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

沉睡的古老恶魔


康熙遗诏传位于皇四子胤禛无疑,博物馆有“康熙传位遗诏”的存档为证。

康熙遗诏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前去南苑行猎的康熙帝因风寒加重,病情加重不治而亡。驾崩前将皇三子、皇四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二子、皇十三子及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八人召至御前安排后事。

在康熙帝驾崩后第七天,隆科多与张廷玉同时从“正大光明”匾后取下康熙遗诏进行了宣读。

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遗诏的宣读,正式代表了皇四子胤禛成为了法定皇位继承人,几天后胤禛在太和殿继位登基,是为雍正皇帝。


修改遗诏之说

九子夺嫡是最不被人看好的胤禛笑到了最后,鉴于康熙帝生前最宠爱皇十四子大将军王允禵,胤禛的继位出乎众人所料,于是不久便有传言纷纷。这则传言,野史中有详细记载。

先帝欲将大统传于允禵,圣躬不豫时,降旨召允禵来京,其旨为隆科多隐,先帝殡天之日,允禵不到,隆科多传旨,遂立当今……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禵,今上将“十”改为“于”字。


事实证明,此传言乃后人编撰,雍正帝不能修改遗诏,原因如下。

  • 按照书写格式,传位诏书中“皇四子”“皇十四子”中的“皇”字不可缺,这样一来,如果要按野史中修改遗诏,就成了“皇于四子”,造成了语法上的行不通。
  • 按照字体来看。当时并无简化“于”字,按史料来看,凡是表达这个字意思的一概使用的是“於”,请问这个字怎么修改才能改成“于”字?

  • 按照规制传位诏书要写全名。那么问题来了,允禵的“禵”字怎么修改才能修改成胤禛的“禛”字?
  • 按照清朝正式诏书规制看。清朝正式诏书大多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而传位诏书还要多加一种蒙古族文字字,即便汉字可以修改,满蒙两种文字如何修改?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所谓的“修改诏书”纯粹是无稽之谈。

事实上,康熙帝虽然一度有立允禵为储君的意向,但允禵在西宁开建衙府,大肆索贿,引起康熙帝不满,所以在自己病时让本来代他祭天的允禵远离朝廷,而改为皇四子胤禛代其祭天,这个时候已经说明此事康熙帝已经没有传位于允禵的意思。

胤禛皇位的合法性还在乾隆的《裕陵神功圣德碑》中找到佐证,康熙让胤禛继位,存在着隔代的考虑。而且辽宁省档案馆有“康熙传位诏书”的存档,为“修改遗诏”之说最终做出了最真实的解答。这份遗诏自右向左,自上而下,用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共1700余字,充分证明了胤禛皇位的合法性,也为存留了几百年的谣言进行了澄清。


在九子夺嫡过程中,各方势力为了争夺皇位无所不用其极,相信胤禛修改诏书这一谣言便是其他势力所为,这是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的使然,再加上后人对此事加以故事性改编,久而久之便出现这种以假乱真的野史,且当故事看看罢了!


望风瑟瑟


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是清朝历史的一个谜团。

要解开这个谜团,还需要从康熙遗诏入手。

康熙遗诏存世仅剩四份

康熙皇帝逝世后,遗诏颁布天下,告示全国。康熙遗诏当时由文书官抄了几十张,以迅速传出圣旨,不过至今只存四张。

在已考据为真的四张中,两张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两张在北京故宫,其中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保存的不但有御玺,还有汉满文对照版,显示曾呈献给康熙看,非常珍稀。

康熙遗诏谜团是汉字艺术造成的

康熙遗诏人气旺,是因为康熙传位之争的历史谜团造成的。

野史传说,康熙遗诏中原写“传十四子”,雍正将“十”改成“于”,变成“传于四子”,也就是传位于雍正自己;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吴奇隆演的雍正自称窜改遗旨,更强化民众印象。

这是在利用汉字“十”和“于”之间的相似艺术来编写的故事,但这不是事实!

康熙遗诏满文版是关键

《康熙遗诏》满文中,“于”和“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而且,“于”是现代简体字的写法,过去的繁体字写法是“於”。因此,将“十”改为“于”是不可能的。“十”改为“于”只是小说里的说法,不是历史事实。

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遗诏显示,康熙明明是写“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意指:各方面都很像我),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绝非添加笔画就能改字,数百年谣言不攻自破。

所以,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纯属无稽之谈,不值一驳!


管理故事会


其实什么都不是,因为遗诏的内容根本就不是什么“传位十四子”。

首先,清朝对于皇子不管是书面用语,还是口头用语,都不会直接称“某子”,而是会称为“皇某子”,就是说即使遗诏上会这样写,也只会说“皇十四子”,而不会是“十四子”,所以你说怎么改成“传位于四子”呢?再怎么改也只会是“传皇于四子”啊!



同时“于”可是我们现在的简体字,清朝用的还是繁体字,也就是“于”非“于”,而是“於”,所以“十”再怎么改也改不了“於”吧!

再者即使汉字的“十”能改成“于”,那满文、蒙文怎么改?要知道“康熙遗诏”可是用满文、汉文、蒙文三种文字写出来的,所以无论如何也是改不了的。



再者现如今真正的汉文版的康熙遗诏早就被辽宁省档案馆给公布出来了,其诏书的原文中说要传位于雍正,它是这样写道的: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看到没,它写的是“雍亲王皇四子胤禛”,所以你说这怎么改?根本就无从下手,再怎么改也变不了让皇十四子登基的内容。

同时我们还需要认清楚一点,那就是“康熙遗诏”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它证明不了雍正登基的不合法性,也证明不了雍正登基的合法性。

因为“康熙遗诏”不是康熙死前留下的,而是雍正登基后让自己的亲信拟定的,然后颁布天下的。也就是说实际上“康熙遗诏”的内容就是雍正想让世人看到的内容,他想怎么写就能怎么写,因此这份遗诏做不了任何的证明。



其实现如今的史学界置疑雍正登基的合法性,不是因为什么“康熙遗诏”,而是他继位的过程。康熙到底是怎么传位给雍正的,从现如今的史书来看,可谓是漏洞百出,雍正本人根本就无法自圆其说。首先雍正最早提及当时康熙传位于他的情形是在雍正元年,在这一年的八月,雍正上谕:“圣祖……命朕缵承统绪,于去年十一月十三日仓猝之间,一言而定大计”,就是当时康熙口谕让他做皇帝,但是对于周围有什么人,雍正却什么都没说。

之后到了雍正五年,雍正又再次提及康熙传位时的情形,这次较之雍正元年时详细了许多。十月雍正上谕:“皇考升遐之日,召朕之诸兄弟及隆科多人见,面降谕旨,以大统付朕。是大臣之内,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这时雍正开始提及到了康熙口谕传位时,身边有着诸皇子和唯一的大臣隆科多,而此时对于诸皇子到底都有谁,雍正并未细说。



