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野釣這樣做窩,大板鯽拉到手軟

我們平常在外面釣魚時,到了釣點先要把釣魚的窩子做好,那在做窩時,怎麼能做到又好又省料呢?

一、做窩。經過多年實踐,我把原來的扇形三個窩(即左、中、右)改為現在的左右兩個窩。這裡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剛開始釣魚的時候,在河邊總能遇上一個四川的釣友,每次都比我釣得多,而且人家沒有停口的時候,別人窩裡沒魚的時候他照樣上魚,後來我仔細觀察了一上午,才弄清楚他原來就是在一個釣點分別用酒米做了三個窩子,然後三個窩子輪流釣,自然會不斷上魚。

冬天野釣這樣做窩,大板鯽拉到手軟

其優點是:

1.節省窩料,原來三個窩的搭法,先給三個窩搭重些,然後離窩前都要補窩,這樣每次出釣最少要用2.5千克窩料。改為兩窩後,一次只用約1.5千克就足夠了。

2.便於輪流釣而不驚窩,兩個窩,哪個先發釣那個,哪個窩有魚釣哪窩,避免了原來三個窩都發,使垂釣者不知釣哪窩為好,反而耽誤上魚。

3.遛魚不驚窩。中魚後,左窩向左遛,右窩向右遛,將竿向一邊倒,拉出窩子,在離窩較遠的地方抄魚入護,而三個窩,中間的窩上魚,怎麼遛都會對左、右兩窩造成影響。

我們平常在外面釣魚時,到了釣點先要把釣魚的窩子做好,那在做窩時,怎麼能做到又好又省料呢?

冬天野釣這樣做窩,大板鯽拉到手軟

一、做窩。經過多年實踐,我把原來的扇形三個窩(即左、中、右)改為現在的左右兩個窩。

其優點是:

1.節省窩料,原來三個窩的搭法,先給三個窩搭重些,然後離窩前都要補窩,這樣每次出釣最少要用2.5千克窩料。改為兩窩後,一次只用約1.5千克就足夠了。

2.便於輪流釣而不驚窩,兩個窩,哪個先發釣那個,哪個窩有魚釣哪窩,避免了原來三個窩都發,使垂釣者不知釣哪窩為好,反而耽誤上魚。

冬天野釣這樣做窩,大板鯽拉到手軟

3.遛魚不驚窩。中魚後,左窩向左遛,右窩向右遛,將竿向一邊倒,拉出窩子,在離窩較遠的地方抄魚入護,而三個窩,中間的窩上魚,怎麼遛都會對左、右兩窩造成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