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殺呂布時,為何要先勒死再砍頭示眾呢?

用戶64589163


都拜劉備所賜。

呂布被擒後,不知曹操有意留之,求劉備求個情,劉備答應後對曹操說:

““明公若不忍,待見呂布是如何侍奉丁原和董太師的!”

曹操聽罷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便下令將呂布推出帳外立斬。

這哪叫求情?呂布氣得大罵:“大耳賊最不可信,大耳賊不得好死,大耳賊害我,悔我當初婦人之仁沒有活剮了你”!

劉備被罵得狗血噴頭卻不動怒,只對曹操又說了一番話:

“此人一世英雄,且對我有恩,又被朝廷封為左將軍,所以,不得與俗夫一樣受死,還請丞相按朝廷律法規矩施以仁德,也好保奉先一個全屍,不必判斬首之刑”

呂布聽罷徹底崩潰了,嗓子更大聲罵啞後被綁在柱子上,勒個半死後再鬆開繩子,然後再勒。

劉備看了一會兒,轉身拂袖而去。

日落三竿,呂布才被絞死,頭被關羽砍下來掛在了帳前轅杆上。

當天晚上,曹操頭疾就犯了。當痛的最厲害時,他口中也大罵:

“大耳賊害我,你不得好死”。

再後來,徐庶進曹營雖一言不發,但曾給曹操寫了一個摺子……

“丞相,那種死法的人怨氣重,會一直纏著殺他之人,劉備之言怎肯信之。那日他砍樹送我就是在暗示,不給我找個能人,你能跑出我的視線?我這才回去推薦了諸葛亮”!

曹操不信:

“那大耳賊才是禍首,怎無事”?

“唉!諸葛乃神鬼之士,不過,關公日後必有難”!


驍勇34


其實勒死是比較體面的死法,這是曹操尊重人才的一種表現。

白門樓上,呂布被五花大綁推上來之時,瞧見了一臉憔悴的曹操,開玩笑道:“阿瞞哥,你瘦了!”

曹操哈哈一笑道:“你活著,我睡不著覺啊!現在,我終於能睡個好覺了!”


呂布繼續說:“瞞哥,現在弟心服口服了,只要你放過我,願效犬馬之勞,你為主帥,我為大將,何愁天下不能平定啊?”

曹操猶豫了半晌,覺得似乎有些道理,轉過頭問了問劉備的意見,劉備來了句:“你難道想成為下一個董卓、丁允嗎?”

曹操頓時醒悟,一擺手,讓手下把呂布縊死了,勒死之後還梟首示眾。

先勒死又斬首,曹操為何多此一舉呢?一刀砍了不就完事了?

其實,這恰恰是曹操尊重人才的表現。

在曹操殺呂布之前,有兩個人早先一步被殺了,一個是大將高順,一個是昔日好朋友陳宮,曹操是如何處決他們的呢?


高順是砍頭,陳宮也是砍頭,只有呂布是先勒死,再砍頭。

這其實是對呂布的一種禮遇,在古代人死了,要留個全屍,因為只有全屍,才能進入六道輪迴。曹操勒死了呂布,給了呂布一個全屍,不影響他下輩子託生。

然而,畢竟呂布殺了這麼多弟兄,給曹操惹了這麼大的麻煩,倘若不砍了他的頭,難以消解眾將士心頭之恨,所以又將呂布的頭顱示了眾。

之後,曹操又拿著呂布的頭顱,到了許昌找漢獻帝邀功請賞。

可謂是一舉三得啊!


一半秋色


呂布的本事在英雄多如繁星的東漢末期,依然是一個頂級武將存在,當時的武將與呂布單挑,無一人可敵呂布。

正是這樣一名難得的武將,卻在下邳被曹操給抓住了,正是英雄末路,令人嘆息。曹操乃世之奸雄,呂布乃世之虎將,二者若能合二為一,恐怕天下已經是曹操的囊中之物了。

曹操沒有接受呂布的投降,原因有二:

第一、呂布弒主。呂布先是跟丁原,認丁原為義父,後來董卓派人去勸降,許了他高官厚祿以及赤兔寶馬,呂布見財忘義,手持方天畫戟,弒殺丁原,帶丁原之頭前去投奔董卓,以義父丁原之頭,換來董卓信任,得到高官厚祿。

