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下葬当天,大雨倾盆,朱元璋大怒,一个和尚说了什么话,救了大家?

福垊


朱元璋出身穷苦人家,打小就在田间地头,也没读过什么书,长大后迷迷糊糊加入了起义军,在南征北战之中打下了属于自己的江山。这来之不易的皇位他也异常的爱惜,甚至为了巩固皇位,防止有人反抗起义,他杀了很多之前和他一起打拼的功臣,只能一起吃苦受罪,不能一起享福,说的就是朱元璋。

不管他对别人多么的残忍,可是他对马皇后的爱,那可是一直都没有变啊。虽说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后,后宫美女不说佳丽三千可也不少,可是面对后宫这么多的美女嫔妃们,在他心目中,马皇后始终占据着第一位。

马皇后也算是历史上少有的贤妻良母型皇后,在朱元璋还没有称帝时,她就在家操持着家务,教育孩子,为家里忙东忙西,任劳任怨,也为将士缝缝补补,将士们对她都很是尊敬。

当了皇后也是十分贤惠,即使后来当上了皇后也初心不改,母仪天下,成为后宫的表率,不管是对其他妃嫔还是皇子她都仁爱地维护他们。甚至对宫女也一样,也想法维护他们。

朱元璋的暴脾气是出了名的,不管对待自己的属下还是皇宫后院的仆人都很是严格,这世上也就只有马皇后敢去说他,就因为马皇后的劝说也让很多官员免去杀生之祸。马皇后对朱元璋的影响很大,可是在马皇后51岁的时候,突发重病,找了最好的御医也没救回马皇后,马皇后的死对朱元璋打击很大,令他痛苦万分。

随后朱元璋为马皇后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可是下葬当天,大雨倾盆,天气极其的恶劣,有人建议将葬礼延期,等至天气好转再举行葬礼,朱元璋听后勃然大怒,下令如果葬礼不能如期举行,那就要这里的所有人都要跟着马皇后陪葬,听到这个消息后这可把所有人吓坏了。这时一个和尚走出来对朱元璋说:”连老天爷也为马皇后的贤德感动得掉眼泪,各路神仙都来送马皇后上路呢“。这个和尚就是当时有名的高僧宗泐大师。

朱元璋也是信佛,认为高僧说得有道理,心里也得到了些许安慰,才避免了一场杀戮。朱元璋此后再未立过皇后,马皇后也值得朱元璋这样做。


无忧趣史


洪武十五年(1382)农历八月丙戌日(八月二十四),马皇后因病逝世,享年51岁,殡葬这天大雨倾盆。

朱元璋望着天空长叹:“老天啊!您到底啥意思呀?能不能让我把我心爱的皇后下葬了再下雨?”朱元璋望着阴暗的天空,听着哗哗的大雨更加悲伤。


他忍不住又一次想起往事,边哭边自言自语。自己家世代农民,从小家中贫寒,给地主家放牛,当过和尚,要过饭,非常凄惨。特别是小时候父母双亡,失去亲人的创伤久久不能愈合,万幸投靠了郭子兴,才幸运地在1352年娶到了马秀英这个好妻子,让自己重新得到亲人的关爱。

有一次自己受诬陷被郭子兴禁闭在空室,饥饿难忍,是自己的结发妻子马秀英偷饼子给送了过去,热腾腾的脆饼把肉都烫焦了。(“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明史》)。她又不惜钱财买通她的义母和义父郭子兴,让我老朱脱离了那个小密室,从困境中走出来。朱元璋想到这里已是满脸泪水。


在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妻子马秀英追随左右南征北战与自己患难与共不离不弃。

善良的马秀英还多次相劝我老朱不要扰民,更不要滥杀。她还亲手为将士们缝衣做鞋。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兵东下,直逼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郊),强敌兵临城下,官民都准备逃跑,眼看军心不稳,她却镇静自若,散尽自己的小金库,犒赏将士稳定了军心,这才让我老朱打了胜仗!


