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為何執意殺掉了上官婉兒?

子月談史


上官婉兒是唐代出了名的才女,也是深受武則天信任的女秘書。

武則天對上官婉兒有殺父之仇,但武則天欣賞她的過人才華,就把上官婉兒留在宮中讓她替自己處理文件。上官婉兒靠著自己的才學和能力深得武則天信任,成為武氏的心腹。


公元710年,臨淄王李隆基即後來的唐玄宗,起兵發動“唐隆政變”,上官婉兒與韋后同時被殺。

韋后被殺,當屬咎由自取;而上官婉兒之死,卻讓後人唏噓不已。關於李隆基執意要殺上官婉兒的原因,眾說紛紜。

其中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是說上官婉兒在政治鬥爭中壓錯了寶,但這個說法其實與事實不符。

唐中宗的時候,上官昭容一個人獨自擔當著朝廷文件起草的重任。上官婉兒整天閱覽重要文件,批覆各地奏本,上官婉兒是個聰慧的女人,在武則天身邊就積累了一定的政治經驗,對權力遊戲規則非常已近非常瞭解;對朝中派系的熟悉,上官婉兒甚至超過了皇帝。


長期的秘書工作,讓她形成了敏銳的政治嗅覺。 雖然,當時朝廷中武、韋、李大政治派別並存,幾派的爭鬥叫人眼花繚亂。但上官婉兒始終清醒地看到,武則天那麼厲害都沒有阻止李唐復辟,武三思和韋后無論勢力和謀略都是小兒科,成不了氣候,所以她始終選擇堅定站在李唐這邊。

景龍四年(公元710年5月),中宗駕崩,韋后自然而然要讓自己兒子接班,她讓婉兒起草遺詔,讓十六歲的李重茂即位,讓自己像武則天那樣輔政,裁決軍國大事。

上官婉兒此刻表現出了驚人的果斷和魄力,她連夜派人聯絡太平公主,二人連夜起草了另外一份有利於李隆基的遺詔;並派人聯絡李隆基建議他先下手為強。


李隆基帶兵發動政變,殺掉韋后及其同黨。歷史上把這次政變稱為“唐隆政變”。 政變期間,上官婉兒一直是李隆基的內應,鞍前馬後,忙得不亦樂乎。

可是正當上官婉兒為自己押對了寶而暗自高興,等著被李隆基論功行賞的時候。迎來的卻是李隆基高舉的屠刀。哪怕是太平公主拿出那份上官婉兒起早的那份有利李隆基的遺詔為她求情,上官婉兒還是沒有逃過一死。

李隆基執意要殺上官婉兒,有以下三條理由:

栽贓太子李重俊

唐中宗李顯復位以後,臨幸上官婉兒,封為昭容,並委以秘書重任。上官婉兒後來陷入武三思的情網,經常在皇帝李顯跟前吹枕頭風推崇武氏,太子李重俊對此忿忿不平。


景龍元年(公元707年)7月,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偽造聖旨勾結御林軍造反,試圖一舉剿滅武氏,還試圖殺掉上官婉兒。

太子發羽林軍三百餘人,殺進宮中,上官婉兒急忙逃至李顯跟前說太子要殺你篡位。一句話讓中宗以為政變是衝著自己,最終致使太子被殺。

其實這個理由也有點牽強,太子偽造聖旨造反,無論哪個皇帝都無法容忍,都是死罪。跟上官婉兒無關。何況太子被殺除掉了一個競爭對手,對李隆基是個好事。所以這不是上官婉兒被殺的主要原因。

淫亂宮闈

上官婉兒作為皇帝的女人,卻和武三思以及比小自己6歲的兵部侍郎崔湜有三角戀愛關係,那是李家的恥辱,李家的醜聞;這讓身為李家男人的李隆基覺得最不能容忍。


儘管李隆基後來也跟自己兒媳婦相愛,也不是什麼道德模範,但越是心裡骯髒的男人越痛恨自己家族出軌的女人。所謂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在中國古代,男人無所謂出軌,可女人如果出軌就是十惡不赦的大罪了。

干預朝政

唐朝在武則天時候女人當家,李家天下差點毀於一旦。武則天之後,上官婉兒仗著皇帝的寵幸左右朝廷的決策,玩皇帝於鼓掌之中,培植死黨,破壞朝綱,禍亂宮闈。

這才是李唐的奇恥大辱,甚至超過了李家媳婦們的紅杏出牆。因為女人干政把大唐朝廷弄得烏煙瘴氣,造成的負面影響太大了。讓人深惡痛絕、心有餘悸。


這第三條才是李隆基要殺上官婉兒的真正理由。他和上官婉兒之間沒有什麼不共戴天的私仇,反而很欣賞她的才華。但他就是要殺上官婉兒以儆效尤,為李唐立威。

李隆基希望通過上官婉兒的死告訴天下女人——誰也別想再插手李唐政治,要不然,韋后和上官婉兒就是榜樣。

6年後,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試圖干政,李隆基都把他置於死地了,何況一個上官婉兒。

總之,上官婉兒沒有犯下什麼大逆不道的罪行;如果她真的有錯的話,那就是不該走進皇宮。

上官婉兒死去的第二年,李唐就恢復了上官昭容的身份,而且被追諡為“惠文”。這也是上官婉兒無辜的一個有力佐證。

李隆基即位後還命人蒐集上官婉兒的作品編成了文集。上官婉兒天資聰慧,才華橫溢,本來可以成為一個女詩人。可是卻不幸陷入宮中,淪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可嘆可惜。


小約翰


上官婉兒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才女,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號稱“巾幗宰相”。一位如煙花般燦爛的美女才女,也曾在大唐的紅粉年代上留下過她的美麗與風流。

上官婉兒經常勸說唐中宗李顯,大量設置昭文館學士,廣召當朝詞學之臣,多次賜宴遊樂,賦詩唱和,對唐朝的文學發展有很大貢獻。

但上官婉兒作為政治家的所作所為就不那麼光彩了。

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因為唐高宗李治起草廢武則天的詔書而被武則天冤殺,從而導致上官一族遭到了滿門抄斬的下場。

不過,武則天還是對不滿週歲的上官婉兒和其母親鄭夫人網開一面,只是讓她們進入掖庭宮為奴。

上官婉兒的母親鄭夫人,是個聰慧的女子,面對身份和地位的一落千丈之時,她也沒有一刻放鬆過對女兒的培養。 只因為她相信當初懷上官婉兒時做的那個夢,當時,夢裡有個巨人,給了她一秤,並對她的肚子說道:“只要持此秤,必稱量天下士。”

鄭夫人很是欣喜,覺得腹中的孩子將來一定能飛黃騰達,成為大人物。 誰知,後來生下來的卻是一個女兒,鄭夫人心裡不免有些失落,覺得她自己做的那個夢只是個夢罷了,不一定會成真。