隨後,呂布又再一次弒主,殺了第二任義父董卓,口號是匡扶漢室,最終落得了一個“三姓家奴”的不光彩稱號,直到今天,針對呂布仍有戲謔之詞——“人中呂布,專殺義父”,可見呂布的人品,實在是不怎麼樣。

第二、曹操的父親曹嵩死在了徐州境內,曹操舉大兵攻打徐州,發誓要殺了陶謙報仇,入城之後還放任士兵屠城,盡失徐州人心。

這時候,呂布趁虛而入,進攻曹操的根據地袞州,讓曹操收尾不能相顧,搶奪了曹操許多地盤,曹操與呂布戰,被呂布大敗,差點將曹操殺死。

當時的曹操心灰意冷,比赤壁之戰時還要頹廢,甚至一度想要放棄爭霸天下,準備投奔袁紹,可見當時的曹操已經失去壯志,若不是程昱勸阻,恐怕曹操就此退出爭霸天下的舞臺了。

由此可見,呂布對曹操的傷害有多深,曹操對呂布的恨,就有多深。有著深仇大恨,同時又有被反噬的危險,曹操自然不能容他。

先縊後砍

曹操世之奸雄,若是威脅到了自己的安全,呂伯奢他可以毫不猶豫的殺之;若是對自己有幫助,殺了自己大兒子和典韋的張繡他也能容下。從這樣的案例來看,曹操不能容呂布,深仇大恨為次,主要是因為呂布對他的威脅過於大了。

既然確定了不受降呂布,那麼曹操對待仇人自然不會手軟,當時陳宮被抓,求仁得仁,處死了之,畢竟陳宮對曹操有救命之恩。對呂布卻沒有那麼痛快,曹操下令,對呂布採取了“梟首”的刑罰。

所謂的“梟首”,就是砍頭懸於城門示眾,對被砍頭人進行羞辱,對其他人進行警示。呂布在被梟首之前,先被縊殺。

為什麼不直接砍頭呢?因為曹操對呂布懷恨在心,覺得直接砍頭太便宜了呂布,給他這麼痛快的死法,難解心頭之恨。所以在砍頭之前,先採取縊殺的形式將呂布勒死,勒死與砍頭有一個很大不同,砍頭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是勒死是一個慢慢折磨的過程,勒死的人在死前非常痛苦,這才是曹操想要的效果。

那麼勒死了為什麼還要砍頭呢?還是因為曹操恨呂布,在古代,都講究在死後留一個全屍,得以入土為安。如果只是勒死了事,那麼呂布就留下了全屍,這樣的結果是曹操不想看到的,曹操勒死呂布只是想讓他痛苦,但是卻不想給呂布留下全屍。

所以,勒死呂布之後還是要砍頭,砍頭雖然不能讓呂布痛苦,但是可以讓呂布身首異處,同時可以將呂布的頭懸掛城頭,進行示眾,對呂布進行羞辱。只有這樣做,才能讓曹操覺得自己解氣,報了當年的一箭之仇。


綜上,曹操將呂布勒死再砍頭示眾,是為了增加呂布的痛苦,最大限度的讓自己解氣報仇,一雪前恥。


野史日記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算是對呂布的一種優待

古人講究死亡。如果死亡是見血的死,基本都是一種侮辱。

比如斬首,雖然肉體痛苦不大,但人活生生的被看成兩截,實屬羞辱。

至於分屍和凌遲就更別說了。

所以,對於有一些身份地位的人,一般讓他們死亡是不見血的。

比如皇帝賜你自盡,多是賜毒酒、讓你上吊甚至堵住你七竅活活憋死,這都是還不錯的死法。

曹操殺呂布,本可以直接斬首,但卻選擇縊首然後砍頭。

這其實是一種優待,因為縊死至少在活著時保留你的全屍,而且痛苦較小,一般二三分鐘就死了。

然而,因呂布屢次和曹操對抗,梟首示眾也是必須的,所以死了以後還是要砍頭。

至於說縊死是想讓呂布多受痛苦,屬於沒常識的說法。想要讓一個人痛苦死去,方法多著去了。

比如腰斬,比如杖刑活活打死,都是漢代通行的刑法。

其實,這樣對呂布也不是曹操有什麼好心。主要曹操要表示自己的所謂寬厚,以爭取天下而已。


薩沙


三國時期,武藝高強的將領不在少數,呂布卻是眾望所歸的第一猛將。也正因為如此,他數次背主,卻能安然無恙。呂布後期背叛朝廷,與曹操為敵。曹操率兵親征呂布,圍攻三月,最終擒獲呂布。

曹操殺呂布時,並未將他痛快殺死,反而先將他勒死,然後砍頭。這是為何呢?

