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吴文化就是无文化”,能否谈谈你对吴文化的看法?

抵制各种地域黑


吴文化就是无文化,这是对吴文化的否定,为什么他们这么说呢,到底有什么思想根源?吴文化有吗?当然有了。那么什么算是吴文化,起源于何时,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过程,我们在这方面有什么古文化遗存呢?我从这几个方面来说一说对吴文化的理解。

首先说什么算是吴文化?

从总的来说,是指以今天的苏南、浙北一带为代表的文化,也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

从过程来看,是指以荆吴和先吴以及最重要的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历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从地域来说,吴地文化的区域包括苏南、浙北的环太湖流域,苏南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域。

李学勤说,所谓吴地,也就是宁沪杭太湖流域一带。位于长江下游要冲。在漫长的在历史上从来是形胜之地。

从以上来看,有吴地,有历史,就有吴文化,怎么能说无文化呢?

下面我们就说起源于何时,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吴地的历史,或者可以看作是文化发展的过程。

从大约公元前5000年开始,太湖流域一带就有史前文化,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与此同时还有西北方的宁镇地区,有所谓的北阴阳营文化;西方的皖南地区,有薛家港文化;在南方有宁绍平原,有河姆渡文化,这些方化纷繁多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石器,普遍有穿孔石斧、有段石锛,而且这些造型相仿,演变顺序一致。再就是陶器,都以鼎豆盉壶为主。都以璜玦珮为主要装饰品。而到了崧泽文化期,共性的东西就更多了。而到了良渚文化期,就基本趋于一致了。

下面我们就从良渚文化说起,这是当前非常热门的领域。那个时代的陶器,都用先进的快轮制造。有美观的刻划和镂空的纹饰。石器磨制精良,有耜犁耨镰等农具,还有竹编器,还有丝麻制品,包括最早的丝绸。还有大墓,墓里有玉器,有殉人。说到玉器,良渚文化的地区,有吴县上海余杭都有玉出土。这些玉是经过极细心的打磨抛光,呈现玻璃样的光泽。纹饰中还有饕餮纹。

在这里我们要说下饕餮纹,也就是兽面,它与商周的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有不少的相似性。这很可能是良渚文化兴起,然后传播到中原去的。而这种特异的花纹是中国文明独有的。这就是良渚文化对中原的影响。

还有一种就是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刻划符号,形体复杂,在个别的陶器上也有成串的符号,据研究这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而且很多的符号和大汶口相同,那么,良渚文化是不是也对中国的文字贡献重大。

这就是良渚文化,前3300到前2200年,显然是非常先进的。与后来的吴国文化相差一千多年。接下来的是上海马桥遗址中期为代表的马桥文化。马桥文化是青铜文化。它除了继承良渚文化外,还吸收了附近其他地区的文化,这种文化一直到了商代晚期。这个时期吴太伯仲雍来到了太湖流域。下图为马桥文化的灰陶云雷纹鸭形壶。

当然这个时期的吴地文化,也就是马桥文化,比夏商文化,显然是逊色了一些,但是还是有潜力的。

吴国是商代晚期周太王之了太伯仲雍所建。这个在《史记》中是有记载的。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方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为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清楚了呢,也就是吴国的开国国君,那是周文王的伯伯,周武王的亲叔伯爷爷。所以司马迁说,我读了春秋才知道,原来中国与荆蛮那是兄弟之国呀。真有这事吗?我以为是没有错的。大家知道吗,后来,春秋末吴王与晋公在黄池之会时,吴王还说过,“于周室我为长”的话呢。

这也算是镇国之宝吧。上面有铭文二十行,文字118字,现在在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吴国早期的文物,它告诉我们,吴国从建立起来就是周人和当地的土著相结合的。荆蛮和楚蛮是一样的,这说明是对南方人民一种泛称,或者说他们之间有交流与整合,或者说吴国的文化也具有不同的文化来源的特性。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周代的其他的诸侯国,统治者是周人,而人民是土著如晋国、燕国等,但是吴国的统治者一开始就文身断发,采取了土著的习俗,这就是为什么吴人一直被称为蛮夷的原因。

