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掉中層只是序幕,更大的變化還在後面!

創建於 2019年04月03日

導讀

這種變化並非簡單的小修小補,而是鳳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

幹掉中層只是序幕,更大的變化還在後面!


最近,有媒體報道,騰訊掀起史上最大一輪管理幹部裁撤,去職中層幹部比例為10%。

雖然有中層幹部否認裁撤一說,認為“史上最大一輪管理幹部裁撤”稍顯誇張,不過,一場組織變革的颶風早在去年底今年初就已經開始,包括騰訊、阿里、百度、京東、美團等在內的互聯網公司都已開始實施前所未有的組織調整。

事實上,不止是互聯網公司,企業組織架構乃至企業自身的變化早已“露出尖尖角”,而且,終將已洶湧之勢席捲整個社會,讓今天人們習以為常的企業及企業組織架構蕩然無存。

1

經典公司走向消亡

著名的《紐約客》雜誌曾刊登過一期封面:人類帶著寵物狗坐地乞討,機器人則變成施捨者,牽著自個的機器寵物狗,面無表情地扔給人類硬幣。

細思恐極:未來社會,人類的工作機會將毫無懸念地被飛速進化的機器人剝奪,從而淪為流落街頭的弱者。

麥肯錫預測,2030年後,人工智能將使世界上50%的崗位消失,全球將有8億人因此失業。而“馬爸爸”關於“30年後我們的孩子將無業可就”一度刷屏朋友圈。

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無法掩飾的對未來已來的焦慮。

簡單重複的低端工作被替代早在意料之中,而新聞編輯、財會、金融、司法、醫療等高大上的複雜腦力勞動也正在被迅速取代。

騰訊新聞寫作機器人平均成文時間為0.5秒,可一口氣連寫14篇,稿件質量與人相比有過之無不及;人工智能文藝少女微軟小冰都已出版了一本詩集《陽光失去了玻璃窗》……

人類將被全面碾壓已毋庸多言,而不斷消失的工作崗位,也不斷地抽去經典公司制企業的存在前提。

畢竟,智能經濟滅掉了50%的基層員工,更將百分之一百地衝擊中層幹部。既沒“人”了,傳統組織架構也“坍塌”了,未來企業將被重新定義。

幹掉中層只是序幕,更大的變化還在後面!


2

現代企業制度被釜底抽薪

市場經濟帶來分工細化,工業經濟形成大規模生產與大規模銷售,大生產與大協作催生了現代公司制,因此,現代企業制度是建立在工業經濟+市場經濟基礎之上。

然而,當下,現代企業制度所依賴的“經濟基礎”正遭遇釜底抽薪,信息經濟+智能經濟取而代之,相應的,企業組織形態也將被全面改寫。

依據經典理論,企業存在的意義在於減少交易成本,圍繞此目標,建立了一整套責權利界定製度:有獨立的公司法人、以有限公司及有限責任公司劃定權利邊界、具有完整組織形態,以及與工業經濟相匹配的金字塔形框架結構。

尤其是金字塔形框架結構,即“組織理論之父”馬克斯·韋伯所創立的科層制,以其結構穩定、分工清晰、流程嚴密、上下級關係明確,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隨著工業經濟登峰造極,幾乎被“固化”為最為主流的企業組織結構形式。

不過,當信息經濟+智能經濟登上歷史舞臺,成為改造公司、企業的主要力量,互聯網與智能化背景下“企業無邊界、管理無領導、供應鏈無尺度”成為常態,企業組織形態勢必隨之而變。

只不過,這種變化並非簡單的小修小補,而是鳳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

幹掉中層只是序幕,更大的變化還在後面!


3

未來的企業

未來企業將至少滿足或適應以下變化:

平臺化

平臺化在互聯網語境裡已是老生常談,“打造平臺型組織”是各類企業掛在嘴邊張口即來的口號。

然而,時至今日,國內平臺型商業模式橫掃一切,但卻少有企業真正建立了平臺型組織模式,商業模式上高瞻遠矚,卻在組織形式上停步不前,相當於用工業經濟的手段來運作新經濟的要素配置,兩者之間的嚴重錯配,是困擾當下企業的一大“痛點”。

智能時代,人機共生,萬物互聯,互聯網作為工具被極大地基礎設施化,理論上互聯網+可以鏈接一切資源,任何個體都是這張網上一個節點,通過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而獨立存在,同時又要“抱團取暖”,以群居化構成彼此間的鏈接。

套用一句時髦話,未來世界將是“超級個體的超級鏈接”,企業的存在,必然是為這些超級個體提供超級鏈接的平臺。

扁平化

大數據、智能化為每個個體自我賦能創造了前提與條件,這是個體更為強大的一個時代,未來組織形式一定是超級扁平化的,扁平化到內耗趨於零、層級趨於零的程度。

未來的公司都是小團隊作戰,團隊與團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彼此協作,且都是針對具體項目(任務)而結成的臨時團隊,即插即用,無需磨合,一旦目標達成,即刻分散,重新組合迎接新任務。

3D打印

3D技術及智能製造解決了個性化定製的技術問題,按需設計、按需製造、按需配送,一定意義上令流水線大生產逐漸成為過去,製造業領域作為“金字塔結構”最頑固陣地,堡壘也開始“土崩瓦解”。

