复杂的问题。现在,我们从切实的实际出发,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印度老电影《流浪者》插曲《拉兹之歌》,日本连续剧《血疑》主题曲《我衷心感谢你》。尽管许多人不熟悉,或者说不清楚它们歌词的内容,但许多年以后,许多人都会哼唱它们的旋律,而且喜欢再次听到它们的旋律。

由此可见,一首好听的歌,旋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歌词有国界,音乐无国界。

大家都知道,有的歌是先写出歌词,后谱的曲,有的是先谱的曲,后填的歌词。不管哪种由来,尽管旋律要服从歌词的内容,但它的重要性又大过歌词。‘’言之不足,故歌咏之‘’,旋律是艺术夸张的朗读,它表达歌词的语气、情绪等。好的旋律,在完美揭示歌词内涵的同时,还要保证自身的完美,发展的逻辑性,统一性和完整性。一首好听的歌的创作,当两者发生冲突,可适当修改歌词,以达到二者天衣无缝的平衡,既能完美体现音乐的美,又能完美表达歌词的内容。

现实生活中,一首好听的歌,首先打动人们的是悦耳的旋律。曲调悠扬,高潮迭起,优美动听,是人们听觉感官的享受。其次才是歌词内涵,对人们思想感情的抚慰,冲击,振动等。

由此可见,一首好听歌大多是从旋律评价,歌词只是锦上添花。相反的,填了词的音乐才称之为歌,最终音乐要表达的是歌词的内容,如果歌词特别烂,相信与之匹配的旋律(或者说,尽管旋律不错)也不会被人们接受。(粗浅认识,欢迎批评指正)


联想音乐


词曲,词曲,一个词一个曲,

一个外衣一个内涵,唇齿相依,互相衬托,

好曲配好词,好词配好曲,尤如郎才女貌一样,

正由题主所说,不仅有烂歌,也有烂曲,胡编乱造,横行乐坛还耍霸道,

文艺作品离不开生活,离开生活就没有活力,也就脱离了人民群众,

曲调如果能反映民族特色,一般就可以了,

歌词没必要有多么深刻,只要上口,能反映时代,反映人民生活,反映工农业,解放军,学生……

实实在在的就可以了,

只有这样,才能老少皆宜,人民欢迎,老百姓喜欢,

听听五六七八十年代的歌曲,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






猛禽950


因为从我们的听歌习惯开始,正常人听歌一开始都是听它的曲,曲子是否动听,是否打动了你。

有很多歌曲歌词其实并不怎么优秀,但旋律优美,比如说这段时间大火的“野狼disco”,

说句实话它的词只能算朗朗上口,但它的节奏和曲旋律就这么洗脑。

喜欢一首歌我们觉得旋律好才能进一步深入了解它,这时我们才会看他的歌词有没有深意,它在表达什么?往往过气很快的歌曲都是因为旋律好但是词不好得不到群众的长久支持,而词好曲好的歌呢就算过去了几十年依然很经典[玫瑰]

但我们评价一首歌为烂歌,更多的还是因为旋律也不行,而词也没什么新意吧。

总结来说,一首歌的旋律和歌词有密不可分,旋律就好像标题,歌词就好像灵魂内容一样。



金荣未乳


如果用电影来比喻一首歌的不同分工。

旋律(作曲)=剧情 作曲者则相当于故事或者小说原作者。剧情的跌宕起伏,起承转合,是电影的灵魂。旋律是否抓耳,就相当于剧情是否精彩,如:一个江湖小虾,通过机遇与天赋受高人指点,习得神功,打败大BOSS,抱得美人归。

歌词=台词 无论是文艺的,深刻的,通俗的,一首好词往往都有一两句直戳人心。

两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编曲=编剧 将这个故事发展成为一系列小故事

制作人=导演 将以上内容以适当形式表现在大银幕上。

歌手=主演 通过技巧,情绪,演员特点(音色),用自己的表演将导演的意图最终呈现出来,让主角更加清晰。

乐手=配角 用于烘托主角,强调主角特征,良好的配角可给主角加分。

录音=摄影 用镜头贯彻导演的艺术意图,让主角更漂亮或者气氛更忧郁等等。

以上,“制作人=导演”这一条在大陆音乐圈体现的并不明显,是个遗憾。

电影拍完了,轰动了,这绝对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但是,相比较而言,什么更重要呢?

