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命运最悲惨的小姐是黛玉还是迎春?

钱小刀娱乐


林黛玉和贾迎春是红楼梦中两个令人怜惜的女子,每次读书读到有关的章节,都会莫名的心疼,一股怜爱之情就会从心底升腾,要说命运悲惨,谁都挺悲惨的,只是个人感觉林黛玉和贾迎春比起来,要幸福。

首先,林黛玉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尽管母亲早亡,没有兄弟姊妹,但是作为家里的独女,父亲林如海对她极尽关爱。

就算是后来背景离乡来到了贾府,父亲病故,看起来是孤苦伶仃的孤女一个,但是在贾府里得到了老祖宗贾母的呵护,还有贾宝玉细致的关照,这种关照从衣食住行到心里疏导。

一进贾府,贾母就把她安排到了自己的住处,和贾宝玉一同在碧纱橱居住,贾府的孙女们可没有这样的待遇。

到了大观园后,贾母还特意把潇湘馆的窗纱给换成了上等的软罗纱,这种纱很名贵,和黛玉的气质很相符,连王熙凤都没有见过。

贾母要进宫参加老太妃的葬礼,不放心林黛玉,特意把她托付给薛姨妈照看,其他的孙女们也没有这样特殊的关照。

就连大观园后来兴建小厨房,也是王熙凤提议说林妹妹身子太弱,跑来跑去吃饭,对身体不好。贾宝玉对于林妹妹的关爱更不用提了,他人称“无事忙”,忙着林黛玉的喜怒哀乐,忙着哄林黛玉开心。

我们看林黛玉在贾府中,老祖宗贾母,管家王熙凤,二爷贾宝玉都是把林黛玉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来疼爱,这几个人可是贾府中的重要人物。

林黛玉在贾府中生活,是率性而为,周瑞家的最后一个宫花送给她,她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疑惑。她感觉贾宝玉忽视她,她肯定是要争回自己的存在感,基本是上上下下“都服了颦儿这张嘴”,伶牙俐齿,不容欺负。

迎春,在贾府中存在感不强,虽然有父亲贾赦,有哥哥贾琏,有祖母贾母,但是全书中都没有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可见这个孩子在他们心目中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庶出的孩子本来地位就低,再加上迎春的性格比较老实,贾府里的下人也不拿迎春当回事儿,“累金凤”事件中,迎春乳母的儿媳妇简直是欺负迎春,她的丫头出门也让人小瞧,司棋想吃个鸡蛋羹还要看柳嫂子的眼色。

她那个世袭爵位的父亲,尽管给了她一个好的出身,但是只顾自己吃喝玩乐,以至欠下孙绍祖五千两银子,为了抵还这个债务,贾赦居然把她“卖”给了孙绍祖。

而贾府中的其他人,都知道这个人不可靠,但是没有人为了迎春的未来去阻止贾赦,从这种意义上,迎春是被贾府抛弃了。

至于她在孙家所受的窝囊气和欺负,也没有人关心,只有王夫人这个婶娘以“泼出去的水”来安慰她,可怜这样一个姑娘就这样寂寞孤独的离开了人世。

林黛玉的离世也让人感慨,林黛玉是泪尽而亡,是听到贾宝玉结婚消息之后,去意已决。贾迎春是被虐待而死,她对贾府人的哭诉,该是怀着多少对生的眷恋。

一个人的寂寞与孤独是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回忆与怀念,贾迎春的青春是寂寞的,是孤独的,缺少温暖和关爱,至少林黛玉心里,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在回忆起往事时,宝玉、贾母还有姐妹们热闹的诗社聚会。

如果说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眼泪是最多的,我认为迎春的眼泪是最悲惨的。


木槿谈文化


《红楼梦》中迎春是命运最悲惨的姑娘,这是毋庸置疑的。不只是和林黛玉相比,和任何姑娘比,她都是最悲惨的人。

迎春无论哪一方面都逊黛玉一筹。

出身

林黛玉父亲林如海,母亲贾敏,为林家嫡出大小姐。

迎春是贾赦的妾所生,为庶出的女儿。

在封建社会,嫡庶之别大如天。王熙凤曾和平儿谈论嫡出庶出的事。

凤姐儿叹道:“你那里知道,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是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教育