母親強忍失望,對著襁褓中的上官婉兒問道:“孩兒啊,你真的有經世之才嗎?”失望過後,母親還是期盼著這個孩子將來能作出一番作為。

“同時代的武則天不也是女子嗎,不也照樣高坐明堂、權傾朝野嗎!”母親心想。

儘管身處掖廷宮,低賤的處境也沒有動搖母親的決心,她每天都會嚴格督導女兒研習詩詞,廣涉文史,明習吏事,為的就是女兒有朝一日能大放異彩,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大概是上天賦予了上官婉兒一副好頭腦,再加上,上官家族強大的基因,小小的年紀就已經精通了詩詞歌賦,到了十四歲的時候,已出落成一個美貌如花且才華出眾的才女。在在掖廷乃至整個後宮,都沒有人不知道她的。

直到武則天聽說有上官婉兒這號人物之後,便命人把她招進宮裡,並出了考題讓她作詩。 這一年她被武則天召見,讓她試作一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詞藻華麗,語言優美。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令免除其奴婢身分,讓其掌管宮中詔命。

上官婉兒不但聰慧過人,而且,善於察言觀色,做事也很有分寸,不出一段時間,她就成了武則天身邊最得力的助手。

武則天對上官婉兒可以說是非常信任了,信任到朝廷大小軍政要務的詔書,幾乎都是出自上官婉兒的手筆,大傢俬下都稱她“內舍人”。

在那之後,上官婉兒可謂是平步青雲,權傾一時,大家都稱她為“巾幗宰相”。

在此期間,即使是宮廷詩的最為普通的形式,即日常的奉和應制之作,上官婉兒也以或清新雋永,或氣勢壯大等格調氣度傾灑其絕代才華。

如其《奉和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翦綵花應制》:

密葉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 春至由來發,秋還未肯疏。 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上官婉兒作為一個女性作家,卻在奉和應制詩中,表現出了壯大恢宏的氣度。如其《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其一:

三冬季月景龍年,萬乘觀風出灞川。 遙看電躍龍為馬,回矚霜原玉作田。

此詩為絕句體,她以遙看、回矚之“龍為馬”、“玉作田”的昂揚生氣與壯觀之景,襯托出聖駕出行的恢宏氣勢。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再聰明的上官婉兒,也會有失誤的時候,甚至她差點連性命都沒有保住。

在《控鶴府秘史》上,對上官婉兒犯錯的記載是這樣的:武則天一向都很信任上官婉兒,而且,讓她自由的出入內宮。

那麼,武則天到底信任到什麼程度呢? 武則天在上官婉兒面前直接和男寵張昌宗做愛,絲毫沒有避諱之嫌。

美麗風流的上官婉兒三番兩次見到這些活靈活現的“春宮圖”在她面前上演,說不動春心才怪,再加上張昌宗長得十分俊美,讓上官婉兒有些開始想入非非。

正好那張昌宗原本也對年輕美麗的上官婉兒有意,隨著二人眉來眼去的時間一長,兩人很快就勾搭成奸了。

有一次,上官婉兒和張昌宗正耳鬢廝磨,卻不小心被武則天給撞見了。怒髮衝冠的武則天當場大怒道:“你好大的膽子,居然敢碰我的男寵,罪當處死!”並拔出金刀直直得刺向了上官婉兒,但是,最後只是在她的額頭割傷了一道淺淺的印子。

上官婉兒被嚇得魂兒都掉了,慌忙跪在地上連聲求饒,張昌宗也替她百般求情。武則天進行痛斥一番後,就放了她一馬。

上官婉兒雖然免於一死,但是,武皇給她額頭上割下的疤痕始終消除不掉。

於是,愛美的上官婉兒想出了一個辦法:她在傷疤處刺一朵紅色的梅花。結果,卻把她顯得更加嬌媚豔麗了。宮女們覺得上官婉兒的額頭紅梅很美,於是,紛紛效仿,就這樣紅梅妝流傳開來了,成了唐朝女性特有的一種美妝。

上官婉兒曾寫作過這樣的一首詩:

葉下洞庭秋,思君萬里餘。 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書中無別意,惟帳久離居。 ——《彩書怨》

這首是上官婉兒留存詩作中最出彩的一首。據說她是寫給廢太子李賢的,因為上官婉兒曾經是李賢的陪讀侍女,那時的他們都還年少,一個青春,一個嬌美,相處的時間長了會產生情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公元684年,武則天廢唐中宗李顯囚禁唐睿宗李旦主政後,派酷吏丘神勣殺害29歲的親生兒子李賢。後來,上官婉兒去巴州看望李賢,行至此地,聞李賢被害,就在“曬經石”上修建亭子,題寫《由巴南赴靜州》一詩於亭上,懷念李賢:

米倉青青米倉碧,殘陽如訴亦如泣。 瓜藤綿瓞瓜潮落,不似從前在芳時。

在公元705年武則天病重的時候,上官婉兒早早就給自己找好了靠山,這個靠山就是當時的皇太子李顯。在神龍政變中,上官婉兒與皇太子李顯等人裡應外合,殺害了對她有救命之恩的張昌宗兄弟,推翻武則天,恢復唐朝。

唐中宗李顯將上官婉兒納入後宮,封她為婕妤,再後來,封她為昭容,她依然掌管詔命,成為唐中宗李顯的寵妃。

上官婉兒發現,唐中宗李顯的皇后韋香兒不僅有著極大的野心和對權力的渴望,而且,她還發現李顯在這美若天仙的皇后韋香兒面前都不敢說半個不字,只能唯命是從。

於是,上官婉兒決定向皇后韋香兒靠攏,因為,能和這個權傾天下的後宮之主搞好關係,對她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皇后韋香兒終究還是缺乏政治經驗,所以,她非常需要上官婉兒的輔助。只因為上官婉兒在武則天那邊積累了多年的政治經驗,而且熟悉朝中事務,以及巧妙的協調各官員之間關係,所以,能為她所用的人,她自然是要拉攏過來的。

於是上官婉兒不僅自己與武則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通姦,而且拉皮條幫助唐中宗李顯的皇后韋香兒與武三思通姦。

從那之後,武三思經常出入宮闈,很快勾搭上了皇后韋香兒,兩人經常玩一種叫做“雙陸”的遊戲,還讓中宗幫他們計算籌碼,把中宗耍得團團轉。

唐中宗李顯與皇后韋香兒是通過武三思來鉗制張柬之等五大臣的,如此才能鞏固皇權,然後,慢慢抽空他們的權利,最後,一鼓作氣殺了他們。

武三思依仗皇后韋香兒與上官婉兒的支持獨攬大權,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甚至要廢皇太子李重俊,立兒媳安樂公主為皇太女,李重俊對此很是不滿,便在公元707年七月發動兵變將武三思、武崇訓父子等十餘人除掉,隨後,直奔內宮,揚言要殺死上官婉兒。

