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历史事件,你了解之后,感觉有种颠倒三观的感觉?

不才讲史


三观是指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三个词,可是却是人生的重要的一部分。交友要求三观符合,恋爱要求三观一致,毕竟道不同,不相而谋。

人是很奇怪的,才华出众并不总是代表着品行纯良。往往饱读诗书的人,做出的事才是离经叛道。

民国才子徐志摩,这位在康桥上吟唱的人,比起才华,他和三个女人的感情纠葛更为世人乐道。

张幼仪见过他最坏的样子。徐志摩出身富裕家庭,不然也不能自费留学英国。出国留学之前,家人替他相看了妻子,就是张幼仪。

传统女性代表的张幼仪,以夫为天。年少风流的徐志摩更是让她见之钟情,婚后的张幼仪操持家务,孝顺公婆,很得徐家人的喜爱。

不久两人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这让徐家人更是高兴,经济上大力支持小两口。本来其乐融融的日子在徐志摩留学的时候,都毁了。

留学英国的徐志摩偶然间结识了林徽因,相貌清秀,又有自己的学识见解。这样的女性是徐志摩以前从未接触过的。

动情的才子觉得自己碰到了爱情,觉得这世界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阻挡自己追求真爱的步伐。

他对林徽因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但是林徽因拒绝了他。有妻有子,就该收起风流的心思。徐志摩觉得是因为有张幼仪的存在,女神才拒绝自己的。

他逼着张幼仪和自己离婚。这个时候,他的妻子已经怀着第二个孩子。可惜孩子也唤不醒徐志摩被真爱冲昏的头脑。

痛苦万分的张幼仪不知该如何是好,身怀六甲,还在异国他乡被自己丈夫强逼离婚。走投无路的张幼仪想到了死,似乎唯有一死才能解脱她。

幸好最后关头,这个可怜的女子想通了,在徐家兄弟的帮助下,她生下了第二个孩子。这时候,徐志摩又找上门来要求离婚。彻底死心的张幼仪认清了眼前这个人,痛快的答应离婚。

以为恢复单身就能追到白月光的徐志摩失望了,因为林徽因回国和梁思成结了婚,两人婚后的日子始终甜蜜如初。

陆小曼享受了他所有的柔情。心怀一片森林的浪子是不会为了一个人停下脚步,回国后的徐志摩成天和好友王赓玩乐。王赓的老婆是陆小曼,是当时颇有盛名的交际花。

王赓因职务变动得去哈尔滨任职,喜欢玩乐的陆小曼不愿意随同。心疼娇妻的王赓就委托自己的好兄弟—徐志摩,照顾一二。

哪知却是引狼入室,徐志摩对陆小曼展开了追求,不久两个人就顶着世俗的压力结为夫妻。

这一对的结合,让所有人都非常反感。无论哪一方的亲人,都是极力反对。甚至不惜掐断对二人的经济支持。

陆小曼还是一如既往的沉迷于享乐,娇生惯养的徐志摩不得不承担起养家的重担。最后死于一次飞机失事。

徐志摩辜负了张幼仪的一片深情,不顾伦理道德,一味的追求自己心中的爱情。纵使是打小泡在诗书中长大的才子,在婚姻一事上,却无半点的责任担当。


喻小厨不熬鸡汤


“孔融让梨”伴随着我整个童年,每次与妹妹吵架了,家里人总是要我像孔融学习,慢慢地孔融也就成为了榜样。后来发现孔融不只是让梨,他还会抛弃妻儿崇尚不孝,真是毁三观啊,我的榜样竟然是这样的人。

孔融是一个狂妄自大、恃才傲物之人。在建安九年,袁绍的儿子袁谭率兵围困青州,城内的守兵仅仅剩下了百来人,形势万分危急。当时的孔融正在青州城内,因为担心有损自己处变不惊的名士形象,故作淡定,并坚持饮酒作诗,绝不督战,令很多人十分头疼。后来,在敌军打破青州之时,孔融竟然无情地丢下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在士兵的掩护下自己悄悄地逃离了青州城。也是在这一次的战争中,他的妻子和孩子都被杀死了。