林家为书香门第,钟鼎之家,注重教育,专门聘请博学之人做家庭教师来教授黛玉。

迎春和姊妹一起在家学学习,但贾家对女孩的教育并不重视。用贾母的话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才华

林黛玉是大观园的天才女诗人,在她短短十几年的人生中写了大量的优秀诗作。她的《咏白海棠》虽然屈居于宝钗之后,但风流别致却数首位,菊花诗更是夺得魁首。她的长诗《葬花吟》和《桃花行》缠绵悱恻,题帕诗更是催人泪下。在元春省亲时,黛玉准备大放异彩,但元春只命做一首,她胡乱应景做了一首五言律诗也得到了赞赏。宝玉的诗中,只有黛玉替他做的《杏帘在望》受到表扬。还有芦雪庵、凹晶馆联诗,更是思维敏捷,才华洋溢。

迎春不擅作诗,在诗社做了个负责限韵的副社长。

被关爱程度

黛玉父母对其爱如珍宝,后来虽然父母双亡,寄居在外祖母家,但是外祖母拿她当心肝宝贝,处处和孙子宝玉一样的待遇。每有家宴集会,贾母都是带着宝玉、黛玉一桌。宝玉对黛玉体贴入微,百般俯就。姊妹中,湘云、宝钗和黛玉也很亲厚。

迎春虽然和姊妹们一起在贾母跟前教养,但贾母对她的关爱也有限。她亲生母亲去世,嫡母邢夫人“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哪里肯照顾她。贾琏,嫂子王熙凤对她的关心也有限。

邢夫人见他这般,因冷笑道:“总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对儿赫赫扬扬,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遮天盖日,百事周到,竟通共这一个妹子,全不在意。”

迎春懦弱,连她的奶妈都不心疼她,把她的累金凤偷出去典当。父亲贾赦不顾她的终身幸福,把她抵债嫁给孙绍祖。

结局

林黛玉虽然也是夭亡,但她是“还泪泪尽”而亡。虽然身体病弱,但没受任何羞辱折磨。

迎春嫁入孙家,丈夫孙绍祖对她极尽羞辱,说她是她父亲折价卖给他的,不要充夫人娘子。“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一年就给折磨死了。

在众姊妹嬉闹时,迎春就像是个边缘人。她留给我们的总是一个孤独的身影。姊妹们准备写菊花诗,她却独在花荫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她的丫鬟婆子吵成一团,她只能充耳不闻,自己看《太上感应篇》,从书中找些慰藉。就像朱自清说的:“热闹是他们的,为什么也没有。”


淡看云起


《红楼梦》中命运最悲惨的小姐是黛玉还是迎春?我们从第五回《紅楼梦曲》中的《枉凝眉》和《喜冤家》可多少看出些眉目。《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芭,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沒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虛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掛。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泰流到夏。”这首曲子暗示宝黛爱情因变故而终结,林黛玉泪尽而逝。《枉凝眉》意思是悲愁又有何用?,正如曲中“枉自嗟呀”。这里应特别注意黛玉的“泪尽而逝”应该说续书中是有违前八十回意思的,通过前八十回的蛛絲马迹,黛玉之死似乎与宝玉宝钗婚姻无关,更不是死于贾母等人对她的冷淡厌弃,应该是“泪尽”有其更大原因,黛玉之死关键是“贾家之败”,它应包括“抄沒,狱神庙(囚禁宝玉,凤姐)诸事”,这个突然而来的横祸,落到宝玉头上,也给喜欢他的黛玉至命一击。宝玉被拘走,黛玉痛惜犹甚,却又无能为力,她为宝的不幸而不幸,因宝王的受苦而受苦,日夜悲啼,不能由己,终将一生炽热的情感,化做泪水,报答了她终生唯一知己。

《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即是贾府千金二小姐的悲慘结局,老实无能,懦弱怕事。在为人处事上,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对周围发生的一切矛盾纠纷,能避则避,能让则让,常以局外人自居。其结局可想而知,与其说是被“中山狼,无情兽”吃掉的,倒不如说是被封建宗法制度所吞噬,更为准确。她自幼生母去世,其头贾赦,邢夫人对其毫不怜惜,生父仅为五千两银子而将其远嫁他乡,最后被其夫孙绍祖虐待而亡。对比林黛玉之死,显然更为悲惨。


