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學家和金融家是不是國際一流水平?

小糊塗神8888


中國的經濟學家和金融學家沒有一個是國際一流水平的。

沒有並不是中國人傻,不夠聰明,而是中國的經濟學家和金融學家缺乏國際最頂尖經濟以及金融運行操作的機會。

正由於缺乏這些最頂級的直接參與體驗的機會,所以在經濟理論和金融理念上一直都是被動式的學習別人的理論和理念。

由於世界經濟以西方設計的經濟體系為主,全球金融也是以西方主導的金融體系為主。中國的經濟學家和金融學家沒有機會進入世界經濟以及金融樞紐的中心,由於無法親手操盤世界經濟以及金融的運行,導致他們無法通過獲得一手資料。

打個比方。

如果把世界經濟以及金融必須成汽車,由於這輛汽車是屬於西方國家的,所以西方國家的經濟、金融學家可以經常駕駛這輛汽車。他們在駕駛這輛汽車的過程中能夠親身、敏感的知道這輛汽車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因此西方經濟學家、金融學家可以通過親自駕駛來發展這輛汽車中存在的問題,那些需要哪些修改善,如何在整體上去重新佈局,優化這輛汽車的設計等等。

而中國的經濟、金融學家,由於無法親自去駕駛這輛汽車,所以他們對這輛汽車的瞭解,都是停留在西方經濟、金融學家通過親身操作汽車活動的體驗,甚至總結後分享出來的資料中。

但是西方經濟、金融學家到底有沒有分享他們獲得的全部資料,或者他們在駕駛過程中對這輛汽車的問題是否能夠正確的評估都是個問題。

從這個比喻中就可以知道,中國經濟、金融學家在對全球經濟體系和金融體系的構造以及運行模式的瞭解,受制於西方人的感知。

由此西方人在經濟、金融方面的研究總比中國人先走一步,最麻煩的是如果西方人對經濟以及金融上的感知錯了,中國人也會跟著錯。

由於缺乏親自操控的機會,中國人要辨別西方人感知是否正確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西方人要辨別感知是否正確,他們只要再去操控一次就可以馬上得到答案。

所以西方人在研究經濟以及金融上要比中國人有更多的優勢,這也是為什麼我敢說中國沒有國際一流經濟和金融學家的原因。

一個沒開過車的人隨便你怎麼觀察別駕駛汽車,聽別人講解駕駛的體驗。在對一輛汽車的瞭解上,都肯定沒有直接駕駛汽車的人深刻。

中國的經濟、金融學家缺的是直接操控全球經濟以及金融運行的機會,由於缺乏這樣的機會,所以沒辦法在經濟和金融上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經濟、金融學家想在水平上達到一流,是非常辛苦,這需要比西方的經濟和金融學家付出多百倍的努力,從整個經濟、金融大體系中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去推導。

在推導過程中會遇到多重變量以及組合變量要去分析總結,這些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只要有一個地方被忽略,那麼你所有工作都等於零。因此有可能研究一輩子都可能沒有一個成果,所以沒人願意去幹啊。

但是西方人研究經濟和金融就方便多了,他們根據親自體驗設計一個數學模型,然後往裡面填充數據,親自再操控一番,根據實際操作反饋上來的數據,再分析一下成果就出來了。

但是西方經濟、金融學家獲得的成果都是走偏門的,所以缺乏系統性。所以西方在經濟和金融研究上雖然獲得很多成果,但是這些成果零散,在指導經濟以及金融建設上缺乏長期的指導意義。

不要懷疑我說的話,他們的缺陷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如果不是這樣,那麼西方就不會存在週期性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了。

其實人類目前對經濟以及金融的認識都是很膚淺的,膚淺得動不動就出現危機。


一號風手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講過一個笑話。有一次德國總理默克爾問一位德國經濟學家說,為什麼德國這些年一直沒有世界一流的經濟學家。這個經濟學家回答說,總理,你千萬不要擔心這個問題,有一流的經濟學家就沒有一流的經濟了。

中國有一流的經濟,所以暫時中國還沒有世界一流的經濟學家和金融學家。當然,如果中國能夠繼續保持經濟一流,一流的經濟學家和金融學家將來也一定會在中國出現的。

西方經濟學界受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太深。他們對社會主義的東西的忌諱,遠比我們對資本主義的東西的忌諱要大得多。“大多數的經濟學家還死抱著資本主義就是一個完美或近乎完美的制度,對很多東西視而不見。”。

自由市場本身有缺陷,作為經濟學家所要做的是去觀察市場有哪些缺陷,去分析為何會產生這些缺陷,去尋找有效彌補這些缺陷的方法和手段。而西方經濟學家所做的事卻是,想方設法地去掩飾市場的缺陷,構建很難自圓其說的理論來自欺欺人,而不管是否經得起事實的檢驗。西方經濟學連看似簡單的失業現象、工資現象都給出不了公認合理的解釋,微觀一套,宏觀一套。以前流行一套,現在又流行一套,過一陣可能又會流行另一套理論。但每一套都把自己當作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

舊的理論尚未完全被拋棄,新的解釋一流“新經濟”的理論還未來得及構建,自然就出不了一流的經濟學家。


大方妹幾


國際水平?笑話吧!目前的中國有真正的經濟學家嗎?記得人大的周孝正說過,能稱得上經濟學家的人中國不超過五個人,記者問他能說出名字嗎?他說我只說一個,吳敬蓮,吳敬蓮年事過高,也不再露面了,露面的只是一味的歌功頌德,沒有真話,你看電視上的那些專家學者教授,哪一個講真話?無外乎老百姓把他們叫做磚家叫獸,也不無道理。