這時的上官婉兒聽見外面充斥著一片殺聲,嚇得花容失色,慌忙逃到了唐中宗李顯和皇后韋香兒面前。 她一口咬定皇太子要造反,皇太子想先殺自己,然後,再抓皇上和皇后。

唐中宗李顯連忙帶著韋香兒和上官婉兒等後宮佳麗,一起逃向了玄武門,並命令大將軍劉景仁率眾抵抗。皇太子李重俊拼死殺出一條血路,在逃跑的路上卻被部下殺害。

公元707年八月十三日,韋香兒及王公們已經下表,向李顯進上應天神龍皇帝的尊號,請求將玄武門改名為神武門,將玄武樓改名為制勝樓。宗楚客又率領文武百官上表請求加封韋香兒的尊號為順天翊聖皇后。唐中宗李顯全部同意。

安樂公主、長寧公主及皇后韋香兒的妹妹國夫人、上官婉兒、上官婉兒的母親沛國夫人鄭氏、尚宮柴氏、賀婁氏,女巫第五英兒、隴西夫人趙氏等人,全都仗勢專擅朝政,大肆收受賄賂,為行賄者請託授官。不管是屠夫酒肆之徒,還是為他人當奴婢的人,只要向這些人行賄三十萬錢,就能夠直接得到由唐中宗李顯的親筆敕書任命的官位。

上官婉兒建議唐中宗李顯擴充文學館,還廣招學士,多次組織活動供他們玩樂。史書上有一段記載:

“婉兒常勸廣置昭文學士,盛引當朝詞學之臣,數賜遊宴,賦詩唱和。婉兒每代帝及後、長寧安樂二公主,數首並作,辭甚綺麗,時人鹹諷誦之。”

上官婉兒為何如此熱衷於組織賽詩會、皇家宴遊之類的宮廷活動? 因為,在這種活動上,也就是上官婉兒大放異彩的時候,要知道她可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大才女。

因為她的一身才氣,唐中宗李顯很是寵愛上官婉兒,還安排她做賽詩會的評委,所有選手所作的詩詞都得由她來評定,奪冠的人都會被賞賜金爵,吸引大量文人來參賽。

於是,一百多首詩文便握在了婉兒的手中。她不慌不忙地登上彩樓,一篇一篇地閱讀。當讀到不中意的,她就把詩文往樓下扔。

正是因為上官婉兒組織的這些活動,推動了大唐文壇的發展,也帶動了皇帝皇后公主等皇室成員對於文學的喜愛。她能領袖詩壇的原因,除了她自己創作的大量詩作,也組織不少次次文學活動,並制定優秀詩作的標準,所以,大家都說她是一名好“稱量”即優秀的裁判。

上官婉兒因才貌雙全得到了唐中宗李顯的寵愛,但是,她總覺得中宗是個性子軟弱的人,因為,她看到中宗對皇后韋香兒公然在後宮和情夫武三思調情的事情,都是睜隻眼閉隻眼,那麼,自己為什麼不能呢?

於是,上官婉兒開始有些肆無忌憚起來。 在唐中宗李顯給她修建了一個宅第後,她就經常組織活動,喊大臣們來喝酒找樂子。

後來,上官婉兒不滿足於此,覺得在皇帝眼皮下和別人調情總歸不太好,於是,就又在宮外購買了新的宅第,裝潢很是華麗,甚至,和一些風流倜儻的花花公子們風流快活,有的人還因此獲得高官要職。

經常出入上官婉兒在宮外的宅第的那些帥哥才子,其中,就有一位帥哥詩人崔湜,擔任中書侍郎要職,而且,深受上官婉兒的喜愛,很快,兩個人就這樣勾搭上了。

但是,上官婉兒的野心不止於此,還把崔湜舉薦給皇帝,讓其做宰相。 但是,崔湜好像不太合適做官,前不久,在主持銓選時,屢屢違法失職,還遭到史李尚隱的控告,被貶到了外州做司馬。

上官婉兒得知這件事後,找來了安樂公主聯手為崔湜申辯,唐中宗李顯很愛上官婉兒,也就不再追究了,並讓其恢復原職。

崔湜看著上官婉兒不遺餘力的幫助自己,很是感恩涕零,把自己的親兄弟崔蒞、崔液、崔滌等帥哥全部引薦給了上官婉兒,供她淫樂。而且,這四個兄弟都長得儀表堂堂,同樣,也很風流好色,十分符合上官婉兒的胃口。 就這樣,四個兄弟把她伺候得心花怒放,她的日子過得比神仙還要快活。

可惜好景不長,公元710年6月,55歲的唐中宗李顯突然去世,據說是被皇后韋香兒與安樂公主等人毒死的。因為韋香兒想做女皇帝,安樂公主想做皇太女。

韋香兒秘不發喪,將諸位宰相召進宮中,又調集各府兵共五萬人駐紮在長安城中,指派駙馬都尉韋捷、韋灌、衛尉卿韋璿、左千牛中郎將韋錡、長安令韋播、郎將高嵩分頭統領這些兵馬,又命令中書舍人韋元負責巡察城中六街,還命令左監門大將軍兼內侍薛思簡等人帶領五百名士兵迅速前往均州戍守,以防範唐中宗李顯的庶長子均州刺史譙王李重福。

韋香兒任命刑部尚書裴談、工部尚書張錫為宰相,讓他們仍然擔任東都留守。韋香兒又任命吏部尚書張嘉福、中書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為同平章事,朝政大權盡落韋香兒之手。

上官婉兒意識到皇后韋香兒可能靠不住,雖然,韋香兒像武則天一樣有足夠的野心,但是,她還是缺乏謀略而且心慈手軟,沒有武則天那樣心狠手辣殺人如麻的鐵血手腕,她沒有像武則天那樣大肆屠殺李唐皇族,韋香兒的政治才能和那個像極了母親武則天的太平公主一比,也稍遜一籌。

從成為昭容以來,上官婉兒一直積極投靠皇后韋香兒與安樂公主母女,和閨蜜太平公主的關係就淺了很多,直到發覺韋香兒可能靠不住後,她又開始和太平公主聯絡起來。

韋香兒還是堅決讓閨蜜上官婉兒擬寫遺詔。上官婉兒因為對韋香兒做女皇帝的能力不放心,上官婉兒想腳踩兩隻船,兩邊通吃。

上官婉兒連夜去太平公主府邸,和太平公主一起偽造了一份所謂的“天子遺詔”,內容是這樣寫的:““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皇后臨朝聽政,相王李旦參謀政事。”前兩句是韋后的意思,而最後一句,則是太平公主的授意。