老兵4200


《红楼梦》中命运最悲惨的小姐是贾迎春。

一、生

林黛玉和贾迎春都沒有母亲,但黛玉的母亲是公府小姐,诰命夫人,迎春的母亲是妾。

黛玉的父亲虽死,但生前很爱她,给了她超越当时女子的教育。迎春的父亲虽在,但荒淫昏庸,不如沒有。

黛玉还有一个疼她的外祖母和把她放在心上的表哥,但迎春沒有一个真心疼她的人。

二、能力

林黛玉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学素养超人,有一定管理能力,自己的院子是贾府中最稳定的,精神生活丰富。

贾迎春的教育无人询问,性格软弱,除了长辈外,还受奴仆的欺负。精神生活中唯望太上感应篇和下棋。

三、爱情和婚姻

林黛玉有着生死不渝的爱情,尽管由于身体原因和贾府的变故,在婚前死亡,留有遗憾。

贾迎春在爱情上是一张白纸,事实上是贾赦贪黙了孙绍祖的五千两银子,嫁给一个色鬼、中山狼。

四、死

林黛玉是在思念爱人中泪尽而逝。

贾迎春是被家暴折磨身亡。

所以,贾迎春更悲惨。


旁观者岚


最悲惨的应该是贾迎春。

林黛玉和贾迎春这两位小姐,应该说他们的结局都是很悲惨的,可是这里边还有区别 : 林黛玉的悲惨是清醒的悲惨,贾迎春的悲惨是糊涂的悲惨。

在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中,林黛玉始终没有得到过一颗定心丸,尽管贾宝玉是给过林黛玉安心的话,但是林黛玉懂得在那个时代,婚姻不是凭个人做主个人说算的。这也难怪她自怨自艾,自己无父无母了。

在书中45回(左右)之前,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基本上是矛盾的,宝玉明确表态后,即第45回之后,他们两个之间的矛盾就少了,关系平稳。然而婚姻的走向在林黛玉心中始终是一个结,而且这个节到最后竟然成为不利于自己的事实,林黛玉始终是清醒的,对这个结果是有预料的。

贾迎春呢?在贾府之中,我们看不出她做人有什么原则,也看不出她对哪些人是怎样爱、怎样的恨,特别是她对司琪,我们看不出她的情感在哪里。

贾迎春只是一味的做她的老好人,甚至是一个烂好人。她丢失了自已的立场,丢失了自己做人的原则,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她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一个糊涂人。我们都期待着贾迎春有一段好的婚姻,然而这段婚姻竟送了她的性命。

贾迎春在生活中受了痛,而不觉其痛,受了害,而不觉其害。只是当生命将要到了尽头时,她才知道自己受的委屈,尽管回到娘家向王夫人等诉说,并不愿离开娘家,但这已经无法挽回了。

贾迎春的悲惨让我们反思的点太多了。


文学与教育


应该是迎春的命运更为悲惨。

《红楼梦》有批曰:

子系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

一载赴黄梁。

先说黛玉,从小有父母的疼爱,父母病故后,来到了贾府,又得贾母的疼爱及宝玉的怜惜,而迎春虽出生在贾府,生母只是个姨娘,迎春也只是个庶出的小姐,又不得刑夫人的宠,纳聘礼时,刑夫人等要了迎春夫婿家五千两银子的聘礼,为迎春日后的死埋下了祸根。

及至嫁到了孙家,被丈夫看不起,说迎春是他用了五千两銀子买来的,迎春因此受尽屈辱,虐待,出嫁一年后绝望自杀。


冷杉yon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对这两个金钗的判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判词中的“堪怜咏絮才”和“玉带林中挂”说的就是林黛玉的命运。

贾迎春的判词是:子糸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我们再来看她们的身世:

黛玉是荣国府贾代善和贾母(史太君)的女儿贾敏的独生女儿,因贾敏嫁给南方人林如海,所以姓林名叫黛玉。因年幼母亲病故,被送到贾家寄养,受到外祖母贾母的疼爱。

迎春是荣国府贾赦和原配夫人生的孩子,是贾家第二个女儿。因其父贾赦世袭了官爵以后不管家事,人品也不好,对女儿关怀不够。最不幸的是迎春的婚姻,因嫁给了狼心狗肺的孙绍祖,后活活被虐待折磨而亡。