吴国的习俗还有墓葬的特性,他们是土坑竖穴墓,但更多的是没有墓穴和土墩墓。这就是文化上的特征。有人就说,这就是吴文化的特征,其直接来源就是兼有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同时中原文化也是促进吴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吴国文化是复合的。


说到吴国的文化,除了墓葬 习俗以处,还有青铜器。既有中原的特征,也有本地的特色。比如说花纹,细密纤丽。再比如一些礼器,尊、卣等酒器,在西周中期之后中原就没有了。而在吴国,继续保留发展。说到青铜器,还有剑。在长剑的发展上,吴国居于领先地位。再有就是军事思想,近年来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发现了《竹简(阖闾)》,记述了伍子胥的思想,这其实也反映了吴国文化的特征。

吴国后来被越国打败。楚威王又败越,吴国又居为楚国的地区。后来,楚国都城被秦占领,楚重心东移,吴地更加重要。吴文化并没有随着吴国的灭亡而消亡。


《昭明文选》有一篇叫《吴都赋》,就描写了吴地的富庶与文化的繁荣。从秦汉到近代,吴地的文化有复杂的变迁,丰富的内涵,如果上溯,那就得到周代的吴国文化。正如左思所说

“子独未闻大吴之巨丽乎?且有吴之开国也,造自太伯,宣于延陵……”

说到吴地的文化,我们也会提到这里的物产,物质财富。战国时期,春申君进行了经营。到了汉初,汉高祖封濞为吴王,

“吴有豫章郡铜山,即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东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饶足。”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

夫吴自阖闾、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

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

而到了隋唐时期,竟形成了朝廷财赋依赖的局面。有人说,苏湖熟,天下足。再说思想和文化,

名人辈出。孙武那是军事战略思想家武圣人,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人、顾炎武是苏州昆山人,都是爱国者,思想家,还有冶金专家干将,建筑规划设计大师蒯祥。当然更有画家、如吴门画派,主要代表人物如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张宏等名家,都是吴郡(今苏州)人。明清时期的姑苏城,那是一世的繁华。近代的人才如章太炎、柳亚子、叶圣陶、费孝通等。这不都是灿烂的吴文化吗?

为什么说吴文化,是无文化呢?

尽管宁沪杭太湖一带,俱是形胜之地。但是,古代素有中原中心论的观念。我们看虞夏商周各王朝,都是在中原。都邑也不出黄河中下游。这样四周的民族或归属于中原,或者与中原为敌,而王朝的立场来看,常被认为是低贱的,同中原有夷夏之别,被斥为蛮夷戎狄。而这种夷夏之辨,

又有儒家经典的武装,于是更深入人心,根深蒂固。而抗战之前,在我国是有这种讨论的,而且由于传统的中原中心论,江南无文化论也就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了。当然这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考古的条件所限,而等到考古出了成果,江南无文化也就不攻自破,站不住脚了。

题目所给的观点,猛一看起来近乎荒诞,但是,在一个阶段却是大行其道的。为什么呢,一个是思想的束缚,一个是时代及技术等物质条件的局限,这固然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做为今人,又怎样避免再犯这样的错误呢?我想就要一方面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要依赖技术的进步,而另一方面要论从史出,结合考古,注意运用二重证据法,才会得到更客观的接近史实的结论。谢谢大家!