有一次,自己在与陈友谅对战时,一不小心被陈友谅追击受伤,大脚的马秀英背起我就飞快地跑,累的几乎无法呼吸,几次差点跌倒,这才让我这条老命得以存活。

后来她被立为皇后仍然操持着我老朱的一日三餐,无微不至,多次用各种手法劝阻我老朱不要滥杀大臣,救了很多的官员。对后宫嫔妃非常友爱,把其他皇子视如己出。

特别是她病危的那段日子,让我老朱心焦,又无可奈何,她竟然拒绝吃药,对我的苦苦相劝她竟说:

“死生,是命运的安排,……况且医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药不能见效,恐怕会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各位医生吧?”

她在人生的尽头,还在为诸医着想,并希望我老朱能够招贤纳言,让大臣和百姓好好生活。难得的好皇后啊。

想到这里,朱元璋已经无法控制自己,泪流满面痛哭不止,险些昏厥,哭着说:“老身何以为怀”(没有你我以后该咋办?!)

眼看送葬队伍就要出发了,大雨还是下个不停,朱元璋由悲痛变的恼怒起来说:“如果葬礼不能顺利举行,所有人员都要陪葬!”此时的朱元璋正准备让太监拟圣旨。

在场的人都被吓傻了,顿时哀嚎声、痛哭声震耳欲聋。就在这紧要关头,一个和尚站了出来,他是僧录司右善世高僧宗泐(le)大师,他对朱元璋说:今天之所以下雨,那是因为马皇后的贤良淑德感动了天上的神仙,众佛众神都为马皇后掉眼泪,他们在为马皇后送行,马皇后母仪天下,慈德昭彰,不舍得离开黎民百姓。她在流泪和我们告别呀,有这样的好皇后是天下万民的福气。

朱元璋本身就是和尚出身,崇信佛教,他认为高僧说的很有道理,又一想如果马皇后活着也不希望看到自己滥杀无辜,于是就赦免了所有人的死罪。

文章资料出自:剪胜野闻 (明)徐祯卿 撰

太祖尝自叙朱氏世德之碑,其文曰:「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乡... 受诏应声曰:「雨降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

小姐姐讲史


马皇后下葬当天,突降大雨,朱元璋是急脾气,加上本就心痛马皇后的去世,所以大怒,对所有人说道,如果不能正常下葬,就让当场所有人陪葬。这时候的大家是什么都不敢说的,但是一个和尚说了一句话救了所有人,他说的什么呢?他说的是“今天之所以下雨,那是因为马皇后的贤德感动了上天,上天也为皇后掉眼泪,各路神仙都来送皇后上路呢”。

说这句话的和尚就是当时有名的高僧宗泐大师,朱元璋信佛,对高僧也是十分尊重,听大师这么一说,也是感觉十分有理、心里也得到了安慰,也就不生气了,所以才饶了当场那么多人。

其实朱元璋这么生气也是情有可原的,朱元璋称帝之前是生活比较贫苦的,但是马皇后一直跟着朱元璋,而且支持朱元璋的事业,对朱元璋手底下的将士也是特别好,所以马皇后是真的有母仪天下的皇后之范。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坏脾气,在他称帝后,他杀了很多跟他一路拼杀的将士,这期间马皇后也是一直劝解朱元璋的,所以也避免了更多官员被杀。可是天不遂人愿,在马皇后51岁的时候,她得了重病,朱元璋找遍医生,也是没有救下马皇后,所以马皇后的死对朱元璋打击很大。也就难怪当天天不好朱元璋会生那么大的气了。

其实事情都是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因为高僧的这么一句话,即宽解了朱元璋的心结,也挽救了那么多人的生命,所以给高僧的机智点赞!


丫丫说史




马皇后下葬当天,满朝文武大臣相送,队伍浩浩荡荡,朱元璋独自坐在马车里,悲恸万分,黯然神伤。

当殡葬队伍出到南京城门,朱元璋听到街道两道传来哭天抢地的声音,诧异地掀开马车的帘布向外看,只见街道两旁站满老百姓,身穿孝服,哭泣不已。

朱元璋问马车旁的丞相李善长:“爱卿,缘何京城百姓如此孝义,夹道相送,如丧考妣,甚感天动地。”

丞相李善长回复说:“皆因马皇后母仪天下,仁慈大爱,往日好善布施,宽容百姓,懂其悲苦,常济其于水深火热,极得百姓爱戴,今马皇后薨逝,故于此自觉夹道相送。”