其次,孔融还是一个“不孝”之人。在三国时代,曹操是孔融的领导,当时孔融经常对曹操出言不逊,十分傲慢。当时孔融最出名的是他的“不孝言论”,一是说:“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二是说:“闹饥荒时,有点吃的,如果父亲不好,便宁肯拿给别人去吃”。这样的言论在封建时代当然被认为是大不敬,就算现代也是大不敬,所以曹操在得知此事后,大怒,再加上平时孔融对于自己的态度,曹操气不打一出来,直接处死了孔融。


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也熟悉吧!从小就被老师、家长拿来当榜样,要学习他用功刻苦的学习精神。故事的主人公匡衡也确实通过读书考取了功名,做了官。

可是匡衡同学最后几年却非常贪财,可能是小时候穷怕了的补偿心理在起作用。而且他非常聪明,利用国家地图的错误,私自把自己食邑封地扩大了四万亩。此事最终被告发,匡衡贬为庶人,不久病死。匡衡因贫穷而发奋图强,因努力而名利双收,因忘形而身败名裂。



虽然这些人整体素质不高,但他们的优点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雁城流浪僧


1、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之后做了大官,但是最后却贪污,侵占国家土地。

2、中举后的范进之后仕途一帆风顺,最后一直做到了四品官。相当于现在市厅级的。

3、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自己生活非常放荡,而且还勾搭尼姑。曾经严刑拷打一个妓女,就是为了让妓女诬陷他的一个政敌,结果妓女宁死不屈。

4、天天想要北伐的辛弃疾其实不是南宋的,而且金国的。他当年在金国造反之后带到一群人投奔南宋的。而且辛弃疾做官并不怎么样,经常贪污受贿。

5、大多数人认为东汉和西汉没有任何关系,刘秀并不是西汉皇室的后代。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更不用说了。


6、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都喜欢一个女的,这个女的是甄宓。而且这个女的是袁绍的儿媳妇。

7、我们经常说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最初就是慈禧说的。


8、北宋的柳永,是中国第一个专业填词的人。在婉约派非常出名。不过柳永经常出入妓院。他的词都是应妓女要求写的,柳永去世的时候,还是妓女凑钱埋葬的。

9、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还是青帮成员,也经常出入风月场所。死后有近千妓女送葬。

10、国学大师章太炎,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就是喜欢小脚女人和闻裹脚布。

11、春秋时期的管仲在齐国改革的时候有一项重要的决策,就是开妓院。这样可以留住各国人才,还可以带来税负。所以管仲被认为是妓女的祖师爷。


12、窝囊废的开国帝王之路

开国皇帝一般给人的印象都是大智大勇,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他们擅长权谋,懂得驭人,英明有为,才能卓著,能吃苦,有着雄心壮志的伟大人物,受后世所敬仰!但中国历史上却还真出现过一个颠覆人们三观的开国皇帝,他才能并不出众,也不善权谋,更不懂得驭人,最后更是被臣下屈辱的给被迫之死,真是开国皇帝中的一朵奇葩,他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

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说起司马睿就不得不说一个人,那便是王导,当时琅琊王氏的掌门人!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司马睿因王导而兴,最后也应王导而亡。司马睿在王导的辅助下,逃离了当时战乱不断的北方,在南方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当时也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社会现象,叫做“王与马共天下”,其实就是当时王家的权势已经盖过了皇室!后来王导的兄弟王敦更是叛乱犯上,王导也默认暗许,直接将开国皇帝司马睿当成了一个傀儡,最后司马睿被逼的羞辱而死,这个开国皇帝实在是当得窝囊。

13、秦始皇和汉高祖,有没有觉得他们隔了一个时代?

说起秦始皇嬴政和汉高祖刘邦,大家是不是会有种错觉,觉得他们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感觉两人年龄相差很远,感觉在秦始皇的时代刘邦似乎就是不存在的,而在刘邦的时代,秦始皇早已死了很久?

