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F22二元矢量喷口,又粗又笨像来自铁匠铺,歼20的更先进


说到F22战机,很多人都对它的二元矢量喷管很感兴趣,认为它是什么外星科技,先进得不得了,而一向表现大方的美军,在F22参加静展的时候要不让人拍它的尾喷口,这就激起了更多人的兴趣,它到底是啥样的呢?今天咱们就凑近了仔细看看。

所谓二元矢量喷口,其实就是只能上下偏转。座二元方向的运动,不像现在的三元矢量喷管一样能够360度转动,还能写毛笔字。不过F22矢量喷口上下都是两片耐热片结构,这样的设计显然有利于削弱炙热尾焰的红外信号,提高隐身性能,这也是F22的二元矢量喷口一直让人津津乐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在高科技的光芒背后,F22二元矢量喷口却漏出粗笨的一面,到处都是感觉很厚很重的金属,也许这是那个年代最先进的技术,但是在今天看来,已经有些落伍了,歼20的三元矢量喷口,不但外形更好看,能够360度偏转,而且损失的推力还小。而且通过锯齿形设计,其隐身能力也与二元矢量喷口不相上下了,所以歼20一辈子都不可能换装二元矢量喷口,大家画画自己过瘾就行了。


由于二元矢量喷口非常扁平,所以F22的尾部线条收缩得厉害,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增加F22的升力,这也算是二元矢量喷口带来的一个正面效应吧。不过对于现代战机来说,收缩得如此厉害的尾部,可能不利于不知一些尾部的电子设备和传感器,这往往是空战中保命的玩意。

F22的加莱特进气道,与机身中间形成了明显的空袭,这对飞机的隐身和气动设计是非常不利的,F35和歼20的DSI进气道更先进,体重更轻,具备明显的优势。不过好东西并不是谁都可以研制的,近年来涌现的一大票国家的五代机模型,比如韩国的KFX、土耳其的TFX,都采用了F22的复古设计,不是因为加莱特进气道更好,而是因为它们实在做不了DSI。

F22进气道和机身之间的空隙特写,内部的加强筋结构清晰可见,歼10A因为进气道和机身中间6根加强筋,而得到“棍子”、“恶棍”的称号,但实际上所有的非DSI进气道喷气式飞机,都有类似的加强筋,区别仅仅在于是直接将它们露出来,还是巧妙的藏起来。


只要是飞机,就必须通过舵面来控制方向,即使是隐身飞机也避免不了,F22主翼后面的鼓包,内藏控制襟翼的舵机。而歼20也有类似的设计,不过歼20的感觉更大,并不是因为我们做不小,而且由于鼓包的高度和面积与飞机的隐身性能有关,大一点反而比小一点更好。另外,歼20验证机的舵机鼓包是平行于机身轴线的,而到了原型机和量产机则与机身轴线形成来一定的夹角,这也是为优化飞机的隐身性能作出的改动,而F22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F22前起落架上的灯,采用了四个并联的设计,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光源。歼20、歼10B甚至是最新版的枭龙,都已经采用了LED灯泡,这一点就和现在的汽车大灯一样,LED灯泡的亮度远超传统的氙气大灯,而且还可以调整角度,并且随着飞机的高度调整明暗程度,甚至是色彩,所以别看一个小小的灯泡,它都慢慢的全是高科技。

F22的起落架舱盖设计成了锯齿结构,这是隐形战机最为明显的外形特征之一,歼20也有类似的设计。不过,歼20舱盖的锯齿结构经过来改动,验证机阶段是类似F22的小锯齿,到了原型机和量产型则是一个大锯齿,甚至干脆是一个三角形,这也是为了优化飞机的隐身性能,细微之处见真章,这才是隐身设计的精髓。


F22主起落架舱内复杂的管线让人眼花缭乱,在它的前面就是侧弹仓。F22的侧弹仓设计非常复杂,不但安装了一整套液压作动机构,以便在空战时将格斗弹伸出舱外,而且弹舱尾部还设计有耐高温的导流槽,因为F22的格斗弹发射时,弹头朝外,弹尾朝里,一点火,尾焰全燎到弹舱里面里,所以不得不将它导流出去。相比之外,歼20侧弹仓导弹弹出机构的设计就聪明简单多了,所以看见F22千万别跪下就拜,咱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一点也不比美国人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