然而,這份遺詔還是遭到了韋香兒集團的核心成員安樂公主與宰相宗楚客等人的強烈反對,所有宰相紛紛聯名上表,以叔嫂不便共事為緣由,剝奪了相王李旦的輔政之權,由韋皇后一個人臨朝聽政。 雖然,這份“遺詔”沒能立成,但是,上官婉兒並沒有氣餒,因為,她已經把自己對李唐宗室的忠心表達出來了,只是留了條後路而已,無論韋香兒做女皇帝還是李唐皇族取勝,她上官婉兒都是勝利者。

韋香兒為了做女皇帝,她調集軍隊進長安城,掌握軍隊的將領都是韋家子弟,宰相也都是她的親信,可以說軍權政權都掌握她手裡。

宰相宗楚客與太常卿武延秀、司農卿趙履溫、國子祭酒葉靜能以及韋家諸人一同勸說皇太后韋香兒沿用武則天的慣例登基稱帝,當時守衛宮城的南北禁衛軍以及地位重要的尚書省諸司,都已經被韋氏子弟所控制。

宗楚客又秘密地上書皇太后韋香兒,引用圖讖來說明韋香兒理當取代大唐朝而君臨天下。宗楚客還打算害死唐殤帝李重茂,只是十分擔心相王李旦與太平公主會從中作梗,於是與韋溫和安樂公主密謀除掉他們。李唐王朝面臨再次滅亡的危險。

可韋香兒雖然手握重兵,安樂公主韋溫宗楚客等人也勸她儘快除掉李旦與太平公主,但韋香兒卻心慈手軟,一直不忍心對小叔子李旦一家與小姑子太平公主一家痛下殺手,最終導致滅亡的命運。

得到消息的太平公主與臨淄王李隆基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

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萬騎左營統帥葛福順拔劍直闖羽林營,將韋璿、韋播、高嵩三人斬首示眾,高聲喝道:“韋后毒死先帝,謀危社稷,今晚大家要齊心協力,剷除韋家人及其死黨”。



李隆基便與劉幽求等人一同走出禁苑南門,鍾紹京率領著工匠二百餘人,手持斧子鋸子跟在後面。李隆基派葛福順率領左萬騎攻打玄德門,派李仙鳧率領右萬騎攻打白獸門,雙方約定在凌煙閣前會師後,即大聲鼓譟。葛福順等人分別殺掉守門的兵將,攻入宮中。李隆基率兵守在玄武門外,三更時分,聽到宮中鼓譟聲之後,即率領總監及羽林兵進入宮中,在太極殿負責守衛中宗靈柩的南牙衛兵們聽到鼓譟之後,全都披掛整齊響應李隆基等人。

半夜三更皇宮中火光沖天殺聲四起,睡夢中的皇太后韋香兒驚醒,她嚇得花容失色,惶惑中她披頭散髮衣衫不整逃入飛騎營,有一個飛騎兵將想做女皇帝的絕色美女韋香兒斬首,並把她的首級獻給李隆基。號稱唐朝最美公主的絕代佳人安樂公主正對著鏡子畫眉,也被士兵斬首示眾。

李隆基的親信劉幽求,率領叛軍包圍上官婉兒住處之時,上官婉兒反而命人把大門一開,帶著一眾宮女不慌不忙的出來了。這時的上官婉兒穿著一身豔麗衣裳,鎮定自若,嫵媚動人,她不緊不慢的拿出了一份遺詔副本遞給劉幽求,說道:“我一直對李唐王朝是忠心耿耿的,這份遺詔就是我起草的,相信它能證明我的忠心,請將軍過目。”

劉幽求一看美若天仙的著名才女上官婉兒就心軟了,何況遺詔裡確實有寫讓李隆基的父親李旦為參謀政事的詔令。 他有些拿不定主意,於是,便拿著遺詔副本去向李隆基報告。

沒成想,李隆基一看到詔書,二話不說就下令把上官婉兒斬首示眾,理由是,此女有三大罪行:品行不端、迷惑皇帝、穢亂後宮,絕不能留她一命,要立刻清除掉。就這樣,一代才女上官婉兒最終成了刀下亡魂,死的時候年僅46歲。可能,她到死都沒有明白,遺詔副本明明是保命符,怎麼反而成了催命符呢?


至於李隆基殺死上官婉兒的原因至少有如下幾方面。

首先是李隆基要徹底結束唐朝自武則天做皇后以來長達55年女人當政的局面。李隆基親生母親就是被武則天殺死而屍骨無存,而上官婉兒是武則天與韋香兒的親信,是女人當政的主要成員。

其次,這份遺詔是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共同制定的,李隆基擔心留下多次參與宮廷政變足智多謀的上官婉兒,會讓她與姑母太平公主勾結,讓太平公主如虎添翼,以後對自己與太平公主爭奪最高權力是一大威脅。

第三,李隆基擔心上官婉兒迷惑父親李旦。美若天仙文采風流的上官婉兒是唐中宗李顯的寵妃,相當於是唐睿宗李旦的嫂子,李隆基擔心她會像迷惑伯父唐中宗李顯那樣迷惑父親李旦惑亂朝政。李隆基應該知道父親李旦對上官婉兒有好感。

上官婉兒被殺以後,公元711年,唐睿宗李旦追贈上官婉兒昭容,諡號惠文。


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發動先天政變,殺死權傾天下的姑母太平公主及其黨羽,徹底結束了唐朝自武則天做皇后以來長達58年的女人當政的紅粉年代。


厚德載物49847


1.上官婉兒沒有政治節操,上官婉兒憑藉其聰明才智,周旋在武、韋、李等各大政治勢力之間,並藉此掌握國家大權。

2. 上官婉兒穢亂宮闈的行為,丟盡了大唐皇家的顏面。

據《資治通鑑》記載,上官婉兒雖然身為唐中宗李顯的妃子,但卻和兩位朝廷官員私通——分別是當時權傾天下的武三思和時任宰相崔湜。

3. 其次,上官婉兒是害死皇太子李重俊的元兇,唐中宗聽信了上官婉兒的話,最終導致了皇太子李重俊兵敗被殺,讓大唐王朝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4.上官婉兒曾經數次干預朝政,對權力擁有野心。


醉夢拾遺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理一理他們之間的關係。

李隆基的父親是李旦,李旦是武則天的兒子,上官婉兒呢是武則天的御用秘書。

武則天退位後,李旦的兄弟李顯做了皇帝,也就是唐中宗。

上官婉兒是歷史上少有的女官,才華出眾,更是計謀過人,哪怕是武則天退位後,她依然被唐中宗所重用。

那麼李隆基為什麼一定要殺上官婉兒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上官婉兒曾經害死過李隆基堂兄弟李重俊

李顯(唐中宗)其實是一個能力一般的皇帝,他的老婆韋后是個野心勃勃的女人,她也想學武則天當女王。她與女兒安樂公主夥同武三思預謀著謀朝篡位。

在這過程裡,韋后不停的拉攏能靠向自己的人,對於不肯臣服的人則施展各種手段去迫害,其中武三思尤為瘋狂,憑著武則天的遺留下來裙帶關係,在朝中興風作浪。

作為皇室李唐後人的李重俊(李顯兒子)早已看不慣武三思這一夥人,他於神龍三年(707)發動了景龍政變,滅了武三思的門!