黛玉和迎春的相同点是:两人都是富贵人家出生,但两人都从小失去了家庭的温暧;两个人的婚姻都是失败的;两个人都是失败婚姻的牺牲品。但我看来黛王的命运更悲惨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黛玉过的是寄居生活,在她的眼里是寄人篱下,根本没有家的感觉,更谈不上家的温暖。

二是黛林才华横溢、孤标傲世,谁能懂她心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三是比起迎春来说,黛玉更孤独,因此经常一个人伤心落泪。

四是黛玉身体比迎春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迎风”。因经常生病,生活质量肯定就不高了。

五是黛玉性格内向,有事憋在心里,你说有多难受,有多痛苦。

最后说黛玉最不幸的是婚姻。黛玉和宝玉是两小无猜的异性朋友,后来发展为亲密爱人,但受封建婚姻制度的廹害,逼死了黛玉,逼疯了宝玉,落了个“水月镜花情垂殇,香消玉殒入黄泉”的下场。

《红楼梦》是一部揭露和控诉封建王朝腐朽制度的的血泪史,书中众多好人的不幸遭遇,都是那个腐朽没落的制度和极力维护那个制度的权贵造成的。我们深深地为黛玉、迎春的悲惨结局而痛心,愿在天堂的她们能在来世有个好姻缘,百头到老、幸福一生。


悠闲典雅


《红楼梦》中命运最悲惨的小姐是黛玉还是迎春?

《红楼梦》写尽了千般惆怅,万般凄凉的绝世小说。

贾迎春金陵十二钗之一。贾迎春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所以有“二木头”的诨名。ta不但作诗猜谜,都不如姐妹们,在为人处事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辱。

迎春是在三不管的状态下长大的。这种生存状况使ta自卑懦弱,也导致天分被压抑,因此缺乏性格魅力。

在相比之下迎春还是很悲惨,一个侯门千金被父亲卖给孙绍祖,受长期家暴,迎春是被人活活折磨致死的,ta就是最悲惨的一员,而且迎春从小就不得疼爱,无论父母哥嫂还是老祖母都对ta颇为冷淡,ta不像黛玉,好歹还有几个人真心疼她。





蟹小鱼


如果说《红楼梦》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个人,大概见仁见智,毕竟什么叫“最”,每个人标准不一样。但如果题主具体提出了两个人进行对比,那么就黛玉和迎春而言,我认为毫无疑问迎春比黛玉更悲惨。

理由如下:

1.迎春是正儿八经的贾府小姐,而黛玉只是寄居在贾府的亲戚,然而就物质待遇而言,迎春和黛玉相比只低不高。

迎春是贾赦的女儿,这个身份其实很高的。毕竟贾赦是袭的荣国公的官位,名义上他才是荣府的代表。而且元春进宫之后,贾府这一辈的少爷小姐中,迎春也算比较尊长的姐姐了。这种论资排辈的大家族很讲规矩的,像贾政通知宝玉住进大观园的那次,宝玉一进屋子,里面的探春、惜春、贾环见到他都站了起来,只有迎春坐着不动,就因为迎春比他年长,不需要行这个礼。

所以,迎春地位不低,至少在贾府,她的身份甚至可以说比黛玉更尊贵。因为黛玉严格说来不是贾府小姐,只是父母双亡,她也没有别的去处了,只能把外祖母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但贾母疼爱黛玉,从黛玉一进府,就下令她的待遇比照三春。实际上,由于贾母的宠爱,还有黛玉因为多病所需要的额外照料,黛玉在物质生活方面一直是比较丰厚的。说是比照三春,实际上是和宝玉同等级别了。她给跑腿的小丫环随手赏钱的事情,就透露出除了跟别人一样的月例外,贾母还会时不时给她一些私己钱。

所以,单看与身份相匹配的物质待遇,迎春和黛玉相比已经落了下风。

2.迎春身为贾府小姐,从未得到过长辈的真心宠爱,个人感情经历也是空白。而黛玉不但得到贾母宠爱,还有宝玉的倾心爱慕,一生情感不欠缺。

不仅物质上不比黛玉优渥,情感上迎春更是输了黛玉一大截。虽说是荣府袭官的大当家贾赦的女儿,但迎春在贾府似乎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色。她从小跟别的姐妹一起,跟在贾母身边长大,显然与父亲关系疏远。到最后把她嫁给残暴的“中山狼”孙绍祖的,竟然就是她的亲生父亲贾赦。母亲早逝,迎春从自己父亲身上非但得不到一点父爱,还被父亲亲手推入火坑,这样的命运怎么不悲催!

