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F22二元矢量噴口,又粗又笨像來自鐵匠鋪,殲20的更先進


說到F22戰機,很多人都對它的二元矢量噴管很感興趣,認為它是什麼外星科技,先進得不得了,而一向表現大方的美軍,在F22參加靜展的時候要不讓人拍它的尾噴口,這就激起了更多人的興趣,它到底是啥樣的呢?今天咱們就湊近了仔細看看。

所謂二元矢量噴口,其實就是隻能上下偏轉。座二元方向的運動,不像現在的三元矢量噴管一樣能夠360度轉動,還能寫毛筆字。不過F22矢量噴口上下都是兩片耐熱片結構,這樣的設計顯然有利於削弱炙熱尾焰的紅外信號,提高隱身性能,這也是F22的二元矢量噴口一直讓人津津樂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在高科技的光芒背後,F22二元矢量噴口卻漏出粗笨的一面,到處都是感覺很厚很重的金屬,也許這是那個年代最先進的技術,但是在今天看來,已經有些落伍了,殲20的三元矢量噴口,不但外形更好看,能夠360度偏轉,而且損失的推力還小。而且通過鋸齒形設計,其隱身能力也與二元矢量噴口不相上下了,所以殲20一輩子都不可能換裝二元矢量噴口,大家畫畫自己過癮就行了。


由於二元矢量噴口非常扁平,所以F22的尾部線條收縮得厲害,這樣的設計可以有效增加F22的升力,這也算是二元矢量噴口帶來的一個正面效應吧。不過對於現代戰機來說,收縮得如此厲害的尾部,可能不利於不知一些尾部的電子設備和傳感器,這往往是空戰中保命的玩意。

F22的加萊特進氣道,與機身中間形成了明顯的空襲,這對飛機的隱身和氣動設計是非常不利的,F35和殲20的DSI進氣道更先進,體重更輕,具備明顯的優勢。不過好東西並不是誰都可以研製的,近年來湧現的一大票國家的五代機模型,比如韓國的KFX、土耳其的TFX,都採用了F22的復古設計,不是因為加萊特進氣道更好,而是因為它們實在做不了DSI。

F22進氣道和機身之間的空隙特寫,內部的加強筋結構清晰可見,殲10A因為進氣道和機身中間6根加強筋,而得到“棍子”、“惡棍”的稱號,但實際上所有的非DSI進氣道噴氣式飛機,都有類似的加強筋,區別僅僅在於是直接將它們露出來,還是巧妙的藏起來。


只要是飛機,就必須通過舵面來控制方向,即使是隱身飛機也避免不了,F22主翼後面的鼓包,內藏控制襟翼的舵機。而殲20也有類似的設計,不過殲20的感覺更大,並不是因為我們做不小,而且由於鼓包的高度和麵積與飛機的隱身性能有關,大一點反而比小一點更好。另外,殲20驗證機的舵機鼓包是平行於機身軸線的,而到了原型機和量產機則與機身軸線形成來一定的夾角,這也是為優化飛機的隱身性能作出的改動,而F22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F22前起落架上的燈,採用了四個並聯的設計,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光源。殲20、殲10B甚至是最新版的梟龍,都已經採用了LED燈泡,這一點就和現在的汽車大燈一樣,LED燈泡的亮度遠超傳統的氙氣大燈,而且還可以調整角度,並且隨著飛機的高度調整明暗程度,甚至是色彩,所以別看一個小小的燈泡,它都慢慢的全是高科技。

F22的起落架艙蓋設計成了鋸齒結構,這是隱形戰機最為明顯的外形特徵之一,殲20也有類似的設計。不過,殲20艙蓋的鋸齒結構經過來改動,驗證機階段是類似F22的小鋸齒,到了原型機和量產型則是一個大鋸齒,甚至乾脆是一個三角形,這也是為了優化飛機的隱身性能,細微之處見真章,這才是隱身設計的精髓。


F22主起落架艙內複雜的管線讓人眼花繚亂,在它的前面就是側彈倉。F22的側彈倉設計非常複雜,不但安裝了一整套液壓作動機構,以便在空戰時將格鬥彈伸出艙外,而且彈艙尾部還設計有耐高溫的導流槽,因為F22的格鬥彈發射時,彈頭朝外,彈尾朝裡,一點火,尾焰全燎到彈艙裡面裡,所以不得不將它導流出去。相比之外,殲20側彈倉導彈彈出機構的設計就聰明簡單多了,所以看見F22千萬別跪下就拜,咱們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一點也不比美國人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