到了雍正七年,雍正在述说康熙传位时的情形开始变得极为的详细,雍正在《大义觉迷录》这样说道:“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冬至之前,朕奉皇考之命,代祀南郊。时皇考圣躬不豫,静摄于畅春园。……至十三日,皇考召朕于斋所。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王允祉、淳亲王允祐、阿其那(即允祀)、塞思黑(允禟)、允䄉、允裪、怡亲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即皇帝位。’是时,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贝勒允禑,贝子允祎在寝宫外祗候。及朕驰至问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泪劝慰。其夜戌时,龙驭上宾。朕哀恸呼号,实不欲生,隆科多乃述皇考遗诏。朕闻之惊恸,昏仆于地。诚亲王等向朕叩首,劝朕节哀。朕始强起办理大事。”,这时雍正将康熙传位于他时的情形描述的十分详细,诸皇子中都有谁到场,康熙是怎么说,诸皇子对于他登基后的表现等等都说的是十分的详细。



到这里很多人就都会有这么一些疑问:

  1. 雍正登基之初就有很多置疑他登基的不合法性,为何他不在一登基就在上谕中说出他于雍正七年时所说的话呢?为何偏偏要在允祀、允禟、允䄉等反对他的皇子都或被囚禁,或去世的情况下才说出来呢?
  2. 雍正此前一直都在强调自己在康熙去世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要当皇帝的事情,他曾说:“朕向者不特无意于大位,心实苦之。前岁十一月十三日,皇考始下旨意,朕竟不知。朕若知之,自别有道理,皇考宾天之后,方宣旨于朕”(《上谕内阁》)。但是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曾这样说过“至十三日,皇考召朕于斋所.....及朕驰至问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泪劝慰。其夜戌时,龙驭上宾”,就是说康熙在弥留之际曾召见雍正,且于康熙长谈了近八个小时,试问在这八个小时,康熙怎么可能不跟他说要传位于雍正的事情呢?这完全不合乎常理。
  3. 雍正在雍正五年和雍正七年都说“是大臣之内,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
    就是说隆科多是陪在康熙皇帝病榻前的唯一大臣,可是在雍正五年,雍正亦说过:“圣祖仁皇帝升遐之日,隆科多并未在御前,亦未派出近御之人”(《东华录》),前后转变未免太快。
  4.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说“果亲王允礼.....在寝宫外祗候”,但是隆科多却曾这样说过:“圣祖皇帝宾天之日,臣先回京城,果亲王在内(指皇宫内)值班,闻大事出,与臣遇于西直门大街,告以皇上绍登大位之言,果亲王神色乖张,有类疯狂,闻其奔回邸,并未在宫迎驾伺候”(《上谕八旗》),就是康熙驾崩的时候,允礼在皇宫内值班,在听到皇宫中传出吵闹声,他跑了出来,然后与隆科多在西直门大街碰面,之后在听说雍正继位后,就突然疯疯癫癫的逃回家去了。从这句话可以得知当时的果亲王允礼并未在康熙的寝宫侍奉。如此我们亦可猜测所谓的8人受康熙面谕传位于雍正一事,很有可能是雍正自己编造的。
  5.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曾说:“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王允祉、淳亲王允祐、阿其那(即允祀)、塞思黑(允禟)、允䄉、允裪、怡亲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即皇帝位。’”
    ,就是说在雍正未来前,康熙就将要传位于雍正的事情告知了胤祥、隆科多等八人。按理说既然他们都提前得知了雍正要登基的消息,雍正到来时如允祥这些与他亲近的皇子也应该要告知他啊!可是据雍正自己所说,他是直到康熙去世后才知道,这显然也是不合乎常理的。

综上所述,雍正的即位其实是很有问题的,这其中虽然不能证明雍正的帝位就是从皇十四子的手中抢来的,但是却可以说明雍正的即位的确是存在着某些阴暗面,很有可能的确就是靠某些不光彩的手段从某位皇子中夺来的。



至于是哪位皇子,还真的有可能就是皇十四子。其实从康熙在世最后几年的几件事情来看,皇十四子胤禵确是当时最有可能坐上帝位的。首先在康熙六十年十一月,胤禵回京述职时,辅国公阿布兰特地等宗室曾出班迎接,而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说明当时康熙已有意让他继位,再是曾有过数次大臣们上奏折时,他们将“大将军王”抬写,与皇帝并列,而此时康熙并没有严加训斥他们,而是选择默认,这也足以说明康熙想要传位于他的意思。



当然以上都仅仅只是猜测,目前尚无明确的实证,可以明确的证明雍正的帝位真的是篡夺而来的。但是唯一可以明确的是,对于清朝来说,雍正的确是位好皇帝,他力挽狂然,拯救大清于危难之际,让清朝腐败的朝政一扫而空,得以继续延续百年的时间,因此对于大清来说雍正的出现,就是老天给予清朝的又一次复兴的机会。因雍正的存在,清朝“故当时国帑丰盈,人民富庶,良有以也”


澳古说历史


康熙确实是传位给四皇子胤禛(雍正),篡改遗诏之事不成立。

康熙传位!

康熙处事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选择继承人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则:一没有能力的不会要;结党营私的也不会要;兄弟之间使阴招的更不会要。他想来想去,只有四阿哥胤禛合适。康熙早年对他的太子非常得意,但是后来康熙看出太子胤礽一者有克母之相,二者把亲生兄弟的生死不当回事,三是对父皇(康熙)的病情漠不关心,所以最终下定决心取消了太子的继位权。



康熙废立太子之后,开始考虑选择其他的儿子继位。他考虑再三,长子胤禔与兄弟们不和,竟然在第1次废太子的时候,怂恿康熙杀死太子,这使得康熙对胤禔十分不满意,最终把他囚禁了起来。再说三儿子胤祉,他将大阿哥用巫盅之术的事告诉了康熙,而康熙表面对他比较嘉奖,心里面却感觉嫌弃,这个三阿哥以为太子失势,大阿哥被囚禁,皇位一定会轮到自己了,但是康熙其实对他也不满意。八阿哥也是蠢蠢欲动,想利用群臣举荐来为自己争取皇位,他的此举也被康熙所厌恶,所以也不是皇帝人选。



最后的人选是,四皇子和十四皇子,而十四皇子只会打仗,不会管理国务。后人传闻四皇子篡改了康熙的遗诏,抢夺了14皇子的皇位。这是故意污蔑雍正。至今这封诏书一式4份,以满汉多种文字书写保存完好,并且分散在四处展览,不可能出现“传位十四子”被改成“传位于四子”之事,况且繁体字“於”笔画复杂,难以随便修改。


