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大林眼中希特勒是个什么样的人?

老汪S


纳粹德国,是在和苏联签署互不侵犯条之后,又突然向苏联发起进攻的。

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希特勒欺骗了斯大林。当确认了德国进攻苏联是真的,斯大林愤怒的说“现在,只有疯子才会相信德国会在两条战线上作战”。由此可见斯大林愤怒的成都。

在斯大林眼中,希特勒是个疯狗,政治混蛋。


历山耕夫569


二战期间,德国与苏联,两个强大的国家展开了生死搏杀,而他们各自的领导人,希特勒和斯大林,也常常被放在一起比较。事实上,两个人确实有很多的相似点,他们一样的意志坚定,一样的严于律己,一样的铁血无情。当然,相比之下,希特勒对于本国人民要比斯大林宽容的多。

两人有这样多的共同点,就不免令人心生遐想,他们是否也是惺惺相惜呢?可惜,真相并非如此,至少在斯大林眼中,希特勒不是一个英雄,也不是一个令他敬佩或难忘的人。

其实,早在希特勒还未上台以前,希特勒就已经定下他的目标:德国人民必须追求所谓的“生存空间”—亦即土地和原料,而这个生存空间应该能在东欧找到。(我的奋斗》)当纳粹德国建立以后,希特勒定下政策:俄罗斯和其他斯拉夫民族的人应该加以杀害、驱逐出境、或奴役之。

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看到有人这样侮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还不会动怒,更何况是自尊心极强的斯大林。在希特勒眼中,俄罗斯是野蛮人,是一个必须奴役的下等民族,反之,在斯大林眼中,希特勒也是一位狂妄、狭隘、可笑的自大狂,他曾多次在下属面前贬低过希特勒。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过是两个国家出于各自目的签署的协议,两个民族之间还是互相敌视的。

1941年6月,德国撕毁了条约,进攻苏联。斯大林在演讲中曾怒斥希特勒是一个无耻小人。至此,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希特勒作为发起者,斯大林自然不会去赞美自己的敌人,这时的他对于希特勒只有恨意。

所以,苏联曾多次制定暗杀希特勒的计划。苏联的特务机关曾在希特勒的亲信中安插了卧底,1943年,他们曾请求斯大林同意暗杀计划,但是在最后关头斯大林却中止了计划。斯大林这样做当然不是出于对希特勒的怜惜,他认为,德国失败已成定局,将希特勒杀死,德国的继任者便可能和西方阵营达成和解,这对于苏联是不利的,所以他需要希特勒活着,只要他活着,德国就不可能向英法美投降。从这里就已经可以看出斯大林对于希特勒的轻视,在他眼中,这时的希特勒只是他的工具罢了。

当然礼尚往来,德国也曾制定过暗杀斯大林的计划,只是特工很快就苏联抓获,计划也不了了之。在这种情况下之下,说两人惺惺相惜,那纯属是小说里的桥段,这两人的关系是不死不休才对。

当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希特勒自杀的消息传回苏联以后,斯大林愤怒不已,他咆哮着说:“这个胆小鬼!”斯大林愤怒的原因是他的计划落空了,他本想生俘希特勒,让他接受审判,永远的将他钉在耻辱柱上。可惜,希特勒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很显然,斯大林是厌恶希特勒的,如果他真的对希特勒这个对手十分敬佩的话,那当他得知希特勒自杀以后,便不会有那样的举动。在斯大林看来,希特勒不过是一个“有能力的懦夫”,毕竟,他是败者,而斯大林才是胜者。


历史战争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避弹室自杀,斯大林不久从前线得知消息后,甩出三个字的评价:“胆小鬼”!按他的意思,希特勒应该乖乖地在柏林等着苏军俘虏,然后再被送上审判席才算是有勇气,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斯大林其实对希特勒非常缺乏了解。



在希特勒上台和德国重整军备的过程中,斯大林对希特勒的态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最初,他曾试图联合英法遏制第三帝国的崛起和纳粹主义的肆虐,这也是欧洲对付德国的传统战略:东西夹击围堵。然而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和英法祸水东引的“慕尼黑阴谋”,这一努力没有得到西方世界的积极响应。

有一点斯大林是比较清醒的,即当时的苏联的科技与工业化水平,确实与欧洲列强有着几十年的差距,因此他为求自保开始改变策略,转而与德国进行接触,而希特勒在入侵波兰以及击败英法之前,也不想与苏联保持敌对状态,于是双方一拍即合。1939年8月15日,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莫洛托夫致电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热烈欢迎德国想改善对苏关系的愿望”!