贾赦对迎春不好,其他人对迎春好吗?就连贾母也没有阻止迎春的婚事;迎春回娘家时哭诉,王夫人也只能说这就是命;邢夫人当面只会呵斥迎春软弱,从她的话中读者也得知,迎春的亲哥哥亲嫂子贾琏凤姐夫妇俩也基本不管她;迎春自己的奶妈也只会给她制造麻烦,不但聚众赌博被贾母赶出去,还偷偷拿了迎春的累丝金凤首饰去当赌本……通读全书,还真找不到有谁真正关心爱护过迎春的。

迎春身边亲人这么多,却没有一个关心她的。最后,她被自己的丈夫家暴致死。这命运,真是悲惨到极点。

黛玉呢,虽然年纪轻轻就成了孤儿,寄人篱下也常常觉得孤单凄楚。但说实话,在书中那些身份尊贵的公子小姐中,也就数她是最大的感情赢家了。首先是贾母对她的真心疼爱,让她在幼年得到了足够多的情感滋养。然后是她和宝玉的心心相印,这样真挚的爱情在书里有几人能拥有?虽然这份感情未能开花结果就悲剧收场,但对比起一生守着宝二奶奶名分却始终无法获得宝玉的爱的宝钗,黛玉的感情丰满得令人羡慕。

《环球寻梦记》里说,人死去并不是真正的死亡,被人遗忘才是。黛玉虽然早逝,但是她在宝玉心中住了一辈子。对比那些活着却被人遗忘的人,比如迎春,黛玉显然要幸运多了。

3.迎春个性懦弱,从未有过独立自强的意识。而黛玉人格独立,自我意识很强。就生命意义而言,迎春的人生体验远远不及黛玉。

性格决定命运。迎春的一生如此悲催,跟她自己懦弱的性格关系很大。

迎春在书中是有名的“二木头”,跟风风火火、魄力十足的“玫瑰花”妹妹探春形成鲜明对比。贾府是个大家族,姐妹们也是从小一块长大,可以说生长环境是差不多的,但同是庶出,迎春和探春形成截然不同的性格,只能说跟她们自己的选择有关。

人自强,天强之。正因为探春努力跟自己的出身抗争,不服输的倔劲使她很可能成为贾府衰落后少数幸免于难的人,还可能在异国他乡以王妃身份、女强人手腕做出一番她所向往的事业。而迎春呢,一直都是一副忍让不争的姿态,甚至连自己的下人偷自己的首饰,她自己不但不追究,还劝想帮她的人息事宁人。很多读者在评论迎春这个人物时,都喜欢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的确是很多人对迎春给她的感觉。

迎春的人生是被动的,苍白的。她从未有过确定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状态和未来也没有任何想法。虽然孙绍祖的家暴让她痛苦不堪,但她也只是“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并没有更多的深入思考。她把一切归咎于命,然而所谓命运往往就是人和人的关系。迎春自己那么懦弱,别人不欺负她欺负谁呢?

黛玉就不同了。她在别人眼里是孤高自傲的,小性刻薄的,或者说不好打发的,但这正是黛玉有着强烈自主意识的表现。她不从众,不从俗,只听从自己的内心,所以才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黛玉和宝玉,都有着超前的时代和个性意识,都是人格独立坚持自我不肯向环境妥协的“怪咖”,所以他们是知己。虽然周围的人不理解他们,但他们自己的内心是丰盈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的人生定义,对自己的人生状态和未来需求有着清晰的认知。

简单地说,黛玉是活得明白的,迎春是活得糊涂的。虽然俩人的结局都一样身不由己,但人到世上一遭,活得明白总比活得糊涂更有意义一些。用大白话说,就是迎春的生命有些虚度,黛玉的生命却充实得多。

综上所述,在两位女孩短暂的一生里,黛玉得到了足够多的爱和物质享受,精神上也独立自主,不枉在人生走一遭,而迎春一直得不到和自己的身份匹配的物质的情感待遇,精神上也是浑浑噩噩稀里糊涂,多少有些浪费生命。所以,个人观点是,迎春的命运比黛玉更悲惨。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红楼梦》中命运最悲惨的小姐是黛玉还是迎春?

为了这个问题,我思考了一上午,到底谁惨?若要比惨?迎春悲惨,黛玉更惨!