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儿


吴文化圈,严格来说就是太湖流域,包括今天江苏的苏州、常州、无锡,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总共六个城市。原本上海也属吴文化圈,但1842年开埠后,受到西方文化深刻影响,上海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所以不能再算入吴文化圈。

作为血缘是苏南人,出身、生活在浙北的地地道道的吴人。我确实听到有人说,吴文化等于无文化。当然绝大多数人认为我们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毕竟吴文化圈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发展最均衡的地区,没人会小瞧。

也许是因为“灯下黑”,我对吴文化没什么研究。不过身处吴文化圈,多少有点小小的体会。

吴文化圈的特点,一是重文重教。自宋代以来,吴文化圈就是中国最会考试的地方。这些年,虽然河南等地的学子认为高考不够公平,但如果全国统一试卷,河南绝对考不过苏南浙北。改革开放初,除了北京、上海,全国一张试卷,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还是江苏、浙江以及难兄难弟的山东。吴文化圈重文重教到了什么程度?就举个身边一个例子,我们那里有个古镇,仅仅一个平方公里面积,出了七个两院院士,一个学部委员。一条百米长的老街,这四十年考上名牌大学的有将近一百人,出国留学定居的也有十几户人家。

吴文化的第二个特点,勤劳重商。先说勤劳。我们那里的企业一般优先招录本地人,原因不是歧视外地人,而是因为本地工人勤快、效率高。乡下六七十岁还在干农活的老人比比皆是,可能身后不远处就是他家的小别墅,子女在城里还有房。不差钱,就是闲不住。

重商。吴文化圈是古镇最密集的地区,这些古镇原先都是商贸和手工艺的中心。吴文化圈现在也是私营企业最密集的地方之一。一个土里土气、貌不惊人的油腻男,可能身家千万甚至过亿。

吴文化圈民风温和。吴人不善斗狠。当年戚继光在浙江招兵,绍兴人一等兵,义乌人二等兵,衢州人三等兵,温州人四等兵,杭嘉湖的没资格报名。我有个担任公安部门负责人的朋友,他曾告诉我,我们这里刑事、治安案件,大约三分之二是外来人员所为,恶性案件几乎都是外来人员干的。本地人“怕死”,穷凶极恶、敢玩命的极少。

此外,吴文化圈热衷享受,追求精致。就拿菜肴来说,吴文化圈内部虽然口味有差异,苏南偏甜、浙北浓油赤酱,但都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碗面条,浇头都得现炒,否则“不正宗”。陆文夫笔下的美食家可以为吃碗“头汤面”而凌晨起个大早。今天的大小吃货,为了一碗特色面开车几十公里的,也不是个别。

不过话又说回来。吴文化圈开发较晚,南宋以后才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比起齐鲁大地、中原大地、黄土高原,历史积淀远远不如。如果说,这就叫无文化,那我没意见。

我始终认为,文化不是包袱,而是动力。文化为人服务,而不是相反。吴文化圈再没文化,但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治安良好。这就够了。如果守着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却依赖没文化地区贡献的财政转移支付,还让没文化的地区来结对扶贫,不觉得丢人吗?

没文化就没文化,大家开心就好。



江南俗士1972


众所周知:长三角城市群范围是:江苏浙江上海三个行政区的全部辖区。但是,2016年,国wu院关于长三角城市群的批复,去掉了江苏北部,浙江南部,加入了安徽东部。同时,明确上海为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为3个副中心城市,其余22个市皆为四大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安徽犹如空降般的突然成了长三角城市群的一员,惊掉了一地下巴!

看看合肥的最新定位:

1,国家科学中心城市(这个定位全国仅三个:北京、上海、合肥)。

2,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这个定位原本是南京的,南京升格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后,把这个定位给了合肥)。

3,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为3个副中心城市)。

4,安徽省会。

综合以上4点国家定位,谁还敢说合肥不如一个普通地级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











浙A太牛cool


吴文化就是汉文化。因为刘邦是吴人,汉朝的大臣多数是跟随刘邦起事的吴人。当然,今天说的吴文化是苏南文化,汉文化不是正宗的吴文化。

吴文化的特点是柔软。因为苏南历来就是富庶之地。富足会使人心软。仓廪实而知礼节。从语言饮食等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语言要软很容易,加语气词即软。古汉语用之乎者也来使语言软化。现代汉语就没有。普通话是邦邦硬的语言。吴语通常在前面加阿,后面加佬。广东话也是前面加阿后面加仔。四川话在后面加嘛加撒。没用语气词就只能用声调来表达软硬,声音低就软,声音高就硬。东北话很硬,你瞅啥?瞅你咋滴?加语气词就不一样,你瞅啥呢?瞅你咋滴了嘛?

