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倒了,出土了一件稀世珍寶是真的嗎?

週末都去哪了


眾所周知,杭州市的雷峰塔是一座天下聞名的古塔。特別是在白娘子的傳說,她和許仙的悽美愛情故事,法海棒打鴛鴦把白娘子擒住並壓在了雷峰塔下。因為這段可歌可泣,至死不渝的愛情,雷峰塔更是被稱為“愛情塔”。

追溯雷峰塔的歷史,雷峰塔始建於公元977年,是吳越國王錢俶為祈求國泰民安,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因塔成之時恰逢北宋追諡錢弘俶已故夫人為“皇妃”,故而錢俶將塔命名為“皇妃塔”。後來,因為塔建在夕照山的雷峰之上,人們喜歡稱其為“雷峰塔”。

雷峰塔是磚木結構,建成以後經歷數百年風吹雨打,和多次戰火洗禮,以及人為破壞。具體來說有兩大劫難。

第一劫:火劫。明朝時,倭寇在邊境氾濫成災,嘉靖年間,倭寇侵擾中國東部沿海,杭州也沒能逃過他們的毒殺,倭寇掠搶杭州城後,沒有放過雷峰塔,一把火讓這座舉世聞名的寶塔燒的只剩下磚砌塔身,簡直慘不忍睹。

第二劫:生死劫。清末民初的時候,民間盛傳雷峰塔磚具有辟邪、宜男、利蠶的“特異功效”,塔磚因此被人們當成了“神磚”偷挖走了。挖到最後,失去“根基”的雷峰塔再也撐不住了,1924年9月,這座千年古塔轟然倒塌,部分塔磚中的佛教經卷面世,雷峰塔又一次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魯迅先生聽說這件事後,悲憤交加,為此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論雷峰塔的倒掉》。

雷峰塔倒掉後,一此有識之士積極組織雖重建工作,但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得已真正實施。直到1999年,杭州市政府宣佈啟動重建雷峰塔工作,2001年,重建工作正式開啟,有關專家也開始對雷峰塔地宮進行發掘。

在清理完廢墟之後,專家們看到一塊巨石蓋住了什麼,挪開巨石,專家一看裡面驚呆了,但見下面出現一個神秘地宮。

隨後專家對雷峰塔遺址和地宮進行了進一步的發掘,結果成功出土了包括純銀阿育王塔、鎏金龍蓮底座佛像在內的珍貴文物。

在這地宮內,有大量的供奉品,包括青銅佛像、鐵函和數千枚“開元通寶”古錢幣。其中,鐵函高50釐米,重達100多公斤,鐵函內竟然藏有一座純銀的塔——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設計非常精巧,專家想盡了辦法也法打開,後來考慮到了現在科技還無法對文物進行有效保護,所以阿育王塔現在也沒有打開。

但據專家推測,阿育王塔的塔內應該有一個金質容器——金棺,這個金棺裡盛放的應該是“佛螺髻發”舍利子。棺內的舍利子才是當年吳越國王錢俶建造佛塔的“重點”所在,也是鎮塔之神寶。

當然,在發掘過程中,還有兩個神奇的傳說。

第一個傳說:白蛇出沒。據老杭州人講,當考古人員打開寶塔地宮時,從地宮中竄出了一條白蛇。這條蛇一出地宮,瞬間化為了一縷青煙消失了。後來,當地人都說,這就是白娘子的化身,打開地宮後,也就解救了已經被鎮壓了上千年的白娘子。

第二個傳說:蜈蚣出沒。據傳,考古人員打開了阿育王塔的金棺,但看到的不是神寶,而是一隻白色的蜈蚣。專家們小心翼翼地將白色蜈蚣放到一個透氣的透明盒子中存放。然而,第二天蜈蚣這隻白色蜈蚣卻神奇消失了,由於盒子存放的位置沒有人會去,盒子密封也很好,透氣孔也很小,蜈蚣根本出不來,所以專家們感到很震驚。而當地人卻都說這蜈蚣其實就是白娘子,她被釋放了。