因為上官婉兒曾經和武三思走的近,又曾經在人面前貶低李唐後人,李重俊則追殺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逃到了韋后那裡,撒了謊說李顯兒子造反,糊塗的李顯相信了上官婉兒的話,派兵誅殺了兒子李重俊。

(2)淫亂宮廷

據相關記載,上官婉兒也學武則天的風流,她曾經跟武三思、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等,都有過苟且關係。

她憑著關係一直提拔情人崔湜,可這個崔湜也不是好貨,曾聚集幾個兄弟搞群,一同與上官婉兒淫亂作樂,這使得朝中人見人厭。

(3)弄巧成拙。

自武三思事件逃過一劫後,上官婉兒變得更加謹慎了,她認為韋后是成不了氣候的,便暗地裡投靠了以太平公主為代表的李唐後人這一邊,那時太平公主(武則天女兒)是和李旦、李隆基父子一夥的。

果然,她這一著並沒有押錯。

不久,韋后毒死了李顯,讓上官婉兒立詔書說封自己為王,這時上官婉兒便告知了太平公主,上官婉兒便把詔書改成了立李唐後人李重茂為王,李隆基父親李旦為大臣。

唐隆元年(710)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了唐隆政變,滅了韋后一夥,他父親李旦(唐睿宗)上位。

此時,上官婉兒本想著當初改詔書有功,可以躲過一劫,不曾想卻被李隆基誅殺了,殺她的理由是:淫亂之人留不得。

其實歸根到底,當初上官婉兒改寫的詔書,如果寫成立李旦而不是李重茂,也許可以躲過一劫。

如題,綜上所述,這就是李隆基為什麼一定要殺上官婉兒的原因了。


歷史小地主


“漢家婕好唐昭容,工詩能斌千載同。自言才藝是天真,不服丈夫勝婦人。”唐朝詩人呂溫的這首《上官昭容書樓歌),說的正是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給武則天當了三十年貼身秘書,深受武則天信任。武則天死後,同太平公主一樣,上官婉兒也是權傾一時的人物,令人唏噓的是,她最後的結局也和太平公主一樣,被李隆基處死。但是不同的是,太平公主是執意要和李隆基對抗,因而被殺,而上官婉兒其實已經是準備投靠李隆基了,當仍免不了一死,這是為何呢?

一 投靠殺父仇人武則天,開啟權力之路

上官婉兒的祖父是唐代初期大名鼎鼎的上官儀,父親上官庭芝是上官儀的長子,唐高宗麟德元

年(664),上官庭芝喜得千金。(舊唐書·上官昭容傳》中記載了一則關於上官婉兒出生的逸事:“婉兒在孕時,其母夢人遺己大秤,佔者曰;當生貴子,而秉國權衡。’既生女,聞者嗤其無效,及婉兒專秉內政,果如佔者之言。”這個故事之所以為史籍所津津樂道,就在於上官婉兒經歷了命運的起落沉浮之後,居然真的實現了“秉國權衡”這個對於女子來說看似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就在上官婉兒出生的那年,唐王朝宮廷內部權力之爭突起波瀾,唐高宗李治不甘心被皇后武則天所鉗制,想要有所作為,上官儀趁機建議廢掉武后,但為武則天所察覺,招致了滅頂之災,上官儀父子獲罪被殺。自此唐王朝的最高權力完全被武則天所掌握。上官庭芝的妻子鄭氏攜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一同被髮配為奴,襁褓中的相府的千金一變而為命如草芥的宮廷婢女,這是上官婉JL人生的第一個波折。不過上官婉兒的母親鄭氏也出身名門大家,自幼就給了上官婉兒很好的教育。

隨著時間的推移,少女時代的上官婉兒出落得貌美如花,加上天生聰明,文采過人,很快就引起了武則天的重視。唐高宗儀鳳二年(677),武則天下令召見婉兒,武則天對婉兒的才華讚歎不已,當即下令免其奴蟀身分,將她留在自己的身邊,做自己的隨身女官。就這樣,上官婉兒踏進了權力中心。儘管武則天是她不共戴天的仇人,但是這並不妨礙她向武則天表忠心,上官婉兒這種投機政客的本性從這時候起就顯現出來了。

二紅杏出牆,私通面首

儘管武則天對上官婉兒極盡寵信,但是本質上並沒有把上官婉兒當做一個人看待,而只是她手裡的工具。在服侍武則天的這大段時間裡,上官婉兒並沒有婚嫁。

《舊唐書》記載了一件事:“則天時,婉兒許旨當誅,則天惜其才不殺,但黔其面而已。”說的是上官婉兒曾犯過一次大錯,本來按律當殺,但是武則天憐惜她的才華,只是在她臉上刺了字。

關於上官婉兒犯罪的原因,史書並沒有記載。但是民間卻有著豐富的傳說,傳說武則天的男寵薛懷義失寵被殺後,太平公主將自己的男寵張昌宗送給母親解悶。張昌宗出身名門,精通音律,容貌俊美又工於心計。從此,張昌宗、張易之兄弟就成為武則天最心愛的侍寢男寵,每天都限隨在女皇的身邊,自然就與上宮婉兒天天見面。大概就是在這樣的悄形下,張昌宗和上官婉兒之間產生了感情。但私情很快就被武則天發現,她不捨得處置張昌宗,於是上官婉兒就成為發洩的目標,雖然逃過一死,仍然被處以遊刑。

三 投靠韋皇后,對付李氏

中宗神龍元年(705)正月十日,武則天病重,宰臣張柬之、崔玄緯等五大臣率兵進人宮廷,殺武后寵臣張昌宗、張易之等,通迫武則天把帝位傳給太子李顯,中宗李顯第二次登上了皇位,徙武后於上陽宮,改元神龍,復國號唐,李氏家族終於恢復了對於皇權的掌控。當年十一月,83歲的武則天去世。