模塊化

模塊化的概念最早出自於軍工領域,戰場上效率就是生命,大型武器裝備各組件模塊化後,屆時只需把受損模塊取出,插入完好模塊,即可重新迅速投入戰鬥,極大提升效率。

目前,模塊化生產方式已被廣泛採用,未來將是企業組織自身的模塊化,表現在兩個方面:企業內部每個個體可隨機組合成不同模塊,針對外部不同項目要求,企業內部自組織的模塊搭積木,適應外部需求;企業與企業模塊之間亦可搭積木,以應對不同的分工協作與競爭。模塊既相對獨立,又能夠組裝。

不確定模糊化

不可否認,新經濟時代,不確定性風險大大增強,“跨界絞殺”、“動輒團滅”由黑天鵝變成了白天鵝,企業組織形態不得不進化出八爪魚一般的觸角,以多元化、小單位儘可能地分散、化解風險。

幹掉中層只是序幕,更大的變化還在後面!


4

人被重新定義、定位

當企業被重新定義,企業裡的“人”也將被重新定義與定位。

過去,員工到企業工作,一般三大訴求:謀生(賺錢養家餬口)、志向(自我價值實現)、人際關係(人的社會性)。

新經濟時代,員工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發揮特長與能力,哪裡能實現這個訴求,就去哪裡,對組織具體形式與形態反而不會苛求。

而未來真正優秀的人才,極而言之,是“不可僱傭”的,因為其價值是稀缺的,只會跟你合作,而不會受你的任何約束,你也不可能對他造成任何約束。

事實上,“超級個體”之間,根本無需約束,只要目標一致就足以把事情做好,其人生的終極訴求是“改造世界”。

一旦達此境界,企業幾乎不存在獨有的員工,這些員工將“從屬於”多個企業,自由分配資源。員工是以“事業合夥制”而非“僱傭制”方式,奉獻“做事業”的熱情。

以此推導,上傳下達、承上啟下的中層幹部便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實際上,“幹掉中層”在新經濟企業中已屢見不鮮,蘋果公司在喬布斯時代就開始“聰明人,小團隊”的運作方式,用精英小隊的作戰方式激活員工,一發現問題就立馬上報、立馬解決,保證效率的同時員工也能快速成長。

谷歌的“兩個披薩原則”,針對不同工作任務組建項目團隊,團隊人數不能多到兩個披薩都吃不飽。

甚至西門子、沃爾瑪、摩根大通等傳統型公司,也在大力推行。

當然,更多企業通過改造中層來實現中層轉型。國內最早提出“消滅中層”的海爾案例,已寫入西方管理學經典案例。通過“外去中間商,內去隔熱層”的自營體改革,海爾把原有的大公司變成2000多個自主經營的小集體,充分發揮“圈子+影響力”,中層幹部紛紛轉型成了平臺主、小微主、“創客”。

華為內部有個“鐵三角”模式,在對外業務中成立一個個由客戶經理、解決方案專家和方案交付專家三個崗位組成的業務小組,全方位立體參與到客戶談判之中。

萬科、美的、方太、阿里巴巴、小米等則走得更遠,採取跟投合夥人、內部合夥人制等。

以上這些,已不是簡單的激勵機制革命,而是創建企業、團隊、員工的嶄新鏈接方式,從而構建新的商業文明,搭建新的組織形態。

幹掉中層只是序幕,更大的變化還在後面!


5

企業變形

綜上,既然員工、團隊都自我賦能了,企業因何存在?

很簡單,品牌、規則與戰略將成為企業基本的三維框架結構,這三大維度,若僅僅依靠小團隊,很難得以實現,須站在更高層面方能把控。

換言之,超級個體、小團隊解決任務目標,企業層面負責品牌創設與維護、制定遊戲規則、確定發展方向。

未來,無論組織如何變形,都將“收斂”於這個框架,服務於這個框架,並隨之不斷版本升級。



——雲錢包的解決方案

消費者自組織,以自己的智能手機為新基礎設施,構築全新的零售、社交、教育、出行與創新平臺。

在這個新基礎設施之上,一種全新的商品會耀世而出——提貨權。

提貨權即是公共網絡未來的服務,又是股東未來的勞動承諾,還是提貨權投資創造的智能機器的提供的產品憑證。

在提貨權框架下,所有創新方向都會獲得充足的資金,因為消費者只是全民下班時的身份,全民上班時的身份叫生產者,叫中國製造。

中國製造未來可以提供無限豐富的產品和服務給創新者,使創新者能夠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前行。

使所有領域實現智能化,使消費者控股所有領域的智能化實現。

在消費者控股全智能的新框架下,不僅中層,底層和高層也會逐漸淡出40年全職勞動。

未來,我們的工作時間會從現在的40年,降至30年,20年、10年、4年。

直至達到全職工作時間與讀本科的時間相同,變成一種權力。

當前的問題:獨享的智能化只幹掉我們的飯碗,而不給我們創造社會收入與福利。

當前媒體和自媒體的問題:只敢提現象,不敢剖析本質。

原因:互聯網屬於科技巨頭,在科技巨頭的平臺上揭穿他們壟斷的真相,心理上有點怯!

比如,我在微信公眾號上,宣傳大家應該用自己的智能手機硬件,建設一個新社交平臺,是不是....

當前社會面臨的問題:市場環境不好,人人自危,信任幾乎蕩然無存。

因此,我們需要用時間沉澱和真誠付出,去一點點改變社會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