八泉眼


中國最垃圾就是專家學者教授,不學無術,完全脫離實際,利用頭銜摟錢,沒有道德底線,什麼不要臉的話都敢說,完全不考慮後果,他們不是為國家,國民著想,完全徹底為自己私慾。他們徹底毀了中國幾千年文人學者道德底線,讓全國人民,甚至全世界人笑話,現在他們是垃圾,噁心,無德,小人的代名詞。


用戶8169454624331


中國的金融和經濟專家分兩類,有一小部分是真正做研究的,默默無聞,有真才實學,也有真知灼見,但有些人不愛聽,忠言逆耳。

最活躍、最有發言權的反而基本都是溜鬚拍馬的類型,你愛聽什麼就說什麼,有些連基本常識都不顧及了,外行都知道是謬論他們居然講得大言不慚,只要上峰高興。

金融和經濟是國家的命脈,事關國家的發展和強盛,也是老百姓生活幸福的根本保證,鑑於此,對某些磚家如何譴責都不為過。


相信未來BBA


是不是一流水平,實際上,他們自己心裡很清楚。

在理論上,達到一流水平的有幾個?有什麼值得驕傲的理論。尤其是能夠指導實踐,能夠帶來變革的理論有沒有。如果說改革開放初期,包括孫冶方在內的一批經濟學家,能夠結合當時中國的實際,提出一些在理論上有價值,在實踐種有作用的觀點的話,此後劉幾乎沒有了。用一些西方經濟學理論做幌子,加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就算自己的理論了。

在現實中,不深入實際,不走進企業,補傾聽真話,補思考問題,而是用學到的一些理論知識,套實際工作,又怎麼能夠指導實踐,能夠產生作用。

在學風上,不嚴謹,補實事求是,不敢說真話,不代表群眾和企業,成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又怎麼可能成為一名真正的經濟學家。所以,也就成為利益的奴隸了。


譚浩俊


現代經濟學和金融學都是起源於西歐國家,但未必一流的經濟學家和金融家就是這些國家的。客觀地講,中國40餘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世界經濟的貢獻達到百分之三十以上、以及我國人均GDP已達到1萬美元、這說明中國的經濟學家和金融家在應用經濟學、金融學方面是傑出的,應該祘是一流的吧,但經濟和金融的理論基礎可能不祘一流,尚待提高。





金絲鳥


這個問題很好。 下面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看法。。小生學疏才淺,還望個位大神指點。。 我這裡呢我把世界經濟比做一個村,村有100戶人家 總共種著100畝的韭菜,你家擁有2畝的韭菜 你鄰居家也同樣擁有2畝韭菜。 你呢,日思夜想的想著怎麼把這2畝田給經營好,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過上更好的日子。你鄰居家呢,也在努力的經營著自家的韭菜,但家裡有人胃口大,還有不想下田幹活的,所以呢,他們家的日子和關係有時會比較緊張了。。 這個日子不好過呀,鄰居家就有人開始有了歪主意了。。情節 1 ,在村裡散播謠言說,哎,估計今年的行情又要不好了,哪家哪家田地裡韭菜生病了(做了手腳),可能會傳染村裡整片田地 於是有的人開始恐慌,為了保證現在的利益最大化,哎,割肉 低價就把自己的田給轉租了 (哈哈 這就是等著抄底) 情節 2. 鄰居覺得自己家的韭菜收益,已經不能滿足自己高品質,於是又想出了個辦法,就是用市場價格 或者略高於 價格,承包了整個村韭菜的經營權, 於是通過壟斷市場,而哄抬價格(如鐵礦石) 還有很多款式 我就不一一寫了。。。。 你家韭菜全村長的最好 而你鄰居家收貨更多 這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非要分個勝負,那就是你的鄰居 聰明點 自利點 和壞點。。。


我世界我定義


任何一種專業知識被熟練掌握應用之後,就會變成常識,不瞭解的人覺得深不可測,從業者信手拈來。

中國的經濟學家和金融家的專業水平與世界上所有同行相比,分毫不差,成就上有區別是因為所處的社會環境、個人的道德境界、規則的約束力等方面構成的綜合前提不一。

在理論上看,如果客觀條件相同,誰也不比誰強,但中國的學者與世界優秀學者有個短時間內無法跨越的差距:哲學境界。

哲學境界不是說有就能有的,而是要在充滿哲學智慧的環境裡成長、沉澱,自如圓融于思想,舉手投足間自有法度,這就是文化底蘊。中國的環境缺少那樣的氛圍,決定了中國學者成就的高度低於世界同類學者,與智力無關。


旁敲側擊991


看到這一問題,讓我想起了一位外國專家對中國經濟學家的評價,他說:“毛澤東是世界上超一流的經濟學家!”我很贊同這一觀點。

毛主席曾經說過,日本人之所以敢侵略中國,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處於一盤散沙的局面,中國人沒有被組織起來;二是中國沒有實現工業化。為了解決這兩大難題,毛主席把馬列主義和中國的實踐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中國共產黨運用毛澤東思想指導中國革命的實踐,促使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於一九四九年建立了新中國,並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組織起來的任務。經過二十八年的建設,中國實現了工業化的目標!有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為證:1952年到1956年工業生產的增加值平均每年增加19%;1957年到1978年的工業增加值,平均每年增加11.5%。鄧小平在聯合國宣佈,中國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目前即無內債,也無外債。

毛主席說過,在社會主義階段還存在著資產階級法權,我們要適當加以限制。所以毛主席不急於收回香港和澳門,保持社會主義的中國和西方國家的聯繫通道。因此,鄧小平進一步總結說:“無論是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都是調控經濟的手段,不是確定姓資,還是姓社的根本依據。”所以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的第一大貿易國和第二大經濟體。

通過以上分析,完全可以證明毛主席是世界上超一流的經濟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