再说,康熙十分喜爱雍正的儿子弘历(乾隆),曾经将弘历亲自接到身边抚养教育 ,甚至有时候和军机大臣商讨国事时,也不避讳这个孙子,而这种待遇也只有太子的儿子才有。在诸多皇孙之中,也就只有弘历这么惹康熙喜爱。而康熙明知道自己快要不行的时候,还要派14皇子为大将军去西征,有哪个皇帝会在临死之时将自己中意的继承人调到偏远之地呢?而且14皇子军队的后勤都由四皇子调遣,京中防务也给了和四皇子关系很好的隆科多,这说明了康熙已经在尽力为四皇子铺路了。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康熙确实是传位给4皇子雍正,没有篡改遗诏之事,有的话,也是谣言。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清朝雍正皇帝的一生有两个历史谜团,一个是雍正的死亡原因,另一个则是雍正的即位之谜。从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开始到现在,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对雍正究竟是怎样当上了皇帝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有人认为康熙确实是传位给了雍正,也有人认为康熙的遗命是传位给皇十四子胤禵,康熙死后雍正、张庭玉、隆科多等人偷偷修改了诏书,让雍正篡位登基。那么这两种观点究竟哪一个才是真的?康熙遗诏中到底将皇位传给了谁?


“康熙遗诏”是不是真的存在?

“康熙遗诏”现如今被收藏在辽宁省档案馆中,上面写的是“传位于四子胤禛”,而一部分学者认为康熙临死时皇十四子胤禵正在西北作战,康熙身边只有隆科多、张庭玉等雍正嫡系成员,所以遗诏很有可能被其篡改,将“十”改为“于”,然而再向朝野上下宣布遗命,雍正顺利登基。

但是经过一些历史学者的研究讨论得出:辽宁省档案馆的“康熙遗诏”并非是康熙本人的亲笔字迹,而是后人临摹出来的诏书;而且这道“康熙遗诏”的现世时间也是雍正即位之后,所以说康熙本身并没有立下关于皇位继承人的诏书。这一点很快得到了证实,根据《清圣祖实录》的记载:历史上的康熙是在公元1722年12月20日病情突然加重,驾崩在了畅春园。按照康熙的死亡原因来说,康熙本人没有立下皇位继承人诏书的观点更为可靠一些。再加上雍正即位后对于诏书的一系列措施而言,“康熙遗诏”很有可能是雍正等人自行杜撰出来的产物。


并未辜负康熙期望的正统继承人——雍正

另一方面,康熙晚年由于“九子夺嫡”事件的影响,对于立太子一事颇为劳心伤神,直到暮年临终之际才有了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两个合适人选。而当时皇十四子胤禵正在西北打仗,身边剩下的只有皇四子胤禛,再加上胤禛本身就有当皇帝的能力,也有一班子颇有实力的辅佐大臣,确实是当皇帝的不二人选。

归根结底,“雍正是康熙正儿八经的皇位继承”人选这种观点更能让人信服,而且雍正即位之后也是整顿吏治、平叛安民,成为了“康乾盛世”至关重要的中枢点,也算是没有辜负康熙的一片信任,巩固了大清江山,于情于理,都可以说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正统的继承人。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雍正改遗诏的可能性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则完全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就没办法这样改。


首先,“十”这个字在清朝的时候没有办法写成“于”,写出来以后意思也变了。清朝的“于”,和现在的“于”并不是一个意思。历史上“于”的意思多是“属于”、“关于”,或者“对于”等,也可以通“迂”这个字。因此,从字面意思来看,康熙遗诏如果改为“传位于四子”,是不合适的,也读不通。如果非要加入“于”这个意思,则在清朝时只能写成“於”。虽然有时候,“于”和“於”也可以共用,但是在正规场合,是不可能通用的。“传位于四子”这样的写法,根本不会出现。

其次,清朝皇室是旗人,清朝的官方文字是满文。虽然在清朝中后期以后,汉文基本上成为了清朝皇室的主流。但是在清朝前期,满文依然是皇室书写的根本。并且在清朝宫廷的正式文书中,满文也是一直都存在的,到清朝灭亡时依然存在。因此。康熙遗诏这样关乎国本的重大文书,一定也是有满文写成的,至少也是满汉双文。从这方面来讲,即便汉字可以把“十”改为“于”,但是满文却是无法类似更改的。


再则,康熙遗诏,传位于哪个皇子,是一定会写名字的。皇四子名字叫胤禛,皇十四子名字叫胤祯,这两个名字念起来虽然有一点点相同,但是写法却是完全不同的。如果雍正改了遗诏,把“十”改为“于”,但是“祯”怎样改为“禛”呢?根本是无法改的。如果不改,那岂不成了“传位于四子胤祯”?岂不是闹了天大的笑话?

所以,无论怎样看,雍正将康熙遗诏的“十”改为“于”,都是不可能的事。更何况,要是雍正真的有改遗诏的能力,为何不直接重写一个“遗诏”呢,这样当然会更稳妥吧?


苏绽


雍正当皇帝,很多人没想到。

康熙晚年,爆发了著名的九子夺嫡: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明争暗斗。新皇帝最有可能会是谁?作为大臣的我应该支持谁才能对我最有利?

康熙驾崩后,新皇帝继位,大家一看新皇帝顿时傻眼了:怎么会是他?没想到啊!

这位新皇帝,不是当了几十年的太子胤礽,不是被称为“八贤王”的八阿哥胤禩,也不是在康熙晚年得到重用、被封为大将军王的十四阿哥胤禵,而是朝野上下都不怎么看好的四阿哥胤禛。

为什么会是四阿哥胤禛呢?他这个冷面王,虽然办事效率高,但做事不留情面,朝廷上下很多官员都害怕四阿哥胤禛,也没什么人认为胤禛能在这场夺嫡大战中胜出。

大多数人看好的是这两位阿哥: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他们俩,一个贤名远扬,一个晚年受宠。

但最后,却是四阿哥胤禛当了皇帝,这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

“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

放眼整个清朝,满清十二帝中数雍正的继位最被人们议论。有很多人说在康熙的遗诏中,原先写的是“传位十四子”,只是这份遗诏被雍正拿到了,雍正将遗诏修改成“传位于四子”,即传位给自己。

那么事实是怎样呢?