可是,重登皇位的李顯根本沒有治國理政的經驗和才能,面對國事他感到手足無措。於是他封賞了三個女人,一個是跟他患難與共的妻子韋氏,一個是在朝中有重要影響的妹妹太平公主,另一個就是上官婉兒。上官婉兒侍奉武則天多年,對朝廷上下的內幕瞭如指掌,對於撰寫各種官樣文書極其熟練,缺乏政治經驗的李顯讓婉兒繼續充當高級秘書,並很快被冊封為捷好,官秩三品,不久又進拜為九繽之一的昭容,代中宗掌詔命,正式進人後宮。

以婉兒的聰慧,她很快就明白了韋皇后對中宗的影響力,於是在籠絡李顯的同時,她不遺餘力地奉迎韋氏。此前上官婉兒已與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私通,為了討好韋氏,中宗神龍二年(706),上官婉兒將情人武三思引薦給了韋氏。而對於武三思來說,私通皇后也完全是出於政治目的。

由此,武蘭思與韋后不僅結成肉體關係,而且形成政治同盟。韋后希望自己也能夠像婆婆武則天那樣操縱皇帝和朝政,乃至於登上為所欲為的女皇寶座,而韋后和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李裹兒自恃深受中宗、韋后的寵愛,還打起了自立為“皇太女”的主愈。此時上官婉兒附靠韋后,私通武三思,在其所草詔令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

神龍元年(707)七月的一個夜晚,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柞等矯皇帝旨意,發左羽林軍三百餘人,在半夜時分,分兩路軍馬直撲武三思、武祟訓府第,誅殺其親黨十餘人。又統兵三千,直趨肅章門,斬關直人,搜索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婉兒立刻晉見中宗和韋后,說:“觀其此愈,即當次索皇后以及大家。”以此挑撥中宗與太子的關係。由此激怒了中宗李顯,遂攜婉兒登玄武門樓以避兵鋒,令右羽林大將軍劉仁景率飛騎二千餘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並親自向城下的兵將勸降。政變在傾刻間攻守易形,李多柞、李重俊相繼被殺。

四 登上權力巔峰

死裡逃生的上官婉兒從此更為李顯和韋皇后所信任,她迎來了人生中最輝煌的階段:不但掌握了國家權柄,還為自己的家族洗脫了罪名。上官儀父子在被殺四十餘年後,得到了少有的哀榮:上官儀追贈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上官庭芝追贈黃門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婉兒的母親鄭氏則被封為沛國夫人。景龍二年(708)七月,在上宮婉兒的要求下中宗李顯答應了她的要求,允許上官婉兒在皇宮之外營造私宅,並且出宮居住。

壓抑半生的上官婉兒終於有了放縱的機會,一代才女順乎情理的完成了向蕩婦的轉變。景龍四年(710)5月17日,許州司兵參軍燕欽融上書,指出皇后與安樂公主危害國家,並說她們與武延秀、宗楚客、馬秦客、楊均等人通姦。李顯大驚,立即召見燕欽融,韋后聞訊趕來,當即命羽林兵士將燕欽融殺死。李顯被韋后的舉動驚呆了,對她的態度也迅速發生了轉變。韋后與安樂公主怕李顯真起了疑心,在與宰相宗楚客商議後,決定除掉李顯。

6月2日這天,毒藥放在了李顯食用的麵餅裡,54歲的李顯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神龍殿。韋后秘不發喪,令上官婉兒草擬遺詔。在這道詔書裡,婉兒寫下了立溫王李重茂為太子、韋太后知政事、相王李且參決政務等內容。

五 韋后一黨被剷除後,李隆基殺婉兒

但是韋后並不甘心政權落到李氏手中,她一面臨朝稱制封賞李氏皇族,一面將臺閣政職、內外兵馬大權以及中央禁軍諸營統管的要害職務,統統換成自己的黨羽和族人擔任。韋太后之心,已是路人皆知。不甘待斃的太平公主遂暗中與早有計劃的李且第三子李隆基通謀,於6月20日晚突襲

後宮,殺掉了韋氏。緊接著,武延秀和安樂公主的府邸也被重兵包圍。在拼命抵抗之後,武延秀和安樂公主被追兵斬首,韋氏家族全軍祖沒。

與此同時,李隆基親信劉幽求的軍隊也包圍了上官婉兒的住處。婉J兒對於這個時刻早有預備,當劉幽求來到的時候,她早已梳妝齊整,領著宮女在門口乘燭相迎。她向劉幽求出示了自己草擬的那份遺詔,表示自己在緊要關頭仍然效忠於李唐王朝,絕非韋氏的私黨。劉幽求覺得婉兒所言有理,便向李隆基回報。然而李隆基卻斷然拒絕了婉兒的請求,堅稱她是韋氏一黨,一定要殺。就這樣,47歲的上官婉兒就這樣結束了她的一生。

李隆基為什麼決意要殺上官婉兒,實在是他看透了上官婉兒投機的本質。當初,上官婉兒不顧滅族之仇,而去討好武則天,從此進入了權力中心;武則天死後,她又馬上倒向新皇帝李顯,當看到這位皇帝是個軟蛋,韋后勢力越來越強後,她毫不猶豫的加入了韋后集團,在李隆基剷除韋后一黨後,上官婉兒還想著再換東家,乞求李隆基能饒恕她。可是李隆基是什麼人,將大唐推向盛世的唐明皇,他會看不出來上官婉兒的心思,誰能保證,上官婉兒不會在賣他一次,然後拿著他的人頭去向下一個東家領賞。於是,李隆基毫不留情,果斷處死了上官婉兒。


一卷青史


上官婉兒是唐朝傑出的才女,也是一個擁有出色政治天賦的奇女子,她的政治眼光絲毫不遜色於武則天。武則天在世的時候,非常寵信上官婉兒,凡是有拿不定的大事,必定會詢問她的意見。

回答問題之前先了解下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唐朝陝州陝縣人(今河南三門峽)。唐中宗的妃嬪,上官儀孫女。


上官婉兒又稱上官昭容,唐代女官、女詩人、唐中宗昭容。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上官儀孫女。儀被殺,隨母鄭氏配入內庭。年十四,即為武則天掌文誥。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

上官婉兒是陝州陝縣人,是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的孫女。麟德元年,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后所殺,家族籍沒。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庭。

在掖廷為奴期間,在其母的精心培養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她十四歲的時候,出落得妖冶豔麗,秀美輕盈,一顰一笑,自成風度,加上天生聰秀,過目成誦,文采過人,下筆千言。

 

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處以黥面而已。以後,上官婉兒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從聖曆元年(698)開始,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權勢日盛。


