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古人的“春節”嗎?立春習俗有哪些?

農夫老嶽


據傳在古代,立春是有當春節來做的,但時間不長。因為立春依陰曆論,是很不固定的,有時在臘月下旬,跑在除夕前,有時又遲到春節正月初一後,很不固定,當大節隆重過極不方便,所以又改了。



立春習俗不少,各地有不同,但也有共同點:歡慶春回大地,祈求一年吉利。舊時以農耕為主,立春鞭打春牛成了民俗,打去牛的惰性,宣告春耕開始,故民間通書每年都有個春牛圖式,依據立春日之單雙,干支五行等之不同而有不同。打春儀式,鞭打春牛場面隆重又熱鬧,現在很少見到了,我小時是見過的。鞭牛不是是人都有權利的,要論官位大小或論在村寨中的名氣名望。一鞭下去唱“風調雨順”,二鞭下去歌“國泰民安”,三鞭打下祝“如意吉祥”。


還有一種“擲米打春官,中了一年吉利”的遊戲,過去窮餓,誰都想中。再有“咬春”的習慣,即咬食生蘿人,吃春餅。在立春日食生蘿人及春餅可解除瘟疫,去舊近新。民間認為生蘿蔔清涼解毒,吃之可免疥疾去病毒,解除春困。還再有“煨春”做法,在立春日燒食春茶,以達到明目益智,升官吉祥富貴之意。家有小孩的,在帽上或胸前或袖上戴春雞,佩燕子等吉祥鳥,以預示新春吉祥安康。總之迎春接福,其習俗多了,形形色色,林林總總不少。


樹德漢碩


今日立春。

立春不等同於古代的春節。

春節指每年的正月初一,前一天晚上是除夕。這一夜古人們熬夜守歲,等待著新年來臨。

春節,北方有時候還大雪紛飛呢。

它只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

立春,則代表著冬盡春來,梅花零落柳條新。

這一天,人們舉行各種祭祀和慶祝活動。

比如打春牛、祭句芒神(也就是春神)、祭祀土地神、貼春字、佩燕子、吊春穗、食春捲、沿街報春:“春天來嘍,春天來嘍!”

提醒大家抓緊春耕生產,勿誤農時。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立春這天忌搬遷,忌理髮,忌回孃家。

(哈哈哈,大家正好在家裡宅著呢。)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首。

一般都是每年公曆2月3~5日。

立,指“開始”。

立春,春天來了。

立春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

二候蟄蟲始振。

三候魚陟負冰。

這時候,凌厲的北風走了,天氣漸漸地暖和。

陽光明媚,東風絲綢般柔滑,像調皮的的孩子在耳邊呵著熱氣。

泥土裡冬眠的小蟲子已經睡醒了,它們打著哈欠,揉著眼睛,伸著懶腰,振動一下雙翅:啊,春天來了啊!

冰雪融化,河水解凍,小魚兒也游到水面上來,開心地吐出一串串泡泡:春天來了真好啊!

河岸邊的田野裡,枯瘦的麥苗正在返青;野草悄悄地探出綠茸茸的小腦袋;楊柳點點,黃綠未勻;燕子初來,簷下築巢。

風和日麗,萬物復甦。

今年很巧,雙春年,一年中有二個立春。

一是正月十一(2月4日,正是今天),另一個是臘月二十二(2021年2月3日)。

年逢雙春雨水多,雙春年裡好種田。

希望早點春暖花開,疫情過後,

人們將紛紛湧出家門,擁抱十里春風。

待到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春天,你好!


夏途途


立春在古代就是今天的春節,從漢代的時候開始,所謂的春節就是專指立春節,並且這種以立春為迎春之節的傳統一直到清代都在持續。而現在我們過的正月初一的春節古代則稱之為元旦,是一年的歲首。真正把春節固定到正月一,是辛亥革命以後的事。中華民國建立之後,以改過去以舊曆紀年的傳統,開始實行公曆,以公曆的1月1日為元旦,為了好區別,這才將舊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為啥要稱春節,這主要是因為春節常在立春前後的緣故。


