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普惠和平安銀行到底有沒有關係?面對催貸者的威脅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s加油ing


感謝您的提問!針對您的問題我來給您解答一下:

1中國平安集團旗下有很多公司,而這些公司都是自負盈虧的

2平安銀行隸屬平安集團,但是盈利什麼的都是自己負責的,同樣平安普惠也是的

舉例說明:一個家庭有很多個子女,而這個家庭就是平安集團,子女就是平安銀行和平安普惠等,但是子女都希望證明自己給父母看我一年可以賺多少錢的

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還請您點個關注和點個贊,也讓更多和你一樣遇到同樣問題的小夥伴看看謝謝



代了嗎


平安普惠是中國平安聯營公司陸金所控股的子公司,而平安銀行是中國平安的子公司,見如下分析。

平安普惠股東

2015年8月20日中國平安公佈關聯交易信息,中國平安要把旗下的平安普惠100%的賣給陸金所控股,本次平安普惠是以20億美元的估值賣給陸金所,本次交易後中國平安持有陸金所接近20億美元的可轉換本票,所以現在平安普惠為陸金所控股期限的全資子公司,陸金所控股是註冊在開曼群島的公司,2018年報中,中國平安披露持有陸金所控股41.14%的股權。陸金所為中國平安聯營公司。

  • 陸金所融資歷史

陸金所最近處於輿論漩渦中,旗下陸金服要退出P2P業務,財富管理出現逾期,但是我覺得不用擔心,陸金所的實力還是很強,陸金所已完成3輪融資,最新投後估值為394億美元,超過平安銀行的A股市值。

2014年12月 完成首輪天使輪他投資。

2015年3月完成A輪4.85億美元融資。

2016年1月完成B輪12.16億美元融資。

2018年12完成C輪13,3億美元融資。



附中國平安財報中披露的持有陸金所控股的股權。

陸金所股權

平安銀行股東

平安銀行的大股東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平安銀行的股份為49.57%。

平安銀行的第2大股東是中國平安人壽保險公司,持有平安銀行的股份為6.11%,中國平安人壽保險公司的大股東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99%。

所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平安銀行的股份約為55.68%,超過50%,為平安銀行的控股股東。

所以平安普惠是中國平安聯營公司的子公司,而平安銀行是中國平安的子公司。

面對催收者如何維權

遇到暴力催收,如語言恐嚇、催收騷擾、上門威脅等手段,我們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現在全國都在打黑除惡,遇到類似情況果斷報警。


互金圈


平安旗下二個不同業務領域的版塊。普惠是放貸的業務。

平安普惠令人非常厭惡。

首先,未到還款日前五天開始騷擾電話。要求存款,違約並打擾借款人。

二,若未按時還款,威逼利誘極盡手段。什麼辦法都用,包括欺騙,讓你先還上,給你即時放一筆貸款週轉等一一一

三,利息很高。總之用半年至一年建議全清。不然全是高息貸款。

四,如果得不到延期,把他們催收方式錄音,截圖,留證,上法庭上時展示,獲得協議合理還本的機會


清鏡的天空


平安普惠簡單的說就是平安集團旗下的一個子公司或孫公司。

針對個人提供普惠金融貸款服務(普惠只是名字實際目前並不普惠),除了房產抵押和二次抵押外主要是個人信用貸款,因為信貸高風險,於是需要高利潤。客戶貸款除了利息外還需支付擔保費,保險費,手續服務等費用。。。。綜合費用24%等額本息,但絕不會超過法定36%這條紅線。

題主所說的暴力催收有何依據?如有,可自行取證交公安部門處理,法律會保護公民合法權益,但同樣也會保護公司合法經營的權利。

個人判斷,題主只是個人主觀判斷遭遇暴力催收,理解什麼叫個人主觀判斷嗎?平安的各業務部門還是比較合規守法的。即使催收電話打多了,語言強硬,或者上門態度不好,但基本不會觸碰法律底線(類似綜合費用都在法律範圍內)

所以。。。你懂的


大寶劍先生10215752


首先,二者都屬於平安集團旗下,但是二者的業務是獨立的,但是信貸業務只是平安銀行從多版塊中的的一項業務,而平安普惠主要就是做放貸業務。

其次,平安銀行的信貸業所面對的客群和平安普惠有所不同,銀行這邊的信貸產品利息會低一些,而普惠這邊的利息會高很多。

如果在還款過程中,遇到催收人員的威脅,大可不必太過害怕,目前國家越來越重視惡意催收,同時對於電話轟炸打擊越來越嚴厲,所以在接到催收電話的時候,可以適當錄音,然後打監管部門電話投訴,或者上〈聚投訴》平吧將你所遇到問題進行反饋。