朱元璋闻罢,肝肠寸断,回忆起与马皇后患难与共的时岁,回忆起马皇后的贤惠与慈悲,更是哀叹不已。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共患难生活。

朱元璋幼年,父母双方,家境贫穷,当过放牛娃,当过和尚、乞丐,生活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直到二十五岁才投到郭子兴的起义军,并拜其为义父。

而马皇后出世不久,母亲因病逝世,父亲杀人避仇,将她送给郭子兴照顾,逃亡他乡。郭子兴收其为义女。

在郭子兴的撮合下,1352年,二十七岁的朱元璋与二十岁的马皇后成婚,并生下了朱标,一家三口在战乱中生活,艰难万分。

郭子兴脾性暴躁,生性多疑,有次怒骂朱元璋,并囚禁起来,不许进食。马皇后为救朱元璋,偷偷摸摸的“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为他送食,同时散尽自己的积蓄,送给郭子兴的妻妾,请求她俩在义父面前说些好话,这才使得朱元璋得以释放。两人相见时,拥抱而泣,身无分文,而身旁的朱标在嗷嗷待哺,饿得哇哇哭叫。

马皇后跟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一边细心照顾着朱标,还有朱元璋的侄子、义子,上上下下几十号人,一边帮助朱元璋处理来往的文书,在朱元璋焦躁不安时,心平气和地安慰他,在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时候鼓励他,甚至能献谋献策,替朱元璋解决很多难题。



朱元璋登基之后,马皇后不忘初衷,母仪天下,仁慈善良,将后宫之事处理得妥妥当当。

马皇后对待嫔妃,从不摆架子,一视同仁,以身作则,勤劳节俭,教育孩子们时,无论是自己的子女,还是嫔妃的子女,甚至朱元璋的侄子、义子,她都是告诉他们戒骄戒躁,重视仁义礼智信。这一切让朱元璋能集中精力处理朝政,朱元璋常感叹,自己前世不知如何修来的福,得此贤妻。

马皇后对待开国功臣更是仁义,深知朱元璋多疑,她常及时出手,挽救无辜大臣,免受毒害,比如刘伯温。朱元璋也常是感激马皇后的冷静与仁慈,让自己的错误不致于陷得太深。

爱民如子是马皇后的一向作风,朱元璋轻易要处死的臣子,在她看来,罪不及死,于是苦口婆心劝导朱元璋,使得郭景祥的儿子、李文忠、宋濂等人保得性命。而对待普通老百姓上,她更是好善布施,送衣送粮,常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使得百姓对朱元璋的印象褒扬有加,颇让朱元璋感激涕零。



马皇后葬礼当天,大雨倾盆,朱元璋大怒,众人险些掉脑袋。

当朱元璋还在沉浸在痛苦之中,突然电闪雷鸣,滂沱大雨,这在当时九月份的南京而言,非常反常,朱元璋大怒,马皇后与自己一世患难夫妻,岂容葬礼之上,雨淋悲惨,便找来相关官员,呵斥缘何选此不良之日进行葬礼,若说不出正当理由,立即问斩。

当众人吓得不知所措时,负责法事的高僧宗泐大师出来说:“此乃吉兆,马皇后一生笃信我佛,如菩萨慈航倒驾,爱民如子,普济众生,功德无量,人神共敬,此雨乃神佛之泪矣”。

说罢,宗泐大师与众和尚继续念着佛经,并且说“雨降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

须臾,雨停了下来,且天空祥云缭绕,七色彩虹横跨,非常祥和。朱元璋一看,倍觉马皇后不凡,如天仙降世辅助自己成就大业,于怒火方停了下来,免了众人死罪。


我就是竹韵


明太祖朱元璋与皇后马秀英的爱情传奇,堪称古代帝王婚姻之典范。然而这位助力朱元璋打下大明天下的结发之妻,却没能陪伴对她爱恋极深的朱元璋到最后。五十一岁便撒手人寰,给朱元璋留下了无尽的思痛。

马皇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之妻,原名叫马秀英,归德府宿州人,是朱元璋上司郭子兴的养女。至正十二年(1352年),在义父郭子兴的主持下,将二十岁的马秀英嫁给了时任红巾军将领的二十四岁的朱元璋。

