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越看越像中國故事大會,你覺得呢?

由於疫情的緣故,很多人都不能按時返回工作崗位,只能在家待命,刷手機、看電視就是生活中最主要的內容,所以第五屆中國詩詞大會雖然被吐槽、被質疑,還是收穫了相當高的收視率。有人說這樣一檔經典節目一換主持人味就變了,龍洋雖長相甜美,也充滿靈氣,但知識儲備方面與董卿相比可不是差一點點的問題,主持人不光在節目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主持人更是一個節目的靈魂。

中國詩詞大會越看越像中國故事大會,你覺得呢?


我覺得把節目的好壞歸咎於主持人身上太片面了,因為龍洋比董卿年紀小、資歷淺,她主持起來比董卿青澀很正常,我們不能用董卿的水平來要求龍洋,我們應該寬容龍洋的一些小瑕疵,鼓勵和見證她在詩詞大會舞臺上一點點成長。

一檔經典節目一般有兩個靈魂,一個是主持人,一個是節目內容。依我看來今年的詩詞大會在內容上有明顯的硬傷,節目中穿插選手比賽背後的故事可以增添節目的情感效應,獲取觀眾的認同,但什麼東西都是過猶不及,比如炒菜放的佐料,任何一道名菜如果放多了佐料都會失去其原來的口感。中國詩詞大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向觀眾普及詩詞知識,而不是講述感人故事。

中國詩詞大會越看越像中國故事大會,你覺得呢?


在第一期節目中,一位來自青年團的選手叫石昊霖,上場的時間只有一分多鐘,省略了自我介紹,只有幾個簡短的答題鏡頭,不知道這位選手怎麼惹惱了詩詞大會的導演。有觀眾說因為老奶奶劉敏華和老伴的愛情故事太感人,節目時間有限,導演只好把表現不是很出色的石昊霖的鏡頭減掉讓全國觀眾來了解老爺爺老奶奶的愛情故事。

第三期的詩詞大會你記住了什麼,我只記住了一個感人的故事:46歲的媽媽翁智平替自己雙目失明的女兒來參賽。這母女倆的故事確實很感人、很勵志,應該在詩詞大會舞臺上講述,但依小編看來故事點到為止即可,應該流出更多的時間探討詩詞。

中國詩詞大會越看越像中國故事大會,你覺得呢?


本屆的詩詞大會為什麼被頻頻吐槽,我想許多人肯定是因為學到的詩詞知識少而吐槽。我們不光想知道是什麼,我們更想知道為什麼,我們遺憾的不是答錯題,我們遺憾的是我們不知道為什麼答錯了題。主持人宣佈答案後應該讓點評嘉賓講一講這句詩的典故,因為這樣我們才會記得更牢固。

中國的詩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關注詩詞大會,因為我們想更多地學習中國古詩詞,我們不光要會背,還要理解其中的內涵,汲取裡面的智慧,然後把它們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所以懇求工作人員在剪輯的時候能夠再用心一點,我們看的是中國詩詞大會,不是中國故事大會。

注:文章內容為原創,圖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