于是两国外交部长分别代表斯大林和希特勒,进行了实质性的接触,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是:第一步,缔结一项贸易和贷款协定,第二步,“可在不久以后”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然而,正在酝酿对波兰发起闪电战的希特勒已经急不开耐了,他立即催促里宾特洛甫动身前往莫斯科,8月23日中午,两架“秃鹫”运输机载着纳粹德国代表团到达莫斯科,斯大林、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经过两次加急会谈后,当晚双方便正式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战胜利以后丘吉尔曾经说到,斯大林当年跟希特勒做交易这一举措“固然令人齿冷”,然而“在当时是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的”,而斯大林则在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后也解释了这一行为,即他在1939年夏天已经深信,希特勒就要打仗了。而他决定俄国决不能被别人骗到单独对德作战的倒霉局面当中去,如果与西方结成可靠同盟的可能性不存在的话,那为什么不转而联合希特勒呢?他(指希特勒)不是已经突然来敲门求教了吗?

(莫洛托夫)



这也就不难解释苏军为何跟德军瓜分波兰,也解释了希特勒横扫西线时,斯大林毫不犹豫地压榨罗马尼亚、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小动作,这个时候斯大林对希特勒和德国的军事实力是有所忌惮的,着急建立起一条地理和地形上较为有利的防线。莫洛托夫甚至会祝贺德国在西线取得的“重大胜利”,两国的物资贸易也是热火朝天。

时间到了1941年春,德军主力东调已然进行中,斯大林对苏德关系的逐渐恶化开始感到不快,但他却把主要责任归咎于莫洛托夫在外交上的笨拙,他认为在那个国际局势非常严重的时期,避免苏德发生军事冲突是首要任务。显然,德军在波兰和西欧表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让斯大林从忌惮变成为“畏惧”,他需要时间来加强自己的力量,以便有足够的实力和纵深来对抗德国,在此之前必须选择委屈求全。

(斯大林和丘吉尔)

斯大林必然了解德军征服巴尔干半岛的意义,了解大量德军留驻在苏联的西南邻国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意义,也当然了解德国陆军主力不断东调波兰的意义,这种规模的军事行动是不可能保住秘密的。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德军飞机多次越境侦察,但是莫洛托夫仅仅表达了有限的抗议,苏联的宣传机构对一切关于战争的小道消息都进行批驳,认为那是英法的故意挑唆和离间之计,所有的一切都说明,苏方在极力隐忍,以避免激怒希特勒。

直到“巴巴罗萨”开始前的最后一分钟,斯大林也不愿意相信希特勒真的会对苏开战,尽管各方面的情报汇总尤其是美国政府的警告越来越清晰,连极度讨厌斯大林的丘吉尔都提供了近乎准确的消息。并且面对德国军队如此庞大的军事调动和作战部署,斯大林所表现出来的固执几乎成为了二战重大谜团,他为什么就死活不信呢?



这就是在忌惮、畏惧之后的一种“轻视”,在斯大林看来,希特勒在军事上尽管有所革新,比如装甲部队的使用和闪击战法等等,但是他仍然跳不出一个圈子,那就是德国军官团在一战后总结出来的基本战略:绝不能两线作战!因此斯大林判断,在希特勒没有彻底解决英国之前,绝不会贸然与苏联开战,他根本不了解也不理解,希特勒有的时候就是个疯子。

正因为如此,苏军在战争爆发初期一度非常被动并且损失惨重,仅被俘官兵就高达300万人,斯大林对此是要负主要责任的,这是他对希特勒严重低估所致。1941年6月22日黎明时分,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赶到克里姆林宫,对外交人民委员宣读了德国的声明,莫洛托夫终于目瞪口呆,半晌才问出一句:“这是战争,你认为应该这样对待我们吗”?


