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社辦成果展有什麼好的創新嗎?

餘萬涵


書法展要有相應的要求,首先要有時代性,與時俱進,歌頌當代的內容,提昌自創性、積極向上的內容。提昌傳統書體為主,也不乏個性張揚,但不接受醜書,怪書等(評審把關)。以高雅的書法來歌頌當代人民的美好心願,祖國的美好明天。[心][心]



吳弋鳴


辦書法成果展不應該追求創新,反而應該著力於所輸出的內容和成效,最終要看目的是什麼?如果太商業那就沒意思了!……

應該讓大家明白的是書法的真正魅力在哪裡,這就解決了以下問題:

什麼是作秀的偽書法,為什麼自然雋永的二王書風被尊為兩聖,後世的學古失真是怎麼回事,好的書法自然重要還是真誠重要,為什麼從魏晉到清,歷代朝野尊重的風格、名家基本穩定不變,而清末至民國翻天覆地,以致影響當下?

現狀是書法已經漸離真正的文化生活,搞學問的不練書法、搞書法的不讀學問,而書法失去了文史背景就根本立不住。

所以現在需要的是梳理判斷標準,清理亂象,先給下一代審美觀的建立清除障礙。


仁雲莙時代藝術


成果展我覺得有以下方面可供參考:

1、有個大點的顯示屏,用來介紹書法的發展和每個時代出現的書家及其代表作,這個可以讓初級愛好者對書法瞭解更多,更感興趣;

2、有個大點的桌子,可供書家及書法愛好者現場書法展示和交流;

3、書法的風格要有多樣性,爭取百花齊放;

4、作品形式也可多些,除常見的卷軸外,也可以出現手卷冊頁、扇面等多種形式,以豐富展覽,但也不要弄得太過花哨


愛寫字的夏秋冬


以我個人觀點書法社辦展,要從這些方面入手,但宗旨就是傳承 弘揚。



第一,要準備一個顯示器,播放從古至今書法的演變,書法創新,書法的分類,書寫工具的變化,一些書法家及代表作品,並帶有講解。

第二,要準備大的書寫臺,找書法社裡的學員現場書寫,可以讓社裡年齡最小成員演示一路學習書法歷程,可以讓欣賞者簡單現場書寫,感受書法的力量。互相交流學習。

總得來說,書法展紀要突出書法傳承,又要讓欣賞者感受到書法的魅力




慧繪老師生活日記


首先看你想達到什麼目的,為了普及書法藝術的,可以選址在社區或學校附近,組織大眾或學生參觀並開展專題講座等形式進行推廣,如果是在圈內展示成果,則以定向發邀請函組織名流到場助陣,以上僅作參考。



粗俗喜靜之輩


 一、十年磨一劍:“系列”、“組群”、“信息帶”的辦展理念

  我從事書法研究、教學與創作幾十年,雖然在日本、在臺灣、在內地辦過不少小規模的展覽,但那些大都是“習作性的展覽”。即以自己的出色的技巧發揮,寫出一批50~1 00件好作品,寫的都是古人名詩名文,以抄錄為主。書寫的都是個人單一的書體與風格。無非是條幅變對聯、尺頁變橫卷。但既出自一人之手,當然是其同一性(或日重複性、雷同性)遠遠大於其豐富性。事實上,要讓一個今天的書法家風格多變、書體相異、技巧多樣,也實在是做不到。書寫本來是一種個人習慣,它一旦被固定後,是無法朝令夕改的。由是,一個書法家的創作,在風格與技法上是必然會雷同的。

  這種以技法練習的習作式展覽,作為一個書法家的成長過程中的必須經歷,是完全需要的。但它肯定不能成為一個終極指標;或者說它作為真正的展覽,含金量是不足的。那麼,真正的展覽、好看的展覽、藝術的展覽、豐富多彩的展覽,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呢?其實當時我自己也不清楚。

  不清楚就先不魯莽地辦展覽,沒有清醒的認識,一般平庸的展覽,辦也白辦。就這樣,從2000~2009年之間,我10年不辦展,不斷在思考怎樣辦好書法展覽,苦苦尋求其間的癥結與關鍵所在。其實當時也不是沒有現成的範例可供參考,比如在1998年在北京舉辦的“學院派書法展覽”,已經直接觸及到一個好看的書法展覽應該怎麼辦的核心問題。但它只是站在“學院派”主題性創作立場上的探索與思考,而尚未尋找到傳統的書寫型創作進入展廳所應有的態度、立場與方法。

  十年沉潛,不辦展覽,實在是因為找不到一個很好的思路與辦法。平庸的沿襲的書法展覽實在不屑於辦;而新的有創意的展覽又不知道該怎麼辦。高不成低不就,實在是困惑糾結得很。

  十年之間,我出席了很多全國性展覽的評選,對當下書法展覽的方式方法有了各種反覆選擇、比較,對當下展覽的著力點與評判邏輯,有了些許認識與理解。又在此期間,橫跨數年寫了幾篇全國展評審論文,還專門寫了《關於當代書法創作展廳文化現象的綜合研究》(2001)、《展覽視角而不是創作視角——關於當代書法“展覽意識”的崛起》(2009)兩篇長篇論文,專題研究當代書法展覽的發展規律、利弊得失分析、目前的認識誤區、現實的社會需要、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在我而言,思路逐漸清晰起來,輪廓逐漸明確起來,大致找到了當代個人專題書法展覽及一般書法展覽如何圓滿舉辦的基本辦法。其特點是:第一必須好看。要有觀賞性,這是尊重觀眾的需要。第二必須豐富。這就要求一個書法家有多種風格、技法表現的能力,它對今天書法家的學習、成才模式提出了時代的新要求。第三必須有主題。要有辦展思想和不斷創新的展覽理念。要重視文字內容的選擇,要使書法作品在文辭上可“閱讀”。第四是要強調“原創”。每個展覽都有自己特定的基調與展覽結構。要善於否定自己以前已經取得的成果,不斷爭取攀登新的學術高峰。

