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常说:“好过的年,难过的春”,为啥春天又难过呢?

新大风歌


老人们都这么说,年好过,春难玩,这里面一定有它的含义,那时候年纪小,不太懂,可能是那时经济条件不太好,去打工也没地方去,不像现在到处是工厂,在家门口就能挣钱,那时候的前辈,指望种地来点收入,等到小麦,玉米,收了撩下吃地,多余地卖掉,这是一年收入,在冬天农村那个年代,庄家都种完了没什么事,在农村玩上一冬天了,现在农村不像以前了,和城里人一样了,都上班了,每个月都有收入了,话有说回来,那时候开春,到处开支,消费,劳动一年来,攒着钱,到春天,买种子,化肥农药,到处花钱,打柴油浇地,地里来,地里去,年吧,穷也过,富也过现在土地都流转出去,个人都承包了多余劳动力都出去打工了,以前农村老人说,年好过,春难玩有一定道理,现在过的日子过地比那个年代是强






快乐阿超


这种话,我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过,颇有印象,也深谙其中含义,还听大人们说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更有人说:过年就是过钱。是的,每逢过年无论穷富,家家都要为吃穿用度、年俗礼仪而破费多花钱,大户有钱的人家多花,小户人家少花,但都能度过年关的。所以说,过去农家最难过的日子不是过年,而是开春后的漫长青黄不接的日子,家中又没有余粮,为了活命,或者挖野菜与糠掺着吃,或者扒榆树皮磨成面子吃,叶菜树皮都被吃光了,只好带着孩子出去要饭吃,过去,农家的春天真是难捱呀,本人小时候就经历过的,春荒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呢!


顺和里故事


好过的年,难过的春。这指的是七十年代以前说的,一冬省吃俭用留点细粮过年包锅包子,蒸锅馍馍,一般过年三天,早吃包子,午吃米饭,晚吃饺子。初一:早上吃饺子,中和晚随便做,初二晚上吃顿饺早和午饭也随便吃米饭和馍馍这个年就过去了。我指的是北方。但春天时间长,那时候家中有存粮的很少,大多家庭不够吃,春天化冻后才能播种,新粮一时又下不来,天长:夜短,饿着肚子在地里干活,而且还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确实是谁。朋友们:我们现在赶上好社会,吃穿花用都有还有些人不满足,合乎情理吗?社会在发展,我们只要肯吃苦,我们的生活会变的更好。好生活不是等来的,也不能怨天由人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曲荣师


过去老人们常说:“好过的年,难过的春”很有道理,是对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过去的农村,土地瘠薄,缺少水利设施,没有抗旱、抗涝、抗病虫能力,完全处在靠天吃饭的状态下,风条雨顺是丰收年,缺雨多災就成了災年。曾记得小时候,一大亩地(现在的三市亩),种麦子,園麦(水浇地)亩产500斤,普通土地亩产只能丰350斤左右;现在亩产(大亩)3000多斤。再者,过去种地在北方一年一季,现在麦子、玉米一年两季,这是多大的差距啊!所以,那时候辛勤劳动一年,经常出现青黄不接,四个月的冬季至农历四月底,就有半年棵粒不收的过程,过年是收成后,成好过的年。年后的春要等几个月才能收割,这段时间生活最难过,则变为难过的春。


风云1239846619


看见这个标题心里颤颤巍巍的,我68年生,6.7岁的时候,感触很深的就是每年的春天,那时候生产队的人和土地和现在一样多,可吃闲饭的人太多了,小到队长家属,大到村干部公社干部,无不想方设法的从基层生产队,索取数量很小的小麦大米,一般家庭除了中秋节,春节能吃一次白年饺子就很不错了。

所谓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每年的春天由于粮食不够吃,常常是一天三顿只喝糊糊,煎饼与窩头给家里男劳动力吃,有时候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去菜园里偷白菜萝卜吃,农村的白菜大多春节前就扒出来运回家了,只能偷萝卜吃,肚里空空的,一个萝卜吃下去,常常是肚子疼的难受,找个地方用手顶住胃痛的地方慢慢的熬过去。

现在每每回想起来自己的童年时光,总觉得现在的孩子不懂得珍惜粮食,聚一起吃个饭,剩余那么多真是浪费了,直到现在,还一直保留着不剩饭的习惯,粒粒皆辛苦啊


狐步独狼


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过去,种地都是沿用比较传统的耕种劳作,产量低,品种稀少,都是较为一般的作物 。维持温饱很困难。对于穷苦老百姓来说,夸张的说法,一年缺着半年吃。可见老百姓日子是多么的艰难!

我们当地的说法是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题主的原话是好过的年,难过的春。都是一个意思,都是说过日子要精打细算,不能铺张浪费。年虽然是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节日,但也要考虑到居家过日子,不能因为过年,浪费了半年的口粮,使得后半年,缺吃少穿。难以生存。

一年中,只有夏季和秋季才有收获,才能接下新的口粮。在那个时候的人们。当收获以后,都是根据粮食算计着过日子。粮食的用途不仅是食用,还得售卖得钱支持其他费用的开支。本来就不够宽裕的粮食捉襟见肘,特别是过年以后的春天,种子似下不下,各种植物没有发芽,青黄不接,是最枯皮的时候。那个时候要是缺了粮食,度日如年不是虚说,那叫难熬啊!

