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样看待现在还经常去银行存定期的那些人?

醉心创作


你好,无论经常去银行存定期还是购买理财、零存整取等理财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的区别。拥有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积少成多,在财富增值的道路上没有捷径。

在一个银行网点工作一年多了,经常遇到一些定期存款的客户,年龄阶层从学生到80岁的老人都有,这些银行的“熟客”存定期的原因各有不同,下面给你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第一类是一些未成年的客户或者较年轻的客户,他们大部分以“零存整取”这种方式进行存款。每个月固定的存入固定金额的资金,一年或者两年后进行转存。一些父母为子女专门开立的账户每个月存入1000或者2000元,作为子女教育基金;还有一些刚上班的年轻人,工资不太高,一个月3000块钱左右的工资,每月固定存500-1000元,这类客户不是以资产增值为目的,主要是作为强制储蓄的一个手段,防止自己成为“月光族”,还是比较佩服这些年轻人的自制力的。

也有一类客户从事各行各业生意经营,在每月的营业利润中,会固定拿出一部分做定期存款,有时候一万,有时候两三万不等,根据生意的好坏和淡旺季各有高低。这类客户我遇到很多,不只在一家银行购买产品,产品的种类也涉及理财、定存、天天利等,进行多种方式、不同风险种类的理财,同时会很注重各种理财的到期时间,保持资金的灵活性。他们定存的资金通常占手里可用资金的50%以下,剩余的作为生意流通资金周转。

定期存款较多的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客户,他们真正注重的是资金的安全性和资产的增值。在购买之前会多方对比,询问的也比较详细。他们的存款资金比较大,只要是上了40岁左右的客户,多多少少都在银行有几十万的存款。这些钱真的可谓是他们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血汗钱”。

前天还遇到一对40岁左右的夫妇,穿着的比较朴素,在我们行存了大额存单50万,在与柜员聊天时得知,这是他们奋斗一二十年积攒的全部积蓄,但还是有很强的危机感。因为子女在上学,上学之后就要为子女在工作的城市购房、结婚生子都是需要资金的。50万看似很多,但是在二三线城市也刚刚够一套小户型住房的首付款,子女同样要面临还房贷的压力。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级较大的客户,从与他们的交流中都能体会到他们对于未来生活的危机感,买房买车、看病住院、子女教育都是一座座大山压在身上。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定期存款可能使他们认为比较保险同时适当财富增值的主要方式。有些客户在购买产品的选择时相当谨慎,即使是对于风险较低的保本型理财,也会衡量再三后放弃选择。

我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毕竟生活不易,未来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些存款是他们整个家庭的信心支撑。


财经札记


不怕大家笑话,现在李哥阿峰就是一位经常到银行存定期的人,我来谈一下我存定期的心理:

第一做生意做的赔怕了。

本人是个上班族,月薪四五千元,上班比较轻松,有闲余时间,所以常拿钱去做小本生意,卖过衣服,卖过学生近视提醒仪,卖过酒还卖过头盔等等,咱就不一一说了,家里的地下室堆的满满的都是存货,弄得十多年都没有攒下钱,媳妇经常给咱吵架,现在想想咱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一提满眼都是泪。


从15年开始,我就死了做生意的心了,把每月的工资存银行,虽不多,但看到慢慢增加的数字,心里也是一种无奈的安慰。

第二存银行放心。

现在的理财产品满天飞,咱也没有了那发财的念想,还是把钱存银行放心,挣那几百块钱利息就好!


总之,在银行存定期的人是思想比较保守的,做事放不开手脚,缺乏勇气和胆识,也许阿峰就是这样的人!


李哥阿峰


2015年买投3万买基金,遇上千股跌停,到年底只剩两万,只得全部撤资,只留下一千元买了一只三年期的新上市保本基金,将剩下的改投P2P理财,到2018年8月,p2P平台上资产连本带利七万多,其间追加投资了三万多元,谁知8月8日P2p平台清退,制定三年还款计划,到2019年3月收到还款七期共计金额9500多元,3月以后平台已停止还款,近六万元资金打了水漂。那只一千元的基金现在还在一千元上下浮动。从我理财的亲身经历和遭遇中深感:对于普通民众且没有足够多的理财知识的人而言,银行定期存款真的是最好的理财方式。


湘赣2


说真的我现在也成了去银行定存的一员,没办法以前股也抄过,还理过财,甚至还和别人合伙做过生意,但都赔了,最惨的一次被人骗了40多万,关键是这钱还是借的。整的我整整拚博了五年才还清了所有的欠款。以前我老看不起在银行存钱的人,觉得他们太傻。经过这场大难我才明白存钱的重要性,钱生钱,虽然少但是安全有保障。尤其是我的哥们,两口子日薪不到七千,十年间居然攒了一套房,让你不得不感叹存钱的重要性。所以说懂得存钱的人,一定是个踏实稳妥的人,虽然发不了大财,但也一定衣食无忧。所以说理财方式多种多样,每一种理财都有它的道理,包括存钱也不例外。棍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江湖上人1980


记得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尤新:“没钱的人眼巴巴把钱存到银行让富人贷出来用,敢贷款才是有本事,胆大的人敢用100万的钱干它500万、1000万的事”。

话糙理不糙,这也代表着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的看法,胆大、有路子就可以赚钱,而存钱的人只能赚取那一点点微薄的利息。我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前几年,资金吃紧,银行抽贷,本地很多曾经风光无限、前呼后拥的大老板都没撑过去,厂子关了,BBA也被拍卖了,不少还上了法院的老赖名单。回头再看,经常存银行定期的那些人,钱还在,小日子过得还可以。

胆大的人可能能赚大钱,可是不一定走的远,谨慎的人可能没赚到什么钱,可是胜在安全。

而且,现在银行也在推陈出新,像大额存单、智能存款等创新存款也逐渐成为银行的揽储利器,兼顾了收益和灵活性,不但受到老客户的青睐,也吸引了不少曾是货币基金的拥趸。时代在变,银行也在慢慢改变,我们显然也要跟着发展,不是吗?