马秀英与朱元璋的感情很深,在朱元璋日后平定天下的过程中,马秀英作为朱元璋的内助是居功至伟。朱元璋在参军之前,家中亲人已所剩无几,晚辈中仅剩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马秀英将其收养视为己出。

朱元璋受到郭子兴猜忌的一段日子里,马秀英不离不弃,将自己的私房钱送给养母让其给朱元璋说好话。朱元璋被圈禁起来后,还是马秀英为其备食送水。马秀英的对朱元璋的患难之情,深深的触动了朱元璋。

在朱元璋南下打天下之时,马秀英将后勤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每每在危难之时,马秀英都能挺身而出,稳定军心民心。在物资最贫乏之时,马秀英变卖家当来犒劳将士。为朱元璋打下大明天下,立下不朽功勋。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马秀英被册封为皇后。马皇后在和平年代同样是朱元璋不可或缺的帮手,她对所有的养子都视为己出,对所有的后宫嫔妃都视为姐妹,就连朱元璋的膳食也是亲自操办。

每次在朱元璋因繁琐政务而生气时,马皇后都是悉心劝导。在她的委婉劝阻之下,有许多大臣将领免遭朱元璋处罚。如李文忠、宋濂、沈万三等人,都是因马皇后而得福。在爱民如子上,马皇后要强于朱元璋。

马皇后一生勤俭持家,即使到后来贵为皇后,也是亲自带领后宫嫔妃刺绣和纺织。朱元璋虽然跟着马皇后也是粗茶淡饭,但对这位朴实的夫人是敬佩有加、感情甚笃。深受感动的朱元璋将其比做东汉明德皇后。

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突然抱病不起。朱元璋非常着急,命太医全力医治,否则统统问罪。马皇后虽然重病在身,但还是力劝朱元璋不要怪罪太医们,她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话让朱元璋老泪纵横。

四个月后,医治无效的马皇后病逝,享年五十一岁。一个月后葬入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马皇后的病逝,对朱元璋来说就是个晴天霹雳,这让朱元璋因伤心过度而病倒。从此以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过皇后。

对于这位结发之妻的丧礼,朱元璋以超规格来办理,足以说明二人之感情。根据史料记载,马皇后的丧葬仪式是按照宋朝仪式进行的。马皇后的守丧期为27天,丧事的整个程序比较复杂,各种规矩与细节都很多。

不但王公大臣要为马皇后披麻戴孝,就连普通百姓也要禁止屠宰四十九天。马皇后是八月初十病逝的,九月下葬的。根据徐祯卿的《翦胜野闻》一书记载,在马皇后下葬的当天,发生了天气反常的神秘怪异天象。

就在马皇后的灵柩准备运往应天东郊的明孝陵下葬那天,一大早还晴空万里的天气,突然变得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且伴有瓢泼大雨。这让当时的送葬队伍和抬灵柩的杠夫极为狼狈,大家都担心朱元璋会暴怒杀人。

为何说当时的天气反常呢?对于农历九月份的应天,也就是现今的南京来说,这种电闪雷鸣的大雨天非常少见,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朱元璋本身爱疑神疑鬼,再加上悲痛欲绝的心情,这让朱元璋很是生气。

于是将送葬队伍中诵经念佛的大师宗泐(lè)叫过来询问缘由,宗泐先是给马皇后诵了一段经,以便马皇后能安心的葬入明孝陵。然后对朱元璋悲痛的说:“雨降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

这段话的意思是,对于马皇后的病逝,上天也极为悲痛,降下了雨泪,以鸣雷的方式来悼念马皇后,就连西方诸佛都是前来相送。说来也巧,宗泐大师话音刚落,怪异的天象瞬间全无,这才让大家悬着的心放下。

朱元璋龙颜大悦,命人立即“诏赐白金百两”。正是宗泐大师的一席话,才使得朱元璋的心情有所放松,也稳定了送葬队伍的人心。至于说是不是救了大家,这个已无法考证,我想朱元璋还没有糊涂到这种地步。

马皇后临终时对朱元璋说:“死生,是命运的安排,祈祷祭祀有什么用处呢!希望陛下能求取贤能,听取别人的意见,百姓都能够有所依靠。”致死都不忘惦念朱元璋,这也是朱元璋能接受宗泐大师开导的原因。