不过历史的真相会让你大吃一惊,秦始皇仅仅大刘邦三岁,没错,只有三岁!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而刘邦(前256年—前195年)!有没有大吃一惊。

14、殷商时期的河南曾经有黑人和白种人

殷商像今天的美国一样,是一个由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构成的多民族社会。在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的著作《安阳》里特别提到了这一点,在殷墟出土了蒙古人,黑人还有高加索人的头骨,但是这些人的头骨都是在殉葬坑里出土的,头骨的主人都被残酷的处决,这说明河南本来是有黑种人和白种人的,最后只剩下黄种人。至于黑种人和白种人为什么后来在中原地区消失了,这又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15、日本曾经主动向新大陆和欧洲派出使团

幕府时代早期,日本曾经积极的参与早期大航海时代,利用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开辟的航路去探索世界。1609年,西班牙大型帆船圣弗朗西斯科号在从马尼拉至阿卡普尔科的途中遭遇恶劣天气而在江户附近的千叶失事。船员们被救起并受到热情款待,船长也同德川家康会面。1609年11月29日,双方签订了一个条约。条约中约定西班牙人得以在日本东部建立工厂,并从新西班牙引进采矿专家,西班牙商船在必要时允许拜访日本,而日本方面将会派遣一位使者到西班牙王室。

幕府将军决定建造一艘大型帆船将比斯卡伊诺连同一个日本使团带到新西班牙。造此船总共享了45天,幕府派了800名造船工匠,700名铁匠及3000名木匠参与此项工程。工程完成之后,该船便于1613年10月28日出发前往墨西哥阿卡普尔科。随行的有180人左右,包括了10名幕府武士(由海军大臣向井将监提供)、12名仙台武士、120名日本商人、船员和随从、以及大概40名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经过三个月的海上航行,该船于1614年1月25日到达阿卡普尔科,使者们受到了隆重的接待。


史料未及VL


历史悄悄话悄悄给您讲历史!

不读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下面我们盘点两个令人三观颠倒的历史知识,记得不要对正在上学的孩子们说哦!

1、《悯农》作者是个人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两首诗可以说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两三岁的娃娃都能朗朗上口。而对于这首诗的作者李绅,我们肯定也是觉得他是一个勤俭节约,公正廉明的人!

然而李绅的真实情况却令人难以置信!

李绅幼年丧父,由他母亲一手拉扯大。在还没有做官的时候家族中的一个叔叔李元将非常照顾他,经常给他们帮扶。李绅经常去族叔李元将家里做客,一口一个“叔叔”的叫着甚是亲密。后来李绅仕途顺利,却再也不理会这个族叔了,李元将反过来讨好李绅。李元将主动降低了自己的辈分,管李绅叫“哥哥”、“叔叔”,李绅都不满意,李元将只得将自己称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了!


有一次李绅的一个同窗前来拜访,由于天色已晚只好先找了宾馆住下。期间家仆和一名百姓因为琐事发生打斗,李绅得知这是同窗的家仆后,下令将家仆和百姓都施行了极刑。并且把同窗也抓起来,对他说:“咱俩相识,你来到我的地盘,为什么不来拜见?”同窗吓得急忙磕头谢罪,李绅下令将同窗打了20大板才算了事。

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期间,江都县尉被别人举报贪污受贿,强抢民女。李绅立即将县尉抓捕,判为死刑。朝廷情况后,怀疑有冤情,于是派人前来查明情况,调查后发现县尉虽有些许贪污,但并未强抢民女,罪不至死。李绅却不听劝告,直接将县尉给咔嚓了!


李绅在吃上也毫不含糊,据说他喜欢吃鸡的舌头,每顿饭为了给他炒一盘鸡舌肉就要杀掉上百只鸡!

2、被黑得最惨的人——庞太师

在关于宋朝的各类小说、影视作品中,庞太师可是蔫坏蔫坏的:

坚持不懈的迫害杨家将,从杨继业到佘太君再到杨家七郎、最后到杨门女将,庞太师一人斗倒了杨家三代;

在少年包青天、包青天、三侠五义等各类断案、贪污类的小说、电视中,庞太师就是邪恶的代名词;

在电视剧电视剧《碧血青天杨家将》里面,庞太师的女儿庞凤,儿子庞龙、庞虎也都得其父真传,坏的冒水……


可以说从宋太祖到宋仁宗四个帝王的统治下,庞太师各种陷害忠良,各种贪赃枉法,各种卖国求荣……从来就没有干过正事儿。

而真实的庞太师却公正严明,保家卫国!