(希特勒和凯特尔)

而至于斯大林,从这天开始的整整11天内都没有公开露面,1941年7月3日他才发表了号召全国抵抗德国入侵的公开演讲,7月10日宣布就任战时最高统帅,而这十几天时间里,恐怕他内心充满了震惊、悔恨和自责。

值得庆幸的是,苏德之间的合作与交易都是外交部长级别的会谈,用普京总统后来的话说:“斯大林没让自己与希特勒直接沟通从而沾上污点,斯大林没有同希特勒见过面,而其它欧洲大国的领导人都与希特勒见过面”。

(里宾特洛甫)


度度狼gg


在二战时期,斯大林和希特勒两个人的较量,是欧洲战场上的重中之重。

希特勒利用德国人的复仇情绪,成功创立了纳粹党,并且获得了兴登堡支持,成为德国总理。

而斯大林利用大清洗,处决了许多和他政见不同的官员,成为苏联的最高统帅。

德国和苏联这两个并不相邻的国家,因为斯大林和希特勒,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时间来到1941年,希特勒在进攻英国失利后,决定调转枪口向东,对付还是盟友的苏联。

斯大林对于德国的闪击战,显得有点手足无措。

短短几个月时间内,苏联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西部重工业基地和大部分人口。

直到德国人打到莫斯科城下,斯大林才意识到不能再向东扯退了。

莫斯科一旦被占领,那么斯大林将会有万劫不复的危险。


好在苏联人开始觉醒,顶住了德国人的进攻,并且在美国的帮助下,打起了反攻。

1945年,斯大林下令进攻柏林,这个时候的希特勒知道大势已去,在总理府自杀身亡。

关于他的死众说纷纭,至今还存在很多的疑点。

斯大林听说希特勒自杀了,也是难以置信。

因为在他看来,希特勒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不会轻易放弃抵抗,更不会自杀。

他还专门找人审问了总理府当差的人,包括处理希特勒尸体的军官和士兵。

结果是希特勒的确自杀了,尸体被焚烧。

斯大林心里松了一口气,嘴上骂了一句懦夫。


笔者认为,他们两个作为欧洲大陆上的两个争霸者,有许多共同之处。

他们都带领自己国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实现了由贫困到强盛。

在自己的国家,他们有着绝对的权威,不容任何人冒犯。

希特勒和斯大林虽然没有正式见过面,但从两国的关系来看。

斯大林对希特勒的评价不外乎,天才—枭雄—恶魔。

这是从独立—盟友—敌人这三种关系而转变的,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斯大林心里还是比较畏惧希特勒的。

因为希特勒打败了法国,打残了英国,差点占领了苏联,放眼整个欧洲大陆,还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做到,也没有第二个人如此疯狂。


—End—



冷月钩沉


这个问题似乎无解,因为斯大林怎样看待希特勒只有他自己知道,而他早已在1953年就与世长辞了。

不过,后人却可以根据斯大林的评价希特勒的只言片语窥见这位钢铁领袖对纳粹德国元首的认知。

比如1945年4月30日,经过惨烈的战斗,付出阵亡8万多人,伤亡超过30万人惨重代价的苏军终于攻下了纳粹德国的首都柏林,将这个法西斯帝国彻底送入了坟墓。

同日,在匆忙完成和爱娃婚礼的希特勒同爱娃在地下室自尽,随后属下将希特勒夫妇二人焚尸灭迹,这个发动二战的罪魁祸首终于烟消云散。

消息传到斯大林耳中,这个苏联领导人先是不信,随后说了一句:懦夫!胆小鬼!因为他不相信,这个与希特勒斗了4年的对手,会以这样的方式死去。在他看来,希特勒即便要死,也要坚持到被苏军俘虏,然后勇敢地被送上审判席,然后勇敢地被绞死甚至千刀万剐。虽然死亡也是一种抗争,是一种勇气,但在斯大林看来,这种死法太窝囊。

