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投资2000万办厂,血本无归后,将废铜卖出3600万的操作?

顺通财税段贤明


作为生意人,不能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收益方式只是一种“投机”的心态!

不可否认, 这样的现象在现实中的确是存在的,但也是很偶然的或者说是巧合的现象,这样的概率只是在特定的状态下形成的。

01

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与市场经济环境的关联。

大家可能都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老外到中国投资做生意,顺便在中国买了一套房子,结果生意做不好亏了,回国的时候把房子给卖了最后反而是大赚一笔,最后这个老外发出一个感叹: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以前也接触过一个老板,在江苏宜兴,也是做电缆的,我在和这个老板的聊天过程中讲“有效产出”,也就是库存在经营思维中必须看成是“负债”,毕竟库存积压了企业的现金流量,而现金流量恰恰是企业生存的命脉。这个企业年产值也就是5000万左右,库存总量大概接近2000万,这个比例如果按照正常的经营思维来讲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结果人家老板来了一句:这个电缆的铜说不定还能升值呢?

我瞬间无语,最后我告诉这个老板:你就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企业家,而只能说是一个投机者。因为那个时候是07年,大众商品的价格的确是在上升的,结果呢,08年危机,瞬间压垮!

因此,这样的现象,只能说是偶然,而不能作为企业获取利润的最佳途径。还有一些做红木的老板也有这样的心态。

02

这样的心态下造就的就是“赌”的心态,也是这个时代一个缩影:浮夸。

从10年开始开启的资本盛宴,导致了全民对资本的“赌徒”心态,这十几年,可能除了肯德基麦当劳、家电等一些商品没有涨价之外,大部分的商品都是大幅度的涨价,尤其是在房价的带动下,炒房成立很多生意人获取利润的最好方式,因为大部分的生意辛辛苦苦,却突然间发现还不如买一套房子赚钱的多和快。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催了这样的“浮躁”:因为各种资源的价格上涨,导致很多的制造型实体企业经营困难,然后这些老板开始热衷于虚拟的金融资本,最后大家都陷入了这样的一种恶性循环的过程。

也就出现了这个问答中的现象,其实,说实话,铜的价格上升还是小事,如果这个老板那个时候买了个地皮建立一个工厂,这个才是大头。

03

未来企业的竞争力是决定于企业老板的心态

企业老板作为企业的领头人,本身所具备的经营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从十八大后,国家开始提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当然这个是需要时间的。包括这几年的环保风暴,也正在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企业,这样的转型过程中,会给一部分的人带来阵痛,但是真正还需要做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做好了才是真的。

记得在14年的时候,我就曾经提醒过很多做小企业的老板朋友,一定要注意自己工厂的环保,结果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人信这个,这个事情是发生在山东临沂,因为我是在无锡,无锡当年发生太湖污染事件后就开始整治了。结果临沂在这几年大规模的整治环保,曾经的这些老板对我说,你当年讲的是对的。

最根本还是需要企业自身,企业决定于企业的老板所具备的企业精神,经营能力,不管任何时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华哥说门店生意


我2014年做一款锌合金产品。要做大约有50吨。结果出现了意外,交了20吨,客户叫我把产品拉回来,加上还有大约30吨货没有交,去客户公司把产品拉了回来,他每吨补偿了我2000元,可还是亏。拉回来后加上厂里做到一半的产品,让我这一单亏了差不多15万。索性都丢库房里,结果后来锌合金大涨,我一次性全部按照材料卖掉,不仅没有亏,还赚了15万。


迈克尔唐僧104389796


一个停产的钢炉居然卖出了300万元,把多种经营公司的总经理都给震蒙了,他踏踏实实地过了好几个年,将企业办的风生水起,平稳退休。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年铁价飞涨还找不到货,水泥厂使用的铁粉都上涨了好几倍,还有钱拿不到货。

有个建材厂的多种经营公司有个钢炉厂,停产多时了,就留个老头看着厂房。有一天下午,老头在大墙根下想刨点地,种点应时的蔬菜贴补家用。

他刨会地,就感觉镐头老沾着铁,换个地方还是这样。他就把这件事汇报到总经理那里,总经理心里觉得怪,领人挨个地方排查,好么,诺大的厂区最少有一米残厚都是铁粉,最厚的地方都有三米多。反正没有人统计过值多少钱!

原来,这个厂子生产的时候,铁粉不值钱,还是一个服务公司的东西,就拉过来垫场地了,这是把钱都存下了。先前那么多人都没发现地上存着“黄金”呢,也是遇到铁粉涨价了。

就像题主说的那样,卖铜都能挣到一大笔钱!!!

