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腥”是王道!但是要掌握其中的不同和變化~

首先拋出老毛的觀點,野釣,一般來說,“腥”是王道!!

但,腥的使用與拿捏,卻是很難的東西。

因為很多前提的不同,所以要嚴格分別開來去對待。

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腥與腥的不同。

國產餌料,腥的含義不是蛋白,不是藻類,是腥味劑,換句話說,其實是化學添加劑。是具有一定刺激程度物質的添加。這類餌料尤其在冷水、汙染水,可謂立竿見影。

野釣“腥”是王道!但是要掌握其中的不同和變化~

鬼餌,也有腥味劑,最著名的如力作。但是荒食、無雙等餌料相對屬於成分為主的腥,也就是蛋白含量和成分測試來看真的很足。但是這在許多環境會感覺“力道不夠”。

還有藻腥類的產品,比如海藻一公斤,就屬於藻類下腳料和一些糧食類的物質完美的結合的一款餌料。

當然,還有變性的發酵類的腥餌,比如鯉魚旗。

先簡單說說這些根本性的東西,咱們再開始談腥在野外的一些水域的一般使用,以及應對。

首先是季節,季節是很奇妙的東西,釣魚,是看天吃飯的活計。

人定勝天???你信??反正我是不相信的,最起碼這點在釣魚方面,呵呵。

季節,間接表達的是水溫的高低。

野外,一般的水質特別是在北方很多高山峽谷型的水庫,屬於清瘦水質的比較多。清瘦水質,一般的的表現是水色青綠或者青藍,透明度很高。這樣的水質,一般都屬於認腥的水質。

水溫低的季節,小雜魚不怎麼鬧的時候,特別是初春很短的一段時間,這樣的水質往往很認國產的腥餌料,因為魚還沒有達到正常的開口條件,很多時候需要一些較強的刺激才會開口,才會聚集,這個時候,國產餌料的用處就體現出來。雖然許多餌料導致我燒手,但,會有效果,生活,很多時候往往就是這麼可笑。

適宜的搭配往往是蝦腥加藻腥,但,魚對這樣的餌料絕大多數是不吃的,可以一鉤餌料一鉤葷餌來釣,比如蚯蚓,比如紅蟲,不同的地域對活蟲也有選擇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偏口。

總結下,這樣的釣法,其實屬於濃誘淡釣,注意,餌料的添加劑成分屬於濃誘,蚯蚓或者紅蟲反而沒有什麼人聞起來的味道,雖然是真真的蛋白,依然屬於淡釣……

野釣“腥”是王道!但是要掌握其中的不同和變化~

隨著季節的轉換,水溫的升高,小雜魚也開始活躍,活蟲已經很難使用以後,國產餌料“腥味劑”的弊端就開始逐漸展現。

以腥餌和藻腥餌料為主要成分的國產餌料,在野外只會招來無窮無盡的小雜魚,在小雜魚橫行的水域,窩子如果招雜魚,基本就死定了。無解的東西。

這樣的魚情,就要適度的加腥,這個時候鬼子的餌料就顯現出他本來的成分的優勢。並且展現出良好的適口性,也就是說,魚只要來,一般都會索餌的。搭配一些糧食性的餌料,即可。

水溫再次升高,再入伏之前,以上是一般的應對策略。

入伏以後,就要以糧食類的餌料為主,但,在老毛看來,腥依然在我講的前提【清瘦型水域】是離不開的,但就要更多偏重於發酵類的腥餌。其實屬於變性的蛋白腥餌,比如鯉魚旗。

國產腥,藻類腥味劑餌料已經屬於驅魚餌料,鬼子無雙等等魚粉類餌料其實意義也不再巨大,植物性蛋白【比如大豆,黃豆類的衍生餌料】加變性氨基酸類的餌料以及很多糧食類餌料的一些搭配就成為主流。

野釣“腥”是王道!但是要掌握其中的不同和變化~

但,在野外,真真的釣巨物,很多時候卻是純正糧食無腥的餌料,這個就是生活給我們開的莫大的玩笑……

野釣,因為地理位置的不同,水質的根本不同,環境的根本不同,老毛只能簡單的闡述一些籠統的個人看法,無法說的詳盡,因為篇幅太大,我也只能講的片面。

所以只能隨便和大家聊聊一般的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