从斯大林的反应来看,他对希特勒是不屑一顾的。

而在静夜史看来,斯大林对希特勒的评价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他胜券在握时,他可以对踩在脚下的希特勒不屑一顾地蔑视;但在苏德战争开始时,他是恐惧的;而在二战爆发前,他又和希特勒是惺惺相惜的。

虽然看起来不可思议,但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因为在两人的爱恨情仇之下,是德国与苏联关系的起承转合,而两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份子,又必然随着世界历史的大背景而跌宕起伏。

那么,此时的大背景是什么呢?静夜史认为包括两个,一个是法西斯的肆虐,另一个是共产主义的崛起。

一战作为帝国主义之间的火并,并未彻底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而结出了苏联这个意外果实。一战之后,虽然各国经济发展欣欣向荣,但潜藏的仇恨也在野蛮生长。

1929年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令各国元气大伤,尤其是刚刚恢复元气的德国,在德国社会风起云涌的情况下,希特勒的纳粹党终于等到了一飞冲天的历史契机。在美国华尔街财团的支持下,希特勒在1932年成功上位,成为德国总理。兴登堡死后,希特勒成为一手遮天的德国元首。

美国支持希特勒,一是为了牵制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二是为了抵御苏联的革命输出。而英法因为一战受伤太重,对纳粹德国的崛起只能听之任之。而因为此时的苏联充分利用帝国主义经济危机壮大自己,所以英法开始疯狂推行“绥靖政策”,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等盟友的利益换取德国和苏联火并,所谓祸水东引。

斯大林对纳粹德国的膨胀很紧张,所以一再向英法表示要联合绞杀纳粹德国,但遭到了英法的嘲讽和拒绝。心灰意冷的苏联于是和意在搞定英法的德国一拍即合,在1939年8月23日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划定了东欧的势力范围,开始了苏德蜜月期。

由于斯大林和希特勒有着诸多共同点,比如意志顽强,短期内带领国家富强等,所以可以说是惺惺相惜。

随后,德国在1939年9月1日发动二战,苏联随即参与瓜分波兰。而后德国横扫西欧,苏联作为德国的后勤基地,为德国提供了包括石油、矿砂在内的巨大物资支持。而苏联也在德国西去的空隙疯狂西扩,侵略芬兰、鲸吞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比萨拉比亚,建立所谓的东方战线。

等到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斯大林对希特勒的态度也急转直下。由于苏军尚未从“大清洗”中恢复元气,因此纵然苏联猛烈西扩,但终归准备不足,面对装备精良的德军一溃千里,根本不是德军对手,短短4个月就丢掉了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损失了300多万军队,西部工业区损失殆尽,超过四分之一人口沦陷。。。

因为德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冲到了莫斯科附近,将苏联推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所以在苏德战争的前4个月,斯大林除了苦闷,就是恐惧。因为一旦苏联战败,或者丢掉莫斯科,斯大林都将万劫不复。

直到在朱可夫的支持下成功坚守莫斯科,斯大林才逐渐平复了心情,开始了与希特勒的顽强对峙,直到苏军转入反攻并彻底打败希特勒。

而在苏军反败为胜的过程中,斯大林对希特勒的态度也随即逆转。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他发动的这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人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创伤,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还有他大量的杀犹太人的事情,让他永远的定格在了历史上耻辱支柱上。

很显然世人对希特勒都是厌恶的,他是十恶不赦的存在。其中对希特勒最为方案的应该是苏联人,大家都知道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对苏联开战的时候,他们给苏联带来了很大的伤亡。

尤其是在和苏联的战争当中,苏联因为保卫自己的国家牺牲了上千万人的性命。可以说苏联的领袖斯大林,肯定是对希特勒恨之入骨的。

那么,在斯大林的眼里,希特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都知道希特勒是在1945年4月30日,让自己的士兵,在总统府里把自己给焚烧掉的,同时和他一起死的,还有他的妻子。当然了这时候的希特勒选择自杀,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要失败了,已经无路可走了。