庞籍科举及第后被任命为黄州司理参军,任职期间足智多谋、深明律法得到领导欣赏。后来在上司推荐下升为大理寺丞、知襄邑县。

庞籍在刑部任职期间勇于指出现有律法的不足,并提出改革建议。

在担任殿中侍御史期间请求不畏权势,请求废除 太后垂帘制度,反对宰相专权,弹劾王美人干政……


在陕西担任都转运使期间向皇帝进言要赏罚分明,缩减宫廷侍卫的赏赐和不必要的皇家建设用于加强军事投入和奖励前线的将士!

西夏进犯边境,庞籍奉命到前线驻守。他带领士兵百姓修复家园,恢复农耕;派军队逐渐收复被侵占的土地;改变军队战法,缩减器械投入。

西夏臣服后,庞籍向朝廷建议让边境士兵返乡谋生,减少边境地区的官员,缩减开支,减轻赋税……

庞籍功绩卓越,被破格升任为宰相,为相期间勤勤恳恳,为国操劳,直到七十二岁时还被朝廷征召还京……


人家庞太师是很忙,但是人家忙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儿!

创作《悯农》二首的李绅竟然是个骄淫放荡、奢侈浪费的渣仔;各种剧本里的大反派庞太师确实一位严明正直、保家卫国的贤相!


以史励人


杀了亲生儿子当食材给国君烹饪的人,您见过没?

这人就是春秋时期的名厨易牙。易牙是春秋时期齐国彭城人,他十分善于烹饪,于是被齐桓公作为专职的厨子。易牙是每天换着花样给齐桓公做菜,奈何古代食材匮乏,佐料又少,一来二去,齐桓公把易牙会做的菜都吃腻了。

一天中午吃饭,齐桓公望着满桌子的山珍海味毫无食欲。哼哼着说:“寡人尝遍天下美味,唯独未食人肉,倒为憾事。”发完牢骚,他就继续吃已经吃腻了的大餐了。但没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二天齐桓公用膳,易牙端上来一小盆肉汤,齐桓公品尝了一下,觉得十分鲜美。就问道:这是什么肉做的汤啊?易牙回答道:这是我四岁幼子的肉做成的。听说大王有憾事,但死囚和贫民的肉哪里配得上大王,于是我杀了自己的小儿子……

还没等他说完,齐桓公一阵剧呕。想发火又无从说起,感念易牙对自己的忠诚,于是重赏了易牙。只是叮嘱他以后不要做人肉汤了。易牙心说我也怕你吃馋了天天要,我也没有那么多儿子啊。

因为这次烹子献糜的事件,易牙越来越被齐桓公重视。他忽略了能把亲儿子做菜讨好君主的人,是根本没有底线的。一次齐桓公患了重病,没想到易牙联合竖刁等人谋反拥立公子无亏,直接软禁了齐桓公。可怜齐桓公吃了一辈子山珍海味,到最后却被活活饿死了。


令人三观尽毁的是,易牙这个人居然没在内乱中死去,还善终了。他逃亡到了故乡彭城隐居起来,开了一家餐馆。至今彭城(徐州)仍然传有易牙的食疗菜谱。易牙还被尊为厨子的祖师爷。

胖子有话说:看问题不能只看一面,被表象所蒙蔽。一个毫无人性的人,是不值得委以重任的。连儿子都能杀了讨好君主的人,什么事做不出来?放在当今社会,不要小看那些能戒烟的人,他们都是隐藏的狠人。


胖哥侃历史


年轻时候,总觉得吕后狠毒、残忍。因为,她不但杀害了建国功臣——韩信,竟然还把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做成了人彘,甚至连几岁的刘盈也不放过。后来看的书多了,经历的事儿也多了,慢慢理解了她。这算不算扭转了三观?!