我们先不看遗诏的事情,先来看看康熙想选谁当新皇帝,或者说康熙最应该选谁当新皇帝。

平心而论,在这几个争夺皇位的儿子里,康熙最应该选的就是雍正,没有之一。

几个皇子中,当了几十年太子的胤礽最先被淘汰出局,康熙培养了他几十年,但胤礽终究不能成大器,康熙只能忍痛废除;八阿哥胤禩,虽然有“八贤王”之称,但他的贤名是装出来的,以宽仁来收买人心的他早晚会出事。

十四阿哥胤禵呢?他不是在康熙晚年很受宠,并且被封为大将军王吗?不错,但他也不合适。胤禵胆子过大而胸襟太小,这样是会出事情的。一个帝王,想成就大事就要有开阔的胸襟,这一点上看,胤禵是不合适的。

康熙是一位圣君,被人称为“千古一帝”。对于皇帝来说,选择一位合适的继承人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王朝能不能继续发展下去。对康熙来讲,在康熙晚年出现了国库空虚和吏治腐败的问题,这都是棘手的事情,他必须选一个敢做事、能做事的人,来改革清王朝,让王朝能出现新的生机。


这个人就是雍正。雍正被称为是冷面王,正是因为他敢做事、能做事、有恒心有毅力能够把事情做下去。只有选择雍正,大清朝才能进行大的改革,康熙遗留下来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改诏书是不存在的,事实上也是行不通的。

前面我已经分析了,康熙最应该把皇位给雍正。但如果,如果康熙真的很想让十四子胤禵继位的话,雍正能不能改诏书呢?不能!他改不了的。

遗诏是用三种文字,即满文、汉文、蒙文来写的。雍正能改得了汉文,那满文呢?蒙文呢?他要怎么改?

就算遗诏只用汉字写,也不存在把“十”改成“于”的可能,因为“于”是简体字,康熙那时候用的还是繁体字的“於”。

可以确定的是:雍正继位后,呕心沥血,对清王朝进行了多项改革,让国库充盈起来,国家发展得更好了。康乾盛世中,雍正作为承上启下的一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简单平凡123123


“十改于”是关于清世宗(雍正帝)流传最广的传说,没有之一!那么,这所谓“十改于”真的存在吗?“干勾于”这个字并不属于简体字,其在中国古代便已经存在,这也是“十改于”传说得以广为流传的最大前提。如果于是简体字,无论一简还是二简,这个传说都无从说起。



清朝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

前面说到,于字在中国古代早已存在。因此,“十改于”理论上是可能成立的。但清朝对皇子的称呼却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清朝为了强调皇子身份的尊贵,在口头或书面语中涉及皇子齿序时,通常会称呼皇某子而不是某子或者某皇子。例如潜邸时期的雍正帝,应该叫皇四子而不是四子或者四皇子。换言之,在清朝“传位十四子”的标准写法应该是“传位皇十四子”。如果“十改于”,那就是“传位皇于四子”,显然是说不通的!



满文的问题

除了称呼习惯之外,还有一点我们也无法回避,那就是清朝的正式档案都是满汉双语对照的,著名的道光帝秘密立储诏书就是实证。直到道光年间,传位诏书依然使用满汉双语对照,康熙年间满语使用更加普遍,自然不会例外。汉字十字可以改成于字,满文却是另一套文字系统,十字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改成于字的!综上所述,“十改于”的传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所谓雍正帝篡改遗诏说纯属子虚乌有。



康熙帝传位遗诏实物尚存

前面说到“十改于”站不住脚,实际上无须太多考证,康熙帝的传位遗诏实物并没有遗失,就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满汉对照,很长的一大段文字,并不是简简单单“传位于四子”几个字!既然有实物,那还存在什么争议?其实,这个争议并不是遗诏的内容,而是这道遗诏本身!这道所谓遗诏并不是康熙帝亲笔所写。那么,问题就来了——雍正帝即位之后,玉玺掌握在他手里,伪造出一道“真”遗诏并不困难,仅仅只是操作层面的问题。



现存的康熙帝传位遗诏是真是假

现存康熙帝传位遗诏的真伪问题我们已经无从确认。就遗诏本身而言,纸是真的诏书专用纸张、印也是真的玉玺印、所写内容与真实继承皇位者也是一致的……从这几个层面而言,这就是一份真遗诏!如假包换。可为什么不是康熙帝亲笔所写呢?首先,晚年康熙帝身体违和,或许已经没有什么气力亲自动笔了。其次,彼时不是雍正之后的秘密立储,正式诏书通常情况下都是皇帝口述、专人代笔,并不需要皇帝亲自动笔。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康熙帝根本没有留下书面诏书,传位只是口述。为了留下“实质性证据”,雍正帝事后命人弄出了这么一个东西,但内容应该没有太大出入的。



康熙帝到底准备让谁继承皇位

关于康熙帝原本选定了皇十四子允禵作为继承人这个问题,个人认为可能性并不大。很多人认定康熙帝选择了允禵,无非是带兵的问题,将那么多军队都交到允禵手里了,难道还不是“继承人”吗?但个人认为,这恰恰否定了允禵是“继承人”的可能性!您见过皇帝去世前把皇位继承人支到千里之外的吗?这里面变数是在太大了,一天都可能使形势发生永久性逆转,更何况是从青海返回北京,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也得很多天!等允禵回来,黄花菜早凉了……更何况,国不可一日无君,康熙帝不太可能让皇位虚悬那么久等允禵回来。可是,康熙帝并没有提前宣召允禵回京,由此可见允禵并不是康熙属意的继承人。



再就是康熙帝把允禵大军的后援补给“承包”给年羹尧的问题。年羹尧是谁?雍正帝的“奴才”兼大舅哥之一!二人之间既是名义上的主仆,又是实际上的姻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让年羹尧出任川陕总督,等于是从东线和南线两面堵死了允禵的后援补给线。而提拔年羹尧出任川陕总督的不是别人,正是康熙帝本人!康熙帝是实权皇帝,直到去世手里一直紧握着权柄,潜邸时期的雍正帝还没有能力跳过父亲康熙帝直接任命年羹尧出任川陕总督。更重要的是,川陕搭配在清朝总督中并不常见,更多的是陕甘搭配。陕甘搭配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在南线四川给青海允禵所部“开了天窗”;而川陕搭配则完全堵死了允禵的后路!这种搭配,只要不傻谁都能看得出用心。康熙帝这么搞目的何在?就是让允禵变成纸老虎,不是吗?年羹尧升任川陕总督是在康熙六十年,而这正是康熙帝着手准备身后事的时期!一年之后,康熙帝去世……



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可见康熙帝从来就没有准备让允禵继承皇位。那么,又何来“传位十四子”之说呢?