野史也是史


马秀英,孝慈高皇后,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评价非常高的一位皇后。

现在的女人大多都愿意“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远坐在自行车上笑”。而马皇后却不是这样,认定了一个人,就跟了他一辈子。最后却拥有天下最好的。

在朱元璋什么都不是的时候,马秀英就喜欢上了朱元璋。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刚刚参加起义军没有多久,几乎没有什么军功,但是马秀英就是喜欢他,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命中注定吧。

在朱元璋犯错误被关禁闭的时候,马秀英为了能够让朱元璋吃口热乎的大饼,把大饼揣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还把自己的的皮肤给烫坏了。

这样的马秀英,朱元璋能不珍惜吗?就算后来做了皇帝,朱元璋终其一生,也只有马秀英一位皇后。可见二人情深意切。

两人可以说是相爱一生,马皇后也成了唯一一个可以叫朱元璋:重八的人。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生病,但是却拒绝太医的医治,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是马皇后仁慈,她知道自己的病已经治不好了,太医也是没有办法的。如果太医来治了,最后依然没有治好,等到她去世的那一天,朱元璋也会杀死所有给她医治的人。所以,马皇后为了保住太医的命,就不接受医治了。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病逝。

此时的明皇陵刚刚开始修建一年有余,仅仅地宫建好了,其他的的地方还在建设之中。

马皇后病逝,朱元璋伤心欲绝,南京城内一片哀鸿,举国上下无不难过。

但是人死如灯灭,没有办法的事情。

到了出殡这一天,南京突降大雨,朱元璋很不高兴。

一是大雨会把所有的葬礼礼节打乱,二是让马皇后走的不体面。

可是谁也没有办法,只能冒雨进行。

农村有句俗语“雨打灵,辈辈穷,雨打墓,辈辈富”,大雨打扰了马皇后的灵柩,朱元璋自然是震怒了。甚至放言:如果大雨不停,让你们所有人都陪葬。

这所有人,既有文武百官,又有普通军士、丫鬟。



皇帝一言九鼎,可是雨就是不停,谁也没有办法。

这个时候一位高僧对朱元璋说了一段话,救了所有人。

高僧说“大雨不停,也是皇后的仁德感动了上天,老天爷也难过不已,以雨水为泪水,来送皇后一程。”

朱元璋听后心中怒气稍平。

这位高僧是宗泐法师,他的话救了所有人,也算是马皇后留给人们的最后一个恩典吧。

就这样,马皇后葬入了地宫之内,并且取孝字命名为:明孝陵。

葬礼也在此以后完美的结束了。

关于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故事,也结束了。但是朱元璋的相思没有结束,世人对于马皇后的仁德传颂没有结束。


观复一鉴


马皇后是朱元璋平生喜欢的人,二人从年轻时候走到了一起,共同经历了几十年的时光,期间一起征战,经历了许多生死时刻,她甚至还救过重伤之中的老朱。俩人的感情早已不止是夫妻,那是比亲人还要亲密的人。

在她死后,当天竟然下起了大雨,甚至不能顺利下葬,于是老朱大怒,扬言要斩杀随行的大臣,幸亏有位和尚聪明非常,一句话救了周围的大臣。

和尚到底说了什么,能救下这么多人?

在我国,人们娶亲、下葬,那都是要根据人的生死时间来选择时候的,特别是在帝王家,讲究更多。就算是现在,在很多地方都普遍认为,不管是娶亲还是下葬,晴天那是最好。

如果娶亲的时候,一直闪电不断,大雨倾盆,那两家人必然会感到担心,如果是人死后下大雨,人们就会认为这人坏透了。而且除了这种认识外,如果下葬的时候下雨太大,墓室里面会倒灌雨水,不利于棺木、尸体保存,甚至在埋下不久后会发生坍塌。

于是当时老朱越想越生气,这是老天故意和自己作对,不让他把老婆顺利安葬吗?他心中怒火没地方发泄,于是农民的凶狠此时就表露了出来——今天不能下葬,我就杀光你们!

