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每个小区所有房子公摊面积加起来,一定超过小区实际公摊面积1+1>2”你怎么看?

桔红苹果


讲这事的估计都穷到从来未买过房。

公摊面积不是开发商说了算的。

房子的面积与公摊面积最后是由房产局(现在叫不动产管理局)来测量核算的。


幸福使者859


恰恰相反!房产测绘所得的面积一定小于建筑面积规则计算的建筑面积。这是铁律。

我曾经使用过房产测绘软件,也通过这个软件计算过几个建筑面积。结果都小于施工图纸标明的计算面积。而施工图所标明的建筑面积是建筑设计软件按照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生成的建筑面积。所以“问答问题”中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相信我!

更有甚者,有些“黑心”开发商在建筑工程发包时,则利用测绘说得的建筑面积向施工队平方米包干发包工程。一般情况下,房产测绘的建筑面积大约小于建筑规则计算的建筑面积约100/10000左右不等具体要看建筑物外形复杂程度。但是吃亏的只不过是另外一只狗。狗咬狗一嘴毛!


顽石补天


这种说法未免太绝对,可能好多黑心开发商会这么干,反正每户都是分开的,每户少个一两平米,单户业主也分不清楚,但是也不排除个别良心开发商,给你按实际计算。这个怎么说呢,房地产经过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一直是卖方市场,业主处于劣势地位,整个市场就是抢房的状态,不可讲价,更不透明。这就是业主对开发商失去信任,一切持怀疑态度的的根源。开发商销售房子时计算公摊,而停车位在公摊里面,停车位不是出租就是售卖,而所得利润缺没有分配给业主;在交物业费的时候,也是按照建筑面积(包括公摊)来计算;交暖气费也是按照建筑面积来计算,这些都是不公平的,还有其他各种不公平,如果让大家都说一说,十页纸都不够,所以遇到这个问题,大家有感而发,感触很深。不过我相信社会在进度,在我们更多的普通人只法、懂法,这种不公平就会慢慢改进。目前住建部房屋住宅规范《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中要求房屋交易需要按照实际面积计算,这就是公平向前一小步。


南海散人001


我前段时间买的房子,116平米,交首付才看到合同上有27平方的公摊面积,然后问了一下,两户一梯的电梯房都差不多是这个面积,好在开发商有一个赠送房,这样心里才平衡一点。

如果公摊面积取消了,房价肯定不会是这个价,开发商都是些老狐狸,他们也会在别的地方把钱给补上,到时候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湘南小丽520


作为这方面从业人员,简单说一下,这个说法不正确!所有面积计算要形成闭合,也就是每层面积相加等于总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分摊面积=总销售建筑面积。这里为什么说销售建筑面积,因为有些公共区域,公共面积是没有分摊给业主的,比如架空层。


无王之今


159.4平方,自己在CAD里输入坐标和尺寸,少了11平方,找开发商吵了半天,最后大家都退一步他们返还8个平方的钱,每个月少8个方的过管理费


恩感


有个银行家跟儿子在自己的豪华别墅里考着火炉喝着拉菲。儿子很好奇的问爸爸,我们家为什么那么有钱,我看别人把多少钱存进去又多少钱取走,钱并没有增加呀!银行家说你去拿块肉放冰箱然后再拿出来,然后再看看自己手上是什么。儿子瞬间明白了。

异曲同工之妙


红木家具鉴赏冬瓜哥


这种情况一般不可能发生,开发商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合格后,必须请房管部门下属的房产测绘中心到现场测量,测量需严格按照《房产测量规范》规定的测量标准和方法进行,《房产测量规范》对公摊面积的计算与分摊有具体而详细的规定和说明。根据测量结果由测绘单位出具逐栋逐户的《测绘报告》,并对测绘结果负责。

开发商向房管部门提供《测绘报告》才能办理开发项目的初始登记备案手续,及办理房地产所有权证。《测绘报告》的面积就是产权登记面积,也是开发商与购房人进行结算的面积。因此,不存在开发商弄虚作假的问题。


小猪房论


其实不必太较真公摊面积,如果开发商按

套内面积卖给你,那价格也不会是原来的价格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总价是不会变的。因为开发商早已计算出他们想要得到的利润,公摊多少跟设计有着直接关键。


qtt717


没有实际考察和计算过。但我想起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的:“资本自从来到世上,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公摊面积的说法,本来就是邪恶的资本家挖空心思设计出来的用于掠夺老百姓血汗钱的一种骗局。“公摊面积”再加上“物业管理”,资本家收钱收的眉开眼笑,小百姓付钱付的乐呵乐呵-“我买了公摊,所以整个小区我都有份,我是业主,是小区的主人之一!”实际上,你能在你家住房之外的区域行使你作为主人的权利吗?所以,改革住房销售中的面积计算方式,按使用面积计算,废除公摊,公共区域服务的使用(通行权除外),以付费的方式体现最为合理。

所以我们不用再去想“公摊的计算方式对不对”、“公摊有没有多摊”这些被资本家愚弄我们小百姓的问题了,而是要全民大声疾呼取消公摊面积,并推动政策尽快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