北方话通常都是很硬的,以陕西话为最,陕西的秦腔穿云裂石,所以陕西人心狠。秦人用法家又杀法家,和陕西人的心狠是有关系的。石彦虎杀人如麻,李自成号称闯王。闯祸不怕天。

饮食同样也是软硬的标志。吴人喜食甜酸口味,清淡而重鲜。喜食辣的手段也辣,喜食甜酸的手段也阴柔。

环境好的人会富有爱心,富有爱心又使环境更好。吴侬软语造就了吴人心软?还是吴人心软造就了吴侬软语?

苏州人吵架都好听,这得益于苏州话柔软。在印象里从来没有一个大奸大恶之徒是苏州人。如果推广苏州话,中国人会善良许多。

历史上出名的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的故事人尽皆知,吴王阖闾没有杀勾践,结果放虎归山,勾践卧薪尝胆,三千勇士就破了吴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事。吴王就是心太软。另外一个同样的故事是纣王帝辛放周文王。


用户4699809132


镇江是吴文化之源(没有之一),镇江就是江南的普罗米修斯。江南文化都来自镇江。


Boyee2


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涉及内容太多,仅举一例。

常州武进属于典型的吴语地区,有句俚语叫“咂水带绷筛”。

咂水是吴语中的撒尿,绷筛是筛眼极细的筛子。

这句俚语的意思是:撒出的尿要用筛子筛过,怕漏失了尿中的肥料。

这不是单指吝啬,也不是单指爱惜、节药,这句俚语意味深长,包含了好多内容。

川普访华,带来了自己的飞机、汽车,就有人说他“咂水带绷筛"。

中美谈判,附加了很多条件,有人也说“咂水带绷筛”。

普京来华,有人说普京“这人没交易,咂水带绷筛"。

黑朋友来了,也有人说“他们咂水带绷筛,理他个卵"。

……

仅仅这么一句俚语,看出吴文化的丰富内涵了吗?


蜀蛇说


吴文化是江南文化的核心与杰出代表,是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别称,也是对吴文化的美誉,交相辉映的江南与吴文化,相得益彰!

传承于中原、发祥于江南的吴文化,有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特质:

其一、兼容、并蓄、融合的多元文化体。吴文化源于正统的中原文化,秉承“厚德载物”之精髓,独创“三让至德”之精华,兼容闵越特长,并蓄齐鲁特色,融合海外良俗,成就吴地之文明。

其二、灵动、隽永、睿智的江南文化。江南之地自古以来便重视教化、尊重人才,蔚为壮观蔚然成风。吴地人们世代相袭的聪明才智,非但赋予锦绣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铸出由这些精致文化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

其三、务实、求真、致用的吴越文化。吴越之地商品经济率先起步,市民阶层形成较早,实业传统、工商精神、务实个性和平民风格等,都是吴文化的精神内核;弘扬崇真向善、淳朴平实、诚信守份的精神,是吴文化的思想坚守。

其四、探索、创新、超越的吴文化。吴文化与众不同的特质,集中体现在不断探索、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和努力超越的拓展创造精神;在继承中突破,在融合中升华,在吸收中创新,是吴文化不竭地发展动力。

革故鼎新、独具魅力的吴文化,有其与众不同的“十大”突出表现:

1、语言文化:吴语侬软,以苏州话、上海话、宁波话最为典型。

2、民谣文化: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吴歌。

3、传说文化:以梁祝传说和白蛇传说,蜚声海内外。

4、戏曲文化:世界文化遗产、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和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交相辉映。

5、园林文化:世界文化遗产、闻名世界的苏州园林独占鳌头。

6、幕僚文化: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独步天下的绍兴师爷,彰显吴文化的神奇魅力。

