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住養老院好還是自己在家好呢?

晉南飛飛


得看什麼情況,如果老人只是歲數大但行動沒沒問題最好在家裡,如果行動不便長期臥床子女多有時間可以倒替伺候或者請家庭保姆。儘量別去養老院。


健康是最大的財富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老的那天!我們的父輩,一般都有三,四個孩子,可以有選擇的權利。即使躺在床上了,幾個孩子可輪流照顧,直致終老。記得我母親病重住院,知道自己不行了,要求回家。我們做子女的,是母親最後的願望,定會照辦。問題是,老人家已多日滴水未進,全靠輸液維持生命。回家了,社區衛生院有規定不能在患者家裡給予輸液(理由是萬一發生意外,沒法實施搶救)。怎麼辦呢,我和妹妹請護士過來現教現學,21天后母親走了(若不輸液,熬不過三天),我和妹妹成了半個護士。但現在是獨生子女,不可能也不現實,再按家裡多子女時代的做法了吧!我是這樣想的,生活尚能自理時,在家養老。若夫妻雙方其中有一人不能自理時,倆人都去養老院,幫著護工一起護理。有親人在旁,病人會有家的感覺,恢復得會快些。若不能康復,最後走了,那另一半可以再出養老院,回自己的家。真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明智的還是去養老院吧。孩子們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事業,總不能老拖累他(她)們。相信,也期待隨著國家的富強,文明程度的提高,政府對養老這塊會有更好的政策和舉措。我們只要健康活著,麵包會有的。當然😊,若得了不治之症,希望國家能出臺“安樂死”,不受折磨,體面而有尊嚴的老去!




夏肖南


你多去幾家養老院實地考察一下,就知道願不願意去了。

我的父母在晚年時,因為工作忙,當時就有把他們送養老院的想法,記得當時,我開車連續好幾天,實地走了大概有10幾家吧,民辦公辦的都看過,說實話都不怎麼樣!

民辦的如大車店,髒亂差於一體,公辦的環境好一點的,價格高的離譜。

所以,決定在家僱保姆+家人來照顧老人。


迎風飛揚56


我覺得如果要是有兒女在家裡有人伺候的,還是建議老人在家好,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兒女,親人伺候著。我媽躺床上兩年半。在家就好多了,最起碼能溫柔以待。還能陪老人聊聊天。現在的老人大多都是好幾個兒女。兒女都退休了那種,作為伺候過老人的我來講,非常有經驗。還是在家好,自己伺候著放心。那你要住養老院,肯定就沒有這個條件。到了年紀大了,也吃不了啥。最起碼能做點,可口的,他們愛吃的東西。就是我們報答父母也就那麼幾年的事兒。最起碼父母不在的時候我們伺候了。走了以後也不後悔。送養老院真的不好,迫不得已的時候再說吧。比如說自己無能力伺候了。送養老院不夠操心的,也見不著也不知道別人怎麼伺候他,真的不放心。還不夠操心的呢。還是在家裡天天看著好。我就記得我爸住院的時候。醫生護士都攆我回家,不要我在那呆。因為我的血壓特別高。我就是不行。回家我休息的更不好。不管誰伺候我都不放心。護士長說我,你這麼說,兄弟姐妹該不高興了。包括我自己的兄弟姐妹伺候我都不放心。說心裡話,我真的不放心別人伺候。


雲舒250


反感把老人送到養老院,不管怎麼說,那是經營性機構,不會幹賠本買賣,老人要是能走能動,也許還能過得湊合。一旦躺倒在床,既要增加費用,也沒人真心照顧,不會兒女們那樣心疼老人,更不會細緻關照,如果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不被虐待就算燒香了。有時看到養老院那些虐待打罵老人的負面報道,心裡真是難受極了。不過老人歲數太大自己在家還是不行,一旦洗衣做飯不能自理就離不開兒女了。