凭栏迎风瘦


说起残忍零口少女让我记忆犹新

7000多年前的古墓,一位少女的尸体

经过分析,零口少女全身手上35处,其中29处是刺杀的伤痕,还有6处比较复杂,可能是砍杀或者钝器敲打手上。其中29处刺杀伤痕都非常严重,说明杀人者毫不留情。零口少女不但肉体被锐利器物刺穿,骨骼也被刺杀,可以下手多么狠毒。刺切到体内骨骼形成的它们分别发生在头骨、脊椎骨、肋骨、髂骨、耻骨及骨盆内,其中以脊椎损伤为最多。有些损伤,如颅骨、胸部的损伤,是伤及脑颅和心脏等要害部位的致命伤害。这还不算,最夸张的是零口少女的阴部也有3处损伤,还有1件骨器从阴部刺入,至今还插在姑娘的坐骨上。刺杀阴部一般不会造成死亡,这是一种赤裸裸的虐待,有明显性虐待的成分。至于零口少女的左手不见了,很可能是被人砍掉的。





翊博视角


韩国总统朴正熙是韩国的民族英雄,正是在朴正熙的铁腕统治下,韩国经济脱胎换骨,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了一个发达的工业国。


朴正熙缔造了汉江奇迹,这份政治遗产都惠及到了他的女儿,让他的女儿都能凭借父亲的名声轻松选上总统。

不过作为韩国总统的朴正熙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侵华日军,他的日本名字叫高木正雄。


当时本来身为朝鲜人的朴正熙是没有资格参加日军的,他为了加入日军写下了血书:


“我身为日本人,以精神与气概,义勇奉公,一死报国的决心报名军官。为满洲国军,为日本国献身的觉悟。”

来表示自己的决心。


1940年,朴正熙考入了伪满洲国的军官学校,1942年还升级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当时的士官学校校长夸他:“高木君虽然是半岛出身,但精神却完全是日本人。像高木那样效忠天皇陛下的人,就是在日本人当中也是罕见的。”


一个朝奸要比正常的日本人表现的更忠心,才会被日本人接纳

。1944年,朴正熙开始在伪满洲国担任军官,率队和八路军打过仗,血洗了杨家浦。

日本投降后,朴正熙坚持不肯投降,并枪杀了来劝他投降的苏联政委。苏联人抓他,他就逃到北京混入了难民队伍,后来被国民党中央军查出身份遣返回朝鲜半岛。


后来有几经辗转,朴正熙发动了军事政变,成为了韩国第三任总统,最后被自己的部下枪杀。


而同时期,朝鲜坚持抗日的尹奉吉身死,连抚恤都没有,尹奉吉的父母只能靠要饭为生。


同时曾报效天皇的还有:
金山锡源(汉名:金锡源,1960年大韩民国国会议员)
大岛秉徳(汉名:蔡秉德,1949年大韩民国空军上将,韩国空参谋总长,第19届国务总理。)
香川贞雄(汉名:金贞烈,1949年大韩民国空军大将)
中岛一权(汉名:丁一权,1949年大韩民国陆军大将,1949年大韩民国陆参谋总长,1970年大韩民国总理。) ........

在韩国,这样的亲日卖国特别多,而且结局都不错,为了自己民族独立坚决抗日的,下场反而很差,奇葩的国家。


西山讲历史


扒一扒“废奴英雄”林肯的皮。

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多次被评为各种版本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100位人物之一,1860年11月,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林肯签署了《宅地法》、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领导北方赢得南北战争,奠定美国工业腾飞的基础,这些历史功绩使得林肯名垂青史,然而,林肯本质上是一个积极维护美国资本家利益的政治家,他另一面的言行,令他的光辉形象大为褪色。

《宅地法》的背后

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宅地法》 ,规定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


那么问题来了,西部的土地真的是“无主之地”吗?历史真相是,西部的广大土地,是上千万印第安人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于是,从林肯颁布《宅地法》开始,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即实现了合法化,美国军队配合移民针对本土印第安人展开了有组织的大规模种族灭绝,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地完整杀戮。

据后世学者估计,从1862年到1865年林肯去世时,有300万印第安人因此丧生。这是什么概念?每天2700个印第安人被杀,就算奥斯维辛集中营,5年也才杀了110万人!