  2009年初,在尋找到了書法展覽的新感覺尤其新思路之後,才開始了新一輪的實踐。我當時的基本思路是:2009年一年之中,應該有一個三連環的展覽舉措,它分別指向三個不同的“結點”。第一次是“試水”:以鬆散的鑑賞會形式進行綜合展示,舉辦了一個“心遊萬物——陳振濂詩書畫印鑑賞會”(4月)。以詩書畫印的江南文人士大夫風氣為貫串,休閒座談。沒有開幕式沒有剪綵致辭。第二次是舉辦正規的書法專業展覽,是在5月舉辦了一個“線條之舞——陳振濂書法大展”。強調書法的專業高度與品質的把握,其中特別講究在風格、格調、技法、氣息上的高品位與高難度系統指標,要體現出一種專業的風範、體現出一種高度,以與一般的業餘書法家拉開距離。而到了12月,則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超大規模的“意義追尋——陳振濂北京大展”,以規模巨大、組成結構豐富為指標,共分為八個版塊,即《觀賞書法》之“榜書鉅製”、“古隸新韻”、“簡牘百態”、“狂草心性”;《閱讀書法》之《名師訪學錄》、《金石題識錄》、《西泠讀史錄》、《碑帖考訂錄》;其展覽分佈橫跨書法藝術的“觀賞的藝術”、“閱讀的藝術”兩大要素立場,強調在個人藝術立場上的“儘量全覆蓋”,強調儘量發揮一個書法藝術家最大的能量極限和創造力極限,確保高度不變、注重寬度拓展,展覽在美術館佔了五個半展廳,是迄今為止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最大規模的書法個人展覽。

  經過了2009年的三連環的展覽之後,2010年教師節,我又以前一年三個展覽中都包含的一部分題跋、札記、手稿、記事等作品,進行有主題的擴大與展開,形成了一組50件作品的系列展示。50件作品書寫同一個主題內容,展題為“大匠之門——陳振濂眼中的名家大師”。用書法來記錄與描述我少年青年時代拜謁已故前輩大師的場面細節逸聞軼事。既是一份重要的“口述”“親歷”資料;又是一套倡導“閱讀書法”、鼓勵重視書寫文辭文字內容的藝術作品。為使展覽好看,50位名家大師的相關題記之側,均配有50幅名家大師的肖像與代表作,圖文並茂,相得益彰,從而在推進“閱讀書法”的新的創作理念方面,邁出了札實的一步。它把原來嵌在一個綜合展中作為一個分支的“閱讀書法”部分的嘗試,單獨提取出來進行全面擴大並構成展覽主體,從而形成了一種明顯的藝術創作價值取向。

  2011年秋,沿循新倡導的“閱讀書法”理念,在“大匠之門”展基礎之上,則以一種更具有歷史感、規模更宏大的藝術把握,籌備舉辦了“守望西泠——陳振濂西泠印社社史研究書法展”。以西泠印社108年週年社慶為契機;選取西泠印社歷史上的關鍵“節點”,以撰述、考證、題記、評論、摘錄等,創作成108件書法作品,形成一個具有完整歷史序列的作品系列。從1904年開始到2011年為止,一部百年浩瀚印社史,賴此108件書法作品與展覽,再一次獲得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而藉助於這一段有形的歷史脈絡,配合以歷史老照片,配合以對歷史解讀的文字文獻,又形成了一個具有明確分工的108組有序的作品組群。這縱向的作品系列與橫向的作品組群一交叉,又藉助於博物館“陳列”(而非“展覽”)的技術支撐,形成了一個三項複合的“書法”、“釋文”、“圖像(老照片)”的三條信息帶——-且有複合功能的三位一體的信息帶。


筆墨文院


書法社辦成果展可以採用現代科技和傳統表現手法相結合的方式,讓瀏覽者更能感受到書法的魅力。

第一具體來說就是在書法陳舊位上除了放上作者名字之外也可以放上作者二維碼和個人書法視頻這樣可以給感興趣的人提供更深入瞭解的便捷途徑,同時也能促進作者和大家的交流。

第二還可以在展會上放有筆觸書法顯示屏,不僅更好的激發了對書法熱愛者的興趣同時也節約紙張,保護環境。

第三可以書法家現場進行書法展示,並以參與活動的方式進行贈送,讓每以為書法愛好者都能參與進來。

最後書法社辦成果展不僅僅發揚了中華書法文化,同時也讓書法源遠流長。






強強畫牆


1、介紹漢字的發展歷程

2、介紹歷代書法家的介紹和成長,有助於激勵後輩的學習

3、介紹漢字的重要性,與國家的存亡的關心

4、介紹後輩如何正確的學習書法

5、書法的價值

6、文化自信

7、如何正確的傳播漢字文化


翰林墨書法


古對今,老對新,進行老人小孩的共同參與,讓中國書法發揚下去。


用戶8336276441275


除了書法技法的展示,還要文化底蘊的展示,這個在放下很有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