曹操對呂布恨之入骨。先勒死後砍頭,既讓呂布身受痛苦,又讓他死無全屍。呂布與曹操作對已久,兩人積怨很深。昔日,曹操向東攻打陶謙時,他麾下謀士陳宮叛變,迎呂布攻打曹操地盤。呂布本就勇武絕人,又有陳宮作為內應,果然一舉攻下兗州。曹操知曉後,率兵攻打呂布。呂布派騎兵破壞了曹軍陣營,曹操不得不冒險突圍。在此途中,曹操還燒傷了左掌。後來,呂布又攻打劉備所守的沛城。劉備敗退,曹操派去救援劉備的夏侯惇也被呂布手下擊敗。曹操這才親自率兵攻打呂布。呂布三番五次與曹操作對,曹操早已對他懷恨在心,自然不會讓他好過。

對呂布行如此酷刑,曹操是在警示臣下不要背叛自己,同時震懾敵人不要輕舉妄動。曹操此人雖然重利輕義,卻對仁義之輩青眼相加。關羽曾投入曹操賬下,但他始終心繫劉備,曹操卻對他禮遇有加。相較之下,呂布算是劣跡斑斑。呂布本是丁原部將,卻因他人挑唆而害死主上。後來,呂布又拜董卓為義父,可司徒王允僅用一招美人計便讓他與董卓反目。其後,呂布又依附過袁紹與張楊。呂布數易其主,也屢次對主人反戈一擊。曹操借呂布之死來敲打下屬,不要有不臣之心。同時也是對敵人進行警告。

習武之人身強體健,呂布極有可能在被勒時假死,砍頭是為了以絕後患。呂布被擒獲後,他曾要求鬆綁,曹操卻並未應允。曹操認為捆綁呂布如同捆綁老虎,必須要緊。呂布也曾向曹操進言,表明願為曹操所用,助他一統天下。曹操頗有心動之意,劉備以丁原董卓之死來勸諫曹操,曹操才打消此念頭。呂布雖然是不可多得的武將,但若不能全心為自己所用,無異於引狼入室。曹操斷不會如此行事,他既然有殺呂布之心,就不會給自己留有禍患。

曹操讓呂布慘死,也是為讓昔日的屬下陳宮明白,誰才是真正值得追隨的霸主。陳宮原為曹操謀士,但卻因曹操害死名士一事而對他心懷不滿。陳宮趁曹操出兵在外地時,引呂布入兗州為主。曹操將陳宮引以為心腹,卻被他如此出賣,心中定然不甘。後來呂布戰敗,陳宮隨他一同被擒獲。曹操曾心有不捨,勸他再度出仕,卻遭到拒絕。曹操如此自負之人,原屬下卻寧肯跟隨呂布也要捨棄他。曹操心有怨懟,他如此殺死呂布,也是為了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英雄。

呂布之死,雖然讓人感嘆,卻實在是應得。他有陳宮為謀士,卻不能很好利用。自己武藝高強,但為人優柔寡斷,又聽信無知婦人之言,最終只能落得如此下場。


鄧海春


因為這在古代是兩種不同的刑罰!先勒死在中國古代叫縊首,後砍頭示眾叫梟首,梟首並不是一種處死的刑罰,而是死後使用的一種刑罰,所以在古代兩者並存是很正常的。

勒死是世界上曾經廣泛存在於各國的死刑,但在西方和中國的含義完全不同。在西方勒死的方法一般是把繩索套在脖子上,然後抽掉墊腳板,或者直接從高處推下,由於一般是死於頸椎脫臼,死後都會大小便失禁。並且會長時間懸掛在那,非常的不體面,所以一般只用於平民。而貴族者一般會被斬首,如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就是被斬首的。

