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哪些情况高度怀疑胰腺癌要尽早去看医生?

郜素清


胰腺癌可以说是常见恶性肿瘤当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之一。胰腺癌的患者之所以总体预后差,主要还是由于肿瘤本身的生物学性质所决定的。由于胰腺的解剖学位置在腹膜后,功能又以内外分泌为主,导致胰腺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而出现症状时往往意味着已经发展至中晚期。

此外,对于早期胰腺癌目前也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常用的检查方法当中,B超由于受到胃、小肠等器官的阻隔,导致检出效率不高;而CT、核磁等检查由于放射性、经济成本等原因,也无法用于常规筛查。综合各方面来看,导致胰腺癌很难在早期被发现。


回到问题,出现哪些症状,要想到有胰腺癌的可能性呢?从统计上来看,胰腺癌的常见症状主要有:黄疸、疼痛、消瘦、消化功能障碍等等。


黄疸,即皮肤、巩膜的黄染,说白了就是人的皮肤和眼睛变黄了。这是由于胰腺癌好发于胰头部位,肿瘤对胆管造成压迫,导致胆汁淤积所造成的。


疼痛,可以表现为一种上腹部的隐痛,也可能是腰背痛疼痛。后者是由于肿瘤侵犯了腹膜后神经丛所致,有时会有突发的放电样疼痛感。


消瘦,特别是短时间内无明显诱因的体重减轻,是很多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的常见表现。


消化功能障碍,可以表现为食欲不振、嗳气、脂肪泻等等,这是由于胰腺的分泌功能受到肿瘤影响所致。


总之,胰腺癌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其早期的隐匿性。因此出现上述症状,要引起警惕,以防万一。


(图片来自网络)

李岩祺


我姑姑是胰腺癌去世的,在她53岁的那年,开始的时候就是胃总感觉不舒服,她自己一直以为是胃口消化不好,总是自己简单的拿了点药,但是没多久脸色变得蜡黄,很明显的那种,她才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其他方面得病,然后入霸州医院检查后转到北京103医院确诊胰腺癌晚期。

当时家人不肯放弃,从发现到做手术没有用三个月的时间,但是医生说只能保一年,后来果真如此,一年后,我姑姑还是因为癌症转移去世了,最后的时候人骨瘦如柴,总是高烧,到处疼的不行,对于我们家人来说,是永远忘不了的伤痛。

从我姑姑的病很明确的总结出,人活一辈子,不要太要强,没有事事完美的,凡事看开些,脾气不好的一定要修身养性,万病的开始都是因为性格原因,还有就是饮食,晚餐一定忌讳暴饮暴食,长期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希望天堂不再有痛苦,希望好人都一生平安健康,愿分享能够帮到需要的人。


杨本仙


胰腺癌通常被称为癌中之王,据预测,到2030年胰腺癌死亡率将上升至恶性肿瘤致死第二位。而且,80%以上病人发现时已发生转移,失去手术机会;仅有5-15%病人有手术切除机会。

那么,胰腺癌早期会有哪些表现,如何抓住这些身体预兆呢?

首先是腹部疼痛: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60%~80%的病人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疼痛一般没有规律,起初一般疼痛比较轻微,然后会逐渐加重,疼痛感并不固定,有些为胀痛,有些为钝痛,有些感觉是剧痛,一般当腰背开始疼痛之后则表示已经进入到中晚期,如果病人胰腺肿大,压迫到胰管,上腹部也会持续性或者是间歇性出现疼痛感。

其次是消化道症状: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还可能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偶尔的食欲不振一般是正常的,而如果经常性的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那就需要提高警惕,很多时候,经常食欲不振,是患上胰腺癌所致,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是很有必要的。食欲不振和胆总管下端及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关。

再次是消瘦、乏力:很多病人在患病初期就有消瘦乏力的表现,虽然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但是胰腺癌导致的症状更为突出,特别是伴有难以控制的糖尿病时,更要注意胰腺的检查。

