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吴用自杀的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并非宋江

四大名著在我国流传甚广,人们在《红楼梦》中感悟人世炎凉,在《西游记》中学到锲而不舍,在《三国演义》中感受至死不渝;在《水浒传》中体味人间大义。这四部巨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其中《水浒传》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在皇权即将达到顶峰的明代,施耐庵敢于写就这样一篇以反抗朝廷为主体的鸿篇巨著,实在令人钦佩。

直到吴用自杀的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并非宋江

众所周知,梁山共有好汉108人,各个是英雄无敌,人人都能独当一面。他们啸聚山林,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生活好不自在。而当时的北宋朝廷对他们虽几经征讨却并无实际进展。若事情就此发展,待到北宋崩溃之时,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们是大有机会与趁乱世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的。但故事的走向却不以读者的意志为转移。原本与朝廷势均力敌的梁山集团最终却走上了招安的路线。


宋代庄季裕在《鸡肋编》中曾这样打趣道:“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著行在卖酒醋。”其中“赶著行在卖酒醋”表明当时宋代朝廷发布限酒令,因此导致酒类价格颇高,利润极大。而“欲得官”则浅显易懂,只要起兵对抗朝廷,待朝廷无力剿灭的时候,接受朝廷的招安便可从反贼摇身一变成为大宋合法的官员。这仿佛成了宋朝后期为官的一种趋势,梁山泊也赶上了这个潮流。

直到吴用自杀的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并非宋江

晁盖剧照

梁山集团最初是由晁盖和林冲等人组建的,其核心成员除​这二人以外还有公孙胜,吴用和阮氏三兄弟等人。 林冲世人皆知其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曾身居高位且深知官场黑暗的他早已对功名利禄没了兴趣。而阮氏兄弟又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类型。因此在梁山集团创业的初期,就形成了以晁盖为首,吴用、公孙胜为辅的领导集体。

相信熟悉《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晁盖——“晁天王”是一个追求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性情中人,喜欢自由的生活。而他手下的军事吴用则不然。吴用有着当时天下士人共同的追求,那便是“学而优则仕”。吴用希望将自己的一身才华用在为朝廷效力之上,而晁盖的领导并不能使他达成这个目的。直到一个人的到来,才又让吴用看到了曙光。这个人就是宋江。

直到吴用自杀的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并非宋江

宋江剧照

说到宋江其人,历来就是褒贬不一。

他本是北宋一地方小吏,平时喜好仗义疏财,多次帮助梁山集团的人脱离险境,因而在江湖中得到了“及时雨”的称号。此时的宋江对自己的官位还是十分在乎的。宋江本想在自己的官位上安稳度过一生。奈何造化弄人,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之后,便扬言要告官,害怕事情暴露的宋江慌乱间失手杀死了阎婆惜,自此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朝廷发往江州。

直到吴用自杀的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并非宋江

阎婆惜剧照

在那里,宋江结识了戴宗,李逵等日后誓死追随他的小弟。还结识了混江龙李俊等有不俗本领的地头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势力。但此时的宋江还是情愿做​大宋的臣子,并不想做反贼。但浔阳楼“反诗”彻底将他的幻想打破了。宋江被判斩首,幸好在梁山和江州的人马合力之下,才最终将他救下,从此逼上梁山,做了他最不想做的匪。


由于宋江在江湖中的名声甚隆,因此刚刚来到梁山便坐上了仅次于晁盖的第二把交椅。

在宋江来到梁山之后,公孙胜深感宋江并非明主,便以“探母参师”的名义返回了自己的家乡蓟州。自此,梁山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以晁盖、吴用和宋江为首的新领导集体。

直到吴用自杀的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并非宋江

上文说到,吴用的最终理想是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之前晁盖无法实现他的理想,而官员出身的宋江则成了他最理想的“明主人选”。因此吴用开始有意提高宋江在梁山的地位,逐渐使得他的地位超过了晁盖。

晁盖也不是糊涂之人,他深知照此下去自己的权力会被架空,于是决定在攻打曾头市的战斗中亲自出马,渴望用一场大胜来恢复自己的地位。然而,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稀里糊涂的身中毒箭,生命垂危的他只好将这梁山头把交椅让给了宋江。

直到吴用自杀的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并非宋江

吴用与宋江剧照

之后,为了防止宋江一人独大,吴用又请来了卢俊义。以卢俊义来制约宋江,使得宋江在很多决策上都不得不依赖于这个在梁山“如鱼得水”的吴用。吴用足智多谋,又颇具领导才能,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梁山的各股势力得以和平共处,共同出力。

直到吴用自杀的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并非宋江

照此看来,吴用才是躲在宋江身后真正掌控全局的那个人。在宋江死后,因害怕朝廷报复,他选择自缢于宋江墓前。也许直到吴用自杀的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的老大从来都不是宋江,而是他吴用。

《水浒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