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臺“幹掉”國外巨頭,他離職阿里在SaaS領域造下一代的“淘寶”

中臺“幹掉”國外巨頭,他離職阿里在SaaS領域造下一代的“淘寶”

阿里帶火了“中臺”,也帶火了一批中臺創業者。

2014年馬雲到芬蘭參觀了手遊公司Supercell,驚奇發現對方的遊戲開發不是以一個個獨立的項目組在推進,而是所有遊戲共用一個開發平臺,這個開發平臺被稱為“中臺”。

這樣做不僅開發效率高,而且產品迭代的靈活性也更強。

受到啟發回到阿里後,馬雲提出了“大中臺、小前臺”戰略。其中“大中臺”包含兩塊,一個是業務中臺,另一個是數據中臺。

近年來互聯網領域的競爭變得日益激烈,消費者的需要也在快速發生變化,為了應對挑戰,各企業不得不推動業務快速迭代。此時中臺的優勢便開始顯現出來。

跟隨著阿里的步伐,騰訊、百度、京東、美團、滴滴、字節跳動等新老互聯網巨頭紛紛提出了自身的中臺戰略。

同一時間,在阿里內部曾經參與過中臺業務的專家高管紛紛出來創業,目標直指在產業互聯網轉型道路上苦苦探索的傳統企業。

其中的代表就有企加雲及其創始人喻思成。

喻思成1998年碩士畢業後,先後在BEA、Oracle甲骨文等世界級軟件廠商任職,2014年加入阿里出任集團副總裁,主管阿里雲的海外業務。

歷經了中國傳統企業信息化改造的20年,也見證了互聯網對傳統IT架構的挑戰,2017年喻思成決定離職創立企加雲,用互聯網體系架構以及中臺的方式把傳統的企業級軟件行業重新再做一遍。

截至目前,企加雲已經服務過幾十家大型企業,包括統一集團、居然之家、融創文旅等,當前主要聚焦於零售品牌、早教、文旅等行業。

“中臺是一個簡要的概念,我更願意把它定義為互聯網體系架構對傳統IT體系架構的重寫,其中包括Cloud Native雲原生和中臺等幾個趨勢。”喻思成對小飯桌說道,“目前我們只服務年營收在50億元以上的大企業客戶,因為只有這些金字塔尖的大企業才有動力和財力做互聯網架構改造和部署中臺,而且這些大企業客戶還能成為標杆幫助我們開拓更大的市場。”

據喻思成介紹,企加雲當前的客戶續約率接近100%,合同金額也從百萬級升級到千萬級。

2017年12月企加雲獲得了近億元人民幣A輪投資,由阿里巴巴、元璟資本和銀杏谷資本聯合投資。

讓數據成為互聯網時代“新石油”

“1990年中國企業開始了數字化轉型嘗試,ERP(企業資源計劃)、OA(自動辦公系統)等企業管理軟件是當時主流產品,這些軟件的核心功能就是幫助企業完成內部的業務自動化,實現公司對內部的有效管控。”喻思成回憶道。

由於ERP(企業資源計劃)的功能最早主要是從製造業的行業經驗中提煉出來的,而德國的製造業又最發達,因此德國的軟件廠商SAP思愛普成為ERP領域的世界主導者,世界500強中80%都用SAP思愛普的產品。

進入2010年後,移動互聯網橫掃了各行各業,以BAT為代表,其對IT系統的要求從過去的內部管控,變為了對外支撐業務快速迭代以服務快速變化的數字消費者。

2008年阿里率先提出了“去IOE”,即去掉IBM的小型機、Oracle的數據庫、EMC的存儲設備,代之以自己在開源軟件基礎上開發的系統。

在此背景下,阿里孵化出了阿里雲,以公有云IaaS取代IOE體系。

而上層的應用,ERP等強調對內管控的辦公軟件也無法滿足互聯網企業的要求,為了更高效地完成業務創新和迭代,“中臺”在阿里的推動下應運而生。

“在傳統的ERP時代IOE是標配,SAP、Oracle、IBM是行業霸主,但到了雲時代,‘業務中臺+數據中臺’的組合長期而言會取代這些組合。”喻思成判斷道。

而企加雲的定位,就是做“業務中臺+數據中臺”的雙中臺產品供應商。

其中業務中臺包括交易中心、營銷中心、訂單中心、會員中心、商品中心等,數據中臺包括大數據計算服務、數倉規劃、畫像分析、數據可視化等。

中臺“幹掉”國外巨頭,他離職阿里在SaaS領域造下一代的“淘寶”

數據中臺在下,業務中臺在上,數據中臺完成對企業內外部數據的打通整合以支撐上層業務的創新迭代,業務中臺則保證每個業務的創新都能基於全平臺的數據資源去推動。

數據的角色也從ERP時代業務數字化改造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一躍成為互聯網時代支撐智能決策的“新石油”。