最后是黄疸,也是最为重要的表现,特别是无痛性的黄疸,更需重视。病人一般会出现皮肤眼睛发黄、小便发黄以及大便像白陶土的症状,这是因为胆总管下段受到侵犯以及压迫导致的,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人会合并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今天手术的病人就是因为黄疸来我院就诊,才查出胰腺肿瘤的。

以上这些都是胰腺癌在早期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当身体出现异常时,还是需要第一时间找专业医生来进行诊断。只要早期发现胰腺癌症状,到医院进行治疗,预后还是比较好的。


肝胆胰外科胡医生


胰腺癌整个病程短,病情进展快,存活率低,所以要尽早发现。由于它的发病隐匿,不容易发现,但是也不是没有蛛丝马迹可循,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下当您出现哪些症状时高度怀疑胰腺癌:

一、近期出现的持续的不明原因的腹痛,疼痛向腰背部放射,如果是偶尔出现的自己能恢复的疼痛问题不大,腹痛一般表现为仰躺着时加重,晚间,进食时加重,侧卧、俯卧、坐着、屈膝、或者向前弯腰疼痛可减轻,腹痛初期常在广泛的中、上腹部,不容易定位,表现为钝痛或者隐痛、腹胀,并且逐渐加重。胰体、尾癌常出现腰背部疼痛。

二、短时间内迅速消瘦和消化不良,一方面由于胰腺分泌功能不好,或者胰液流出受阻,导致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影响消化和吸收,发生了继发性糖尿病,另一方面由于食欲差,或者吃东西后上腹部不舒服或腹痛,使患者不愿意吃东西,还有肿瘤消耗也会使患者迅速消瘦,消瘦常伴有乏力症状,有少数人会出现腹泻或者便秘,极少数人会出现脂肪泻。

三、出现黄疸症状,大多数胰头癌患者会出现阻塞性黄疸,表现为巩膜黄染、全身皮肤黄染或者伴有皮肤瘙痒,并且黄疸症状迅速加重,粪便呈白陶土样。

四、出现糖尿病症状,没有明显诱因突然出现糖尿病,尤其是中、老年人要注意。

五、出现类似于胆囊炎症状,表现为突然出现发热、右上腹绞痛、黄疸。

六、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在胰体、尾癌中常出现。

七、出现消化道梗阻症状,梗阻一般在十二指肠,这种症状在胰腺癌中不常见。


药事健康


胰腺癌号称癌中之王,预后非常差,所以,能早期发现成了重中之重。

1、胰腺癌为何被称为为癌中之王?

胰腺肿瘤 90%为导管癌,其5年生存率低于5% ,另外,发现时多数没有手术机会,大约只有15%–20%能切除。男性好发。对胰腺癌切除的病例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真正没有胰腺周围组织浸润、局限于胰腺的 T1和T2期胰腺癌仅占3.8%,这也就是说,即使能手术的胰腺癌病例也绝大部分处不是早期。

2、为何难以发现?

胰腺是位置比较深的腹膜后器官,位置深,没有浆膜层,被胃和横结肠所遮盖。因此从检查的方便和容易程度上就大打了折扣。而且周围血管神经密布,重要器官围绕,造成胰腺癌进展很快,留给我们早诊早治的时间较短。

另外,胰腺癌初期发病的时候,没有特异症状。

1)上腹部不适。

成年人一辈子当中多少都会有上腹部不适的表现,多数没有太多意义,或者是慢性胃炎导致。所以,这种胰腺癌的上腹部不适就机具欺骗性。

2)黄疸。

发生在胰头的癌,可引起胆道的梗阻,导致黄疸。因此,临床上,很多无痛性黄疸患者,反而容易早期发现胰腺癌。而发生在胰腺体部,尾部的患者,发现时反而容易更晚。

3)上腹疼痛。

胰腺癌可以嗜神经生长,容易引起顽固性的疼痛。止痛药都效果欠佳。

4)食欲欠佳,体重短期内明显减轻。

5)出现腹水或累及其他部位时的相应症状。

3、如何诊断?