迎春有王夫人的母爱相伴

贾迎春是否嫡出,也从考证,书里没有提及她母亲。邢夫人是她继母,她从小在王夫人身边长大,有一个很美好的童年。黛玉初进贾府,她和探春、惜春穿着一样的服饰,像三朵花一样。

王夫人虽然不待见小姑女儿,但对迎春是倾注了情感。迎春错嫁中山狼,回到贾府,和姊妹们一起落泪,王夫人也一起落泪。她幸好在王夫人这边过了几年清净日子,迎春在紫菱洲住了三天才到邢夫人那边去。

“且说迎春归去之后,邢夫人像没有这事,倒是王夫人抚养了一场,确甚是伤感,在房中叹息了一回。”(第八十一回

母爱是最伟大的情感,迎春没有缺失,个性随和平静,对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也不喜欢伤神动脑,静素不争用在迎春的身上,最为恰当。

迎春大观园的幸福时光

李纨是海棠诗社的掌坛人,迎春是副社长,号为“菱洲”,这是个闲职,她也是经常小病抱恙,少有参加。她不善作诗,主要是不想动脑筋,枕边书就是一本《太上感应篇》,读书甚少。

一圈好友,有黛玉这样的孤高自赏,有宝钗的识大体,有湘云的英豪,但也要有迎春这样的“二木头”,她不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她坐在那里,大家欢乐她也开心。有她好像不多,无她好像不少,她就是这样若有若无地活着。

这就是风平浪静的日子,欲望极少,她的精神世界简单朴素。

小刺猬林黛玉

一个人的悲惨,在于个人的认知,对于艺术层面来说,林黛玉更加鲜明饱满,更有话题性。

虽然在《红楼梦》那个年代,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迎春就像一个面团,任人揉捏,她以守为攻;黛玉就是一个小刺猬,容不得人触碰。黛玉有着自己非常鲜明的个性,小气是她对付外界的工具,她以攻为守,她的堡垒不容进入。

黛玉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因此她对外界更加敏感,这比迎春更多的感受到外界的人情冷暖。


痛失外祖母的爱

贾母爱黛玉,外祖母爱孙女儿,天经地义。这份爱使林黛玉拥有很多特权,在贾府,她是一人之下,千人之上。可卿说“登高必跌重”,黛玉一直在云端,迎春一直在地上。到了后来,贾母同意王熙凤建议,为了冲喜,为了贾府的未来,使用掉包计,促成宝玉和宝钗的婚姻。黛玉病在床榻,来看过她一次而已。

婚姻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女儿们不能自我主张,更不能私下心生爱意,就因为黛玉爱上了宝玉,贾母连为黛玉治病都不愿意,这样的落差,从天上到地狱的体验,感悟人性的残酷,就是更惨。

痛失宝玉

宝玉爱黛玉,期初宝玉的不确定让黛玉备受折磨,宝玉年纪增长,逐渐明白爱情的唯一性和拍他性。如果你从来没有拥有过,不知失去的痛苦,人的劣根性,最怕拥有后再失去。

宝黛爱情的关键点就是未成眷属。黛玉在潇湘馆连哭的劲儿也没有,坐在床沿上,自己被自己咯得痛,花尽平生力气,烧了手绢,而宝玉和宝钗正在大婚。这痛,怎一个痛字了得!

母爱缺失

王夫人爱宝玉,而不爱黛玉,第一次见面就警告黛玉,不要去招惹宝玉。王夫人对黛玉不远不近,就是没有温度,没有给黛玉这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孩,真正的母爱。黛玉没有安全感,母爱是人间最强大的安全感,最永恒的安全感。黛玉没有!这是惨,怎一个惨字了得!

目下无尘

黛玉饱读诗书,在贾府首屈一指的才女,大观园落成,凸碧山庄,凹晶馆,都是她题的,而且元春和政老爹都很喜欢。

元春省亲,黛玉才情得不到表现而神情落寞,多次替宝玉捉笔作诗。曲高和寡,空无对手是“高处不胜寒”,这精神上的惨,更惨!

因此可见,迎春惨嫁中山狼,这是最大的悲惨,被命运折磨;香菱就是有命无运,迎春和黛玉何尝不是相同的命运。黛玉的惨就是“曾经拥有”,若比惨,迎春惨,黛玉更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