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多的老人獨居,是兒女不孝嗎?

分享互動科技


一般來說不是孩子不孝。一,因為孩子的孩子多是上學階段,家庭居住條件所限,沒有條件給老人一個獨立空間,就產生了互相影響的問題。二,有些老人退休時間不長,不想住到孩子的地方,不自由,因為聽力下降,看個電視也要小聲音,實在是不習慣。三,老人退休後的福利待遇好了,生活觀念也有改變,年輕時為社會努力工作,扶養老人孩子很是辛苦,一些老人覺著年老啦,想自由一些,獨立生活的能力加強了。


上品茶道


我很幸運能夠有個健健康康懂事的老奶奶在我身邊。

我先說一下我家裡的情況,讓大家清楚我下面要講的。我出生在農村家庭,這裡養兒防老,重男輕女思想特別嚴重,我奶奶有兩個兒子,我老奶奶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家裡只有我一個孩子時,我奶奶還很貼心的照顧我,但是有我妹妹的時候,我嬸嬸那邊出生了一個弟弟,那個弟弟比我妹妹大一歲,我奶奶就去照顧我弟弟去了,我媽媽這邊沒人照顧。

當時我還小,什麼也做不了,我妹妹我也不會抱,我媽媽坐月子的時候我奶奶都沒過來照顧,是我姨媽來照顧的我媽媽,再以後,我妹妹越來越大,我媽媽去上班時,我妹妹一直是由我老奶奶幫忙帶著長大的。如今,我老奶奶已經89歲了,她原來住的房子塌了,也沒給她蓋房子,一直是在我奶奶和我二爺爺(我老奶奶的二兒子)家裡住,我奶奶一直是在我家住,我奶奶在我家裡住,他還在我家院子裡加了一堵牆,我家有兩個院,我奶奶他們去那個老院去住多好,可是他偏不,他住在我家的新院裡,只有五間房,他住兩間,我們一家住三間,中間還放上一堵牆。真的很無奈啊。雖然我奶奶偏心,老是好東西都給我叔叔那邊沒有我們這邊的,但是我們家還是該怎樣孝敬他們就怎麼孝敬他們,就連我們家給我奶奶那邊買過去好東西,我奶奶也不說我們家裡人的好,還老是朝著村裡人說他二兒子給她買了什麼什麼,其實,那些東西都是他二兒子不要的,才給他的,我家裡給她買的東西她從來不忘外面說。

對於我奶奶和我老奶奶,對我老奶奶的感激更多些,每個月我媽媽都會給我老奶奶送過奶粉去,幫我老奶奶洗一次頭,對於我奶奶那邊就是盡了應盡的義務就行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如今,很多老人獨居,並不是兒女不孝,而是兒女沒有太多時間陪在身邊,或者是老人更喜歡獨居,不想麻煩兒女。作為兒女,應該多陪陪老人,這是我想表達的。


臺詞迷


老人獨居是一部分,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獨居。老人獨居很多以年齡劃分,像七八十歲的老人,有子女陪伴養老的居多,而五十歲到六十歲的老人以獨居居多。因為七八十歲的老人子女較多,年代觀念致使子女不放心老人單獨居住。而五六十歲的老人大多數就一個孩子,且孩子也好,老人自身也好都有新的觀念和想法,因為五六十歲的老人照顧過自己年邁的父母,自然明白兩代人生活習慣上存在的差異,自己當初能與父母長時間相處也基於之前大的社會環境,他們年輕時很少有買房子單獨生活的,已經磨合過了十幾年,且兄弟姐妹多的輪流照顧父母是約定俗稱的。而五六十歲的老人子女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大多數結婚後就買房子單獨居住,很多生活習慣都不一樣,生活在一起矛盾就會不可避免。因此五六十歲的老人也願意自己生活。而是否居住在一起更多的是為了彼此生活的舒服來決定的,與所謂的孝順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說生活在一起大家都能比較舒服,那肯定也是不錯的選擇,可是如果生活在一起會讓大家的生活都很不順心,那勉強住在一起也不是孝順的表現,還不如放假時去看看父母,平時多通幾個電話,讓大家都輕鬆舒服。


Mage176856428


我覺得大部分都不是的,針對農村的獨居老人說下我的見解。

第一種——留守老人

在農村,特別是河南,外出打工的人口很多。估計是我們河南不夠發達,出去打過工的人就會發現,工廠裡的務工人員河南人就佔了一大部分。兒女們都出去打工了,就留了老人獨居,這是老人不希望的,同樣也是兒女們不希望,畢竟誰都不想背井離鄉。兒女在外見不到父母,不能在身邊陪伴、照顧他們,不能儘自己的責任,內心也是充滿著愧疚。


第二種——“留家”老人

在農村,從小在耳畔就能聽到這樣一句話——“上大學是改變命運的機會,是你唯一的出路”,雖然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是不上學或許連對其他行業的瞭解都難。所以,家長、老師就會讓好好學習,有些家庭的孩子就是全都考上了大學,相應的畢業之後也就在城裡就業,這樣他們的父母身邊就沒有兒女的陪伴。他們期待的就是逢年過節,兒女們能帶著他們的兒女回家,享受著短暫的天倫之樂。