胰腺癌时,有的肿瘤标志物会升高,比如CA199,但并不特异。

通常B超是最多用于上腹检查的,不过因为胰腺位置太深,比较难发现小的病灶。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曾有患者,因为上腹部不舒服,去某体检机构查体,告知可能是慢性胃炎,做了B超,也没发现腹部器官有实质病变。病人就自行买了些胃药回家了,后来过了半年,黄疸都出来了。去医院检查,胰腺癌肝转移!

这个病人,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体检机构仅仅适用于没有任何症状前提下的健康体检,出现任何症状,都该去正规医院相应科室检查。而且,不该去资质不明的独立体检机构体检。

对于胰腺癌的发现及鉴别诊断,目前比较好的办法是增强CT或MRI。

借助先进的增强CT和MRI,能够尽可能早的发现小的胰腺癌。

同时,实际上胰腺能发生的病变很多,也可以做出最大程度的鉴别诊断。

总结一下,对于癌中之王-胰腺癌而言。发生不明原因的持续的上腹不适,体重减轻,切勿自己给自己诊断,要去正规医院普通外科,或者肝胆外科就诊。


放射科杨大夫


胰腺癌的症状有哪些?

1.腹痛

患者上腹部会有不适感,隐隐作痛为主,仰卧会使疼痛加剧,夜间痛感会明显一点。需要跟一般性腹痛区别开来,避免误诊。

2.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体内肿瘤会抑制胰液和胆汁的排出,使患者食欲不振,常有厌食、恶心、消化不良的症状。由于身体吸收能力下降,睡眠质量不佳,会有体重下降的表现。

3.黄疸

患者常有阻隔性黄疸的现象,通常呈持续性加深的状况。表现为大便油腻且呈陶土色,小便颜色会越来越浓,甚至发黑。黄疸会引起皮肤发黄和瘙痒,能够看到皮肤表面明显的抓痕。

4.发热

患者会因为胆管阻塞或者癌细胞释放致热源而出现发热的症状,可表现为高热、低热或者间歇热。

5.突发高血糖

患者会有内分泌紊乱的情况,容易出现高血糖。


39健康网


1.黄疸,皮肤巩膜黄,化验肝功,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高。胰头癌可能性大。当然壶腹癌,肝癌,胆囊癌,胆管癌,腹腔转移癌也可出现黄疸。

2.腹部疼痛,脐上,可偏左偏右。

3.腰疼。

4.新发生糖尿病,或最近加重。

5.食欲不振,消化差,消瘦。

6.因为疼痛,喜欢弯腰屈膝,虾米样蜷缩。

7.CT,核磁,超声见胰腺肿物。

8.CA199高。CEA高。


戏如人生123456


胰腺癌由于症状隐匿,早期发现困难,所以大多数发现时已是中晚期,由于胰腺癌存在原发耐药基因,使得化疗的效果比较差。相比较患其他肿瘤,患上胰腺癌可以说是不幸中之大不幸。所以,每个人需要关注自身的身体变化,癌细胞虽然狡猾,但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当出现下列情况时要提高警惕。

1.皮肤发黄

胰头癌在胰腺癌中最多见,胰腺癌如果长在胰头部位,会引起胆汁排泄障碍,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黄疸的原因有很多,肝炎、导管结石、胰腺炎等都可能导致黄疸,如果有明确的原因,当然就不用担心,如果黄疸的原因不清楚,那就要想到会不会是胰腺癌导致的。

2.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

短期内出现无法解释的厌食、消瘦,体重下降超过10%以上要考虑恶性肿瘤可能。虽然糖尿病、甲亢等疾病会引起消瘦,但糖尿病及甲亢是比较容易检查出来的,抽血检查即可明确。恶性肿瘤引起的消瘦是持续性的,逐渐加重,找不到可以解释的常规原因。

3.不明原因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及脂肪泻

如果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食欲不振,且食欲不能恢复,有反酸、嗳气、腹部饱胀或者腹部隐痛等症状,但做胃镜检查未发现异常。甚至一段时间不明原因出现拉油花样的稀便,即脂肪便,而肠镜未发现异常,则要考虑胰腺肿瘤可能。