13歲起被武則天帶在身邊培養長大,一直陪伴武則天28年到上官婉兒41歲。


710年,臨淄王(即唐玄宗)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

唐玄宗李隆基為什麼在政變中執意殺掉上官婉兒?史書記載,李隆基身邊的大臣已請求他放過上官婉兒,而且上官婉兒本人也表示自己是太平公主的人。


這與上官婉兒在武則天死後的種種作為有關


一、投靠韋皇后,為韋后篡權出謀劃策


張柬之等人立李顯為皇帝之後,上官婉兒被封為昭容,成了李顯的小老婆。她就主動投靠了韋皇后,為她出謀劃策,制定了一些收取民心的所謂善政,提高了皇后的威望。接著她又提出為中宗和韋后上尊號,讓皇帝和皇后共同治理朝政,為韋后的篡權打下了基礎。

二、勾結武三思,草擬假詔誅殺忠臣


她又與武三思私通,在她的串聯下,武三思與韋后成了政治同盟,從而使武三思位列三公,武氏家族的勢力從此死灰復燃。武三思上臺後,瘋狂報復當年發動政變的張柬之等人,上官婉兒替他草擬了一份假詔書,要誅殺張柬之等五人,這份假詔書最終要了這五人的性命。

三、修改傳位密詔

唐中宗過世之後,上官婉兒在韋后的授意下寫了一封密詔。但是她很聰明,將密詔的內容進行了修改。密詔是這樣的:令唐中宗的小兒李重茂為新帝,同時尊韋后為攝政皇太后。但是韋后對這個密詔十分不滿意,她想要再次修改密詔。


這件事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獲知,他們二人因此發動政變,殺了韋后。但是李隆基正是在看了密詔之後,下定決心殺掉上官婉兒。這是因為密詔上寫明瞭要立李重茂為帝,如果他承認這封密詔,那自己的父親就不可能當上皇帝了,他也就再也沒有繼承皇位的希望。

四、對李唐家族壞事做盡

她的所作所為在李唐家族的人看來,完全就是韋皇后和武三思等人的幫兇。因此,太子李重俊發動叛亂,誅殺了武三思父子後,隨即進宮要捉拿上官婉兒。上官婉兒則逃到中宗和韋后宮中,誣告李重俊要殺死皇帝和皇后。這個行動最終導致了李重俊的兵敗被殺。


因此,上官婉兒可以說在對付李唐家族的過程中,已經把壞事做絕,堵死了自己的後路。後來,她之所以跟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那是看到中宗死後,太平公主勢力逐漸做大,因此想為自己找條退路而已,本質上看,上官婉兒就是一個牆頭草,李隆基根本容不下她。

因此,於公於私,李隆基都要結果上官婉兒的性命。儘管後來,當上皇帝的李隆基也曾經後悔殺掉了上官婉兒,但是那不過是勝利者的所謂懺悔,為了凸顯自己寬厚仁慈而已,不能當真。


總結:上官婉兒,她既順應了唐朝的那個時代,也塑造了唐朝的那個時代,她的一生,就是一部絢爛而惋惜的史卷。


路之意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說明一下上官婉兒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各種電視劇裡,上官婉兒都被描述為一個溫婉可人,聰明有才,靜雅秀氣的女子,人稱女中宰相,這當然不能算錯,但這只是上官婉兒的一張面孔。在真實的歷史上,上官婉兒還有另外一張面孔,即冷酷無情,不貞不忠,玩弄權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深宮老嬤嬤,令在宮裡長大的孩子們望而生畏。

武則天殺其祖父上官儀,而上官婉兒卻甘心服侍武則天,正面說是武則天的氣度感化了上官婉兒,反面說就是上官婉兒沒有原則性,認賊作父,對不起祖宗。

投靠武則天之後,上官婉兒甘心輔佐,算是武則天的貼身秘書,辦公室主任,炙手可熱,無論是武家還是李家,乃至武則天的男寵二張兄弟,都不敢得罪上官婉兒。

神龍政變之時,上官婉兒看清形勢,與太平公主暗通款曲,在武則天下臺之後,繼續得到李唐王室重用,成為唐中宗和韋皇后的座上賓,而後唐中宗籠絡武三思父子,又將上官婉兒許配給了武三思,自此,上官婉兒被綁到了唐中宗的戰船上,不能自拔。

神龍三年(公元707年),唐中宗太子李重俊與李多祚、李承況、獨孤禕之等人發動兵變,誅殺武三思父子,上官婉兒不在武府,倖免一死。繼而太子率軍攻打皇城,索取上官婉兒頭顱,此時上官婉兒已經被李唐少壯派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欲拔之而後快。

儘管此次政變失敗了,但對上官婉兒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重俊事敗被殺,上官婉兒也算是兇手之一。

上官婉兒的政治嗅覺是靈敏的,他嗅到唐中宗和韋皇后不能久靠,再次與太平公主修好。因此,在唐中宗死後的唐隆政變中,她算是太平公主的內應。

然而唐隆政變的另一個主角----唐睿宗三子李隆基,卻與上官婉兒毫無交情,相反,他早就看不慣上官婉兒的多次投機行為。何況在政變之後,馬上要分權力蛋糕,李隆基不想讓頗有政治影響的上官婉兒活著,那會讓對手太平公主如虎添翼。

因此,當劉幽求拿著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密謀的證據,為上官婉兒求情的時候,李隆基不許,立斬上官婉兒,當時的將士們以為李隆基是殺人殺紅眼睛了,其實這是李隆基非常明智的選擇---------曾經那個純潔的女孩上官婉兒,如今已經是國之妖孽。

太平公主當然是知道李隆基為什麼要殺上官婉兒的,表示非常悲痛,派人厚葬上官婉兒。

權力鬥爭以外,唐玄宗是一位心胸開闊的君王,在他掌權後的第七個年頭,專門派人將上官婉兒的詩作收集起來,編成文集二十卷,令當時的文人領袖張說作序。


董狐筆


按照史書記載,公元710年唐中宗駕崩,李隆基聯合上官婉兒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一黨。這個時候上官婉兒的表現特別有意思,面對帶兵進宮的李隆基,她帶領宮女前去迎接,並拿出自己寫的中宗遺詔最初版表忠心——在最初版的遺詔中,李顯是傳位給李重茂的,並命自己的弟弟相王李旦輔政,只是被韋后篡改了。上官婉兒在這個時候拿出它,一方面與韋后割裂,另一方面則是期盼能夠獲得李隆基的寬恕。

實際上上官婉兒和韋后也並不是一夥人,按照出土墓誌的記載,他曾極力反對韋后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的建議,這個政治立場唐中宗、唐睿宗甚至李隆基都應該是清楚的。但李隆基可能是殺紅眼了未加思索,也可能是為了免除後患(畢竟跟同樣懷揣女皇夢的太平公主關係親密),所以在沒有進行調查和審判的前提下,就把上官婉兒殺了。