我父母早年因計劃生育沒有兒子,後來女兒嫁人,我是大女兒,照顧他們更多,併為父母建房修院,不願他們被人議論沒有兒子可憐,四周都是樓房,不翻建都凹成池塘可以養魚了,一到雨季,屋裡進水,母親經常夜不能寐往外舀水,我實在受不了,回去半年為他們重新修建。而今身體硬朗畢竟歲數大了,打算過幾年接到身邊,老家房院就處理了。不管怎麼說,老人還是自己孩子照顧更好,交給養老院,我可真是太不放心了。


碼字者範小雙



合了一木


當然是在家養老最好。

對於養老院,我們個人看法是,老年人一但走進養老院的大門,在想出去,那隻能是去火葬場了。

養老,不但是現在社會的大話題,就是過去,也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大話題,可過去的老年人養老,全都是居家養老,而那時人們的話題,無非就是某某家兒子多孝順,某某家生了個缺德的不孝子,不管說啥,總歸是為父母養老送終的。

但是,現在的社會,由於每個家庭的兒女少,才有了養老院這個新形產物,說實話,養老院的服務在怎麼周到,也比不上老年人自己的親生兒女細心照料,而現在與過去的不同之處,一是孩子少,沒有時間養護父母,過去是兒女多,這個月大兒子家,下個月二小子家,左輪右輪,不知不覺一年有除,最後老人世在自己家中,可當下,過去那種居家養老,越來越難成現實,之於將來,我都的去養老院了!


李德才21


這個問題要看人怎麼想了,按標題的意思是無兒無女的老人吧,近幾年國家這個群體出臺了很多養老政策,其中有集中供養和居家散養,集中供養是把老接入養老院供養,現養老院條件非常的好,一日三餐不重樣,也有專人照看。居家散養是指身體還比輕好的人,國家每年給發五保經,年頭年終過節日都有送糧油,被子衣服等等,病了由政府民政出錢住院,但這種散養必須要個監護人,現國家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圖片為借用)




結緣64665172


住在養老院,如果條件好,有書畫活動室,健身衛生室,閱覽文化室等,加之飲食起居符合老人口味,老人之間聊天溝通融合,比在家裡養老好之又好。目前,大中城市養老院辦的均好,加上社區養老形式多樣,很受歡迎。但在一般縣城,人們對老人入駐養老院還不習慣,表現有三:一是大都是民辦養老院,條件一般收費可不一般;二是老人怕花錢,不願去養老院;三是兒女也不願意讓老人去養老院,怕別人說子女對老人不孝順,將老人推進了養老院。這些都是觀念上的問題。

老人在家裡養老遇到了許多實際問題,老伴健在還好,可相互照料,遇到喪偶,就孤獨了,只好請個保姆做飯。有的採取老人再婚,找個老伴一起生活。對那些沒有退休工資的老人,就難以做到了。另外,兒子平時各忙各的,很難做到常回家看看,有的因出贍養費兄弟姐妹之間產生矛盾。

在城市推行社區養老,在農村建立老人日間照料中心,設立老人贍養費統一繳納,統一發放,都是較好的方法。


中條攝影人


老人住養老院好還是自己在家好呢?我選擇住養老院!

1:對於父輩講如果有兒有女住在養老院可能是種羞辱。

2:對於當今社會生活壓力大,節奏快無論有無子女應該住養老院。

3:對於未來養老院是老年人生活主要環境。

現在突發疾病特別多,在疾病面前不分長幼。自己在家非常不安全,事件發生都是偶然。像摔傷,高血壓,心臟病,腦出血……如果無人陪伴看護會丟掉性命的。

標題是老人住養老院好還是“自己”在家好呢?我還是勸解老年人去養老院,和孝順無關,無論有無子女,都有獨自在家的時候。孤獨是人類共有的心理感覺,老年人的感情生活,心理需要更不容忽視,據《三湘都市報》報道,11月20日早上6點左右,引用“株洲荷塘區新屋街9棟,“空巢老人”吳亦齊(化名)從六樓縱身一跳,結束了自己83歲的生命。”

“一是鼓勵老人自立自強,讓自己的心靈有所寄託;二是儘量多開辦一些社區“養老中心”,讓老人既能居家生活,亦能受人照顧。

三是給老人找合適的養老機構,讓老人享受更專業的養老服務!”我老了以後就要找幾個能聊的朋友住在一個養老院。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