玉鱼与瑜


我文化程度老高中生。我只相信银行。买股票的一位老兄投进五十万最后剩下三万。差点疯了。前几年济正集团坑了多少人。我们学校一位老师领着大家理财。公司关门老总跑了。大家都找这位老师要钱。他一着急一生气心梗了。走了。血的教训。你看到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看到的是你的本金。往银行里存钱的不都是傻子。


用户2350291359484


这个问题,不由的想起最近几年,金融的动荡,15年股市,17年传销币,18的批2批等等

越过保本的理财,有多少人躲过了那些坑?

越过保本的定期就是一道分水岭,向前火中取栗,向后平淡无奇


我家里的大伯,是一个公务员,他就是在我小的影响中,因为闲的时间比较多,就是天天炒股盯盘,刚开始炒股赚钱,就想靠着炒股发家致富,借了几十万炒股,赚个几千块钱,还会带我去买一些玩具,但是亏了不少钱,他们家经常吵架不合,后面遇到股灾,把半个房的钱亏出去了20多万,还不上钱,只能把房子卖了,我哥他们家里吵得哭天黑底的,那会我爸妈工资加在一起才3000多,接近我家里7年的钱。而且如今房价8000左右(我家是在小县城里),曾今的房子可是80万呀,算下实际是亏了40万。


而现在过年回家,我大伯家也退休了,大部分的存款都去买了银行定期,5%的收益,每个月给1000多的利息,就全当自己的打牌娱乐的零花钱。再聊起当年炒股,只想安安稳稳的赚钱。

在到后面接触到那些爆雷的人,几百万资产一夜返贫,不得不说,中产的陷阱无非如此。

现在这些存定期的人,都有一个观点


不求暴富,但稳定增收的收益,至少不会让你一夜返贫!


因为业务需要用银行业务,企业用户,银行的可以选择的服务,已经非常多了,大额存款,理财,资金管理等等,尤其企业涉及交易,大多都会要求走对公账户,这个时候都选择银行服务是非常方便的。



最关键的银行卡大额存款,利息都是上50%左右,一些地方银行设置可以到达5%的收益,这样的收益在保本的基础上,还是非常可观。



财通记


我是一个从苦水中泡大的人,几十年来过惯了苦日子,小时候虽然没做叫化子,但家里经常缺吃少穿,生活拮据留下的阴影永远难以抹去,后来有了固定的工作,但工资低,依然入不敷出,直到退休。再后来稍有好转,但还是不敢也没条件大手大脚的花钱。听人讲定期存款的好处后,也就慢慢的养成习惯,有点多余的钱就放到银行存起来,现在虽然不多,只能解决一点小问题,但心中却感到有一种安全感,或者有一种实落感。我不管别人怎么看,但我认为把钱存到正规银行是安全的。


知识47


我原来在银行存定期

在网上购物必须有支付宝后发现里面可理财

我把银行到期的资金全部取出在支付宝理财,有一月的,有一年的。也没什么风险,比银行1年定期2.25高多了1万元1年400多元利息比银行高多少自己算


天山鹰95382913


你好,作为银行从业人员,天天都会碰见存定期的客户,什么样的群体?他都是存在什么心理来银行办理存款?可以和大家分享下真实感受。

在我看来现在能去银行存定期办理业务的是现在经济条件下最明智的理财方式。

首先,来银行办理定期或者理财的客户大部分客户偏大,承受风险能力偏弱,所以选择银行存款是保险的理财方式,不用担心损失本金,而且收益稳定,定期得到回报也是很不错的。

另外一种比较投资保守年轻人,有固定的收入,但是不愿意琢磨理财投资,或者没有时间投资,直接到银行办理定期,不用操心还可以得到不错的收益,是他们选择的最好方式。

另外一方面,由于近几年经济下滑,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各个投资理财收益相当不稳定,股票、基金等随着大盘波动,而银行存款利率随国家基准利率上浮增加,各个银存款竞争加剧,优惠力度更大,现在银行存款类产品其中大额存单最高上浮49%,可以达到4.125%,而银行理财收益普遍在3.0%-4.0%之间,还不如一些存款类产品。所以许多从资本市场抽出来的资金都会选择银行定期存款或者银行的低风险理财,所以近两年选择银行类存款类产品是相当不错的。

最后一方面,现在银行发展转型,存款类产品也升级,种类也很多,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投资需求,现在银行类存款类产品,有按月付息、阶梯计息、大额存单等,可以对标理财产品,长期、短期、小额、大额都有相对应的产品,所以客户选择也更灵活,自然选择的也就多了。

综上,选择银行存款产品也是当下经济发展条件下最好的选择!

谢谢采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