舉個例子,企加雲有一個做早教的客戶,其內部有幾十個系統,歷史上產生了大量彼此隔絕的數據,而且隨著規模擴大,業務僵化找不到突破點的問題開始出現。

上線了雙中臺後,企加雲首先幫助其完成數據整合,然後針對其內外部數據ID打通,輔之以AI計算,企加雲發現可以做兩件事:第一,判斷原來的用戶是否生了二胎;第二,判斷原有用戶周圍是否存在其潛在用戶。

有了數據智能決策支撐,企加雲業務中臺的營銷中心就可以調動微信、短信、郵件、支付寶、淘寶卡包等全渠道方式精準地喚醒有價值用戶,開啟第二段用戶生命週期或者引導用戶進行熟人轉介紹,而這些都在業務中臺上的數字營銷中心實現。

“這就是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結合後完成閉環的一個場景。”喻思成對小飯桌分析道,“我們之所以做雙中臺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既幫助用戶提升數字化的水平,還能讓其立馬看到中臺的價值,也只有這樣做才能更有效率地推動市場教育工作。但是我們並不做中臺下面的技術平臺,包括EDAS(企業級分佈式應用服務),Dataphin(智能數據構建與管理)等,我們的中臺產品都是基於合作伙伴的技術平臺開發的。”

除了幫助客戶部署系統、實現數據智能決策,企加雲還會提供互聯網運營諮詢服務,把不擅長互聯網運營的傳統企業客戶扶上馬再送一程。“技術很重要,但是中臺賽道未來的勝負手在於對行業的業務理解。”

70%產品實現標準化

在中臺創業發展初期,各創業團隊的產品標準化率都還不高,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只能根據各公司的具體情況做大量的個性化開發。

但軟件類創業公司想要發展壯大,必須提高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從而才能實現規模化擴張。

喻思成介紹,企加雲在發展初期就立志做產品型的公司,截至目前其產品的標準化率已經達到70%,未來的目標是要達到80%以上。

中臺“幹掉”國外巨頭,他離職阿里在SaaS領域造下一代的“淘寶”

完成了產品標準化設計後,企加雲下一步要大力建設開發者生態,引入更多的生態合作伙伴幫助其完成剩下的20%-30%的個性化定製工作。

就好比是SAP思愛普在全世界各地的渠道代理商,SAP思愛普提供標準化的ERP和數據庫產品,代理商負責到客戶企業做軟件部署和調試,並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在產品之上開發增值應用。

“這是我們要走的第二步,在沒建成開發者生態之前,我們只能自己上手幫用戶開發個性化應用。”喻思成說道。

在零售品牌、早教、文旅等有優勢行業跑通產品和業務後,企加雲的第三步則要向更多行業做橫向拓展。

之所以一開始選擇這幾個行業開拓業務,是因為喻思成認為數據中臺必須先在C端消費者已經完成數字化改造的行業佈局,因為數字化的消費者會倒逼這些行業加緊數字化升級,而以上幾個行業符合這個邏輯且規模巨大。

而有了成熟的產品和開發者生態後,跨行業拓展也會相對容易一些。“跨行業拓展業務時,產品大框架不會動,只會根據不同行業的特性做版本迭代,整體上比從零起步要容易很多。”

賦能產業互聯網

與企加雲同行的還有一批從阿里出來的創業團隊,喻思成判斷由於中臺創業對團隊的要求比較高,目前市面上有發展潛力的參與者也就十幾家。

而且喻思成並不擔憂競爭,因為有更多人參與進來證明方向走對了,而且發展初期主要的挑戰並不來自於競爭,而來自於市場認可程度,有更多人幫助教育市場也有助於企加雲自身的發展。

另外喻思成判斷,各行各業進行中臺化改造和系統上雲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當完成這兩個趨勢後產業互聯網才能真正落地。

“當前完成中臺化和雲化的都是服務C端的消費類企業,當製造業等供給端的企業也開始大量上雲後,新一代的交易平臺就會在中臺型公司中出現。”

以製造業為例,當所有企業都完成中臺化改造並系統上雲後,就可以根據互聯互通的信息真正實現C2M的按需生產。

而提供中臺產品的企業可以借勢推動系統免費使用,然後按企業的實際成交額抽成。“就像現在的網商,在淘寶平臺免費開店和使用各種軟件服務,其中天貓會在交易流水中抽成實現盈利。”喻思成解釋道。

按其計劃,當前階段企加雲的目標是做一箇中臺產品的提供商,而未來的目標是賦能產業互聯網做平臺型企業。

“中臺是一個數千億規模的市場,一定能出來數個十億美金級的獨角獸,出現百億美金級的超級獨角獸也大有希望。”喻思成判斷道,“而要像SAP、Oracle那樣成為千億美金市值的企業,則要看大勢如何發展。”

而所謂的大勢或許就是中國企業對服務付費的意願能否像美國那樣大規模覺醒,以及能否出現一兩家企業完成生態級的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