但因為中國講究孝道,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恰恰和西方相反。只有地位比較高的人才能有機會享受縊首,而地位比較低的平民才會被處以斬首。所以我們在古裝片裡常會看到,太監託著條白綾對後宮嬪妃或大臣說:“皇帝開恩,給你留個全屍”一類的劇情。

並且中國的縊首又和西方的不一樣,一般是弓弦向前,然後執行人在身後旋轉弓身,隨著弓弦越來越緊,受害人慢慢窒息死亡。因為呂布身為一方諸侯,曹操是不可能用斬首這種刑罰處死呂布的,所以會用縊首給呂布最後的尊嚴。

歷史上除了呂布,像名將岳飛也是在風波亭被縊首而死,明末的桂王也是被吳三桂用弓弦縊死的。

而梟首是一種死後的懲罰,我估計和中國人相信人死後有靈有關,就是告訴你就算是你死了,照樣還是要受罰,就像商鞅也是在死後被五馬分屍一樣。

而我們平常說的砍頭,實際上叫做斬首或斬刑,是對平民或犯比較嚴重罪行的大臣才用。而且一般實際是類似切的方式,不會把頭完全切下,之後也會將其屍身縫合後再下葬。

只有在死後把頭完全切下,掛在高處給眾人觀看,才叫梟首,所以也叫梟首示眾。中國古代傳說梟也就是貓頭鷹,出生後會把父母吃掉只剩下一個頭,所以得到了梟首這個雅稱。

在裴注《三國志》中記載:“於是縊殺布。布與宮、順等皆梟首送許,然後葬之。”可見像陳宮和高順這類有身份的敵將應該也是被縊首後梟首,並不存在曹操對呂布有什麼特殊感情在。

而這種將敵將縊首後梟首的行為,在古代其實是比較常見的。他的目的一是給皇帝和大臣們檢查,敵將確實是死了,如果沒有這一步,或者敵將屍體被毀找不到了,那麼以後很有可能隨便出來一個人又冒充造反就會很麻煩。第二也是為了震懾,告誡其他有異心的人。呂布應該就是前兩種。

還有第三種就是純粹的羞辱了,可能凌遲加梟首,斬首加梟首,就是讓犯人死後繼續不得安寧,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王莽。死後被梟首示眾,頭骨被保存到了晉惠帝時才因大火焚燬。


潘不安講究史


呂布的英勇是天下聞名的,就是在他戰敗的時候,他的武將想叛變,也是趁著呂布靠在柱子上睡著的時候用繩子將他捆起來,根本不敢與他正面對抗。

曹操當然知道呂布的英勇,因為他去刺殺董卓的時候就害怕呂布當場衝進來把他給殺掉。所以對於曹操而言,呂布一直是他非常畏懼的對象。

殺呂布的時候也是非常的害怕呂布沒完全死掉。所以他就得保證殺呂布的時候不能出現一絲的閃失,害怕再鬆開繩子斬首的時候,呂布會因為假裝死而衝過來殺掉自己。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曹操這個人非常的愛才。曹操對於呂布的武藝也是非常的欣賞。在古代,如果被斬首的話,那就被叫做死無全屍,是非常悽慘的事情。所以曹操決定用繩子勒死,在呂布死的時候給他留一個全屍,死後再去對呂布進行斬首,這樣也能保存下呂布英雄的名節,表示對他的敬畏,同時也能報了自己對呂布的仇恨。


DD解讀


在古代中國,死刑多種多樣。同樣是殺人,但不同殺法是分別很大的,勒死或稱為縊殺,屬於比較仁慈的刑法;而像腰斬、車裂、凌遲就屬於極其殘酷的行刑。判斷死刑人道與否,主要有兩個標準:其一,是否痛苦較輕;其二,是否保留全屍。如果符合以上兩條標準,那麼就屬於比較人道的殺法。

我們來看看曹操殺呂布,是先勒死再砍頭。在行刑時採取的是痛苦較輕且保留全屍,儘管死後也砍了頭,但那是另一回事了。應該說,曹操儘管殺了呂布,但還是給予敵人某種程度的尊嚴。

為什麼說絞殺算是給人尊嚴呢?