當然,傳說歸傳說,當不得真。但不管怎樣,雷峰塔顯然還有很多謎團等著我們去發掘和考證。

一年後,也就是2002年10月,新的雷峰塔圓滿竣工,被列為“西湖十景”之一,成了世人爭先觀賞的景點。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0.雷峰塔是吳越國王錢俶所造的佛塔,為八面七級樓閣式塔,建造目的是為了奉安“佛螺髻發”。北宋末方臘起義曾火燒雷峰塔,南宋初曾改為軍用,南宋中曾一度修復,塔的規模縮減為五層。明代嘉靖年間倭寇進犯杭州後火焚雷峰塔,雷峰塔僅剩磚制塔身,木構全被燒燬。後市井流傳雷峰塔磚有辟邪之功效,遂不斷為人抽取,最終於1924年9月25日13時徹底崩塌。

1.雷峰塔崩塌後,塔中佛經四散被民眾撿走,而雷峰塔對面的淨慈寺僧人認為這是辱佛,遂撿拾殘卷而燒之,故留存不多,浙江省博物館藏有一卷完整的雷峰塔經卷。雷峰塔塔磚中有一些是有模印佛造像的,也隨之四散,衢州博物館藏有一塊較為完整的。

浙江博物館藏雷峰塔經卷

2.2000年,杭州市政府動議重建雷峰塔,省考古所組建考古隊開始清理殘骸,發現一座被壓扁的銀質小塔,當為原塔頂天宮所藏;此外,清理出吳越國的錢幣以及多塊《華嚴經》殘碑。

天宮所藏銀質小塔

3.2001年,考古隊開啟了雷峰塔地宮,地宮頂石和石蓋板之間出土了幾十枚吳越國時代的銅錢;開啟蓋板、取下蓋板嵌磚後,出土了一個鐵函、一座鎏金青銅佛像、數面銅鏡、鎏金帶飾、玉鐲、銀臂釧、“千秋萬歲”鎏金銀盒、鎏金鏤孔銀墊、鎏金小佛像、鎏金觀音像、鎏金天王像、雙鸞葵花鏡、小銅鏡、銀簪、銀牌飾、玉觀音、玉童子等60餘件文物以及五六百枚錢幣。鐵函已經鏽跡斑斑,銅鏡上有“都省銅坊“”匠人倪成“的銘文,解釋了製造機構和製作工匠。錢幣中以開元通寶為主,其中一枚玉質極為罕見,以及珍貴的順天元寶和鎏金鎏銀的開元通寶。

雷峰塔地宮出土玉質開元通寶

4.隨後,考古工作者打開了鐵函,內有金塗純銀小塔一座,推測塔內藏有“佛螺髻發”,塔身每一面都可有佛祖本生故事。

鐵函內的金銀塗小塔

5.雷峰塔倒塌後,塔中物品星散,幸好地宮沒有被打開,才使我們今天在博物館中還能看到雷峰塔最寶貴的遺存。但是題目所說,“一件寶貝”,未免太看不起雷峰塔了。


螺旋真理


【文藏來答】是真的~

十世紀初,唐王朝分崩離析。吳越國便是這一時期東南沿海地區極為重要的地方政權,杭州臨安人錢鏐創立。其版圖以今浙江省為中心,最盛時有十三州一軍八十六縣之地,北起蘇州,南抵福州。

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倒塌前

在中國佛教史上,五代十國時期呈衰微之勢,唯吳越國境內佛教盛極一時,號稱“東南佛國”。歷代吳越國王中,尤以末王錢弘俶奉佛至誠至虔。錢弘俶,錢鏐之孫。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錢俶赴東京(今河南開封)朝覲宋太宗時納土獻地,羈留北土。

吳越國王錢俶《華嚴經跋》拓本

吳越國王錢俶統治兩浙三十年間,建寺起塔,禮遇高僧,復興天台宗。在吳越國境內發掘的杭州雷峰塔、金華萬佛塔、東陽中興寺塔、蘇州虎丘塔、黃岩靈石寺塔中,出土了眾多造像等禮佛精品,極具時代、地域特色。久負盛名的皇妃塔(入宋後改稱雷峰塔)成了錢俶祈求國泰民安、以期佛法永駐的象徵,是錢俶崇佛的集中體現。

發掘前的雷峰塔遺址

發掘中的雷峰塔遺址

雷峰塔為錢俶供奉“佛螺髻發”而建,初名“皇妃”塔。宋宣和、明嘉靖兩次遭火焚,1924年9月25日倒塌成廢墟。2000至200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雷峰塔遺址及地宮作了考古發掘,遺址出土了《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石刻佛經、藏經磚及吳越國王錢俶手書的《華嚴經跋》殘碑等遺物。

