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二道橋大巴扎”的前世今生

烏魯木齊市“二道橋大巴扎”的前世今生

二道橋發軔於清朝。舊時,一座南北走向的木質橋樑,跨河3.5米,寬約4米,從迪化(烏魯木齊舊稱)東面二道灣河水流經於此,注入烏魯木齊河(今河灘路),“二道橋”由此得名。


烏魯木齊市“二道橋大巴扎”的前世今生

清末宣統年間,二道橋一帶已是烏魯木齊商業中心及中西亞各國商業貿易集散地。雲集了喀什的土布,和田的絲綢、玉石,庫車的肥皂、鐵器,焉耆的蘑菇、杏幹,吐魯番的葡萄乾等眾多新疆本地特產,也有來自俄國的蓋子布、巴基斯坦的銅器、土耳其的首飾等國外特色產品,彷彿絲綢之路上的一座驛站。

然而,90年代二道橋巴扎陷入困境,原國有企業資不抵債,政府幾經研究決定對其實施國企改造。面對鉅額虧損的債務和複雜的社情民情,多家實力雄厚的本土企業退避三舍。

烏魯木齊市“二道橋大巴扎”的前世今生

敢於擔當的欒立新義無反顧地做出了歷史性的選擇,要將二道橋巴扎變為新疆民族貿易的“靈魂”和新疆旅遊購物的一張“名片”。這一重大決策,載入烏魯木齊商業文化旅遊發展的史冊。

從此,二道橋大巴扎的發展拉開新的序幕。

2004年,二道橋大巴扎被授予烏魯木齊市“新十景”之一;

2005年,二道橋民族特色一條街被評為中國著名商業街;

烏魯木齊市“二道橋大巴扎”的前世今生

烏魯木齊市“二道橋大巴扎”的前世今生

烏魯木齊市“二道橋大巴扎”的前世今生

烏魯木齊市“二道橋大巴扎”的前世今生

2013年以來,來疆遊客大量減少,企業效益下滑,二道橋大巴扎首當其衝受到衝擊。此時有商家主動前來洽談大型超市,儘管租金誘人,被欒立新拒絕了,他堅定二道橋大巴扎的DNA就是民族貿易和民族文化產品的展示地,改變業態而帶來短期效益的短視行為,將會丟失新疆民族文化旅遊這塊寶地。

辦法總比困難多,問題的背後是新機會。2014年的一天,一場純正的民族婚禮在二道橋美食歌舞大劇院精彩“上演”,最具民族特色的二道橋美食歌舞大劇院和多彩的民族歌舞交相輝映,民俗婚禮盛宴與歌舞文化體驗交相成趣,少數民族婚禮文化成了二道橋大劇院的新選擇。

烏魯木齊市“二道橋大巴扎”的前世今生

烏魯木齊市“二道橋大巴扎”的前世今生

如今,前來新疆旅遊觀光的海內外遊客都會慕名前往二道橋大巴扎。二道橋大巴以其民族文化特色魅力,無可爭議地成為烏魯木齊市旅遊文化、民俗文化的一張名片。

2015年,國家旅遊局授予二道橋大巴扎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二道橋民族文化旅遊項目升格為“絲綢之路多元民族文化旅遊產業園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