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茶税自此始,茶税之法的形成

饮茶在盛唐时期出现了空前的盛况,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穷日尽夜,殆成风俗。

千古茶税自此始,茶税之法的形成

当时除了四川地区和江南地区茶风日盛之外,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也是盛行饮茶的,大凡交通沿线,随处都有茶摊、茶铺、不分道俗,投钱可饮,十分方便。

江南各地的茶则源源北上,舟车相继,所在山积。不只江南和江北产茶,中原地区以至黄河之北也出产名茶了。

这时,有一位皇帝在大臣们的议论中,看到了茶已经与盐、铁一样,成为百姓日常所需,有利可图,便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茶税征收,这位皇帝就是唐德宗李适。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李豫去世,李适即位。在即位之初,唐德宗就颇思励精图治。当时安史之乱平定之后不久,天下依然纷乱,朝廷势弱。为了改变这一局势,必须强兵强政,加强中央集权。

唐德宗宣布废除租庸调制及一切苛捐杂税,实行两税法,按户等征居人之税,按土地征田亩之税,每年夏秋两征。这一新税制适应了土地集中、贫富不均的情况,具有进步意义。

千古茶税自此始,茶税之法的形成

建中四年(783年),户部侍郎赵赞敏锐地看到,饮茶的风气已在百姓中普遍形成,便向德宗提议征收茶税,十税其一。德宗很快就采纳了这一建议,于这年开始对茶叶征税,由负责对盐、铁征税的盐铁转运使主管茶务。

当时除茶之外,还有漆、竹、木等也被列为征税对象。茶税之法从此被建立起来,以后历朝历代多有修订,逐渐完善。

唐德宗开始征收茶税之后的次年,由于改元为兴元(784年),大赦天下,大摆“阔气”,干脆把新开不久的茶税也免了。

直到九年以后的贞元九年(793年),才恢复了茶税的征收,在产茶的州县和茶山外商人所经要路设置税场,每年即得钱四十万贯,茶税一举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

唐德宗茶税一征,财源滚滚,却不知有人因此付出了生命。

当时的益昌(现在的四川昭化)令叫何易于,开征茶税的诏令下达之后,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因为益昌是个穷困之地,这里的百姓不征茶税的时候都已生活得相当困苦,若要再强征什么茶税,百姓必定是死路一条。

千古茶税自此始,茶税之法的形成

何易于对这首诏令审视再三,便叫一小吏把诏令搁置一边,不征茶税。但他们非常清楚,违抗诏令,这是要杀头的罪!

小吏思虑再三说道:

“如果我来顶罪被杀头之后,你能否免除被流放之罪?”

何易于却说:

“我既然不以保全自身一命来移害于百姓们,也决不会让你们来为我替罪。”

言罢,他做出了令人决不可想像的举动:自焚。

何易于去世之后,他的上司因平时对他颇为赏识,也就没有再上本参劾他。

千古茶税自此始,茶税之法的形成

这是由茶税之法引出的第一个死难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