显然,“一个江湖小虾,通过机遇与天赋受高人指点,习得神功,打败大BOSS,抱得美人归。”这个剧情最重要。

想想看,许多年后,有人翻拍这部片子,除了这一条,其余都可以推翻重来。

词曲创作,从无到有,创造性大于技巧性。

编曲,根据图纸造大楼,技术性大于创造性。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词曲作者就是“米”,编曲就是炊。

但凡职业编曲,都受到过一种伤害:旋律作者狗屁不通,拿个烂旋律硬要做成经典,而编曲者不得不为烂旋律委曲求全 。所以编曲的同行很容易达成这种共识:写歌的没啥技术含量,全靠编曲去拯救。这样一来,难免会发生心理上的“主次错位”。

好了,说了这么多,最后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旋律和歌词哪个更重要,在我看来,旋律还是更为重要。

旋律决定了一首歌的活力,听第一遍就能打动人,旋律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它能否被大众认可,许多音乐人被其歌迷称作旋律大师,如周杰伦,林俊杰,许嵩,我很认同他们的音乐才华 这些人写的歌的旋律往往都朗朗上口,听几遍就能轻轻哼唱了,这就是所谓的抓耳。

JJ的歌的旋律很好,有自己的风格,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没有一个好的作词人配合他的旋律写出一首句读和深意齐头并进的词,A+的作曲,A+的编曲,C-的歌词,这是华语乐坛的一大遗憾,导致有许多沧海遗珠,而流行起来的歌都被烂词人做成口水歌,为人所诟病,如果林俊杰的歌词都是大神来写,那么他离超神也就不远了。好在加入华纳后,华纳在歌词上下了大功夫,林夕,吴青峰,阿信等,都让林俊杰的音乐更有质量,也就是是下面所说的歌词的意义。

歌词决定了一首歌的生命力,多年以后,当你再次听到这首歌时,或许旋律已经听烂了,听很多遍后不再有了新鲜感,歌词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现在给你听《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这类旋律很好但作词烂俗的歌你分分钟想切歌,但是听《红玫瑰》(李焯雄)《红豆》(林夕)《如烟》(阿信)等等我曾经无限单曲循环的歌,无论你听过多少遍,仍然会被深刻的歌词打动,可谓百听不厌。

一首歌有这么多的元素,当你听歌不再仅仅是单音轨,而呈现出多音轨的形式,不再仅仅是听旋律,而同时在乎歌词的内涵深意,你的音乐鉴赏水平就算入门了。


钉钉嗨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好的韵律犹如雨后的彩虹,傍晚的夕阳,浩荡的星空,很容易走入我们的内心深处,引起我们的共鸣。
好的音乐始于旋律,忠于情感,陷于歌词,往往能激发大众的情绪,时而高昂,时而起伏,万千情绪伴随着美妙的歌声激荡着我们的内心世界。好歌源于好的旋律,这或许可以从我们中国历史文化中找到答案,众所周知,我国的古典音乐,比如《高山流水》、《汉宫秋月》、《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十面埋伏》等等,这种优美的旋律让我们可以体会到高山、流水、丝竹、冬雪,可以说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古人如此追求旋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人,当今我们有何尝不是因为旋律而爱上歌曲呢,典型代表周杰伦,儿童时代的我们,我们尽情的畅听周董的歌曲,根本就不顾及歌词,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品味歌词的时候,方文山和周董的歌词对于整首歌真的是锦上添花。


反之,一首烂歌不被大众喜爱,往往是其歌词不够走心,粗糙烂制的歌词并不能触发出大众的情绪,旋律上平淡无奇,被大众吐槽也是理所当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fc165fb8bf0f4f1386aa735ef96a774c\

锋之乐韵


大家好,我是与紫幻星练歌;

为什么评价一首好歌大多数从旋律评价?而烂歌基本只去看歌词评价,其实这个问题是我们经常听歌所遇到的,那么就来聊一聊


1:跟两者重要性没什么关系。 因为但凡一首口水歌能火,旋律最起码都是符合调性的,旋律烂能怎么烂啊?千篇一律套一个和弦?编曲简单粗暴?抄袭别的曲子旋律?翻来覆去就这两种情况啊,没啥可分析的。 歌词就不一样了,你可以见识千奇百怪的歌词,你可以被恶犬般的笑打动,一句话总结一下就是,旋律的下限再低也低不到哪去,但歌词的下限可以突破你的想象力。



