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合作开公司,我出资金150万,他出30万现金带20万的设备,应该怎么分配股权?

我是11姐


你出资150万,你朋友出资共50万,你们共投资200万,按50万一股算,你占3股,他占一股,所以利润分成也按4股算,你占3份,他占一份。有协议另外算


千寻256370660


按照题主说的,最简单的就是按货币出资的方式,先把设备作价出资,设备经过资产评估后为20万,相当于题主出资150万,你朋友出资50万,你们的股权比例是3:1。但现实生活中股权比例复杂很多,很多公司死于股权设计上,我们举个例子:


1. 某公司有三个股东,分别是A,B,C,注册资本200万,A出资120万,B出资40万,C出资40万,

他们按货币出资的比例分别是A-60%,B-20%,C-20%,在运营一段时间后,C想退出公司,A

和B要求其退股,但在章程和合作条款上都没有对他转股有什么限制,核心技术都注册在这个公司里,很难更改,A和B就傻眼了,他们干的活给公司带来的收益,C就吃白食了。


看到了吗,这就是单纯的按货币出资算股权比例带来的风险。


初创公司其实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股权怎么设定,利润怎么分配,股权怎么退出


股权设定


公司出资方式有货币、 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劳务和信用出资。


我们一直有一个误区,就是按出资比例来分配股权。如果公司启动资金是100万,出资70万的股东即便不参与创业,占股70%是常识;在现在,资金股东(很多投资机构扮演了这样的角色)“掏大钱、占小股”已经成为常态。过去是最大变量。在现在,

是股权分配的最大变量。


题主没有描述你和你朋友分别负责什么,一般来说,公司有负责管理的、负责内容、负责技术和负责销售的,如果你们以后在运营过程中有特别依赖某一方的资源或者管理,那一方属于劳务出资,股权可多一点。

我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他们做电商公司,A股东占85%的股份,出资100万元,其他股东16%,A是公司的实控人也是大老板,准备吸纳B进来做管理人,与B约定15%的股份分三年实现,每年给5%,这样保证了团队和业务的稳定性。

题主的情况是两个人作为合伙人如何设定股权,

创始人是否要有绝对控制权

未来是否吸纳新的股东

是否设置股权池激励核心员工

这些都是要在公司前期设计股权的时候考虑的因素。当然在考虑这些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初创公司大概有哪些类型:


股权结构的三种模型


第一种:绝对控股型

这种模型是创始人占2/3以上,即67%的股权,合伙人占18%的股权,预留团队股权15%;该模式适用于大股东投钱最多,能力最强的情况。公司法规定超过67%以上的绝对控股权,这种情况老板拍板,拥有一票决定/否决权。

利润分配和控股可以拆分开来,利润比例按出资比例分配,但为了公司长久的发展,大股权要掌握控制权。


第二种:相对控股型

这种模型是创始人占51%的股权,合伙人加在一起占34%的股权,员工预留15%的股权。这种模型下,除了少数事情(如增资、解散、更新章程等)需要集体决策,其他事情还是大股东决定。


第三种:不控股型

这种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创始人占34%的股权,合伙人团队占51%的股权,激励股权占15%。这种模型主要适用于合伙人团队能力互补,每个人能力都很强,老大只是有战略相对优势的情况,所以基本合伙人的股权就相对平均一些。

这种情况为了公司的稳定性,最好签订一致行动协议,确保对公司有控制权。


利润怎么分配

收益分配原则是依法分配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原则;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股权比例和利润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题主和朋友是做短期的赚钱的生意,可以根据出资比例来分配利润,公司章程也可以对利润分配的方式进行自由约定。因此,首先要看公司章程对利润分配的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者在没有违反章程的情况下,可以以股东会决议的形式达成分配标准和方式即可。


股权怎么退出

一般来说,股权的退出方式有被收购或者按上市,初创公司来说,是比较担心老股东随意卖出股权,影响公司的稳定性,不过公司法规定了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公司法之所以规定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有限责任公司的老股东可以通过行使优先购买权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