同在政變中被殺,但官方對上官婉兒與韋后、安樂公主的認定是完全不同的。墓誌裡用“懿淑天資”和“賢明神助”來溢美上官婉兒,並以唐睿宗的名義為其篆刻墓誌銘。同時她還獲得了只有皇后和公主才有資格獲得的“惠文”的諡號。

當然這一切都和太平公主有關,墓誌裡說“太平公主哀傷,賻贈絹五百匹,遣使弔祭,詞旨綢繆。”可以想像,如果當時太平公主在場,或者特別交代一下,一定能夠阻止李隆基痛下殺手。

只是當唐睿宗當政後,曾經的盟友太平公主逐漸成了李隆基在政治上最大的競爭對手。發掘上官婉兒墓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領隊李明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太平公主對死於李隆基之手的上官昭容高調示好,難免令後者銜忿遷怒。所以在太平公主被誅之後,李隆基毀了上官婉兒的墓,這其實是在打太平公主的臉,在宣告唐代女性干政的歷史徹底結束。


王朝的廢墟


因為上官婉兒是武則天的人,是韋后的人,也是太平公主的人,唯獨不是李隆基的人,當然要殺了。

政治鬥爭講的就是選邊站隊和絕對的忠誠,因為下屬一次的偶然背叛,導致政治鬥爭失敗,主角身死族滅,比比皆是。



李隆基是在誅殺韋后的政變中誅殺了上官婉兒,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上官婉兒牆頭草似的毫無忠誠,但上官婉兒被殺更重要原因就是當時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準備立李重茂為太子。

上官婉兒早在武則天時代就積極迎合自已的殺父仇人武則天,哪怕是在武則天對上官婉兒動用黥刑依然如此,在絕對的權力面前,上官婉兒也不過是為了保存自已的性命,對權力做出的妥協而已。



上官婉兒伺奉武則天快三十年,是武則天時代連接外朝與內朝的橋樑,是武則天時代發佈詔令、處理政務的好手。武則天在神龍政變倒臺後,李顯復僻,上官婉兒仍被起用,官復原職,可見上官婉兒確實有些才能,能夠同時得到武則天和李顯的信任。

用見風使舵來形容上官婉兒毫不為過,在李顯當政期間,由於李顯較為軟弱,朝政逐漸落入韋后一黨之手,上官婉兒毫不猶豫的投靠了韋后一黨,不僅為韋后引進了武三思,打擊了神龍政變的五大功臣,而且與私通武三思,打擊李唐宗室,導致與當時的太子李重俊形成對立面。



李俊重發動政變造反時,上官婉兒又向唐中宗李顯和韋后進獻讒言,害死了太子李重俊。李顯執政期間,韋后和太樂公主等合謀毒死了皇帝李顯,欲效仿武則天稱女皇,而韋后的這一主意,也是上官婉兒積極支持的。

也許是上官婉兒發現了朝廷的動向,韋后一黨可能不保,開始投靠武則天的小女兒太平公主一黨,在李隆基發動政變準備除掉韋后一黨時,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密謀起草一份詔書,準備立李重茂為太子,這也成為上官婉兒被殺的原因之一。



李重茂是誰?

李重茂是唐中宗李顯的第四個兒子,而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兩人是堂兄弟,如果真立了李重茂為太子,那麼皇帝一系只會在李重茂那一支流傳,那麼發動政變的李隆基永遠也不可能掌握唐朝的核心權力,當上皇帝。

所以李隆基在政變成功後,廢除了李重茂,改立自已的父親李旦為皇帝,這樣的話,皇帝一位才有可能從自已的父親李旦一支流傳到李隆基一系,因為李隆基冒著巨大的風險參與政變,不可能只是當個配角,也不可能當個活雷鋒,為他人做嫁衣,讓自已登上皇帝位,才是李隆基政變的真正原因。



在李隆基的父親李旦成為皇帝后,李旦的長子、李隆基的大哥宋王李成器很自然的讓出了太子之位給李隆基,這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也是李隆基刻意追求的結果。

而對於起草詔令的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等人的處理,因為太平公主在誅殺韋后的過程是與李隆基聯合的,所以在當時算政治聯盟,但是太平公主欲立李重茂為太子的行為,李隆基不能接受,但又不可能馬上翻臉,也不可能立即就殺了太平公主,只能殺上官婉殺雞駭猴了。



所以儘管上官婉兒拿著與太平公主合擬的詔書,儘管上官婉兒說自已是太平公主的人,也一樣要被李隆基殺,因為他們動了李隆基的核心利益。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出於忌憚吧!相傳唐玄宗李隆基夜晚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小便時被上官婉兒刺殺,驚起一身冷汗,所以後來就執意殺了上官婉兒,其實這個很有可能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

背景:公元710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先發制人,率領士兵攻入宮中,誅殺了韋后以及安樂公主等人,擁立自己的父親李旦,而此時的上官婉兒急忙出宮迎接,還拿著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以此證明自己是和李家人站在一起的,劉幽求也確實為她求情,李隆基深思熟慮,還是決定將上官婉兒誅殺,這又是為什麼?

首先:徹底打擊女性干政;

我們站在李隆基的角度去思考下,可以很明確的說,自從有了武則天女性干政之後,尤其是唐中宗執政時期,宮中政變就發生過七次,大多都是女性站主導地位,再想想自己和父親李旦,一直被軟禁在深宮裡,這些都是誰給他的?他深刻的理解到了女性干政、外戚專政的弊端,武則天、太平公主、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一個個女性拋頭入面,他想徹底根除女性干政,所以無論上官婉兒是否是自己一邊的,依然會毫不猶豫的誅殺。

其次:見風使舵“牆頭草”;

上官婉兒雖然名留青史,但是如果作為一個當局者,肯定能看到她的缺點,上官婉兒先是依附武則天、再附和韋皇后以及武三思、最後又投靠太平公主,雖然很有政治遠見,說句玩笑話,這要是在《三國演義》的情節裡估計都死好幾回了,在電視劇裡這種人設最多隻能活五集,不能再多了,對於一個牆頭草(沒有政治立場和節操),李隆基能留著嗎?

最後:淫亂後宮;(存疑)

李隆基:“此婢妖淫,瀆亂宮闈,怎可輕恕?今日不誅,後悔無及了。”

用李隆基的話說就是上官婉兒淫亂後宮,與中宗、武三思這對錶兄弟的“三角戀”,崔湜的弟兄崔蒞、崔液、崔滌弟兄四人都成了上官婉兒的小白臉,面對這樣一個女子,李隆基認為更有理由殺了她,即使你再有才華也是枉然。

其實有一個比較真實的原因,就是因為上官婉兒再拿著和太平公主所擬定的詔書內容,因為李隆基希望父親李旦稱帝,而婉兒的草擬詔書中李旦只是參謀政事,這說明上官婉兒並沒有擁立李旦的意思,所以殺了上官婉兒就不奇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