2:歌曲是用耳朵听的,最最最重要的不就是旋律吗?词不词的无所谓,我会因为旋律好听去听一首歌即使词很烂,不会因为词写的好去听,那我还不如去读书,去欣赏作者的文笔。



3:旋律和歌词,两者都是音乐中最直观感的东西。听歌儿听的就是旋律,唱的就是歌词儿,所以好不好一下子就能够听得出来。

一首好的歌曲之所以被人赞誉,就是因为这两方面给人的直观感最舒服。听歌儿首先听的是旋律,旋律抓耳了,接着会进入歌曲当中,了解歌词儿,然后沉迷歌曲一遍一遍听,爱上一首歌儿。看见了吧?首先是旋律抓耳,其次了解歌词,然后评判歌曲和分析歌曲,这是一连串的流程。一首好歌儿在这个流程中是一气呵成完美的,而旋律又是你率先接触到的,所以就说好的歌曲旋律先好词儿后美,就是这样子滴。 反之,一首糟糕的歌曲,我大概琢磨了一下。现在大多数的烂歌儿套路,都是前奏做的还算抓耳,让你想听下去,可一听开口唱就懵逼了的那种。比如《学猫叫》,这么一首没营养的儿歌,前奏竟然还有点好听,鼓励你听下去啊。可是你一但进入歌曲中,你会发现歌词这点东西是真的蒙你眼,这是最能够打击到你的。所以现在评价烂歌儿,可不就直接说歌词儿烂吗,前奏摆了个陷阱让你跳,而且还跳了下去,结果反而被歌词儿恶心到了……


小结:一首歌,特别是好歌而言,不仅仅需要旋律好,歌词、意境这些也重要;但是歌词差的话让人们潜移默化觉得这就是烂歌,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紫幻星练歌


一首好歌,一定是好词好曲。一首好词,就是一首好诗,但好诗,未必是好词。因为歌词是听觉艺术,既要言简意赅,又要喻意深刻,还要琅琅上口。好曲,是在词的意景下产生的,它把词的情怀,用旋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是对词意的二度创新。当然,同首歌词,不同人的谱曲,旋律是不一样的。哪首旋律和歌词结合的完美,快速的引起观众的共鸣,它便是好曲。一首好词,没有好曲,是不能传唱起来的。有的歌,出来后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但经过别人的改唱,很可能火起来。所以,好曲非常重要,不仅仅是锦上添花!好词配好曲,才是好歌。


YinyueLl


我是头条创作者“情蒙风光”,评价一首歌是好歌太多是从旋律评价,歌词只是锦上添花,而评价一首歌特别烂太多是词写的特别烂。下面我为大家说一下原因。

好歌,被评价为好歌,人们听歌首先入耳的是曲调,旋律,感觉到了曲调新颖,旋律优美,和谐自然,后听歌词,歌词健康优美,我觉得就是好歌,当然歌词只是锦上添花,有更好的歌词那是更好了。现实生活中,一首好听的歌,首先打动人们的是悦耳的旋律。曲调悠扬,高潮迭起,优美动听,是人们听觉感官的享受。其次才是歌词内涵,对人们思想感情的抚慰,冲击,振动等。

反之就烂歌,就是评价一首歌是烂歌,往住是歌词写的特别烂,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这是个复杂的问题。现在,我们从切实的实际出发,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太多的歌曲我们一听到曲调刚开始感觉良好,旋律还算可以,但是一听到那歌词就刹风景了,感觉歌词不健康不优美,特别反感,歌词的含义也不佳,感觉就是没有听下去的必要。

总的来说一首歌的好与坏主要还是在于综合能力,唱功 ,旋律 ,节奏 ,歌词 ,还有它的含义等等 。都要优美健康,但是评价一首歌是好歌太多是从旋律评价,而评价一首歌是烂歌往往是歌词写的特别烂。感谢大家阅读,评价,点赞,关注,以上是我的一点见解,望指正。





情蒙风光


评价歌曲好不好,谁占主导地位,我们首先要确立旋律与节奏的关系。传统作曲教材中都有这样一句话:“旋律是歌曲的生命”。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句话否定了节奏在歌曲中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现代音乐发展的理论观念来看,歌曲创作的切人点应该以节奏入手更方便、更易学和更易达到歌曲内在的统一。

因此,与歌词旋律相比,节奏更具体、更直观、也更原始远古的部落民族依耪于“击石附石”的节奏且不说,当今青年热衷于“蹦迪”或“舞蹈机”,其中的感受恐怕节奏远远多于歌词旋律。

总而言之,歌好不好,对于我们来说听着舒服就行,那这里最重要的就是主旋律了,所以先是旋律,然后歌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