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哪首诗是千古绝唱?

羁文


大家好,我是隽永柴扉,一位酷爱文学尤其是世界名著的文化领域创作者。欢迎大家关注我,带你穿越时空,与世界名著对话,体验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你认为哪首诗是千古绝唱?千古绝唱非唐诗里边找一首莫属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诗歌的国度,而唐诗是中国五言、七言古体诗的高峰。

我觉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能称得上千古绝唱这一殊荣。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我来给大家解读下,这首诗好在哪里?

  • 我们先从诗人张若虚说起。

张若虚是初唐诗人,算是个奇人,他一生只留下了两首诗,却以一首《春江花月夜》成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一千多年来这首诗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春江花月夜》称为千古绝唱一点不为过。

闻一多先生曾经把这首诗誉为“诗中之诗,顶峰中的顶峰。”

  • 赏析如下:

首先,这首诗的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美好的事物,集中体现了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艺术境界。

我们想象下,一副壮丽的春江月夜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恢宏。此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时间,明月和潮水像是有了生命一般。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照耀下啊?

江水弯弯曲曲绕过花草遍生的春天原野,月色一泻在花树上,像撒落了一层洁白的雪。

诗人可谓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点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目。诗人对月光的洞察之精妙:月光涤荡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了梦幻一般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皎的月光存在。

前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明月上。营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得春江花月夜格外恬静幽美。

再看那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让人进入一个纯净世界。这自然让诗人遐思满满:“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他神思飞跃,又紧紧联系人生,探索这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

如此探索,让我想起了三国曹植《送应氏》之“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又如阮籍《咏怀》之”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还有此之后世苏东坡的《前赤壁赋》里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都是感叹宇宙之永恒,而人生之短暂须臾。

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没有陷入别人的窠臼,而是翻出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个人的生命在自然面前是转瞬即逝的,但人类的存在却是绵延长久的,因为代代无穷的人类就和年年相似的明月共存了。这是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然也对人生短暂伤感,但并不颓废和绝望,而是透露出对人生的追求和热爱。

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能够聆听到初盛唐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承上句而来,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什么人似的,却又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激流,奔腾而去。

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也兴起波澜,诗情推向了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很自然将上半篇写景转入到写人生,引出了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月夜里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一种相思,迁出两地的离愁,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接”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诗人并没有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怀念之情,悲和泪自出。

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为传神:一是浮云游动,光阴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走楼上徘徊,不忍离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为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

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妇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寂寞之情。沉沉海雾遮掩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尾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缠绕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哪些单纯模范山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离愁别绪的爱情诗。

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意,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瑰丽景色,讴歌人间的纯美爱情,把游子思念妇人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妙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聚成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意境。

诗人将深邃的美丽艺术世界隐藏在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个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中,吸引这读者去探寻其中的美的真谛!

我觉得把《春江花月夜》称为千古绝唱是当之无愧的。

谢谢阅读,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在知识的美好世界里遨游。


隽永柴扉


我喜欢你,姑娘

核桃树已经开花

兔子已经长大

从我遇见你,我就喜欢你

我思念你,姑娘

门前的杨柳刚刚栽下

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

从我离开你,我就思念你

我思念你,姑娘

边疆的夜空很美

我想起你看星星的样子

繁星点点

充满我的心灵

我爱恋你呀,姑娘

我爱你轻缓的呼吸

我爱你温柔的身影

太阳每天升起

我每天想你!



贝内蒂克特


我认为,当得起"千古绝唱"四字的詩词,首推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其词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莾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彩;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阅读此词,深感其心胸之阔、意境之高、气魄之宏、文辞之美、韵意之雅,古今中外,无出其右者矣。


跛翁


我认为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写得大气豪爽。称得上千古绝唱。尤其俱往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写出了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


岁月如河


这个问题有些宏大,一千个人心目中一千个答案,纵观华夏历史,能称得上千古绝唱的诗,数之不尽。每朝每代都有伟大的诗人,留有伟大的诗作。

三国曹操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晋代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唐代李白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宋代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代杨慎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清代赵翼

《论诗五首·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民国吴昌硕

《减字木兰花》

文章误我,赤手书生无一可。

我负文章,只向高城赋国殇。

江山如画,到处雄关堪驻马。

水剩山残,任是英雄泪不干。

近现代毛主席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些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都堪称千古绝唱。


起于阡陌


中华5000年的文化。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成为过去。古今岁月传到现在。历史名人写的好诗都太多了,学不完也读不尽,在当时那个年代。都有它的精华所在。我认为,当今写诗最好的一篇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写的诗。《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一首诗。特别是最后毛主席写的一句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豪云壮志,响彻云霄,让后人感叹。让我们没学习和探讨。


常滿屯


人民日报曾经评出中华诗词千古绝唱40首,其中有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我认为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

毛泽东这首诗词以雪起兴,俯瞰江山万里,气势磅礴如虎。而且下阙一一列举历史伟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言语中既有对这些伟人的推崇,更有一代胜似一代,青出蓝的豪迈。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更是表明了毛主席睥睨天下,带领共产党重整旧山河的无边壮志,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艺术追求含蕴,词中别有洞天。这首词因雪而得、以雪冠名,却并非为雪所作,而是在借雪言志。它隐藏了太多的秘密,包纳着无尽的玄机。其中的每一句都意有所指,是诗人所思所想的真实流露,是诗人对许多重大问题给出的回答。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绝


齐人一一梳柳风


应该是张若虚孤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语句清新优美,把春、江、花、月、夜等景象写得静谧美好,全诗连用十四个“月”,丝毫不显重复和单调。清末学者王闿运评价其“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所谓“孤篇压全唐”由此而来。


南风起兮


我认为应该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两首作品之一,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诗词清新,字字珠玑,斐然成章,行云流水,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诗篇题目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的良辰美景,通过景色,情感,理性思考三个方面相互结合,在创作上运用了押韵,对仗,反复,转韵,排比,以及整体起承转合的技巧,使得文章气韵无穷。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梁启超评价《春江花月夜》像是“虎跳泉泡的雨前龙井,望去连颜色也没有,但吃下去几点钟,还有余香在舌上。”

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认为,该诗一脱宫廷空洞艳体之诗风,为雄奇壮美的一代盛唐诗风的到来,起到了重要的启承作用,且具有超强的宇宙意识。进而称之为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每日美文美句


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最喜欢他那首豪情万丈、蔑视一切帝王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这首诗上篇描写祖国北方雪景,体现出毛主席心怀伟大祖国的万里河山。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下篇描写毛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我尤其喜欢毛主席这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震撼千古的结语,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中国的壮志。那一刻纵观历史,那一刻洞悉未来,那一刻豪情万丈,那一刻傲视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