另外,也可以约定老股东转股方要经过股东会的决策。


针对股权激励方式,我会在其他问题具体回答,有什么问题欢迎联系我。


青业


一般来说,你出现金150万,他出30万现金和价值20万的设备,公司注册资金200万;正常股权分配比例看,你占75%股权,他占25%股权。

现金就是硬通货,你出的150万,他出的30万,都不会有异议,异议点在价值20万的设备。不过,既然是生意合作,加上需要办理工商注册,按照游戏规则来,总是有利于生意发展和维系朋友感情,建议进行资产评估,认定设备市场价值;以后不管是什么时候,都不会在这个价值问题上扯皮,也不会说谁吃了亏,谁占了便宜。

朋友合伙开公司,除了需要出钱,还需要信任和了解。没有了解,不会走到一起成为朋友;没有信任,也不会出那么多钱一起搞公司。这在公司法上叫“资合+人合”!开公司就是资金的结合和人的结合。

分配股权问题上,是有很多奥秘的。公司法很多重大决策,都是股权占比2/3以上表决权,这是资金实力决定权的体现,也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所以,掌控公司决策权和处分权的股权比例点在高于2/3,也就是股权比例多于67%(含67%)即可。现实中,很多股东的股权占到33%也就是这个道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即便是朋友合伙,事先立规矩,事后按规矩办事,这是公司成功的关键,也是朋友感情维系的关键。公司没有规矩,股东不按规矩办事,会造成股东内耗,公司运营不下去,最后朋友都没法做。因此,成立公司前,双方应协商好各种公司规定,签署好出资人协议,明确好各自的权利义务,合作分工,供以后遵照执行。

因此,看重股权比例的同时,也要注意订立出资人协议,立好公司规矩,亲兄弟明算账,不然最后生意不成,朋友都做不成。


房坛法菜


注册的时候走公司法,哪个国家就走哪个国家的流程,这里我分享下你们之间可以怎么分配。

1.目前就只有你跟你朋友2个合伙人,最直接的就是按照出资比例,就相当于150:50,也就是说1:3,但是这个比例是相对比较危险的,你刚好是75%,超过2/3的比例,是可以修改公司章程的,像这种投资加入设备,前期的这些资金应该是不够的,还需要融入资金,后期的资金又从哪里来,那就要稀释股份,那就会影响股东架构,你需要知道66.7%,51%,33.4%这几个百分比的作用。

2.考虑朋友技术入股情况,除了设备,还可以知识产权入股,技术也可以入股,除了在工商局备案的章程,还可以有补充协议,分清楚你们的权力,责任,利益,这个是跟股权不冲突的,股份不一样,但是分红可以一样,而且小股东也可以有执行权,做好分工。

3.财务板块要做好,免得产生矛盾,小股东通过采购的途径吃大股东的资金也是有可能的,利益有时候也是很考验合伙人之间的信任度。

4.或者你也可以考虑再自己拉一个人进局,组成7:2:1的股权分配,看情况你这个应该初期需要投入资金,还可以协商多长时间内不能退出,如果退出只能把股份通过什么低价格卖给其他股东。

总的来说,合伙做生意,最重要的还是大家有钱挣,但是也存在风险,也许朋友之间很信任没必要搞的那么复杂,但大家既然要合作,有些风险要讲清楚,这样也可以防微杜渐。


谈判沟通的泥鳅


合伙创业,分好股权是第一步,合理科学的股权是创业成功的第一步,不合理的股权就是未来分手的一颗地雷,但是股权怎么分了?在你的项目当中,假设你是甲方你的朋友是乙方。

甲方出资:150万现金;乙方出资:30万现金+20万设备

在《公司法》中 ,除了货币资金外,

设备、土地和知识产权都是可以作为注册资本出资的。设备价值20万,就姑且算作20万,那么你们的出资比例就是150万:50万=3:1

也就是说甲方占有75%的股份,而乙方占有25%的股份,这样就结束了吗?