农民工歪说历史


第一个问题,李德全隆科多之死因。康熙晚年是准备传位十四的,并且同时大力培养他,让他统领全国军队,攻打青海建立军功,就是在为移交权力做准备。而暗处的老四也开始布局,准备夺位。当康熙写下传位于十四子的诏书并交给心腹李德全的时候,早被身为领侍卫内大臣的老四安插的眼线得知,老四知道再不动手等诏书公布一切就晚了。于是老四连夜进宫谋杀了康熙,圣旨传位十四子改为于四子。这当中隆科多身为九门提督投向老四出力不少。李德全做了几十年的太监总管是康熙心腹,留着他阴谋无法掩盖,只能杀了,至于会不会引起旁人的疑心已经顾不得了。隆科多知道了太多秘密,最终被雍正安置罪名也杀了。

整个事件中,老四平日里都装做一副吃斋念佛与世无争的面孔,而实际上简朴淡泊只是生活上的,老四内心对权势的欲望却是穷凶极欲。康熙看走眼了,他实际上是把老四当成宰相人才来培养的,以为他无心权位,正好锻炼他处理行政事务,为心爱的十四子接班后培养一个既是皇族,又能领导文官集团的人才,是以康熙交派一些内政事务给老四打理,而把最重要的军权交给十四,因为枪杆子里出政权是古今中外不变的硬道理。但后来很多雍正王朝的电视剧粉却把老四得以处理内政曲解成康熙有意传位老四。如果康熙要传位老四为什么不把军权交给老四或者老十三,而是交给老十四并把老十三囚禁,使得老十四得以集中军权,如果康熙真的传位给老四,那老四根本没有要杀李德全的理由,同样也没有理由杀拥立功臣隆科多,真相只能是老四扮猪吃老虎,扮佛谋杀康熙,然后处理掉该处理的人。

第二个问题,德妃之死和老十四的结局,德妃的封号为德,显然不是随便起的名,可想而知德妃是一个注重道德品行的女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她喜欢纯真无心机的老十四而不喜欢阴沉城府极深的老四,并不是雍正粉狡辩的因为老四自小送给别的妃子抚养长大的原因。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注重德行的女人,面对老十四的优秀,他的为将统兵才能,他纯真无邪的品行和老四形成太大的反差,德妃无法喜欢老四也喜欢不起来,自然也是把老十四当做唯一的皇位继承人看待。

而老四之所以篡位成功的原因是老十四有一大弱点。老十四的政治斗争经验太差,和他的统兵才能差十万八千里。接到康熙死讯他第一时间居然是赶快回到京城给父亲奔丧。完全忽视了下一步皇位该怎么继承,如果是由自己继承,那必须大军回师威压京城则一切水到渠成,如果无意于坐皇位或者说也不反感老四坐皇位,那最起码事先说好或是和已经掌控京城的老四达成协议我回来只奔丧不反对你老四做皇帝,以后还是我管军你管政,这样起码老十四做不了皇帝但也不至于落得后来的下场。但恰恰就是因为老十四在政治上的智商是硬伤啊,如果说他的军事课是90分那么政治课就只能得20分。而老四得分相反。或许在当时老十四的眼里老四是这样的,老四只是一个平时看起来不起眼,也没听过有什么拉帮结派的朋党和朝堂支持者,热衷吃斋念佛,偶尔帮助父亲搞搞政务的闲散王爷。只要自己回京奔丧之后,手握几十万军权,什么还不都是自己的。老十四大概就是在这样乐观局势又悲伤父亲的心态下不加防备亲身踏入险地的。

而实际上形势是什么呢?老四的确看上去没什么实力,就是个行政上班族,在众多对皇位虎视眈眈的皇子互相看紧的情况下也做不了什么大动作。但就在这样缺少时间和机会的艰难情况下老四却恰恰抓住了几个要命的核心权力。首先在人畜无害的伪装下悄然混成了领侍卫内大臣,掌握紫禁城的武装权限。然后又得到隆科多这个九门提督的效忠掌握了京城的武装权限,在谋杀康熙后突然而来的权力真空期把握住机会,果断释放被康熙关了十几年的曾经掌管兵部一把手的老十三,而老十三也不负所望在极短的时间里重新掌握了京城最大的驻军丰台大营。这里注意,康熙自始至终并没有释放老十三,这也是康熙有意识打断老四在军事上的脊梁骨的铁一般的事实,总是把所有军权都集中给老十四一个人。只可惜老十四最终走了扶苏的老路,是个正常人都看得出来秦始皇要传位扶苏,康熙要传位老十四,可是这两个人都是军事能力很高,政治斗争低能,都莫名其妙的在掌握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篡位者反杀。

德妃的立场很显然是站在老十四这边的,不光是因为疼爱自己抚养成人的老十四胜过从小被别的妃子养大的老四,更是因为她明白康熙要传位给老十四。所以当老四用闪电速度控制京城并诱捕软禁了老十四,然后公然宣称康熙传位于四子,德妃当然知道这里面玩的是什么文字把戏。史书记载德妃拒绝接受皇太后的封号,让雍正当场下不了台,爸爸突然死了,传位给自己的圣旨缺少有力人证,亲妈还表示不认这个圣旨。

那么为什么德妃不干脆公布真相,号召大家一起推翻雍正的假圣旨帮老十四翻盘呢?问题恐怕在于假如老四是别的妃子生的,德妃毫不犹豫会拼个鱼死网破,可偏偏这个老四也是自己生的,难道德妃要大声宣扬我的大儿子伪造圣旨抢了我小儿子的皇位,然后我们这一房除了反贼就是反贼家属?那么就算扳倒了老四,恐怕老十四也会陷入家丑外扬的风波。正是出于这样的投鼠忌器的心理,使得德妃只能赌气式的不配合,这样雍正登基仪式在一开始很不顺利。

但很快精于算计的雍正便明白德妃心里在想什么,也知道她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所以雍正不担心德妃会拆穿自己的假圣旨,而只是苦恼怎么让德妃尽快就范,配合自己赶紧完成登基免得夜长梦多。我猜想雍正用了老十四做交易,史书记载雍正以老十四在先皇葬礼上失仪为由,准备重重治罪,这下爱子心切的德妃马上慌了,小儿子已经失去了皇位,如果再失去了性命那一切就完了,只要能保住小儿子的命,她愿意做任何事,于是在德妃迟疑几日后终于转变态度勉强配合老四完成了登基仪式,只是目睹大儿子为了权欲不择手段敢于弑父杀弟的狠辣,她彻底寒心了,悲哀老四的阴险,伤心丈夫死的不明不白,怜惜意气风发手握兵马大权的老十四转眼变成阶下囚,愤郁在心的德妃不久离世,而老十四只能在监禁中渡过漫漫人生。雍正终于不用走出最后的一步死棋,如果真的走到杀了老十四那一步,那对谁都没有好处,可能还真的就把自己名声也搞臭了,杀老八老九还可以理解,杀同母亲弟弟这个就太丧心病狂了。

第三个问题,雍正的“去污”运动;雍正得位不正,心虚之下自觉理亏,接位过程中的不为人道的种种经常成为街头巷尾的百姓谈资,使得雍正如坐针毡,于是终身都致力于替自己洗去污点的各种操作,后来证明这些自己以为是骚操作的行动大多都是糟操作。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自我解嘲式的说因为我爸爸死的时候没把立储圣旨讲明白,以至于很多人怀疑我的传位圣旨是假的,为了避免以后再有类似的问题,我决定以后皇帝的传位圣旨都要提前写好,就放在某某殿的牌匾后面,但是这个操作仔细一推敲就儿戏了,难道会有侍卫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眠不休的盯着守着?如果不是,那么岂不是很容易被宫里人打开偷看到内容?如果是,你说没人敢看或者没有泄露过,那么大家都提前不知道内容,那么岂不是在交接皇位时会有被调包伪造的可能?反正谁也没打开看过,再次造成又一个冤假错案?