更为令人发指的是,白人暴徒往往把印第安人的头皮和生殖器(不分男女)割下,作为其邀功领赏的依据,其残暴无耻让若干年后的纳粹党卫军也甘拜下风!而这些历史罪行,其背后的策划人就是林肯。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背后

林肯从来就不是一个坚定和彻底的废奴主义者,相反,他是一个种族主义者。1858年,在他当选总统前两年,他说道:

我与道格拉斯法官的意见一样。他(那个黑人)在许多方面不与我们一样——在肤色上是确实不平等的,大概在道德或知识的禀赋方面也是不平等的……”;“我还愿意说,白种人与黑种人之间有肉体上的差别,我相信这个差别将永远禁止两个种族在社会和政治平等的条件下生活在一起……

1862年,林肯在与自由黑人谈话时说道:“即使你们不再是奴隶的时候,你们仍远远不能与白种人处于平等的地位……别的种族享有的许多好处,你们都不能问津。”林肯还告诉这些黑人:“我们白人不愿意你们这些自由黑人和我们住在一起。”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林肯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首先是为了维护美国的统一,其次是巩固北方工业资本家的利益。因此,他在发布《解放奴隶宣言》后的公开谈话中说:

我要拯救联邦,我在这一斗争中首要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够不解放任何奴隶而拯救联邦,我愿意那样做,如果我能够通过解放一些奴隶,不管另一些奴隶而拯救联邦,我也愿意那样做。

因此,马克思就曾不客气地评论说:在林肯先生身上,我们随处可以找到美学上的不雅、逻辑上的缺陷、形式上的滑稽和政治上的矛盾。另一位废奴主义者菲利普斯也说:林肯先生是一个天天在成长的人,为什么他会成长呢?因为我们用水浇灌了他。

当然,最终林肯是为了美国的国运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其本身也不失为一个敢作敢当,思想开明的政治家,但他绝非我们所想像的那样纯粹善良。


每日一段历史


1、外国人认为中国只有4000年历史。我们自称中国文明有5000年历史,但外国人只承认从夏朝至今的4000年文明,因为能够实锤证明夏朝之前文明存在的文物极少。所以尧舜禹时期在外国人眼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文明,就像中国人认为亚特兰蒂斯文明也不存在一样。

2、秦始皇至始至终没有立皇后。

千古一帝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了天下纷争的局面,功绩堪比三皇五帝,于是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后宫佳丽无数,但从他自继位到离世,他始终没有立正宫皇后,其中的原因也成了千古之谜。

3、发明造纸术的蔡伦是个太监,死于宫廷斗争。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的真实身份是东汉宫廷的大太监,虽然他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做了巨大贡献,但他品行却及其卑劣。蔡伦为了攀附权贵,凭借为皇后诬陷其他嫔妃上位,后期更是进入权力核心,成为宦官乱政的始作俑者。然而,蔡伦醉心于权力,最终也败在权力斗争之下自杀身亡。

4、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公元213年,曹操与孙权在濡须这个地方进行了一场战斗,孙权为了刺探敌情,亲自乘舟驶入曹军控制的水域附近。曹操发现后立刻命令士兵万箭齐发,孙权乘坐的船顷刻间一侧中箭无数,开始倾斜眼看就要翻船,于是孙权令船调头让另一侧也被弓箭射中,使船身保持平衡后安全离开。

5、从东汉到宋朝这一时期的皇帝都是禅让的。长达千余年的时间内,这么多朝代的更替、政权的变化,虽然都是凭借刀枪实力决定的,但是在称帝的时候,这些内心急迫想要称帝的人在表面上还是都搬出了禅让制这一套(被禅让者的内心肯定是千万个草泥马飘过),到了元、明、清三代,干脆连这一件外衣也不要了。

6、宋代人以前一天只吃两餐。先秦时期政府甚至对一天吃几顿饭都有明确的规定:天子一天吃四顿,诸侯吃三顿,而百姓只能吃两顿。这个规定后来随着时局的动荡,也慢慢没那么严格执行,但是由于生产条件所限,普通人家一天也吃不起三顿饭,直到宋朝时期,由于农业生产、商品经济的发展,百姓一天才有条件吃上三顿饭,并延续至今。

7、四川人明朝以前不吃辣椒。是的,你没有看错,最能吃辣的四川人在明朝以前竟然不吃辣椒,不是他们那时候不能吃辣,而是因为之前中国根本不产辣椒,他们没有辣椒可吃。据考证,辣椒原产于美洲,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到达美洲以后发现了辣椒,并带到了世界各地。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传入到中国,从那时起,四川人才开始吃辣椒,一直到现在成了最能吃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