还没有!股份的分配有几个要素:出资、出力、资源,这三个是合伙创业必须考虑的三个投入要素,你考虑的是其中一个,你们俩是否都全职投入?各自的分工是什么?岗位的价值是多少?这些都是你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就是你们二人还有没有其他的资源带进了可以入股的?

资金、人力和资源都考虑的话,股份如何划分呢?股权分配的公式是:

股份=资金在项目中的权重*资金出资比例+人力在项目中的权重*人力出资比例+资源在项目中的权重*资源出资比重。

这个是合伙创业分配股份的一个基本的公司,你的表述 中只考虑了双方的货币出资!

比如你如果只出资不干活,这个项目全权由你的朋友来负责,这个应该如何去分?这就要参照上面的公式了。


壹号股权


您问的股权分配问题,是一个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我简单一说哈。

一、利润分配比例

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有协定,以章程约定为准。公司章程没有约定的,按出资比例确定利润分配比例。一句话,利润分配比例完全由股东协商确定。按您所说,一方出资150万,另一方总出资额50,如果按出资比例,就是3:1。那你们完全可以不约定这个比例,由你们自己协商。建议参考出资比例来约定利润分配比例。另外,如果认为设备出资的30万不如货币出资。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货币出资的分红占比。这样,经如您分配77%,另一方分配23%。这个比例仅是举例。

关于利润分配的比例一定要在公司章程中写清楚。这个要去工商局备案的,有法律效力的。请一定重视。

二、实物出资涉税处理

我想提示您重点注意的是,在出资过程中的相关税费的处理。很多出资人刚开始都没有提前筹划,等出现问题时有时无法弥补,或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您有提到另一方准备以20万设备出资。这设备目前的所有权人是您朋友吗?按税法规定,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设备就是非货币性资产哟),需要按财产转让所得交个人所得税。另外,还要按评估价交6.75%的增值税及附加税。

关于个人以设备出资,需要做以下几点:

1、请中介机构对该设备出具评估报告;

2、做完股权登记报告后,持该评估报告和工商出具的登记资料去税务交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时按评估价让税务代开增值税发票。发票上的采购方就是你们新成立的公司的全称。这样你们成立的公司才能把这个设备列入固定资产,其折旧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以减少您企业将来的企业所得税负担。

3、关于个人所得税。请注意让您朋友查找原来取得该设备的发票和单据,税务要据此计算您朋友应交的个人所得税。如果发票找不到了,那税务就会给核定一个价格哟。、

我为何说得这么详细呢?因为您需要据此考虑是否一定要实物出资,和出资过程中需要承担的相关成本。


三、关于设备出资价格

您提到另一方以30万出资,这个价格怎么来的?我上面提到需要出具评估报告,因为税务要以评估价确定该设备的公允价格,企业接受设备出资也是以评估报告的价格入账。简单说,就是不能你朋友说设备值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对吧?这对您和其他股东(万一将来会增加新股东呢)也才公平呀。如果这设备就值10万元,他按20万元入股并享受利润分配,就损害了您和其他股东的利益。看,法律在这方面想得很周全吧。

另外,如果您成立公司,建议您提前学下公司法。




伊娃说税


创始项目在确定股权比例之前要平衡几个核心的要素,这些要素要综合分析,有的时候并不是说你投的钱和你所占的比例一定要一致!这些核心的要素具体包括了:

1,项目的立项人,一般是指最早引进这个项目的人,一般要占有5%的股权!

2,项目的核心关系人,就是能够决定这个项目成败,赚钱的核心关系方,比如跟当地政府合作,这个权限一般是5%,那种必须得留出来

3,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这种一般要留出5%

4,核心操盘人,商业模式的创始人,一般是创始人,留出5%到10%

在扣除以上几个核心要素之后,剩余的股权,进行价值评估,然后再以投资额与项目评估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投资,打个比方吧!如果a方是操盘人,商业模式创始人,知识产权所有人也是这个项目的引进人,更是这个项目的核心关系所有者,那这个人在不投资的情况下,就应该拥有15%到25%的股权,我这个人还以人民币的形式投资,或者是以固定资产作价的形式投资,那么,它所占有的股权可能会更高!

