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承包的土地,相邻的两家产生纠纷,一方占用另一方的土地,应该怎么处理?

刻意的假装


当时划分承包土地时,每个村都分为几个村民小组。所以在分地时,先将全村土地分给各农民小组。各小组再将地分给每户,为此,在各小组内,每户数量均不是太多。每家各是多少人,每人合多少地,所以土地各家宽度几米,相互大家都知道的。在每年种麦时,由于大型机械耕地,往往将两户边界毁坏,所以年年都要相互丈量土地,重新确定边界。为方便浇地,界埂打的相当高的。由于年年有这道工序,所以,平时倒不易出现纠纷。有些地块由于出租流转,长时间缺乏纤正,地界出现偏差。但一旦用米尺相互一量,立即就会大白于天下。所以在农村,这种纠纷不太多。


未雨绸缪180973058


农村承包 的土地被邻居占用,有可能这块地有历史遗留问题,不是特别明确这块地的真正主人所以才会有被他人占用的情况。

讲一下我家的真实情况,我跟我哥哥还小的时候我父母外出承包土地挣钱,所以家里的土地就承包给我三爷家的吧一个大伯,我们两家是地邻,而且我们家是三亩多,我大伯家是二亩,承包给他两年后我们两家的地一样多了,用脚迈步测量应该不会差太多,但真的就是一样了,首先出现这个情况我爸爸去村里找了村长查看了最早的地亩记录上面很明确的写了我们两家的地亩数,然后就拍了照片,叫着村长跟我大伯一起去了地里测量,但这事之后明显我大伯心里不高兴,爱咋滴咋滴吧,偷我们的土地还不让人伸张正义吗。

所以如果有权利被侵略的时候一定要找证据以及证人为自己辩解,如果还不能解决就求助司法部门,只要是自己的就不能被外人掠夺。




呵护你没道理


在农村土地相邻的两家,发生纠纷的事情真的不少,也是我们两委干部处理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十年前,对于我这个刚接手的女书记来说,对村里的工作,真的陌生,好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后屋的水排到前家的房根了,西家的厢房越过合墙,下雨天流水到东家了,东西两家的空地的争吵,太多太多的事情,在我们眼里是小事,可是老百性不这么看,有些人就是想不通,闹得不可开交,特别是相邻土地发生纠纷问题,必须快速找到解决办法!要不就想想不到他们之间发生什么!

记得那是我干书记的第一年的秋天,正是农村秋收最忙的时候,有两家因土地纠纷,吵吵闹闹的找两委解决,我们安抚他们的情绪后,询问情况并派人查看现场,把地亩搬出来,经两家核实帐亩正确后,对他们土地进行从新测量。

本以为很简单的事情,量量就解决了吧?开始我们先量不靠地边的这家,实质种的多了,靠地边的这家当时就和对方暴跳,说对方占他地好几年了,要补偿费。接着我们测量靠地边的这家,也多了!

怎么会都多了?我们两委仔仔细细的查看情况,推断出结果,过去的地偃和地边水渠宽,现在机械耕种,把地阔了。当时觉得多了比少了好办,两家好商量。

哎哟,出乎我们意料,靠地边这家说我的地他种好几年了,就是他占了我的,另一家说你种的亩数不少我没占,多的那份得分分……

当时机器收割玉米,经过我们做工作先把庄稼收了,离种麦子还有一段时间,收庄稼后按照现在地型,两委给测量定下点,两家都同意了。

可回村后不到一天,两家又发生争吵还动手打起来,劝架的被碰倒断了胳膊住院了!110来了,最后是两家把劝架的人的住院费全部交付,一家一半,都后悔了吧!

所以我觉得相邻土地的两家,最好不要超过界线,在界线处钉上三点。现在大型机械耕作,很容易越过界限,占了地的一方有两种方式解决:一、如果种上小麦了,跟对方商量,下一季种玉米时归还对方种,占地的小麦每家收一半。二、如果是玉米地还没收,最好一家一半收,庄稼收获后,地是谁的谁种。三、也可以占地的家把一年的庄稼收获后,按照当地价格合理计算,给一半的钱,下年把占的面积归还对方。

农村机械设备耕种,难免出现地邻居界线模糊,还是要理解谦让,和睦相处是最好办法。


村长蓉妈妈


如果产生纠纷,要保持冷静,克制自己,避免与对方争吵,有时争吵因一方想不开发生极端的后果。不要与对方发生武力冲突,用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后果。

应找村委会,查看当时分包土地的记录和数量,由村委会派协调员与你们双方一起察看现场,大部分在当时分地的时候在两头做有记号,有的是两头打下木桩,有的两头埋上石头,有的打下水泥桩做为界牌,中间用绳子拉直就显示出具体位置了。如果两头留下的界牌因年久不明了,就按各自当时分包的亩数重新测量一下就出来了。

我家有块田也遇到被邻地所侵占的情况,因当时两头埋了石头做记号而中间未埋石头,邻地家就从中间一年一点,一年一点的向我地蚕食,开始不大明显,也没去计较,后来慢慢成了一个大弧型了,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找他理论,开始还不承认,后来把他拉到现场用绳子按两头做的记号一拉直,真象自然就出来了,虽然中间只占用了五十几公分,但他这种贪小便宜,估意侵占别人利益的做法令人不齿,现在我家在城里买了房,住进城里。家里的那块地就免费给他种,其它的田地都白送给别人种,都知道山区农村种地,收益甚微。

