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立春养生,看“春盘”中的诗情画意

作为一个吃货,常常听到一些文艺青年向往着“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生活态度,但是文青知道这句诗是从哪来的么?迭戈查了一下,就是从立春里,讲春盘开始的。

立春在古代表新年。“立春”吃“春盘”迎新,中国从古就有这个习俗。古人早知“生机饮食”的妙法,而且还融合五行相生之理,实践“天人合一”的保健妙方。说生菜沙拉在当代很风行,原来唐朝人已经领先流行。

古人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天时而动,讲究吃春蔬——春盘。

古人立春养生,看“春盘”中的诗情画意

春生菜蔬像是紫色小芜菁、韭菜、苦苣菜、芥菜、蒌蒿等等,多少都带着点辛味。据唐代著作《四时宝镜》记载:“立春日,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芦菔(音卜)就是紫花小芜菁,也叫莱菔、萝卜,具有微辛味,可以苏“春困”。

唐人的诗中勾勒唐代食春盘的立春食俗还不少有,杜甫的《立春日》写到“春日春盘细生菜”,又说“夜雨剪春韭”趁其鲜嫩。白居易《六年立春日人日作》也有“盘蔬饼饵逐时新”的描述。由此也能见一斑,唐代时的春盘不只是鲜嫩生菜,还添加上米面饼儿,而且春蔬和春饼的样式儿还常常竞新。

古人立春养生,看“春盘”中的诗情画意

文人吃货苏轼点赞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不少文人墨客的诗词之中都有春盘的身影。苏轼在《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中可谓细致地记录下来了属于吃货的“舌尖时刻”:“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一食一茶中品味出,人间别有一番滋味的,还属清淡的欢愉。

在唐诗中,杜甫的《立春》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诗句描写的正是吃春盘的场景,而此时的杜甫正处于困居他乡的悲凉之中,想起了长安、洛阳梅花开时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的场景。回忆太平盛世,不禁寄满腔悲愤于笔端。

碧翠春卷诗情画意

春蔬一盘一天地,裁红晕碧,立春来到“染红丝绿簇春盘”、“蓼滴辛盘色斗鲜”。 宋代人喜爱春盘一样其乐融融。文天祥说:“春里看花须款款,雨中剪韭且陶陶”;陆游也唱:“春色到人间,彩幡初戴,正好春盘细生菜”、“斗饤春盘儿女喜”,不仅大人喜,小孩也爱。何基:“一畦早韭登春盘”,而王十朋曾在异乡过立春,写下诗句“蔬盆杂蒿韭,一箸异乡味”。显然,此乡彼乡都做春盘而作法有别。

若将春盘中的春饼卷上春蔬来吃,不就是今人食用的“春卷”、“润饼”嘛。宋人方岳就有以《春盘》为题的诗,有诗意的形象化描写:“擎将碧脆卷月明,嚼出宫商带诗馥”,诗中的“碧翠”就是“碧翠卷”,就是卷春蔬的饼。想想,昔人立春吃春卷这般的诗情画意,一边吃一边细细品着生脆春蔬在嘴里弹出的诗韵旋律,领着思绪飘向“细雨看梅花”、“且喜春风到茅屋”。

春盘自用馈赠两相宜

应节的春蔬俯拾即得,真是上天的好礼,让人生活得精彩又不用花大钱,陆游就说:“春饼吾何患,佳蔬日可求”。 充满春天色彩的春盘,就是一盘满盈春天颜色的“春之菁”,实在赏心悦目,人们就加上果品、饼儿等等,用来馈赠里社亲朋好友。金朝元好问《春日》诗表现生动描写这种风俗:“里社春盘巧欲争,裁红晕碧助春情。”帝王内廷也于立春前一天,以春盘并酒赐近臣。春盘收集满满的春生嫩菜,充满天地精华,将人间和养生之道相通连。

春色到人间,立春,正好春盘沙拉好食节。有了一颗单纯喜乐的心去品春味、咏春趣,就是一般人家的日日也仿佛到了神仙清境。陆游就说“正好春盘细生菜,一般日月,只有仙家偏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