老朱是个很能杀的人,当年不但杀尽蒙古人,击杀陈友谅等势力,开国了还杀了很多大臣,他说杀,那肯定是要杀了。

于是大家都紧张起来:下雨这种事,我们要怎么管?一时间气氛紧张,人们都在想对策。就在大家没有对策的时候,突然做法事的和尚想到了一个法子,他走上去和老朱说了一句话。

“陛下,这雨其实下得很对。皇后这么贤惠,前半生和您打天下,后来默默地为您主持后宫,平时还那么节省,一定是她的美德感动了上天,上天这是在流泪,所以才下个没完啊!”

老朱一听,心里很是高兴。其实他刚才说了狠话也后悔,真要砍了这么多大臣,恐怕朝廷要动乱了。于是他赶紧下坡:确实啊,皇后那么好,老天一定是为她的死而伤心流泪!于是他也不说杀人的事情了,一帮大臣这才捡了一条命。

那么,朱元璋为何这么疼爱皇后呢?

首先,皇后是在他身份低贱时候嫁给他的,多年来一直支持他,是个贤贤惠的老婆。其次,有一次老朱重伤,没人去管他,最后还是老婆背着他逃了出去,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最后,朱元璋称帝后,后宫也有一堆,皇后却没有吃醋、反对,而是一直帮他稳定后宫。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贤惠的老婆,而在她弥留之际,她自知没法救治,还拒绝了治疗,表现出了豁达的态度。正是因为这样,在她死后,老朱因为怀念他,此后近20年余生中,再也没有立过皇后,对她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正是因为他爱皇后,所以和尚为皇后说好话,他立马就原谅了所有人。


小小嬴政


大明王朝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82年农历八月初八那天,大明王朝的马皇后病故,时年五十一岁。马皇后不仅在当时,直至今日,诸多官方史书,对马皇后都不吝溢美之词,而实际上,马皇后也当得起这些称赞。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身边多了很多女人,她们年轻、漂亮、温柔,可是不论什么时候,马皇后中宫之主的位置稳如磐石,在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一生不立皇后。

(马皇后当有如此慈悲)

朱元璋的出身,可谓是底层中的底层了。元朝曾经分过社会等级,九儒十丐,朱元璋就做过乞丐。出人头地,他想都没有想过,至于家庭的温暖,他也没有感受过。他都25岁了还没能娶妻,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大的年纪了。马秀英能够给予朱元璋的,已经超出了夫妻情分太多了。不管朱元璋坐到了多高的位置,他的赤子之心永远都留在马皇后那里。

所以,当马皇后去世,朱元璋的痛苦难以名状,辍朝三日,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在数月之前,他的皇长孙也病逝了,如今他的发妻也走了。朱元璋那年已经55岁了,他即便手握生杀大权,却终不能让他们起死回生。他的伤心是情真意切的,因为他虽成了天家,却更有普通人的情感,只有马皇后一辈子叫他“重八”。

马皇后是安徽宿州人,按照汉族北方习俗,出殡时,棺材放进墓穴,永远再也见不到死者,只能看到死者的坟墓。出殡之前,佛教相信幸运的人能够一下子升天。但是,绝大部分的人们是没有那么幸运,需要至少7天—49天灵魂才能够找到归宿。

文武百官自然知道朱元璋对马皇后情深义重,逢此国丧,丧事办理的也是格外隆重。皇子皇孙哭祭,文武百官守孝,整个南京城一片肃穆。

(朱元璋哀痛不已)

出殡当日,却突然下起了暴雨。按照习俗,出殡是人死后魂魄归于另一个世界,而出殡仪式就是送“它”。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逝者的灵位或者遗体被雨水淋着,那么就会导致逝者不能安歇。后代子孙就不会受到先人的护佑,还会辈辈受苦,出现连续的穷人。所谓“雨淋灵,辈辈穷”,这种情况的一旦发生很难破解,毕竟古代也没有人工干预天气的技术手段。

朱元璋说自己是淮右布衣,做过农民,自然知道这里面的说法。他暴跳如雷,作为皇帝倒不是说害怕“辈辈穷”,而是担心影响了马皇后的安息,不能好好地送她最后一程。眼看着雨越下越大,礼部和内务府的人都赶来进谏朱元璋另择吉日出殡。朱元璋一生好强,如何能肯?他拿出了皇帝的威风,颁下旨意,如果雨不能停,所有操持丧葬事宜的人一概处死。