其实在农村不是在征地的情况下,侵占别人一点土地也发不了财,但就有那些爱占便宜的人,喜欢侵占别人的利益而置乡亲间的感情于不顾。

这使我想起安徽侗城有个六尺巷的故事,因邻里发生土地纠份,其中的一位就给在京城做大官的亲戚修书一封,状告对方,后来那位大字给这位亲戚回了一信。信中写道,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了一墙又何仿,万里长城依然在,己经不见秦始皇。





人贵自知自明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在一些农村里面确实是存在的。一但这种情况发生的话,千万要理性的处理,一般农村里面都是以宗族为大在不讲道理的人在本族长辈面前肯定会认些面子,知找到宗族长辈和村子里的支书在一起讲讲谈谈,多数是会可以化解的。如果那样还不行的话就走法律程序通过法律手段保证自身利益,无论是选择拿个解决方案,都一定要先收集证据才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搜集证据的方法有很多证据也有很多种,要多咨询律师事务所。






杨德明987


大家好!我是农村的,在我们农村都是靠种地吃饭,土地到分包到户以后,各家种地都是种到界石根起,界石是这家土地和那家土地的分介界线,在我们这里都用一个长的石头作标记,把一块地的两头埋上石头标记,中间用绳子拉直用锄头挖上一条小小的沟做界线。

在前些年,我们农村争种土地的事

不段发生,特别是地邻,有的人就是强势,非要多种一垄麦子或多种一行玉米,把最边起的一行种在界石中间,老想多种一行,造成两家之间产生矛盾,伤了两家和气。记得有一次春上,大家都在地里锄麦苗,两家就因为其中一家,种超一垄麦子竞打起来,真是寸土寸金的争啊。现在想起来那几年土地对农民是多重要。现在这种问题不存在了,好多人都不种地了,都出去打工了,还有的土地是被征用了,也就没有那些问题了。

如果出现占用对方土地的事,应该找队长和会计来解决,因为队里都有一本农民分田地的账本,让队长和会计把账本查一下,按账本上的亩数重新埋上界石,公平合理的解决就行了。今年我们这里都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了,多少土地上面一清二楚。


乡土王大姐


农村中的地边问题是很容易发生的。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机耕机播造成的,而少有人为故意的。而出现情况该怎样解决呢?矛盾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方法有很多。

第一,找到以前分地时设的分界物,地边滚向谁家地就一目了然了。有的用铁棍打一个洞,放入白灰面,俗称''灰角’’,打的挺深,移动难。有的用砖头做记号,方法也用此法。

第二,协商解决。靠人情解决问题。相挨地邻不是本家族的,就是以前关系好的,所以在归大方分地时愿意并在一块,一点地边有啥不好解决的呢!

第三,特殊情况下,矛盾激化情况时可找村委会解决。谁家多少地,多少人多少地都是有数的。这是下策,大多数靠家族中德高望重之人来调解。毕竟事闹大谁的名声也不好。

第四,确定无疑多占地,而且不少,并且不讲情理,直接移回原地边。此为下下策,不过有时很有效。对一些欺软怕硬蛮不讲理的人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地边地头小事很容易产生纠纷,只要坚持和气为贵的原则,是不难解决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你敬一分,我让半尺,千年邻居,万年街坊,你仁他会义,自会平安无事,和谐相处!


无名三农人


一旦出现地权地界纠纷,双方都要理智对待,千万别冲动而闹出大矛盾或大动干戈,应请公平公正的族中长者进行调解,消除矛盾纠纷,调解不了时可向基层村民委或社区委反映,还不行可找乡镇司法所处理或直接向法院起诉。


闲人说事140311869


石头上天,总有落地之时。首先两家不必争吵,争吵总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过分的争吵,会发生打架,打架不是打倒头,就是打到脚,只会使矛盾激化。两家当家人头脑要冷静下来,好说好商量。当初分田分地应该是有界的,各家的田地应该有数据的。第二、两家如果协商无果的话可以找本组的负责人和当初知情者再次协商。第三、如果协商再次无果的话,就找村委会裁决,总会有结果的,你应知道土地是国有的。


郑正宗


大家好,我是平安(PiangAn)618,关于农村承包的土地,相邻的两家产生纠纷,一分占用另一家的土地,应该怎么处理?这种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尤其是在90年代以前,因为当时的分地手续不够完善,领导不立造成的严重后果。自从1991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后,这种现象就只有个别的发生了。

既然有这个现象,我们就必须想法解决。首先从原始资料查起,查看分地时的记录,按人均多少地从新仗量,这样就清清楚楚,各人就是各人的。如果明知道是贪占了别人的土地又不承认,那就只有走法律程序。

其次是如若明知道是别人土地,依仗自己家有人,强占为己有,不讲理,那就只有走法律程序,起诉到法厅。但是也有因土地纠纷官司打到了法院,以失败而告终,而认为自己家有强势,就不断到乡镇政府挑衅闹事,由于乡镇政府怕上访,他们故意说是“如若不答复,明天去省,后天进京”。弄得乡镇政府领导好难为情,啼笑皆非。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若出现上叙情况,主要是看当事人双方的态度,如若互相谦虚,互相谅解,那就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了。思想教育也是作好基层工作的关键,所以必须做好两家当事人的工作。随着未来农业的发展,大块面积的种植推广,这种现象就不会再有发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