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導讀之《大學》第二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大學》提出的"

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 。

國學經典導讀之《大學》第二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學習過程中,注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第六章】誠意慎獨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譯】使意念真誠的意思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容顏一樣,這樣才叫心安理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小心。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裡無惡不作,一見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閃閃,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故意顯示自己有道德。殊不知,別人看他們,就像能看透他們的心肺肝臟一樣,這樣做有什麼用呢?這就叫做內心的真實一定會表現到外表上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小心。曾子說:「一個人獨處時,就像有十雙眼睛在注視著你,十雙手在指著你,這是多麼嚴峻可畏啊!」有錢人,總是會用財富來裝飾他的屋子,有德行的人,則是用道德來充實自身,因為內心寬大平和,自然身體舒泰了。所以有道德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國學經典導讀之《大學》第二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第七章】正心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譯】之所以說修養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內心,是因為心中有憤怒就不能夠端正,心中有恐懼就不能夠端正,心中有喜好就不能夠端正,心中有憂慮就不能夠端正。內心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樣:雖然在看,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雖然在聽,但卻像沒有聽見一樣;雖然在吃東西,但卻一點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所以說,要修養自身的品性必須要先端正自己的內心。

國學經典導讀之《大學》第二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第八章】修身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畏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譯】之所以說整頓好自己的家族要先修養自身品德,是因為人們對於自己親愛的人會有偏愛;對於自己厭惡的人會有偏見;對於自己敬畏的人會有偏向;對於自己同情的人會有偏心;對於自己輕視的人會有偏見。因此,世上很少有人能喜愛某人又看到其缺點,厭惡某人又看到其優點。所以有諺語說:“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缺點,人都不滿足自己莊稼的茁壯。”這就是不修養自身品德就不能整頓好自己家族的道理。

國學經典導讀之《大學》第二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第九章】齊家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詩》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譯】

之所以說治理國家必須先管理好自己的家族,是因為不能管教好自己的家人還能管教好別人是不可能事。所以,有修養的人在家裡就受到了治理國家方面的教育:對父母的孝順可以用於侍奉君主,對兄長的恭敬可以用於侍奉長官,對子女的慈愛可以用於統治民眾。《康浩》說:“對百姓就相對嬰兒一樣。”誠心誠意的去做,即使達不到目標,也不會相差太遠。沒有先學會了養孩子再去出嫁的人啊!一家仁愛,一國也會興起仁愛;一家禮讓,一國也會興起禮讓;一人貪婪暴戾,一國就會犯上作亂。其關鍵之處就在這裡了。這就叫做:一句話就會壞事,一個人就能安定國家。堯舜用仁德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隨著仁義;桀紂用殘暴統天下,老百姓就跟隨著兇暴。統治者的命令與民意相反,老百姓是不會服從的。因此君子自己做出來而後引導他人去做。自己做不到不可以要求他人。可以把良心隱藏於身體裡,而不寬以待人,確能教導大家以誠待眾。這樣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治國的基礎是整頓自己的家族。《詩經》說:“桃花鮮美,樹葉茂密,這個姑娘出嫁了,讓全家人都和睦。”讓全家人都和睦,然後才能夠讓一國的人都和睦。《詩經》說:“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後才能夠讓一國的人都和睦。《詩經》說:“容貌舉止莊重嚴肅,成為四方國家的表率。” 只有當一個人無論是作為父親、兒子,還是兄長、弟弟時都值得人效法時,老百姓才會去效法他。這就是要治理國家必須先整頓好自己的家族的道理。

國學經典導讀之《大學》第二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第十章】治國平天下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jié)矩之道。《詩》雲:“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雲:“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闢,則為天下僇矣。《詩》雲:“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鑑於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國學經典導讀之《大學》第二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譯】之所以說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是因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會孝順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長輩,老百姓就會尊重自己的兄長;在上位的人體恤救濟孤兒,老百姓也會同樣跟著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總是實行以身作則,推己及人的“ 絜矩之道”。如果厭惡上司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你的下屬;如果厭惡下屬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你的上司;如果厭惡在你前面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後面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後面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右邊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左邊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左邊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右邊的人。這就叫做“ 絜矩之道”。《詩經》說:“使人心悅誠服的君子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歡的他也喜歡,老百姓厭惡的他也厭惡,這樣的君子就可以說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詩經》說:“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聳立。顯赫的尹太師啊,百姓都仰重著你。”統治國家的人不可不謹慎。稍有偏頗,就會被天下人推翻。《詩經》說:“殷朝沒有喪失民心的時候,還是能夠與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請用殷朝作個借鑑吧,守住天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是說,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國家,失去民心就會失去國家。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養自身德行。有德行才會有民眾擁護,有民眾擁護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會有財富,有財富才能滿足日常使用,道德是根本,財富是枝末。假如把根本當成了外在的東西,卻把枝末當成了內在的根本,那就會和老百姓爭奪利益。所以,君王聚財斂貨,民心就會失散;君王散財於民,民心就會聚在一起。這正如你說話不講道理,人家也會用不講道理的話來回答你;財貨來路不明不白,總有一天也會不明不白地失去。《康誥》說:“天命是不會始終如一的。”這就是說,行善道便會得到天命,不行善便會失去天命。《楚書》說:“楚國沒有什麼可以稱為寶物的東西,只是把善當作寶物。”舅犯說:“流亡在外的人沒有什麼可作為寶物的,只是把仁愛當作是寶物。”《秦誓》說:“如果有這樣一位大臣,忠誠正直,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本領,但他心胸寬廣,有容人的肚量。別人有本領,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樣;別人德才兼備,他心悅誠服,不只是在口頭上表示,而是打心眼裡讚賞。用這種人,是可以保護我的子孫和百姓的,是可以為他們造福的啊! 相反,如果別人有本領,他就妒忌、厭惡;別人德才兼備,他便想方設法壓制、排擠,無論如何容忍不得。用這種人,不僅不能保護我的子孫和百姓,而且可以說是危險得很!”因此,有仁德的人會把這種容不得人的人流放,把他們驅逐到邊遠的四夷之地去,不讓他們同住在國中。這說明,有仁德的人愛憎分明。發現賢才而不能選拔,選拔了而不能重用,這是輕慢;發現惡人而不能罷免,罷免了而不能把他驅逐得遠遠的,這是過錯。喜歡眾人所厭惡的,厭惡眾人所喜歡的,這是違揹人的本性,災難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君子要有正確的原則:一定要通過忠誠信義去獲得一切,而驕奢放縱便會失去一切。創造財富也有正確的途徑:創造財富的人多,消費財富的人少;創造財富的人勤奮,消費財富的人節省,這樣,財富便會永遠充足。仁愛的人以財富來修養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斂錢發財。沒有在上位的人喜好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卻不喜好忠義的;沒有喜好忠義而做事卻做不成的;沒有不把國庫裡的財物不當做自己的財富來愛惜的。孟獻子說:“一旦成為大夫,家裡就不需再去養雞養豬了;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養牛養羊了;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留搜刮民財的家臣。與其有搜刮民財的家臣,不如有偷盜東西的家臣。”這意思是說,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做了國君卻還一心想著聚斂財貨,這必然是有小人在誘導,而那國君還以為這些小人是好人,讓他們去處理國家大事,結果是天災人禍一齊降臨。這時雖有賢能的人,卻也沒有辦法挽救了。所以,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

國學經典導讀之《大學》第二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大學》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