前前后后忙活丧事的人,不分职位高低,等级贵贱,约莫有一千余人,如果天公不做美,这些人断然没了活路。这些人跪求上苍,哭哭嚷嚷,可是一点用处没有,雨还是越下越大。

马皇后性情仁孝,见不得人受苦受难。在她病重时,朱元璋召来了全国名医给她会诊,可是她都拒绝了。宫人不解,哭求皇后就医。马皇后说:“我自知大限将至,恐不得免。如果让这些医生医治,我死后,他们必然会被皇上迁怒,招来杀身之祸。”

如今,朱元璋因出殡事而迁怒众人,或将不可免,如果慈悲为怀的马皇后知道此种情形,想必更不得安息了。

正在众人惴惴不安,担心性命难保时,一个和尚站了出来。


(当时的得道高僧宗泐)

这个和尚叫做宗泐,是明朝初年著名的僧人,名望重于一时。他八岁出家,十四岁剃度,二十岁时至杭州净慈寺。此后成为江南名僧。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为息兵江南,怀柔远人,征江南有道僧人。宗泐应召称旨,住天界寺,朱元璋因此认识了他,后来还打算让他做官,宗泐婉拒了,说自己想终老佛门。

朱元璋没有强求,就让他在1378年去西域求经,到中土弘扬佛法。他一去五年,路途十四万八千里,终于取得了《庄严宝王》、《文殊》、《真空名义》等经。由此,名声大振,成为当时有名的得道高僧,受到朱元璋的热情接见,还做诗送给了他。朱元璋小时在皇觉寺出家,对于得道高僧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宗泐归国不久,就赶上了马皇后国丧。有皇家上宾之礼的宗泐,深知马皇后慈悲,朗声说:“今天之所以下雨,那是完全是因为马皇后的贤德感动了上天,就连上天都为皇后掉眼泪啊,各路神仙都来送皇后上路呢。”

(马皇后一生保护了很多人)

朱元璋情绪平复之后,虽然心情悲痛,但是也知道迁怒无辜人等不对,见宗教届领袖宗泐如此说,就顺势免除了众人的罪过,出殡在雨中完成,也是遂了马皇后的最后一件功德。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深坐宫中,感到无比的凄凉孤苦,他说:“老身何以为怀?”天家威严,此时也化为了高处不胜寒。蓦然回首,已经无人再敢叫他“重八”,他的仁慈的那一半,也随着马皇后去了。以后的大明王朝,在他的铁腕治理下,掀起了腥风血雨。大明王朝“刚烈”的秉性,就此塑造完成。

如若马皇后能与朱元璋偕老终生,大明王朝的气质会不会有不一样?不服来战的铁血气质成就了最有骨气的大明朝。可惜过刚易折,大明王朝后来栽的几次大跟头也都与此有关。


而知而行的历史


“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四方诸佛子,齐送马如来。”这是僧录司左善世宗泐在马皇后下葬那天所念的四句偈语,平息了朱元璋的怒火,也救了选日子的官员。

事情大概如此: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旧历八月,马皇后病逝。她病重的时候,群臣都请求为她祷告求福,并请医生来为她治病。但是,这些

请求都被马皇后拒绝了

当时,朱元璋不明白妻子为什么这样做,马皇后对朱元璋说:“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临终前,马皇后想的不是自己的病,而是怕因此牵累别人,何其的“仁”。医生能治病,却不能救命,明知病已经治不好,给她看病的医生必定会因此而获罪,所以她坚持不看医生。

朱元璋无奈,只好顺从马皇后的意思。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朱元璋问她还有什么话要留下来的,她说:“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说完,马皇后就离开了。看到与自己共患难的妻子撒手人寰,朱元璋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恸哭失声。

这一年的九月庚午,马皇后被葬在南京钟山的明孝陵。马皇后入葬的时辰是由相关官署选定的吉日吉时,可是到了入葬那天,天降大雨,雷声轰轰。朱元璋大怒,官员们吓得面无人色。

就在这时,僧录司左善世宗泐上前念了四句偈语:“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四方诸佛子,齐送马如来。”他把雷雨比作天地举哀,把马皇后说成如来佛化身,熄灭了朱元璋心中的怒火。