在古代,立春和春節是一致的。立春此日在古代很重要,這是因為中國自古以農業立國,農業收成關係到國計民生。因此,民間才有諺雲:一年之計在於春。

古代的帝王為了表示對立春的重視,在立春這一天,常常率領群臣舉行隆重的迎春大典。


立春這一日,民間的習俗則講究買個蘿蔔吃,這叫咬春,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


半個南山人


古代社會很重視農業生產,在我們家鄉傳說立春這一天,都要舉行“鞭牛勸農“的儀式,由本地的知府、知縣官員帶著一群公差,抬著一隻“土牛“,在鄉村的農民代表簇擁下,開展遊街活動,當地最高的行政長官騎在高頭大馬上走在最前頭,衙役鞭打著“土牛“,樂手們鼓樂齊鳴,所到之地圍觀的人熙熙攘攘,站滿了道路兩側,呈現出濃重熱烈的氣氛。

隨著立春這一天的到來,意味著春耕備耕生產就要如火如荼的在農村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展開了,舉行這樣隆重的儀式,在古代應該是起到宣傳、組織、動員農民群眾,全力以赴的投入春耕備耕生產,因為過去年代農村有一句俗語;“人誤地一日、地誤人一年“,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抓好春耕生產,這樣才能奪取農業大豐收。


求圓4


據說在秦漢之前,立春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春節。包括在秦漢以後,到立春節這天,也有不少的祭祀活動。

據文獻記載,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豐收。那麼,為什麼要到東郊去迎春呢?據說是因為迎春活動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東方。可是到了後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是在東郊了。

宋代《夢粱錄》中就有這些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這就證明,迎春活動已經從郊野進入宮廷,成為官吏之間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儀式更演變為社會矚目、全民參與的重要民俗活動。據《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錄》則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儀,雖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歲朝,但要高於冬至的規模。

立春節,有時在農曆十二月,有時卻在農曆的正月。總之,一到立春節,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為生計,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所以說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後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還有一習俗,立春的前一日,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一稱春官,一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謁。報春人遇到攤販商店,可以隨便拿取貨物、食品,店主笑臉相迎。這一天,州、縣要舉行隆重的“迎春”活動。前面是鼓樂儀仗隊擔任導引;中間是州、縣長官率領的所有僚屬,皆穿官衣;後面是農民隊伍,都執農具。來到城東郊,迎接先期製作好的芒神與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禮。執事者舉壺爵,斟酒授長官,長官接酒酹地後,再行二跪六叩首禮。然後到春牛前作揖。禮畢,與來時一樣熱鬧,將芒神、春牛迎回城內。

第二天到了立春時分,地方長官仍率僚屬、農民鞭春。陰陽官先要舉行一定的傳統儀規。地方官主持迎春儀程,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然後執彩鞭擊打春牛三匝,禮畢回署。眾農民將春牛打爛。

如今,一些農村仍有打春牛的風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稱為春牛。婦女們抱小孩繞春牛轉三圈,舊說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為娛樂。立春日,村裡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徵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著一年的農事開始。然後眾村民將泥牛打爛,分土而回,灑在各自的農田。

立春節,民間藝人制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家,謂之“送春”。主人要給“送春”者以報酬。更實質上是一種佳節售貨活動,然而卻是皆大歡喜。也有的地方是在牆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俗稱“春牛圖”。

立春節,女孩子剪綵為燕,稱為“春雞”;貼羽為蝶,稱為“春蛾”;纏絨為杖,稱為“春杆”。戴在頭上,爭奇鬥豔。女孩子們,喜歡交換這些頭戴,傳說主蠶興旺。鄉寧等地習慣用絹製作小娃娃,名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還有的縫小布袋,內裝豆、谷等雜糧,掛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確實要用干支紀元,是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

現如今,一般在立春這天就不再有什麼大的慶祝活動。而都是以正月初一為代表迎春的節日,好多的民俗慶祝活動也都在春節期間進行。


踏遍青山RWL


我沒有溯源到古人對立春節氣的如何是好?我只知道立春節這天在我家這疙瘩要吃“春餅”,爆炒土豆絲,卷在春餅中,咀嚼起來是多麼的美好!不亞於“肉夾饃”。舌尖上彷彿沁出來了春天的味道。


一片雲101511871


立春不是春節。

春節,是農曆曆法年的年正月初一。民國啟用公曆之後,農曆年的年初一才叫春節。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年劃分的。

即,春節屬於曆法年的日子,立春屬於太陽年的日子。曆法年不等於太陽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