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补偿金如何计算?

手机用户6094843419


楼主您好,工龄补偿金如何计算。自己工龄补偿的计算方式主要是针对于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那么他们才可以享受到工龄补偿的待遇。一般情况下,你在单位工作一年,那么是可以享受到一个月的全额工资待遇,或者说你们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待遇以此类推。比方说你工作了20年,那么你就可以获得20个月的实际工资待遇。

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如果说你本人的工资标准,已经超过了你们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三倍以上这样的一个标准,那么你获得最高的经济补偿待遇是不能够超过12个月的,所以说这个是有限制的。但是没有超过这样的一个工资水平。那么你的这个工龄赔偿就根据你所工作的时间来决定。

当然有些企业单位他为了规避这样的风险,甚至是不愿意给自己的员工来一定的经济赔偿,甚至是劝退自己的员工,让员工自己主动提出辞职,那么一旦员工自己主动提出辞职的话,实际上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确实是不具备享受工龄补偿的待遇,所以说这个做法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因此而失去了自己的经济补偿。


社保小达人


你好,我从事了十余年工厂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个问题我们从下面几点来为您解答。

一、首先是工龄补偿金(应该是经济补偿金)的月数怎么算?

正常来说,每工作满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工资;不满6个月的,补偿半个月工资;超过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照工作满一年算。

举个例子,你工作了7年7个月,那么你的工龄补偿金就是相当于8个月额工资。如果你工作了7年2个月,那么你的工龄补偿金就是相当于7.5个月的工资。

这里有个特殊的情况,就是你的月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平均水平的三倍,那么你最高只能获得12个月的工龄补偿金。这种情况,即便你工作了20年,也只能获得12个月的工龄补偿金。如果低于三倍,则不受限制。

二、上面所述工龄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基数怎么确定?

因为一年下来,有的月份工资高,有的月份工资低,那么究竟以哪个月的工资为基准呢?员工肯定想以高的月份计算,公司肯定想以低的月份计算。但都不用担心,这个法律有规定,为了公平起见,是按照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之日起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算,这里的工资是指应发工资,而不是扣除社保等各项费用后的工资。如果你工作没满12个月,那就按时间工作月份的工资计算出平均数值。

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关注头条号“打听生活”,每天学习一个职场小知识!

打听生活


楼主您好,工龄补偿金如何计算?那么所谓的工龄补偿就是企业单方面解除还没有到达劳动合同期限之内的人群,或者说劳动合同期限虽然到达了,但是企业单位单方面不再继续录用这名员工,这种情况下都应该给予相应的工龄补偿待遇。

那么这个工龄补偿待遇是根据这名员工在所在的工作单位的一个工作时间来决定的,比方说这名员工在工作单位工作了10年,那么就可以获得10个月左右的工龄补偿,以此类推,最长不超过12个月。那么还有些特殊情况。

就是作为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群,那么如果要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话,这种情况下自己的公民补偿将获得一个双倍的补偿,比如说说你可以获得10个月的经济补偿,那么因为你是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群,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获得,双倍的,也就是20个月的经济补偿待遇。同时在享受经济补偿待遇的时候,还可以享受到失业金待遇。


懂社保


很多劳动者在单位就业,可能听说过工龄补偿金。这种工龄补偿金实际上叫做经济补偿或者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的。可是很多人就纳闷,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有,有的人没有呢?

经济补偿是如何计算的?

经济补偿主要是指《劳动合同法》里规定的。

(1)支付标准。一般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按照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

如果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2)支付上限。有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要注意:经济补偿的标准有上限。如果劳动者的工资超过直辖市、设区的市职工社平工资的300%,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额的三倍支付,但是最高年限不超过12年。

不过如果是工资水平低于300%,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就没有上限了。不过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还是有上限的,最长不超过12个月。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于之前的经济补偿上限是12个月。之后的工作年限会额外增加经济补偿,也就是说到2019年最长也不超过24个月。

(3)计算标准。不过我们每个月的工资应该是如何计算呢?是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或者基本工资?

劳动合同法规定,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劳动者的工资内容很广。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分为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因此奖金、加班费、津贴补贴不算工资的谣言休矣。

所谓的工资都是应发工资,而不是扣除了社保、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个人负担费用以后的工资。如此计算,经济补偿的标准还是非常可观的。

什么条件可以领取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7款情形。实际上涵盖了二三十类情况。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般来讲,只要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职工无过失性被辞退、企业经济性裁员、企业破产或解散等情况都可以得到经济补偿。另外,如果用人单位因侵害劳动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导致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也要支付经济补偿。主要依据实际上就是劳动合同法的第38条。



经济补偿还有其他种类

实际上按照原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还有其他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第一,如果用人单位克扣、拖欠职工工资加班费,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也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第二,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加付50%的经济补偿金。

第三,因病失去劳动能力,工人单位还要支付医疗补助费。医疗补助费标准是6个月的工资,重症加付不低于50%,绝症加付不低于100%。


如果职工得病或者客观情况变化、企业破产裁员等三种情况下,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低于企业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所以说,国家对于劳动者的保障还是非常全面的,只要我们了解有关法律法规,都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暖心人社


首先纠正一下,你说的工龄补偿应该是经济补偿,工龄的法律概念已在劳动法中被告工作年限所代替。回答如下:

一、根据《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有以下情况的应该支付经济补偿。

1.员工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解除劳动合同的,2.单位依照第四十条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与员工协商一致的,3.单位依据第四十条因员工不能胜任工作解除的,4.单位依据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的。5.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后,员工未达退休年龄且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单位拒绝续签的。6.单位依法破产,关闭劳动合同终止的。

二、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员工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的给一个月工资的补偿,六个月以上不到一年按一个月算,不到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本条所称工资为员工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经济补偿月工资的计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条例》第二十七条,经济补偿月工资按照员工应该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以及资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前12个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计算。


劳动争议工伤律师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你可以根据上述规定计算经济补偿金。


风谷画沙


劳动合同法第46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