说完,雨过天晴,马皇后被如期安葬。这个应是个传说故事,但也可以从中看出人们对于马皇后的尊崇,她也配得上这份尊崇,一代国母。


十点乌托邦


马皇后,原名马秀英,在朱元璋起步之初,曾陪伴其同甘苦、共患难,历尽艰辛,吃尽苦头,并多次救下朱元璋的性命,后来更有仁孝之名,二人可谓恩爱有加,情深义重。马皇后下葬当天,朱元璋本就伤痛不已,又见天下大雨,因此大怒。这时一个和尚的一句话,却浇灭了朱元璋心中的怒火。

同甘苦

据《明史·后妃列传》记载:朱元璋在郭子兴麾下的时候,遭到其子的诬陷,被关了禁闭,还不给饭吃,想将朱元璋活活饿死。马秀英得信后,悄悄进入厨房,将两张刚烙好的烧饼偷偷揣进怀中,打算送给丈夫。

马秀英的前脚刚刚跨出厨房门槛,便与郭子兴的夫人张氏(义母)撞个满怀。张氏见马秀英神色有异,想要匆忙离开。因此一把拉住,假装说有事相商。就这么一会功夫的耽搁,马秀英已是额头出汗,手捂胸部,神情痛苦。张氏急忙将马秀英扶进屋中,询问她是何缘故。马秀英这才将朱元璋被冤枉关押,又不给饭吃的事情哭诉了出来。这时,当张氏帮着马秀英解开衣服,想要拿出烧饼时,却发现滚烫的烧饼已经粘在了乳房,肉都快给烫烂了。

随后,张氏含泪帮马秀英敷药的同时,又叫厨子给朱元璋送去食物,郭子兴也因此将朱元璋释放。

共患难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期间,由于陈友谅军势强盛,城中许多官员和百姓心中慌乱,纷纷收拾细软打算出逃。在这万分危机时刻,马秀英反而镇定自若,将自己的全部首饰、金银等财物拿出来,用于犒赏守城将士,从而有效稳定了军心民心,城池也得以保住。

据《明书·懿文皇太子妃》记载:朱元璋和陈友谅作战之时,不甚腿脚受伤,眼看将要成为敌军俘虏。这时,马秀英冲了出来,一把背起朱元璋迅速逃离,从而保住了朱元璋的性命。为此,太子朱标还找来画师将此事画成一幅画,时常藏在身上。每当朱标犯错,朱元璋想要惩罚之时,朱标只要拿出此画,朱元璋的火气便会瞬间消失。

贤内助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喜怒无常,而马皇后却经常能够通过表象看到事情的本质,并能以理相劝,极大减少了朱元璋犯错的机率。

一次,朱元璋一脸怒容地回到皇宫,并将大殿上发生的事情讲给马皇后听。原来,杨宪奏报镇守严州的朱元璋义子李文忠不遵法度,有违礼制,应当予以严惩。马皇后听后,不慌不忙进行分析:一者,李文忠向来贤明,从无过错,如果只听杨宪一面之词,显然有失公允;二者,严州处于对敌重镇,临阵换将,容易造成军心不稳。所以,应当慎思细察,再做决断。

果不其然,经过朱元璋秘密调查,李文忠并无过失,后来还屡建功绩。

明事理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想要对马皇后的族人进行封赐官爵,但是马皇后认为“分封爵禄偏爱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律。”因此给予拒绝。

1382年8月,马皇后病重之时,大臣们想要进行祭祀祈祷,并打算征诏天下良医前来诊治。这时,马秀英拉着朱元璋的手劝慰道:“生死有命,祈祷祭祀又有何用。宫中太医尚且无法,何必给天下医者惹来杀身之祸。”

据《国朝·高皇帝》记载:不几日,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下葬当日,朱元璋本就伤心不已,谁知天公不作美,竟然下起了大雨,因此大怒,不知多少人将要遭殃。这时,主持葬礼的高僧宗泐诵念一声佛号,对着朱元璋道:“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朱元璋听后,怒气顿消。

人常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而像马皇后这样的女人,又有那个男人不惜、不疼、不爱,朱元璋因雨发怒也就很正常了,而宗泐和尚的一首诗也更显绝妙,瞬间将一场暴风雨化于无形,不愧为得道高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