过年是比较重要的节日,隆重也好排场也罢,那毕竟是面子,是虚的。就那么一晚上的时间,吃好的,吃孬的,就一顿年夜饭而已。不吃也能过了年。要是因为过年浪费,超前消费了春天各种粮食及费用,缺一顿都难挨,何况还有半年的时间。

经过苦日子的人们害怕缺吃少穿,一开始就勤俭度日。总结了,好过的年,难过的春。告诉后人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为以后着想。


花生常态


年年好过年年过,春春难捱春春捱。年好过,春难熬,岂不是因为过年短,捱春长?即过年短,熬春长。

狭义的过年,是指从腊月除夕到正月初一,三更连双岁,一夜接两年。为过年,谁家都会提前做准备,喜庆而过,所以年好过。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年是好过,但春天漫长,春有三月,就不是一夜接两年这样简单的了,春乍暖还会还寒,冬去春来,常常会青黄不接,闹春荒呢。自小捱饿,知道三荒四月的难捱。饱汉不识饿汉饥,不饿过不知穷饿是啥滋味。我是自小捱过来,深知春难过难熬的滋味。在我的印象里,我小时,青葱年月不单是春难捱难熬,其实年也没有什么好好过的,所以总有这样的感受:年年难过年年过,春春难熬春春熬,有理想,有信念,有目标,有坚持,有信心,便可历艰克难,熬过难关的。春荒春难熬又何足惧!


树德汉硕


说这话的老人们,今天已经是七老八十的年纪,他们经历了旧社会,跨入新社会,又进入21世纪,可以说是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尤其在旧社会的初春时节,正是他们最难熬的时刻。

旧社会中国的贫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很多人家甚至都没有隔夜粮,有时只能饿着肚子睡觉,半年野菜半年粮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过年时,富人家讲究鸡鸭鱼肉、新衣新帽,鞭炮香纸,图个热闹吉祥。穷人们则是能省就省,糊弄着把年给混过去,好歹不过5、6天而已。一般过年之后,中国北方初春的天气还是比较寒冷,至于野菜基本上没有发芽,这时没有粮食的农民度日如年,异常艰辛。早晚要等到天气稍稍有点暖和,荠菜刚刚返绿时,便挖掘一空,填腹而已。新中国刚解放时,人们也还度过了几年难过的春天,后来生活逐渐好转,终于告别了挨饿的饥荒年代。

作家张洁的《挖荠菜》,即是反映了解放前贫农艰难困苦的生活。从作家莫言的笔下,我们也能窥视到人民忍饥挨饿的岁月。





人杰山岭


一层:季节对身体的影响。《黄帝内经》第二篇“四季调神大论”的第一句就是:春三月,此谓发陈。这句话的意思是从立春节气开始,万物生发,这不仅包括身体机能的生长,也包括积攒在体内的病邪也蓬勃生长,所以春天有陈疾的人都会旧病复发,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对身体进性调理,就是把病邪扼杀在萌芽中的最好时机。比如过敏性鼻炎春季调理好啦,便容易除根,这就是春天难过的一个原因。

二层:过年消耗了人们大部分财力,所以节后经济变得拮据。春天又青黄不接,食物也不够充足,这些因素都是春天难过的原因,不过现在生活富裕,物资充足也不存在啦!但有一点必须讲,由于过年大家每天都大鱼大肉,给胃肠道增加过大负担,导致节后消化道,心血管等疾病的高频复发,这才是现在春天难过的重要原因。

所以说,我们中国人还是比较适合根据四季的节奏来生活,和自然节律同频共振,就没有不好过的季节!


小雨来咯


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因此,除了今年的春天之外,春天都是令人向往的。那么,为什么农村老人还说:“好过的年,难过的春”呢?

一,春节已将积蓄花光,而春天的生活还得继续

春节,是个”突击花钱“的节日。有些农户为了过一个丰盛的春节来犒劳一下自己而不惜”突击花钱“。其结果是:将所有的积蓄花光,从而导致在春节过后连一个铜板都没有剩下。而春天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即便是出门打工,也不会立马拿到钱。因此,春天的日子就很难过了。

二,田地里的开支随着春天的到来而节节攀升

春天来临时,要进行田间管理,春耕,施肥,打药等等,都需要开支。倘若过年时已将积蓄花光,那么,就需要借钱打理农田。因此,对于没有积蓄的农户来说,春天是一个难过的季节。

三,春天需要给孩子缴纳学杂费

过罢年,孩子该开学了,又要给孩子缴纳学杂费了。记得我们小时候,虽然只缴纳几元钱的学杂费,但大多数农户都交不起。有那么一年,我们家就有过将所有的破烂卖掉还凑不够几元钱的学杂费的经历。无奈之下,我母亲翻山越岭,到我舅舅家借了1.3元,才凑够了学杂费。因此,许多农户都怕过罢年这段日子。

四,春天里的农活繁重

就我们这里而言。在春天来临时,除了要做好小麦田的管理工作之外,还需要做好”小秋作物“田地的打理工作。同时,还需要积肥,修理农具等。因此,春天里的农活非常繁重。这就会使大部分农民感觉到”春天的日子很难过“。

以上这些就是“好过的年,难过的春”的老话的来历。

当然,这句老话都是农村老人对过去日子的总结,而对于今天来说,已经意义不大。因为今天大部分农户的物质生活已经较为丰富,很少存在过罢年就没钱的问题。基本上不用为”需要花钱而没钱“而担心了。况且,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劳动强度已经大大降低,也再不用为农户繁重而困扰了。所以,现在已经成了“好过的年,快活的春”了。

好啦!就说这么多吧!总而言之,农村老人常说的“好过的年,难过的春”是指过去的年代,而不是指当今的年代。但愿这种现象永远成为历史,永远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