這我深有體會,我的老奶奶就是如此,雖然有好幾個兒子、女兒,但是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她不願意拖累孩子,就選擇一個人住在鄉下,吃飯、買東西都是一個人做,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想到著一股心酸湧上心頭。


第三種——人口老齡化

現在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了,中國慢慢步入老齡化進程。因為是老年人的成長高峰,所以老人比較多,年輕人的養老壓力也比較大,只能話費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才可以支撐整個家庭的開支。

第四種——孤寡老人

三無老人,無子女、無配偶、無勞動能力,老人的時間不多了,他們需要親人的陪伴,需要關愛,也需要身邊人的關心,不奢求有多幸福,但求有人陪伴。希望時間帶來的不是孤獨,而是溫暖。



歐尼醬801


彩視,中老年人的精神家園,相冊製作、視頻、直播,你想看的都在這裡。

現在中國老齡化現象日趨嚴重,甚至有一對夫妻贍養8個老人的情況。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有主動要求獨居也有“被獨居”的情況,但這並不能證明兒女不孝順。

以下是我的觀點:

1、很多老人對自己的兒女主動要求獨居生活,因為考慮到兒女也忙,不想給孩子添麻煩;

2、老人身體健康,沒病沒災的;不願意和子女擠在一起生活;

3、距離問題,現在的兒女在城市裡定居,爸媽在農村習慣、自由;住不慣樓房覺得拘束;

4、老人受“落葉歸根”傳統思想的影響;

5、老人經濟比較寬裕,認為僱保姆照顧自己更好一些;

6、子女不孝順父母;



彩視


隨著大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好,工廠越來越多,科技創新越來越發達,需要和依靠的勞動者自然而然的逐漸增多,然而農村卻沒有更好的工作崗位和賺錢途徑!


所以農村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選擇背井離鄉,去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城市開始他們新的生活,賺取更多的錢財孝順父母,養育子女,他們基本每年回去一次,每年春節更是他們盼望懷念的日子!

其實他們在外邊也特別懷念自己的家鄉,思念自己的父母 孩子,但是他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和孩子更好的教育,以及給年邁的父母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自己在外邊努力的工作!

他們是一群最可愛的人依靠自己的努力,不偷不搶,生活在難,工作在累他們永不言棄,努力的奮鬥著,渴望和規劃著自己美好的將來!


小光講農業


為什麼這麼多老人獨居,是兒女不孝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看你怎麼理解這個“孝”字,如果你把整天能夠陪伴在父母身邊理解成孝,那你可以把這種行為歸咎成不孝,如果你把經濟寬裕,衣食無憂理解成孝,那這種行為我相信你不會不接受的了。


作為一個兒女,我想說的是沒有哪一個會不孝的,只是孝敬父母的方式不一樣罷了,如果你認為可以長期陪在父母身邊就是孝,那你不用工作,不用養家,讓父母跟著你一起喝西北風嗎?如果你覺得為了給父母好一點的生活,而離開父母的方式是孝,那你註定不能長久的待在在父母身邊,因為要養家,你必須走出家門,為自己的夢想拼搏,所以說,一樣的問題,不一樣的理解,意思完全不同。
每個人對父母的愛的表達方式不同,所以在別人看來,只有自己的方式才是最正確的選擇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回過頭來看看,也許只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不同而已呢?


深圳小流氓


是孩子太少了,我就一個兒子,自從他上了大學以後,我思兒成嫉。兒子為了照顧我,放棄了在大城市的工作,回來陪我,我心裡很難受,斷送了他的前途,兒說,父母在不遠游。唉


談天說地講故事


老人獨居的佔比今後將越來越凸顯。要考究成因真的是多種多樣。一是獨生子女的問題,二是人壽增長問題等。其實,獨居和兒女孝與不孝不是質點,獨居現象已然存在,關鍵是獨居老人怎麼安度晚年。假如老人顧影自憐那可是個大問題了。所以,我的觀點是,人老不可有依賴性,過好自己,自強不息。得有事做才能不空虛。(^V^)


皛川


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一部分老人不是因為兒女不孝,是自己不願和兒女住一起,去兒女家住,首先生活習慣不一樣,和周圍鄰居不熟悉,對周圍環境不瞭解,想找人聊天都不方便



幹什麼都要先考慮兒女,一點不自由。
不如在自己家,想吃什麼,想做什麼,自己說了算,自己的朋友都住在周圍,幹什麼都方便。如果老人身體好,尤其老兩口都健在,做兒女的常去看看老人就行,幫著老人乾乾家務活

買買生活必需品,有什麼事讓老人打電話。只要老人開心就好。還有一部分老人,做兒女的確實不孝,一年到頭連電話都不會給父母打,更見不到兒女的影子。親戚老兩口,都是八十高齡了,有四個兒女

兩兒兩女,家裡的房子過戶給兒子,老兩口自己租房子住,還有一些銀元,聽說是分配問題,就是因為房子和銀元鬧的兄弟姊妹意見很大,誰都不理誰,平時沒有兒女來看望老人,過年都沒人回來。
老爺子是個文化人,老大學生,又好面子,在人前還不願說。過年時見到老爺子一下瘦了好多,他自己說瘦了20斤。前段時間,確診得了癌症,哎!其實就是氣病的。(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