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过于看重健康就不会健康,至少是心理难健康”你怎么看?

老孙遁世无闷


过于看重健康,人就不健康是真的,过于看重健康会给自己带来很多负面心理,真正的健康是合理善食,心态平衡,适当运动,追求理想。


心理建设


我刚写了一篇文章,我愿意贴过来分享给你

人的思维真的是一件极具破坏性的存在

你越关注,就越缺乏

像是在家里,弟弟敷面膜擦保养比我要勤快得多得多

好吧,我根本就不擦任何东西,晚上还经常忘记洗脸

但我没有任何皮肤问题

弟弟一直长痘痘(小声)

还是拿减肥这件事来说吧

人越减肥,越容易吃多

不吃多,也是长期处在看自己不顺眼兼长肉的状态

而我很瘦的同事,尽管偶尔也会参与怎么会这么瘦的讨论

平时都是想吃就吃

我自己自然瘦的时候也是一样

没有关注倾注在“我是不是又吃多了”“我控制不住我自己”“我好胖”……上

结果是我自然就瘦了

拿考试这件事来说

十次大考里有八九次我都能拿班级或年级第一

平时会高过我的同学,在大考会失常

重点是,我每次考试都“心不在焉”

我每次考试之前,都会自然而然地,不把考试当回事

期末考的时候,我在草稿纸上写寒假计划

高考的时候,我脑子里想着的是考成什么样都行,反正我要复读(是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但是当时我信了)

考研的时候,我脑子里想着的是我反正准备找工作了……

越是考试,我越是不在乎考试。

结果往往是考出了我的平均水平。

前面已经说过——反而会考第一。

因为我已经尽可能地减少了限制住自己的东西。

我已经尽可能地,虽然也是不自觉地,放下了得失心,减少了与负面想法创造的现实的博弈——就算你们出现,我也不怕你们,我拥抱你们,我接受你们——最后,我到达的是事情自动变好的阶段。

就是这样。

老人家关注自己健康,有八成是在害怕自己不健康,两成相信自己一直健康。

这种博弈的情况下,你认为情况会如何呢?

祝好


槿溪


为社会奉献了一辈子难免身体受到伤害,年轻时还能扛一下到了晚年三病两疼就多了,去医院费用又高,退养了养老金又少怎么办只能加強功能锻炼,本人就是在工厂干了三十四年曾经受过二次重伤,当时为了完成技改任务咬牙坚持上班,现在看来真是太糊涂了,老了遇到天气变化常常旧伤复发,想想我那些工友下岗后为了生活打工压力太大而逝去,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刘先钢


老年人看重健康没有错,但过于看重健康这种心理万万要不得。

海军总医院教授裴宏恩主任说:许多老年朋友的不健康,恰恰在于过度讲究健康。明明都是使用了六七十年的“老设备”,却希望能检测出年轻人身体运行的参数,这怎么可能?追求不可能的事情,只能伤害自己,能健康么?

活了这么多年,不就图个开心快乐吗?为什么要以健康为目标呢?

我们应该去享受健康,而不是整天被他奴役,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每天吃饭前吃饭后要测身体各项指数,感冒咳嗽赶紧往医院跑,每次去医院排队,坐地铁,排队,挂号,排队,抽血,排队,等结果,排队,检查,排队,等结果,排队,坐车。这些恐怕只是基本流程。每天战战兢兢,即使没有生病也真的要折腾出病来。

心理健康完全可以对生理健康产生影响,这句话不是开玩笑,是有科学依据的。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过于看重健康其实就是一种忧虑,悲观的表现。

大量的有关身心医学及心理卫生学的研究结果证明,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以对个体的生理活动、生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关研究认为,具有某些性格特征的个体容易患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情绪急躁、缺乏耐心、易激动的人易患冠心病;焦虑、忧郁情绪易引发心肌梗塞。

这些调查和研究都证明,不良的心理状态,特别是不良的情绪状态、过强的情绪刺激都会对个体的身体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