商业思维,商业模式可以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单纯的人民币资本,变现是需要商业模式的,而固定资产这种,价值的议价空间更低了,所以我建议所有的创始人不要在前期就被传统思维型的投资人所绑架

我是孙洪鹤,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社交化商业裂变新方法的系列视频, 希望大家能够成为好朋友,也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



孙洪鹤


首先需要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股权?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股权指的就是公司股东依法享有的权利,即主要是收益权、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

提问者对于如何分配股权主要也要从收益权、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三方面进行考虑。

收益权:股东投资的主要收益就是利润分配(分红)。《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也就是说,股东的分红比例可以不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需要在公司章程中或出资人协议中予以明确。

决策权:有限责任公司的决策机关是股东会。享有多少决策权,主要看股东的表决权的比例。《公司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股东的表决权也可以不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配,只要公司章程予以明确即可。

经营管理权:有限责任公司中执行决策的机关一般为董事会(不设董事会的为执行董事),董事会的组成由股东会决定,董事长由董事选举产生。也就是说董事长或者执行董事不一定是大股东。董事实行一人一票制。如果想要获得经营管理权的,董事会成员至少占半数以上。

具体到这个问题:出资150万元和出资50万元,出资比例是75%、25%,不代表分红权、决策权的比例是75%、25%。有些股东本身具有一些不可量化的出资能力,比如资源、渠道、关系、营销推广能力等等。因此在实际公司的设立时,应当充分考虑股东可能对公司的贡献来综合考虑分红比例、决策比例等问题。

总之,出资比例有时仅代表出资金额的多少,所以要看出资者提问的出发点,与所有出资人达成一致即可。


不萌不休


这件事,我想你既然投150万做事情,这些早就打听很清楚了吧,但你仍然在问这个问题,说明你心中很纠结,对设备的20万所占股份比例不满意。

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你们双方的协商了,谁都不愿意吃亏的话,你们今后的合作前景堪忧。

做事关键在于人,合作伙伴很重要,马克斯有一名言:人生中最生大的选择一共加起来有20多次,只要做好其中的3-4次,你就会过的不错,如选择跟什么样的人结婚,跟什么样的人合伙,进入什么的行业,选择什么样的公司。

很多项目的失败都在于内耗,在于股东不和,互相搞事情,每个人各自揣这自己利益的小心思,想的自己的利益,导致业务无法发展壮大。

所以在合作之初,把该谈好的事情谈好,把各自的权责界限界定清楚,尤其是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重大问题的决策流程。

该放下的心结要放下,不要想着事事都要站尽便宜。股份该给多少就给多少,如果你过不了心里那道关,谈不成就不要谈了。

我是丁泳心,经验丰富的职场老梗,如果能帮到您,我很开心。关注我,您能获得更多的中肯的职场建议。


丁泳心职场老梗


由于不知道是合作开设的什么类型的公司,从有20万设备来看,应当是实体企业。

如果单纯地从价格和价值的情况来看,出资150万的人,应当占股权的3/4,出30万现金和20万设备的占股1/4.

但是,股权如何设置,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首先,有没有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因素,譬如技术主要在对方,那么,就要考虑技术入股的问题,给有技术的一方适当增加一些股权。其二,如果一方有市场,另一方只是财务投资,那么,有市场的一方,也需要考虑股权的比例,给予有市场的一方一定市场股权。第三,设备是新的,还是旧的,如果是新的,可以全额算。如果是旧的,则要评估以后算。而现金,则是实打实的。

所以,股权如何分配与设置,需要看具体情况,而不是笼统地确定股权比例。否则,会带来矛盾,留下隐患。尤其在赚钱以后,会迅速发生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