古人講究一個身之髮膚受之父母,絞殺可以說是不見血的,不毀髮膚。因此,君主在賜死臣子時,經常送出三尺白綾,意思就懸樑自盡,留下個全屍。與絞殺相比,斬首顯然要血腥得多,一個大活人,腦袋被活生生的砍掉,這是很殘忍的。在十九世紀,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有一回看到行刑的血腥場面,震憾了內心的良知,此後餘生,他都不遺餘力地反對死刑。

因此,曹操用絞刑處死呂布,在古代算是仁慈的。他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曹操頗愛呂布之才,一心想招攬他。

作為三國時代最勇猛的戰將,呂布也知道自己的價值,被曹軍俘虜後,呂布還比較泰然自若。被押到曹操面前時,呂布還笑著對曹操說:“從今以後,天下可以平定了。”

應該說,呂布的表現還是讓曹操頗有驚訝與意外,確實是有一些大將風範。呂布又說:“明公所顧忌的,不過是我呂布而已,現在您已經收服我了。倘若由我率領騎兵,您親自率領步兵,安定天下,易如反掌罷了。”

直到這時,呂布仍然相信曹操不會殺他,他還是瞭解曹操的,曹操愛才如命。所以呂布也不跟曹操對著幹,沒有寧死不屈的表現,而是講現實。曹操還是有收降呂布的打算,因為呂布之驍勇,舉世無雙,曹操還有許多敵人,若是能得到這樣的勇將,顯然會如虎添翼。

但是這時候,劉備卻插了一句話,最終要了呂布的命。劉備對曹操說:“明公難道沒看到呂布是怎麼對待丁原與董卓麼?”這句話,一下戳中呂布的死穴。呂布再驍勇,也離不開反覆小人的本質,以前他幹掉自己的領導丁原、董卓,難保以後不會把曹操也幹掉。

這句話,還真提醒了曹操。最終曹操還是選擇殺掉呂布。由於呂布是名滿天下的壯士,曹操出於惜才之心,不想讓他死得太難看,於是採用絞死的手段,算是仁至義盡了。


君山話史


在中國古代,武將被殺害以後,很少有能夠保留全屍的。就連義氣沖天的關二爺,在死後也難免被“梟首”的命運,導致死無全屍“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

軍隊裡面敵將被俘虜以後為什麼會被“梟首”呢?

軍隊裡面最看重的就是一個人的軍功,而軍功就是憑藉首級來確定的,一場大戰下來,獲得的首級越多,所立的軍功就越大。

這是自秦朝商鞅變法以後,歷朝歷代根深蒂固的軍隊慣例,也是最直觀、最公平的統計方法。

在呂布被俘以後,能夠先“勒死”再“梟首”,是曹操的特別“優待”。

從呂布被俘後曹操的表現來說,曹操對於呂布還是很看重的,並且對於呂布的投降非常的心動。

當然,曹操作為一代奸雄,對於呂布“三姓家奴”的名聲也是非常的忌憚,也是拿不定主意,左右搖擺。是在劉備的勸說之下,才堅定了處死呂布的決心。

所以曹操給了呂布一個特別“優待”優待。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曹操為了安撫人心。

呂布投降以後,呂布的麾下既有拒不投降、從容就死的勇士,像陳宮、高順。也有投奔曹操,想要謀取一個前程的張遼,更多的當然是呂布麾下的“幷州狼騎”。

為了安撫人心,曹操給呂布選擇了相對比較有尊嚴的死法,縊死。

果然,後來張遼在戰場上、在曹操麾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了曹操麾下的一員大將,甚至在死後能夠在曹操的宗廟裡享受祭祀,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享受的待遇。

當然,不管如何,呂布都不能免除被“梟首”的命運。

最終呂布、陳宮、高順三人的首級被一起送往許都,成為了曹操誇耀功績、彰顯武力的戰利品。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把呂布勒死後砍頭,可以看做是曹操為了讓這位世之驕雄體面的死去的一種人性化的方式,雖然呂布反覆無常,心懷二志,曹操對他可謂是恨之入骨 ,但畢竟呂布也算是堂堂一諸侯。