后来,为了这些铁粉,有几家在竞争中都动了手,派出所都出动了。后来,这些铁粉全卖了,勾机抠了好几天,大车一个劲的拉,总经理乐蒙了,有钱了。车换了,厂子重新生产了。

这就是命。


黎涛微世界我在等着你


这种神奇的事还真有可能,1986年,我试骑别人的重庆80摩托车玩,把摩托车给摔坏了,差点儿要把摩托车压卖给我(2500元),后来看我年纪小,没有经济能力就饶了我。后来过了不到二年时间,摩托车大涨价了,那辆被我摔坏过的二手摩托车,车主转给别人卖了5000多元。

In 1986, I tried to ride someone else's Chongqing 80 motorcycle and broke it. I almost sold it to me (2500 yuan). Later, I was young and didn't have the financial ability to spare me. Later, less than two years later, the price of motorcycles increased greatly. The owner of the second-hand motorcycle that I broke sold to others for more than 5000 yuan.


律师李玲


这让我想起我二姑家的事,我大概六七岁的时候,那应该是88年89年,然后那一年我二姑父辞职了,在家没有工作,他之前兼职搞一些电机的维修,所以家里就堆了很多的铜线。有一次我二姑在我二姑父跟前,老总说家里没钱了,巴拉巴拉巴拉巴拉。然后我说二姑你把那些铜线卖了吧,能卖好多钱来……于是我二姑成了我们村儿里边儿第2个万元户。在这里必须说一下,第1个万元户是一个杀猪的卖猪肉的~


小花er27


身边有过类似的,家乡小地方,应该有二十年了,镇上有一个皮革加工厂,倒闭后荒废了很多年,因为臭,谁都不去那边,一个远房亲戚,想养猪,看上那个地了,到处问了一下,挺便宜价格买下那两个房一个院,清理时房子里好多猪皮,漏雨地都烂了,臭气熏天。本身他要扔掉,太多了,就问一下有没有人要,过程也挺曲折,一个多月,一外地人拉走了,给的钱是他买房子的十几倍。那个年代大赚一笔。

后来又说被坑了,还能多卖一倍的钱。


努力生活中


这就是运气,我讲一个真实的,前几年棉布被罩很便宜,一个老板供货,可是棉被罩不好卖,压到库房很多,钱也给不了,老板没有办法,钱也给不了,退货吧,这边更难,退退吧,总比没有强,可是货退回来没有几天棉被罩涨了几倍,唉,老天想帮你,谁也管不了


家美酒庄


我干修理这几年也没有攒到💰,每到揭不开锅的就先卖废铁。前几年买🏠时差钱卖了两三万,去年也卖了个两万。上半年老婆买保险要我出钱,刚好来了个收铝的卖了九千多直接给她了。这又休息了两三个月没干活,连油都快加不起了,准备咬咬牙撑几天,到年底再卖,估计还卖个两三万过个年应该能熬过去。日子真不好混,身体不好,一年十几万的开支,还是生活在二十八线的小乡镇。什么时候都只能靠自己,只有一堆酒肉朋友,。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说了这么多废话,懂的自然懂。


拧螺丝的杰哥哥


这种神奇的事还真有可能,1986年,我试骑别人的重庆80摩托车玩,把摩托车给摔坏了,差点儿要把摩托车压卖给我(2500元),后来看我年纪小,没有经济能力就饶了我。后来过了不到二年时间,摩托车大涨价了,那辆被我摔坏过的二手摩托车,车主转给别人卖了5000多元。


三个光头


这也不是什么操作,运气好赶上了。

我之前买房子给一个房主聊天,他说他是搞工程建筑材料的,就是北京的工地盖房子,需要水泥砖头啥的,他给提供水泥,算是一个建筑材料供应商。房地产开发的时候基本都是先拿货后给钱,所以他水泥都是自己买来免费给工地用,然后房子改好了卖出去再给供应商结账。基本是这样的流程。

然后2000年左右他们一批人给房产商提供材料,每人扔进去假如一百万,房子盖好之后,房产商应该给他们每人一百二十万(二十万算利润,举例而已,不用纠结具体数字)。然后出了点问题,二十年前北京的房子还不好卖呢,开发商房子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没办法结账啊,这一百二十万肯定就不能给啊,那后来怎么办呢?人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有关系,和开发商关系好,提前拿到了一百二十万走了(并不是一套房子都卖不出去,所以还是有部分结款的)。另一部分人呢关系不硬,后来就只能是房子抵账,一套三十万,欠你一百二十万,给你四套房子爱要不要。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这大哥给我说,当时拿钱走人的那些,现在还苦哈哈干活做生意呢,拿房子走人的,一套已经上千万了。它属于关系半硬不硬的,拿了些钱也拿了几套房,就还凑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