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尚未胜利,当重“报忧”慎“报喜”

平时,我们经常批评有人“报喜不报忧”,报喜当然多多益善,报忧几成稀缺。在全社会遭遇疫情的重大忧患中,报忧本是常态,报喜却不能不慎。

在举国一致居家隔离,对病毒严防死守的时候,突然报道出“双黄连”重大喜讯,引得宅民冲破囚笼,拥向市场;“一问三不知”的黄冈卫健委唐主任宣布免职的余音还在,当地媒体就发出了对其涉嫌吹捧的《深夜碰头会》;因防控工作不力,某县党政领导正在接受上级领导的约谈,其部属却用诗歌赞美他们眼中的血丝正在化为春天的美景。

你也许是为了给人以希望,但你不能与人开玩笑;你也许是为了给人以安抚,但你不能不顾正义的感受;你也许是为了给人以鼓励,但你不能无视无奈的现实。

拐点不知在哪,疫情还没战胜,一大波赞歌已经在路上。在危机面前,在死亡面前,一切轻率的“报喜”,都是对人性的亵渎,对生命的冒犯,对死者的不敬。

在重大忧患中该怎样“报喜”,这或许是由主管部门或者媒体本身来考量和诠释的,笔者一时无法从专业角度理清头绪,倒是一些报道对象的态度和见解,可以给人以启发。

一名在一线工作的医生遭失去控制的患者暴打,有记者前去采访,该医生说,你们不要关注我被打这件事了,你们该去报道一线人手紧张和物资紧缺,抢救病人刻不容缓。

有有心的记者赶到少有人关注的火葬场采访,那里的工作人员说,别采访我们了,你们还是快去关注医生护士吧,毕竟他们管的是活人。

武汉大医院物资紧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样是媒体紧盯的重点,可是有大医院的医生对记者说,你们还是多关心和援助基层医护人员吧,他们更困难。

这几例采访,媒体报道的意图,有的虽不是色彩鲜明的“报喜”,但是在采访对象看来,总有比自己上镜和发声更需要更重要的人和事。孰轻孰重,这是在紧急情况下最起码的判断。

一切以全局利益为重,一切以解决主要矛盾为重。不言而喻,在重大忧患面前,报忧重于报喜,报忧要让位于报急,报喜尤其要慎重,否则实得其反。

当然,拿笔的人写谁,怎样写,除非领导授意,主要还是自己的事,是自己价值观的体现。对此,不妨听听湖北著名作家方方最近的一段话:“你们多半会被要求写颂文颂诗,但请你们下笔时,思考几秒,你们要歌颂的对象应该是谁,如果要谄媚,也请守个度。”

值得警惕的是,武汉和湖北主战场之外,在全国战疫形势也日益趋紧时,“厉害了,我的省”,各地拼命自吹之风甚嚣尘上。争着“报喜”,必然营造出形势大好的假象,势必影响中央的判断与决策。正如著名评论人曹林发文指出:这种赞美反而让人对防控不放心。

暖风不仅会吹得领导醉,媒体自己也会可能因此丧失了监督和预警功能。忧患之际本来风险重重,莫因报喜掩饰了残酷的现实。拿笔的,举镜的,直播的,遭遇狂风巨浪的巨轮,此时需要的是我们警惕的瞭望、有效的预警。在自己的战位,不负使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