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測科技|為火神山雷神山裝上“火眼金睛”

武漢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紅外檢測產品服務抗擊疫情一線

2月3日,期盼已久的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啟用,開始接受患者,雷神山醫院也交付在即。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是武漢人的兩顆“定心丸”。而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德紅外公司)的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用±0.3的測溫精度,為這兩座“神山”添置了一雙“火眼金睛”。

據介紹,高德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採用紅外熱成像技術監測進出人員體溫,當體溫超標時自動告警,可大面積排查發熱人員,提高疫情防控效率,大大降低傳染風險,最大限度地保護醫護人員安全。

目前,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和供醫生住宿的酒店全都安裝了高德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這些設備24小時不間斷監控醫護人員的體溫,一旦有人出現發熱等異常狀況,能第一時間發出預警,為新的感染者爭取到寶貴的治療時間,同時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在醫院內部進一步蔓延。

作為一家土生土長的武漢市企業,成立於1999年的高德紅外公司是我國規模化從事紅外核心器件、紅外熱像儀、大型光電系統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上市公司,其助力突發疫情防控、保障公共衛生安全早有“傳統”。在2003年的SARS疫情中,在中國疫情防治能力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規模尚小的高德紅外公司就在董事長黃立的帶領下,通宵奮戰數日,研製出能有效提高疫情檢測效率的第一代紅外人體測溫設備,為打贏當年的SARS攻堅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高德紅外全力配合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生產的人體溫度快速篩查儀被緊急部署到武漢天河機場和武漢站、漢口站、武昌站等交通樞紐,武漢市各大醫院也利用篩查儀進行體溫檢測,發現體溫異常人員及時進行進一步檢測,防止疫情擴散。

“在可見光之外,有一種人類看不見的‘光線’叫做‘紅外線’,只要高於絕對零度(-273.16℃)的物體,都會向外輻射紅外線,因此自然界中的萬物,無時無刻都在向外輻射這種不可見的紅外線,人類當然也不例外。紅外線本身的物理特性就具有很強的熱效應,例如太陽的熱量主要就是通過紅外線傳到地球的。因此物體發射的紅外線,通過紅外探測器先進的光電轉換效應,再通過科學的算法、精確的程序處理,其中所包含的熱信息就能轉化成物體表面的溫度信息,這就是紅外測溫的基本原理。”據高德紅外民品應用技術總監張從容介紹,這種紅外測溫技術的科學說法就叫做紅外熱成像技術。熱成像是指物體表面不同部分發射的紅外輻射被紅外探測器所探測到後,經過光電轉換、信號處理,然後給不同的溫度賦予不同的顏色,最終在屏幕上顯示出一幅黑白或彩色、代表物體表面溫度分佈的圖像,也就是熱圖像。

據瞭解,“無接觸式測溫”“大規模人群實時體溫測量”“自動抓取發熱人群”是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在防控新型肺炎時能築起第一道防線的最主要原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作為一種傳染病,其最大的防治難點在於近距離接觸時的高傳染性。傳統的水銀溫度計、額溫槍、點溫儀等測溫工具都需要與被測人員進行直接或近距離接觸,這就帶來了極大的感染風險。而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此外,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對人體紅外輻射的探測是實時進行的,通過算法得出體溫數據更是以毫秒為單位,它在工作時,根本不需要人群做任何停留。

“機場、火車站人流非常密集,僅測量所有人的溫度,工作人員篩查的工作量就很大,甚至需要24小時一刻不停的盯著電腦屏幕,不然隨時可能有發熱人員漏掉,而造成更大的問題。鑑於這樣的應用場景,我們專門設計了‘自動報警抓拍’功能。系統可以設置一個報警溫度,例如37.3℃,在有效作用距離內實時監測多人的體溫時,系統會自動將獲取的溫度和報警溫度做一個比較,一旦高於這個溫度,系統便會自動報警,同時自動記錄當前發熱人員的紅外溫度圖像和可見光圖像,以供工作人員查看和確認。”張從容說。

截至目前,已有近2000餘臺高德紅外人體測溫產品安裝到了包括武漢天河機場、武漢高鐵站、湖北省人民醫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成都東站、廣州白雲機場等在內的人流密集公共場所。

“能夠為抗擊疫情奉獻微薄之力,每個高德人都備感榮幸!”剛剛在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安裝完設備的一名高德紅外工程師,道出了全體高德人的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