我想任何正常的想法应该是找个密室宝库之类的地方封存起来等到需要传位的时候再拿出来吧,所以定这个立储圣旨的规矩完全不科学不合理,经不起细推嘛,反正雍正估计已经是心里虚的不行,看到别人交头接耳每天议论自己,总想为自己说点辩解的话以图心理安慰吧,好比做自我心理暗示,我的圣旨是真的,是的,就是这样没错,只是因为没有提前公布有这么个圣旨所以让你们误解我的圣旨是假的,等我改过来以后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这可能也就是关心则乱,好比下围棋,越是局面不好,越是想化解,结果反而下出了昏招。

二是大义觉迷录,有个叫曾静的知识分子,就好比现在的公知,他写信劝大将军岳钟琪造反,其中就写到雍正弑父杀弟夺位,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应该推翻他。这让雍正脸很黑,虽然岳钟琪不敢造反还把曾静的信主动交出来表忠心,但雍正已然不愿意自己的黑暗面被手握军权的岳钟琪知道,你今天不反我,并不代表明天不反我,万一哪天你想反我了又提起这事怎么办,知道的太多了隆科多就是你的榜样。于是岳钟琪无辜被免职罢官,也是倒霉,皇上的臭史就算只是知道一下也是大罪,朕就是这样的霸道总裁。朕要写一本书,让天下人都读着背熟,朕要给他们灌输“真理”,让他们都相信朕的话。于是雍正洋洋洒洒写了一本书,大意就是朕好难啊,朕是真命天子,因为种种误会让朕很受委屈,朕要辟谣,于是费尽心思各种洗地洗白的作文字,然后名为大义觉迷录,我的话最大,理最真,所以叫大义,让街头巷尾说我坏话的百姓都觉悟吧,迷途知返吧,是为觉迷。让这本书像新华字典一样人手一本,印发全国。每个人都读一读,看一看,洗涤洗涤内心的反动思想。

然而作为一个皇帝,尤其是正当得位来的,必定有一份自信和从容,并不需要自己给自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一份正大光明来路正当的圣旨才是最能证明一切的,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行的端不怕别人说什么。然而雍正仿佛在夺位时用光了智商,以至于后来智商不够用了屡屡出昏招,搞了一出又一出让人哭笑不得的洗去污点的运动。还是后来乾隆上台实在看不下去了,爸爸这样造作的太明显了,有点自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了,跟祥林嫂一样见人就说我不是假的,我是真的请相信我书里写的。简直是个坑爹啊,坑害儿子的爹,这不是搞的身为儿子的乾隆也尴尬了吗,成为嫌疑犯的后继者。于是乾隆宣称大义觉迷录违禁,是禁书,赶紧都交出来销毁,都别看了,忘了它写过什么,说过什么。反正老子是皇帝,老子最大,老子就是正当,你们不服也得服,不得不说这才是皇帝应该有的派头,自信和威风。有很多人说乾隆推翻了很多雍正的政策,乾隆错了,但在我看来雍正生在一个合法性受质疑的年代他很多时候被逼做的事情不一定都正确,或者说短期看正确,长期看特别到了乾隆这代就不行了,必须要改。

第四个问题,现在人对雍正的认知。现在人对雍正的认知主要来自电视剧或者小说雍正王朝,在影视作品里,雍正就是圣母白莲花附加主角必胜光环代表正义,从来没有主动夺位都是位子找上我的,别人争破头争不到,我不想要都往我手上跳。打打杀杀阴谋诡计都是别人干的,我为了苍生地里被水淹都难过的落下一滴泪,多么博爱又善良,朕就是这样的秉性,就是这样的汉子,他们都是贪污受贿草菅人命,我是干实事低调谦虚又忍让。我不做皇帝简直没这个理了还,能拯救一切的只有我,别人都是商纣一样的暴君,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天选之子唯一一个就是我。但是牛皮吹过头了会炸,不可能存在完美的人,如果有,那一定是编的。现在流行一个证明圣旨是真的说法是圣旨写了四份不同文字,不可能每份都改都造假,还有十改成于也没法改,因为于在哪个时候是繁体字的於。

但这个解释仔细想下经不起推敲,雍正在“去污”运动里有一个骚(糟)操作就是发明立储圣旨要放某某殿牌匾后面,那么四个圣旨一起放?这不是很滑稽吗?把一个严肃的事弄的瞬间很喜感了,如果只放汉语的圣旨,把满蒙其他语的放皇家记录机构里,那就起不到保密作用了,到处乱放怎么保守住谁是太子的秘密?那么你要说雍正以前的圣旨都是四语写的,只有雍正以后才是单语写的?这不是越说越牵强了吗?怎么不说就雍正传位圣旨是四语写的,其他所有圣旨都是单语,否则你能找出来更多四语写的圣旨吗?

我认为正常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为了方便清国不同语言地区的人方便查阅皇帝的圣旨,在皇帝的圣旨整理分类归档的时候会在类似现在文史档案馆一类的机构里备份满蒙等文字的圣旨抄录备份,因为很多满蒙贵族不认识汉文啊,这很正常,但这是后期做国家文件档案整理记录的时候补充的资料,是后来抄写的,并非康熙随口说一句话就有四个人冒出来写四份不同文字的圣旨,然后找四个太监每人宣旨读一遍,这是搞笑不是合理。但是可以被有心人拿来利用,做出牵强附会的解释,这也算是雍正“去污”运动在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一个版本。

还有改圣旨不一定是改字,找张空白圣旨再写一份很容易,压根不用在原版上画蛇添足。持四语圣旨这个说法的人不是看电视剧得出的结论,因为电视剧都是古装剧不会讲几百年后大家发现原来每份圣旨都是四语,这是有一定历史研究的人提出来的,我们可以确定说这个观点的人一定是支持认可雍正的,就像我是反对质疑雍正的合法性一样。有赞同就有反对,道理要在互相讨论中才能让更多人看清楚,并不是说所有的说法都必须统一口径,只许说雍正接位合法,不许反对,所有文章千篇一律粉雍正,所有评论一致点赞保持队形不要乱。这就是思想强制了,一言堂。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看了我文章的人不一定相信我说的,但至少再去看各种粉雍正的文章时心里会对以前没注意到的细节多了一些体会,会学会怀疑与学问,学问都是在怀疑中反复推敲出来的,绝不是填鸭式的灌输强迫接受出来的。那么近些年随着电视剧的流行也确实有很多喜爱九龙夺嫡话题的人纷纷发表各自的立场观点看法,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你说雍正合法,我说篡位。没问题,有分歧有争议很正常,但是每个人对历史不同说法的接受应该是独立思考消化过后才形成自己的观点,也就是建立起自己的历史观,而不是找一本现成的书或者电视剧一看,直接复制到脑海里,你说是啥就是啥,没有怀疑,没有思考,甚至连一些很简单浅显的错误和牵强的解释都去照搬,拿来主义。那就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了。