4.突发糖尿病

没有任何糖尿病家族史,也无高血脂及肥胖,突然出现血糖升高及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发生与胰腺内分泌功能相关,胰腺如果出现问题,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如果突发糖尿病,又没有通常引起糖尿病的那些诱因比如家族史和肥胖等,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可能与胰腺癌有关。

5.上腹部B超发现胰腺占位

如果上腹部B超检查发现胰腺有占位,那要引起重视,可能是囊肿、良性肿瘤或者胰腺癌,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并做进一步检查。

6.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

如果体检中肿瘤标志物CEA、CA199均明显升高,超过正常值三倍以上,需要警惕,肝胆及胰腺肿瘤可能。

当发现有以上表现之一或更多的表现,就要想到胰腺癌可能,当然,也不能想当然就认为肯定是胰腺癌,只是提示你要需要去进一步检查,比如上腹部增强CT、胰腺薄层扫描及三维成像、MRCP或者穿刺活检等检查。对于40岁以上,长期吸烟饮酒、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慢性胰腺炎等人群属于胰腺癌高危人群,当出现上述症状及肿瘤标志物异常时更应该高度重视尽早去看医生。


胡洋


胰腺癌虽然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自身难以发现,但是如果能够自我提高警惕,加强对它的认识,即使是普通的群众,也能够尽早地发现,做到早诊早治。

首先,如果是患上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即长期高脂肪饮食,伴有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或者有胰腺癌家族病史的,不能把中上腹的隐痛只当作是胃病或者肠炎,即便胃镜、肠镜做了一大堆,最后却把胰腺癌漏了。有些患者中年以后血糖突发增高,却只以为是糖尿病,应该考虑会不会是胰腺有肿瘤导致的糖尿病呢?也有些患者出现腰酸背痛的现象,错认为腰肌劳损,或骨质增生。更有甚者出现黄疸,自认黄疸性肝炎,其实未必,很有可能就是胰腺肿瘤引起的堵塞。

因此,早诊早治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普通的群众要多一点知识,注重一些蛛丝马迹,先排除胰腺癌这个最致命的疾病,其他无论是胃炎、肠炎、糖尿病、骨质增生,相比较都是容易治疗的。


海上名医


一般来说,胰腺癌多数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群,因此40岁以上的人,如果出现以下一些表现,建议尽早去医院进一步检查,不要拖延。

1、不明原因的进行性阻塞性黄疸。这里有几个关键词:不明原因,进行性,黄疸。先来说黄疸,就是皮肤和粘膜黄染,变黄了,比如眼部、脸上,身上甚至全身变黄。黄疸的原因有很多,肝炎,结石,胰腺炎,等都可能导致黄疸,如果有明确的原因,当然就不用考虑胰腺癌,如果黄疸的原因不清楚,不明原因,那就要想到会不会是胰腺癌导致的。另外,进行性,就是越来越加重,开始是轻度黄疸,后来黄疸越来越重。

2、近期出现无法解释的厌食、消瘦,体重下降超过10%以上。这里也有几个关键词:近期,无法解释(也就是原因不明)、厌食和消瘦,体重下降超过10%以上。偶尔的食欲欠佳,或体重有些下降,这很多人都有,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体重下降明显,而且是近期,时间不太长,且找不到可以解释的原因,比如不是最近工作加班加点太累所致。

3、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上腹部或腰背部疼痛。同样有几个关键词:近期,不能解释(不明原因),上腹部或腰背部疼痛。偶尔的可以恢复的上腹或腰背疼痛,通常问题不大,但如果持纽存在,近期出现的,而又找不到可以解释的原因,就要重视了。

4、近期出现模糊不清又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症状,内镜检查正常。同样的,有几个关键词要注意。消化不良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曾经有过,但多数只是暂时的或短期的会恢复的,而且是有因可查的,如果近期出现那种不能解释原因的消化不良,而做了胃镜检查又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那就要想到胰腺癌的可能,因为胰腺癌也可能会有消化不良症状。

5、突发无法解释的腹泻(脂肪泻)。腹泻,俗乐拉肚子,吃坏了东西,拉肚子,这个很常见,但如果腹泻找不到原因,无法解释为什么腹泻,而且是那种拉油花样的稀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