健康是条件,不是目标,正视健康,开心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十里鲸落说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异常的精神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

故养生者,应注意情志调摄,因为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怒伤肝: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易于恢复身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

思伤脾:中医认为:“思则气结。”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即可出现食欲不振、讷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忧伤肺: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呼吸功能受损。《红楼梦》中多愁善感、忧郁伤身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恐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晕、阳痿,并可致人于死地。民间常俗说“吓死人”,就是因为恐则气下。

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等情志变化,贯穿在生活之中。避免过激情志的较好方法是:

遇事要镇定自如,冷静地对待目前的复杂情况。事情过后,不要长期放在心上,自寻烦恼。

要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要乐观。

要淡泊宁静,知足长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另外,平日多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寻找精神寄托,这样对预防情志过度,保证脏腑安泰,促进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


蒲呢阿伦


健康是人人都看重的,这里讲老年人因为年龄大有暍求长寿,我认为保持轻薇锻炼身体,心情要舒畅少忧少想少烦,针对自已身体状况做些扦查有必要的,小病少吃药,多吃原生植物的蔬果之类,动物之类适可就行,海鲜少吃为好,特别搞营消的什么磁补性营养性少吃,豆类多吃,要懂科学也不要把假科学搞混了,钱花了受骗上当还影响情绪,贫困地区老人80,90多岁高寿老人吃什么,随自然一点好,有颗好心情就能有好身体!


结红529


看重健康是没有错的—不管年轻人或是老年人。因为看重健康就会戒烟戒酒,就会去锻炼身体,就会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而所谓“过于”看重健康是指什么?!是不是血压血糖量的太勤了,保健品吃的太多了,有个头疼咳嗽拉肚子就赶紧往医院跑。有个伤风感冒就吃药打针挂吊瓶。结果免疫力越来越弱。所以,不能过度看重健康还是有点道理的。我喜欢锻炼身体,偶尔有个发烧咳嗽拉肚子多喝水也不吃药。一年到头都不去医院。也很少感冒。出汗了吹点风打几个喷嚏就过去了。我给孩子们说,身体里面的免疫力就像小区的保安。有点小病就吃药打针,就好比小区一有事,物业就请警察,保安就懒得动了。


柴文灿


老年人过于看重健康,就会不健康,至少是心里难健康。

这种认识很正确。

因为,任何事情用力过多,过猛,都会适得其反的。就像你养花种草,为了早点让花开花,天天浇水施肥一样。结果不但没有看到花开,连花苗也浇死了。任何拔苗助长,急于求成,都是枉费心机。这就是拿着棒槌当针用,拿着铁锤拍蚊蝇,不匹配不说,还因用力过猛伤害自己。

人都怕死,尤其老年人。其实,静心养性,顺其自然,时蔬新鲜,荤素搭配;该吃则吃,该睡就睡,放开心志,颐养天年。何乐而不为呢?


即此慕闲逸


老年人关注健康是对的,不光是老年人青年人也如此。老年人退休以后,工作压力没有那么大了,放松一下是正常的。平时要注意生活和饮食规律,保持一个乐观的精神状态,适当的活动。人上了年纪,生理机能退化是正常的,千万不要有心理负担。

我个人认为,年轻人也应该祝身体健康,很多毛病都是年轻时的积累,到老年机能不行了才暴露出来。


关宝庆1


  千篇一律的健康指标,误人不浅!

    老年体征的退行性变化,应该视为正常,何必当做病变?天天测血压、量体重,形成负担,为此食寝不安,反生大患。

    抗衰老? 衰老岂能抗,天下哪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真善美。第一是真,有真才有善与美。素面朝天是自信的美;薄施粉黛,是自尊的美。    

    敬畏生命。现代医学科技的发达,给与人类防治疾病和减缓痛苦的外力,有病就治,有药就吃。过度的治疗,得到的是无尊严无意义的生命。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孝”字,真是对晚辈严酷的考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