第五个问题,九子夺嫡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很多人是通过电视剧或者小说来认识雍正的。因为影视剧的走向追剧从而受到引导,接受了电视剧里的人设。不会有闲空功夫去认真参考史书记载去思考,形成自己认知下的雍正,就是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电视剧观众眼里只有一个孙悟空,跑题了。

用电视剧里的情节来谈雍正只是把作者心里的雍正拿出来复述一遍而已,看过电视剧的人不用说都知道雍正是个什么样,跟电视剧里一样。那么到底真正的雍正是什么样的呢?就像易中天说三国一样,真实已不可考,但我们能通过一些史书里记载的少量文字的字里行间里推理推断出很多显而易见的事实,从而像拼图一样逐渐完善一个尽可能多的康熙,雍正乃至九子夺嫡的画面。

现代多部电视剧里有个有意思的点,就是九龙夺嫡大多被描写为四八夺嫡,就是老八和老四是皇位的主要竞争对手,电视剧描写了老八是个伪君子,实力强大,老四是运气加险胜。但实际上“老八危机”很大概率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早在康熙中期老八确实流露出对皇位的渴望,暗地里造势有个张道士算命的说自己有龙相,这时候老八也确实笼络了很多大臣支持自己,我想老八的原意大概是投康熙所好,知道康熙喜欢听算命的下批语,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不就是因为算命测八字出了好评语备受康熙的爱怜亲自抚养吗。老八大概也想和弘历一样,爸爸,算命的也说我八字好,爸爸去哪儿也天天带上我吧。不料康熙并不吃这套,直接就说了你别痴心妄想了,皇位不会传给你的。

但这时候大臣们却想做从龙之臣,建拥立之功。集合起来在康熙面前说老八的好话,硬要把老八推上太子候补位,以后老八登基大家好有功劳。这下可捅大篓子了,马屁拍马蹄铁上了,群臣都被康熙臭骂一顿,首辅佟国维直接被罢官。康熙的反击是强烈和无情的,直接公然骂老八,你妈就是个奴仆库里出来的低贱女人,凭你这么低劣的不纯血统不可能当皇帝,皇帝都是高贵的血统当的,爸爸对儿子说出这么恶毒难听的话我想康熙并不是说给老八听的,而是说给群臣听的,你们想群起逼朕立老八为太子,朕的反击就是这么刚猛,朕就说你们推荐的在我看来就是贱种,你们再想给贱种当臣属那你们就更下贱,直接让群臣不能再提老八了。

在这个事件里我们可以分析出两个事情,一是康熙不立老八为太子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就在康熙已经发怒杀了张道士后,为什么还有群臣硬要往上推老八,我想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除了老八无人可推了,当时太子虽然复立,但群臣都知道这是为了避免皇子夺位而设的傀儡,早晚要立新太子,老八交际能力不错,主管财政部门,有钱又善于和群臣打好关系,老九老十也都支持,这样的人做了皇帝,群臣都开心,而老四这时候只是个内务府总管,和老八比差远了,并不是电视剧里所谓的“贤王”,老四倒真的有可能是“孤臣”,孤独无人追捧的边缘人物,并不起眼。所以群臣根本没注意到老四,老八才是当时唯一明亮的星,这才是真实的历史,并不是电视剧里描写的伪君子坏蛋。

老八之所以被康熙骂不是因为康熙不喜欢老八,而是康熙是个权欲很重的人,我在现实生活中也认识一些做生意的强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抓紧权力不肯分给别人一点哪怕是自己的儿子,甚至有的人老了死了都来不及给儿子交接班,就是因为贪恋权力的感觉,哪怕直到死的一刻都不想交出去,身为有为帝王的康熙我相信他更严重,他容不得别人伸手想要自己的权力,谁要就打谁,康熙一开始杀张道士只是教育一下老八,而群臣进逼才让康熙动了真怒,这是群起造反,想学李世民提前夺权让我康熙去做李渊当太上皇,提前退休,实际上康熙到死都是皇帝,没做过太上皇,谁想让我做太上皇我就搞臭他,说他是贱货生的不配,支持他的哪怕是当我助手几十年的佟国维我也要罢了他,没有人敢挑战我的权威。这才是老八失败的原因,并非电视剧里杜撰的混淆视听的情节。而发生这些事的时候是在康熙中期,也就是说离他死还有二十来年,那么老八就是一个二十年前就已经被康熙彻底否决的没有前途的人,他怎么可能在二十年以后再作为反派终极大BOSS和老四决战紫禁之巅?

二是康熙到底属意谁为太子,我们知道经过老八一事后人人都明白不能跟皇上提选太子,那就是等于让康熙提前准备腾位置,那是要掉脑袋的忌讳。其实拨开盘根错节我们顺藤摸瓜可以发现真正对皇位有角逐的其实就三个人,老八,老十四,老四。老八自荐失败,被罢了主管财政的职务,实际上已经提前出局,当然在电视剧里这个死鬼BOSS又被复活还在继续管着户部还和李卫大战三百回合这种关公战秦琼的戏文就别当真了。。

那么再说老四吧,到了康熙晚年,老十三因为一些史书也记载不详的小事被康熙圈禁,要知道大阿哥是因为自告奋勇要帮康熙杀太子才被康熙永久圈禁,老十三又是因为犯了什么大错被永久圈禁?或许不是因为史书记载不详的小事,而是真的就是小事,康熙借微不足道的小事借题发挥永久圈禁老十三,因为老十三之前主管兵部,他掌握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军权,而圈禁老十三的原因是康熙知道一山不能容二虎,这个杀伐果决的帝王已经不允许再有诸子夺权的苗头出现,西北战事打起来了,他要把军权集中交给唯一一个想交给的儿子,而不是让老十三分权,所以老十三是被康熙故意夺权的。我想假如后来老十四战胜回朝,康熙会释放老十三并对他无辜受累表达一定的歉意。

老十三自幼被老四教读书长大,和老四是铁哥们,康熙对待老十三的无情间接我们也知道了康熙只是把老四当成一个不重要的边缘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中如果说老八老十四他们是还珠格格里的五阿哥和尔康,那么老四的戏份可能就是尔泰的戏份,很少,而且随时杀青都不影响主线剧情,有时候真相就是这么简单。