湘村老盧


欺詐無知年輕人的普惠金融,當今的網貸凡有普惠惠民金融行業均屬於招遙欺詐,從而獲取各種費及極高利貸的套路貸本質,沒一家好東西。希望國家對這類網貸嚴厲打擊。


豆粒46


平安普惠和平安銀行,除了同屬平安集團旗下公司的關係,其實並沒有什麼特殊關係。業務方面,可能就是常見的貸款公司和放款銀行的關係,包括這個問題中的平安普惠和光大銀行等,也是這樣的關係。其實從平安普惠產品的描述中可以看到,這種關係中,貸款由合作銀行直接發放,但銀行也就只管放款,平安普惠才是產品設計和運營主體,所以要注意看自己籤的貸款合同甲乙方,搞清楚“投訴”對象。然後面對催貸者的威脅言語和行為,注意保留溝通證據,可以尋求律師的意見,覺得影響人身安全的不妨報警~


地產天天報889


既然大家都說平安普惠是高利貸,坑人,那麼如果能接受他的利息的人,是不是平安普惠就百分之百的放款給過來貸款的人


鼕鼕天我最帥


我感覺應該還款時人性話一點,既然幫了就相互理解一下。促成良性循環。現在大形式都這樣普惠出來給於適當的調整也是有必要的。


用戶314509857230


平安普惠和平安銀行都是平安集團下屬的子公司。平安普惠主打的是貸款業務,和平安銀行在貸款業務上有一定的競合。為什麼平安銀行有貸款業務,平安還要再設立一家平安普惠來競爭呢?是因為有這樣幾條原因:

一是平安銀行是銀保監會審批通過的12家全國股份制銀行之一,前身之一深圳發展銀行的證券代碼是深圳證交所的000001號股票。由平安收購整合後,成為平安集團三大業務板塊之一。眾所周知,銀行的主要業務是存款和貸款,利潤來源主要靠兩者的息差。那麼作為正規持牌的銀行,必然要遵守國家財經紀律。我國金融監管部門的首要任務歷來是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出現。因此,目前對銀行利率基本還是統一管理的。那麼銀行業的風控是第一位的。而大型商業銀行主要服務的對象就是工商企業,股份制銀雖然普遍以零售業務為重心,但是在個人貸款方面執行的就是審慎性原則,必然要挑選優質客戶。因此很多有貸款需求但不符合資質的客戶就被銀行排除在外,形成事實上的“貸款難”。這樣不利於刺激消費活躍經濟。也就是說銀行受制於監管政策,放貸的是比較優質的客戶,相對利率上會有優惠。

二是國家鼓勵普惠金融的政策刺激了平安普惠的高速發展。平安普惠的前身信安易貸、旗下產險的保證保險等很早就試水了貸款業務。在國家普惠金融政策鼓勵下,整合成了普惠金融業務集群。旗下的主要貸款產品主要有個人信用貸款和抵押貸款。由於這種貸款屬於民間借貸性質,因而它的利率就可以突破銀行利率的限制。所以相比銀行就要高得多,並且由於平安集團的全牌照優勢,它採用了借貸保證保險和擔保模式,一方面可以放大貸款槓桿,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貸款風險(如貸款收不回,則由保險賠付給資金出借方)。因而它的資金來源方比較多樣,可能是關聯方陸金所的P2P資金,也可能是銀團資金、信託資金。當然由於客戶資質某種程度上屬於“銀行棄兒”,自然風險成本就會體現在利率上。它的實際利率由借款利率和保證保險兩部分構成,經測算是超過了24%的年化利率的,達到了35%,沒有突破36%的監管上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超過24%年化利率的貸款產品可以視為高利貸。但是對於超過24%,沒有超過36%的利息是不支持償還的。而如果已經按照36%的年化利息去償還的,則不支持出借方返還。因此從維護自身權益出發,可以同其協商,最高按照24%的年化利率償還本息。若不同意,則可以通過仲裁或訴訟方式進行。

若出現逾期,被平安普惠惡性催收,應當注意收集證據,向平安集團投訴,向當地公安部門、以及銀保監會、互金辦等機構舉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記住,只要不是銀行貸款,其他非銀行方出借的資金,與你訂立的貸款合同都屬於民間借款性質,只受民法、合同法等約束。那些打著公安部門名義或用刑法等條款來催收的都屬於恐嚇。當然了,想辦法還清貸款是首要的,不然長期償還不了,對方還是可以到法院起訴你的,法院可以查封你的財產,還可以將你列入失信人名單,不利影響很多。總之,貸款一定要審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