7、藏书文化:宁波天一阁,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8、古镇文化:乌镇的小桥流水,西塘的烟雨长廊,周庄的方圆双桥,南浔的古色古香,无不诉说着一段奇异的历史故事。

9、景观文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杭州西湖,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

10、茶酒文化:女儿红原产自浙江绍兴,属于黄酒,黄酒是中国汉族的酿酒历史最长的一种酒,同时也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龙井茶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茶之一,其独特的色香味品质风格享誉海内外。

发展中的吴文化,走向新的辉煌!现代的吴文化,立足长三角,辐射大中华,放眼全世界。任何一个有人的地方,就有吴文化的足迹和成就。


自在人生wub


吴文化确无文化,这是出此题者的铁定。简单来说各地的文化交流主要依靠语言,后才是文字。我国吴越地区的语言文化中的吴语、又称江东诂,江南话,江浙话,周朝至今己有三千多年,其人口的分布于今天的浙江,江苏,上海,安微,江西,福建的部分地区。在这三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这九千多万人口创造了这个区域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和历史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是凭几个跳梁小丑就能抹杀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十里申城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六朝古都的金陵,三月下杨州的杨州,合肥自古就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江南之首的美誉。江西,自古为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美称。这些都是吴文化地区的劳动人们勤劳创造的,仁何人都无法抵毁的!地域黑实际上就是搞分裂国家,破坏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其狼孑野心,昭然若知。可杀!


一滴水1118


不要把吴文化抬得太高,但也不要贬低吴文化。中华五千年历史,最源远流长的自然是中原文化,以洛阳,长安为中心,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为大范围,还囊括淮扬,关中,等地。这些是中华民族的中心文化。

此外还有比如巴蜀范围的汉中文化圈,荆州地区的楚文化圈,以及太湖流域的吴文化。这些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余像岭南,辽东,西北,西南等地,则是边远文化。

重点说吴文化,可以说是仅次于中原文化的第二大中华文化圈。

从衣冠南渡,到两宋偏安一隅,中原文明几乎全盘移植到江东,与江东本地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新的v文明圈。说吴文化不值一提,那就是说中华文明不值一提。因为吴文化其实就是中原汉文化的延续。

其实这个话题讲起来,能讲三天三夜,这里只能寥寥数语,懂的人自然懂 不懂的人算什么他也听不懂。当然,最坏的永远是那些故意带节奏的。


超越文体社


“吴文化就是无文化”,这句话有点可笑。吴文化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个性”非常突出,多次创造历史性奇迹,生命力异常强盛,历经了几朝几代的生长和发育,至明代形成了高峰。

从政治意义上讲吴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在吴国伍子胥的主持下重新建造了阖闾大城,后在苏州发扬光大。吴国人拥有高水平的文化,善于筛选、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特长,楚国的伍子胥,齐国的孙武被重用,使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楚文化相互交融,创造出鼎盛一时的吴国文化。

从地域意义上讲吴文化。吴地文化源远流长。吴地一般指指宁、沪、杭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一带。苏州是吴国以后的吴文化中心,习惯上把苏州历史文化称为吴中文化,应是吴文化的主要代表。经济上,吴地有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历来重视经济的发展,市场和城市基础设施虽多次毁于战火,却都能迅速在原地恢复、发展;文化教育上,同样是持续、全面、高水平的发展。从圣哲到爱国思想家,从科技专家到能工巧匠,从政治家到军事家,从旧制度的造反者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者,许多杰出的人物从吴地土壤中成长起来。有些人才则是来到吴地后,才大展宏图,建立奇功伟业的。如言偃被称为江南圣人;孙武,古代第一个军事战略思想家武圣人;范仲淹、顾炎武是爱国的大思想家;况钟是大清官、

章太炎、柳亚子、叶圣陶、费孝通等等等等,历代人才辈出。

事实表明,吴文化兼收并蓄周文化、楚文化、齐鲁文化乃至海外文化等,以优秀人才群体为代表而创造的高度文明的总和。所以,要说“吴文化就是无文化”,真是不敢苟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