而老四却还能成为角逐夺嫡三巨头之一,并不是康熙看重他,而是老四自身的奋斗,他隐忍,城府极深,没人能看透他,他利用多年内务主管的职务已经在宫内布下深厚的势力,对外一副吃素念佛人畜无害样,对内已经悄然得到九门提督也就是京城军权掌握者隆科多的效忠,至此政变的把握已经有了五成,而最险的在于康熙死后很短时间的真空期老四释放了老十三,而他也在极短时间里重新恢复了一部分在军队的实力,成功控制了丰台大营!如果说掌握了皇宫能掌握一万军队,掌握了九门提督就再加3万人,而掌握了丰台大营就又多了五万人,大概就是这么个比方吧,这时老四政变的成功率直接飙升到九成,假如丰台大营被回京的老十四掌握的话,那么鹿死谁手还是未知数,老四真的就只有五成成功的机会。

但最终三巨头的最后一个老十四此时只带了几个随从踏入了老四掌控的铁桶一般的京师!老四苟了大半辈子,无人看好。老十四巅峰时掌握全国军队,封大将军王,哪怕是潜在对手老十三都被康熙爸爸提前关起来了。但老四在最关键的时间,最要害的地点,集合最重要的人对老十四形成绝对优势,一举赢了,这是经典的教科书式的政变成功案例,老四抓住了所有关键,没有比他更完美的谋划了。

最后再说说康熙为什么属意的太子是老十四,实际上史书记载已经很清楚的说了康熙晚期很喜欢老十四,觉得老十四最像自己,像自己的勇武,能带兵打仗,康熙不喜欢别人催自己提前立太子腾位置,但并不是他就没想过太子要传给谁,看他晚年一系列的操作,无辜关老十三,集中军权给老十四,并不仅仅是尽一切准备和青海大战一场,实际上这场仗打到年羹尧打完经历了好多年,确实是很难打的大硬仗。能看的出康熙真的看重老十四,老八被二十年前骂成废人,老四一直像个佛系宅男光吃素没什么武勇,还体弱多病,康熙也不会看上这么个病秧子。而老十四年轻精壮,自己老了不能再征战,但老十四替自己完成了,顺带也把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大部分军权给了老十四,我想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康熙晚期属意的太子就是老十四。

那么有没有可能康熙也喜欢同样勇武的老十三呢?没可能,因为康熙是个注重出生血统高贵的人,老十三小时候是老四带大的,可想而知老十三的生母没资格抚养皇子,而德妃身为康熙后期得宠的妃子,出生血统要好的多,连带老十四也是血统比老十三高贵的,康熙是个看重算命八字迷信的人,所以当把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军权只能交给一个勇武的儿子时他毫不犹豫的找茬关了老十三,就像对老八一样绝情 ,把所有的重心放在老十四一个人身上,并不是他纯因为疼爱老十四,而是国之重器,重托,国家大事不能因为父子亲情而受影响,当断则断,不拖泥带水,不留后患。做个莫得感情的霸道帝王思维方式绝对和普通人不一样。

最后再说下“老八危机”的真相,在电视剧里老八都是反派一号BOSS,实力强大并代表邪恶,而老四都是正派主角,自带最终胜利光环,代表正义,但一开始实力弱小备受老八欺负,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胜利全剧终,因此可以说老八是老四一生遇到的最大危机。但事实上在康熙前期他确实大力培养各个儿子,希望他们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让各个儿子分别管理不同部门磨练。老四管内务府,老八管过吏部户部,老十三管过兵部。

但到了康熙中期由于老八心急没吃到热豆腐,康熙性情大变,担心会被儿子们提前夺位,于是大骂打压老八,使他成为不受待见打入“冷宫”的皇子。到此老八已经绝望并心灰意冷了,他或许转而支持其他皇子是有的,但说他是打不死的小强,还没被康熙把官职一撸到底,已经毫无势力没有作为了,还能在二十多年后的康熙死亡时再和老四进行最后决战。这也就是电视剧编剧的水平能编的出来的内容,对于电视剧来说逻辑算什么,能吃吗?真正和老四最后决战紫禁之巅的是老十四,但老十四败了,败者通常都要背负反派的人设,也就是坏蛋。

但偏偏老十四除了政治斗争低能,其他方面没有污点,事实上康熙和群臣都赞赏老十四,没有人说他像大阿哥一样杀亲兄弟,像太子一样卖官,你怎么能让一个好人失败,让一个正派落得反派的下场呢?于是为了达到戏剧效果,既然老四已经是正派代表正义了,那么其他人只能是反派代表邪恶,正所谓没有困难可以制造困难,编剧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老八于是就被安排贪污受贿阴谋算计太子的人设,然后十四找不到黑点就把他打成八爷党,说他和八爷一伙那肯定不能再是好人了,甚至再给他安排一个调兵逼宫康熙事后栽赃给太子的含糊情节,那就坐实老十四这个反派人设了。这样电视剧小说都能情节圆满了,至于老八到底是不是坏蛋,老十四到底和老八熟不熟,没有几个看过电视的人回去再查史料印证。就这样一个老四阴谋夺取老十四皇位的真相被改成了老四在和虚构的大BOSS老八不断明争暗斗最后取得决战胜利的狗血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剧情!而真正的苦主被阴谋夺取皇位的老十四却被悄悄低调淡化处理了,把正派主角变成反派配角,把中立配角变成反派一号BOSS,把真正的反派BOSS变成正派主角还是圣母白莲花人设,你说这顿操作骚不骚!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小说电视剧,或许历史真的就把雍正发起的“去污”运动由其后继者又继续下来了,万一这里面还出了个叫二月河的,万一他还写了本书,还拍成电视剧了呢?


花儿-D


继位的是皇四子胤禛。而康熙心目中的继承人应该是十四子胤祯。

胤祯和胤禛是一母同胞,都是德妃所生,比胤禛小十岁。胤祯文武全才,而且友爱兄弟,既是皇四子胤禛的“小弟弟”,又和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关系都好,且年富力强,所以康熙晚年重点培养他。

康熙派胤祯出兵青海,各方面待遇都能高,因此朝野都有很多人认为,十四皇子就是未来的皇上。胤祯回京时,有官员向他行跪拜里,康熙也未怪罪。可惜康熙去世时,胤祯还是远在青海。等到遗照宣示,传位于皇四子胤禛,其他很多皇子都大惊。

很多传说纠结于康熙遗诏中的“第四子”还是“十四子”,或者说“传位于四子”,“于”字是在“十”字上加了一横一勾,其实意义不大。因为传位诏书是正式文件,在清朝的正式诏书中,“于”字一般写成“於”,不会简写;再说,正式诏书一般还会有满文,哪怕改了汉文,满文却没法改。

而专家推测,发生这样的事,是因为康熙所信任的九门提督隆科多,其实早已成了胤禛的卧底,在康熙病逝的畅春园之夜,假传遗诏。因为隆科多手握重兵,众皇子形同被软禁被挟持,最终只得屈从。至于“遗诏”,前面说过,修改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完全可以另造一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