《大方廣佛華嚴經》石刻佛經拓本

地宮出土七十七件(組)編號器物,供奉“佛螺髻發”的鎏金銀阿育王塔和“千秋萬歲”銘鎏金銀墊、“千秋萬歲”銘鎏金銀盒、鸚鵡紋鎏金銀腰帶等金銀器放置在鐵函內。“光流素月”瑞獸銘帶鏡,為後世留下了罕見的藝術珍品。鎏金銅釋迦牟尼佛說法像、玉善財童子像形神俱佳。此外,雷峰塔倒塌時發現的刻本《寶篋印經》,是研究早期雕版印刷的重要實物資料。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石刻佛經拓本

錢俶《華嚴經跋》殘碑的出土,是雷峰塔遺址考古發掘最重要的收穫之一。碑殘長68、寬33、厚10釐米,存162字,行楷書。殘碑的出土,澄清了聚訟已久的雷峰塔初名問題,這也提供了難得一見的吳越國王錢俶書法真跡。

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倒塌時發現的乙亥歲刻本《寶篋印經》

據方誌記載,雷峰塔落成之初,塔壁八面圍砌《華嚴經》等石刻,“小楷絕類歐陽率更書法”。考古發掘過程中,在雷峰塔遺址底層的迴廊、門道填土中出土石經碎塊共1104件,經過多年來對石經所作的拼接、傳拓、復原工作,拼接復原成39大塊,高90、厚10至17釐米,最寬247釐米。經文為武則天時期新譯的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卷首有“于闐三藏實叉難陀新譯”題款。雷峰塔遺址還出土了十六國時期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石刻,字體比《華嚴經》略大。雷峰塔五代石刻佛經其書法繼承了歐體的峻爽快利,結體上又創造性地將修長的歐字變方變寬,在書法史上可視作五代時期的代表作品。

雷峰塔遺址出土的模印“天”字藏經磚

1924年(甲子歲)杭州雷峰塔倒塌後發現的乙亥歲(975年)刻本《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是代表五代時期吳越國雕版印刷技術的傑作。卷軸裝,楷書,寬7.6、全長約210釐米,共274行,2790字。翻經者為唐代“開元三大士”之一的京師大興善寺三藏不空。佛經置於直徑2.5釐米的磚孔內,深入磚身12釐米,外端再以黃泥封護,巧妙地營造了一個密封的保存環境。這種獨具匠心的藏經方式和特製的藏經磚為雷峰塔獨有。這次雷峰塔遺址考古發掘,在數以千計的藏經磚中,發現一塊磚孔邊上模印“天”字,為孤例。“天”字是千字文之首字,編排佛籍以千字文為序,首函為“天”字函。

“光流素月”銘線刻鏡

雷峰塔地宮出土的“光流素月”瑞獸銘帶鏡,直徑10.3釐米。此類銅鏡流行於隋至初唐時期。揚之水在《雷峰塔地宮出土光流素月鏡線刻畫考》一文中認為雷峰塔所出“光流素月”鏡鏡面線刻畫的主題是“發願往生淨土”,發願人為吳越國王錢俶和王妃孫氏。猜想此“發願”,竟是一個雙重的誓願,即一願往生淨土,二願世世為夫婦。雷峰塔最初的名稱為皇妃塔,新塔的命名,即是錢俶為了紀念去世不久的王妃孫氏及感恩宋廷的封妃、諡妃之舉。

“千秋萬歲”銘鎏金銀盒

按照齊東方等研究者的說法,中唐以後,金銀器製作出現了風格不同的南北系統,陝西扶風法門寺晚唐地宮出土的金銀器如實反映了南北金銀器製作的風尚:北方打造的金銀器,嚴謹與粗狂之風並存;南方地區生產的金銀器活潑而細膩。雷峰塔地宮出土的“千秋萬歲”銘鎏金銀盒、“千秋萬歲”銘鎏金銀墊、鸚鵡紋鎏金銀腰帶、鎏金銀阿育王塔體現了吳越國金銀器製作的高超工藝水平,在鏨刻花紋部位的鎏金工藝,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些“金花銀器”,造型新奇,裝飾華麗。