呂布以勇武聞名,號稱“飛將軍”,善用一重近百斤之長矛,在名將雲集的漢末,呂布雖勇猛寡謀,但打仗極其兇悍,在當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說法。


呂布早年跟隨幷州刺史丁原,丁原視他為親近心腹,呂布卻受人挑撥唆使殺害丁原歸附董卓,董卓由於擅自廢立,日恐人加害於己,所以拉攏呂布貼身護衛自己,對他厚待不絕,二人誓同父子,司徒王允設計離間二人關係,借呂布之手誅殺董卓。

董卓死後 ,其部屬李傕和郭汜殺入洛陽,呂布不敵敗逃,依附袁術,不得用,轉投袁紹,又招猜忌,不得已投好友安國將軍張楊。在漢末地方諸侯中,呂布的為人可謂令人不齒,悖主行兇,反覆無常,誰牛就依附誰,難怪袁紹會厭惡到派刺客刺殺他。


但呂布的運氣很不錯,雖然為人不太地道,卻有陳宮這樣的忠義謀臣。他與曹操之間的關係,比起與劉備的關係要差的多。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因父親曹嵩死在徐州,大軍討伐徐州牧陶謙,呂布趁火打劫,聯絡陳宮等人攻入兗州,佔據濮陽,此後在長達兩年時間裡呂布與曹操都廝殺膠著在一起,數次陷曹操於不利。但終究是曹操更勝一籌,落敗的呂布又依附於接任徐州牧的劉備,結果乘劉備與袁術作戰時奪取了徐州。

在陳宮的幫助下,呂布混的越來越好,建安三年(198年)先後擊敗劉備與夏侯惇,沛城失守,劉備妻兒都被虜走。此時曹操正在厲兵秣馬與河北袁紹一決雌雄,為了穩定後方,決定除掉呂布這個心腹大患。曹操大軍來伐,呂布懾於威勢欲降曹操,但陳宮等人有負於曹操,極力反對呂布降曹,但此時徐州城已被曹軍團團包圍,昔日的盟友袁術又不肯出兵相救,呂布坐守孤城數次突圍而不得。


三個月後,曹軍決水圍城,呂布軍中上下離心,將士多有投降者,陷入絕境的呂布在白門樓看到曹軍攻勢兇猛,無奈要求部下其首獻於曹操,眾將不忍,於是呂布出城投降,然呂布雖降,而其心可誅,且反覆無常,兇悍狡黠。由於其勇猛過人,曹操命人把他綁縛嚴實,呂布請求綁松點,曹操卻說“捆綁老虎不能不綁緊點。”呂布又說“明公所擔心的人不過是在下,今我已臣服於明公,明公得到我,由我率領騎兵,明公率領步兵,何愁不能統一天下。”曹操聽後頗為心動,劉備卻勸說:

“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據《三國志》

這話一出氣的呂布當即破口大罵:“大耳兒劉備最不能相信!”最終呂布被縊殺,然後梟首。陳登、高順拒不投降,也一同被殺,只有張遼領兵向曹操投降。曹操下令將呂布、陳宮、高順的首級送往許都彰功,然後下葬。

呂布反覆無常,無忠誠可言,劉備一語中的,曹操即便惜其勇猛,但面對這樣一個悖主謀逆的莽夫,殺了才不會留下後患,可是為什麼不是直接把呂布梟首了了事,而是先諡殺後梟首呢?


筆者分析,曹操也是重才愛才,呂布雖然好勇寡謀,但在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的時代,呂布也不失為列侯,他自領徐州牧,襲擾曹操後方,與劉備、袁術、孫策都打過硬仗,甚至打的劉備、夏侯惇丟盔棄甲狼狽不堪,是一個令曹操頭疼的人,曹操花費數年才平定呂布之患,可見呂布作為曹操的對手是合格的。

堂堂徐州牧,直接梟其首,顯然不符合曹操的作風,古人對死刑犯,可謂酷刑迭出,什麼車裂、凌遲、梟首等等,但最溫柔的處決,莫過於賜鴆酒和諡殺。曹操先諡殺呂布然後梟其首,一來是能讓呂布體面的死,二來就是要震懾對手,跟我曹操對著幹結局就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