“千秋萬歲”銘鎏金銀墊

鎏金銀阿育王塔

“千秋萬歲”銘鎏金銀盒,高13.7、口徑20.7釐米,重823克。由盒蓋與盒身扣合而成,器表通體鎏金,四面等距分佈“千秋萬歲”四個楷字。“千秋萬歲”銘鎏金銀墊,直徑25.4、厚0.05釐米,重98.5克。作圓形鏤空薄片狀,正中鏤刻一枚“千秋萬歲”銘圓形方孔錢,圖案佈局井然有序,顯現出一派祥和溫馨的氛圍。鸚鵡紋鎏金銀腰帶,通長68釐米,重475克。一套13件,出土時排列有序。陳承裕其人,史書不載,根據其腰束十一銙金帶,推測此人是一位官至四品的吳越國官員。

鸚鵡紋鎏金銀腰帶

錢俶為吳越國王時,在周世宗顯德二年(955年)、宋太宗乾德三年(965年),效仿印度阿育王造塔故事,分別用銅、鐵鑄造八萬四千阿育王塔,以作藏經之用。雷峰塔地宮出土的鎏金銀阿育王塔,為吳越國王供奉“佛螺髻發”而精心打造,高36、底座邊長12釐米,由基座、塔身、山花蕉葉、塔剎四部分組成。眾多畫面生動地反映了誕生、在家、出家、成道與傳教展現佛祖生平的重要場面。

雷峰塔出土的鎏金銅釋迦侔尼佛說法像

五代十國時期的玉器,據目前考古資料,北方地區多發現於遼塔和墓葬中,南方地區則主要出土於吳越國王室墓葬和佛塔中,雷峰塔地宮出土的玉器,其題材有動植物形象,還有佛教造像及“開元通寶”錢。玉善財童子立像,高8.6釐米,形象地表現了善財童子為求正果,跋山涉水遍訪名師的不尋常經歷。善財童子依託的底座為玉板,扁方形,長4.5、寬3.8、厚0.7釐米,中間有長1.5、寬0.5釐米的長條狀穿孔,表面與雷峰塔塔基石砌須彌座上的裝飾紋樣相同,俱為象徵佛教所稱的“九山八海”。

雷峰塔地宮出土的玉善財童子

吳越國金銅造像多保留唐代造像遺風,以反映西方淨土的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造像較為常見,雷峰塔地宮所出的鎏金銅龍柱釋迦牟尼佛說法像,造型別致,可視為吳越造像的典範之作。通高68釐米,龍在佛教中是護持佛法的天龍八部之一。靜謐的佛、張揚的龍、升騰的烈焰,三者的精妙組合造就了一件藝術佳作。


原文作者:黎毓馨

文章來源:《收藏家》2015年3月刊《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陳列精品賞析》


文藏


[雷鋒夕照]:古塔禿唐,擁四腳荒,雲秋後誰埽,老衲歸來勝有半林殘照,亂鴉啣到,古枝向頂上又披多少,問雷家舊主何在?亭址斷碑都杳。雕簷畫甍今休了,任遊人來往憑弔,王妃禮後斜陽晚,禁苑與芳草,休憶南渡翠華,但認取剎仙都老,算,當時一炬天然,留個袈裟古貌。


功宏化育


文物出土無論哪個朝代的,都是珍寶,雷峰塔就連磚也都寶物!

由於白娘子被鎮壓在雷鋒塔之下的故事傳頌太廣,所以人們都認為雷峰塔法力,塔上的磚頭亦是法力無邊,拿回家供奉能避蛇驅鬼,喝下磚頭粉末調和的水更能辟邪消災,所以就有很多的人打起了雷峰塔磚頭的主意,磚頭被越拿越多,雷峰塔終於承受不住,在1924年的時候就曾倒塌過…幾年前還有人因偷雷峰塔磚頭被抓的新聞呢。

法海表示很無奈,我不懂愛也罷,你們居然不懂科學。。


黃太懶


哈,讓你猜到了!這個真的有!其實不是一件,而是四件!那是小青當時從梁王府盜出來的四件寶物,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有烈火神珠,羊脂玉淨瓶,神鈞天奏樂圖,時辰八卦爐。都讓白素貞給帶到雷峰塔裡去了!雷峰塔倒後,白素貞急著出去,這些身外之物就沒空搭理,所以到如今被這些人才發現……


拉拉手一起走1985



奔跑的瘋牛


是,白娘子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