所以,他只能选择了自杀这一条路。

本来斯大林是给了自己的部下下了死命令的,说是让他们活捉斯大林,他要亲自把斯大林给吊死。

即使活捉不了,也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但是,最终斯大林得到的消息是希特勒已经死了。而且也见不到尸体了,毕竟斯大林是被火化的。

得到这个希特勒死讯的斯大林简直不敢相信这个结果,他们以为希特勒可能是逃跑了。但是,经过再三的确定,希特勒确实是死了。

斯大林不得不相信,这时候的斯大林说的一句话就是;“懦夫,胆小鬼。”也就是说,在斯大林的眼里,希特勒只不过是一个胆小鬼而已,因为他不敢面对自己造成的过错。

按道理说,在斯大林的眼里,希特勒这种狂热的战争分子,是应该不会屈服的,他至少是一个英雄般的人物,战败了就是败了,勇敢的承受战败的结果就行了。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希特勒也会走自杀的这条路。

事实上斯大林一直都是和希特勒在暗中交手的,他们双方基本上都是不了解的,他们也根本没有见过面。

斯大林对希特勒的了解,也仅限于他的战略战术上。所以要说斯大林眼中的希特勒到底是如何一个人,我们就不好妄下定论了。

不过斯大林自己确信的是,不管希特勒多么的狂妄,他肯定是打不过苏联的。苏联地大物博,斯大林战胜希特勒是迟早的事。

最终我们也都知道,苏联战胜了德国,斯大林战胜了希特勒。


不才讲史


可以看看外国的历史传记,就是外国史学家写的,比较客观……斯大林:虽然帮助苏联取得了二战的胜利,但是为人凶狠残暴,苏联形成了高度集权的高压统治!

希特勒:初期的希特勒是一个国家英雄!帮助弱小的德国短时间内登上了世界的巅峰!但是后来走上了战争的道路,害了国家和人民!评价很复杂……





历史回放机999


还是从一个故事开始吧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堡内举枪自杀,率先得到消息的苏联红军将领瓦西里·崔可夫立马就给斯大林打了电话。接到老对手已死的消息后,斯大林表现的不是欢欣鼓舞,而且难以置信。

他要求崔可夫不惜代价立刻强攻总理府,必须确认希特勒死亡的真实性,于是军队那群情报人员就有点用力过猛,他们找到了不止一具希特勒的尸体,连盟军那边都找到了希特勒的尸体......

陷入哲学思考的斯大林同志沉思若干天后表示这一定是罗瘸子和丘胖子的阴谋!希特勒已经化妆潜逃了!而且有盟军人员包庇!暴怒的钢铁慈父把元首的跟班海因茨·林格和奥托·京舍扔进了内务部。

于是这两个倒霉蛋从1946年到1949年这整整四年里只能不停的重演元首是怎么死的,他们两个又是怎么焚尸的。还必须把自己目睹的一切写成文字资料,只要稍微有一点对不上,立刻就会遭受一通皮鞭......

最终这两个家伙在柏林的事件重演纪实、文字版自述、内务部审讯记录、内务部调查记录、军方初期调查记录,再加上各种照片、化验报告、检测报告汇总到了一起,于1949年12月29日形成一份413页的结论陈词,放到斯大林的办公桌上。

结论其实很简单,希特勒确实已经死掉了,据说斯大林看过报告后冷冷吐出了一个单词——“懦夫”!这份本来绝密的文件随着苏联解体而逐渐公开,在2005年结册出版,书名就叫《希特勒档案》。

斯大林极少谈论希特勒

其实题主问了一个很刁钻的问题,现有资料显示斯大林极少单独提及希特勒,更多时候他的评价都是说纳粹政权。说政权就偏官方,点评人物自然偏私人,故此很难从他的语言中了解他对希特勒的观感(合作期的商业互吹不算)。


倒是元首大人在得意时点评过斯大林,他说咱们拿下苏联后我一定不会杀掉斯大林,我会让他在德国的统治下继续管理那里,事实证明只有他能收拾俄罗斯人。据说斯大林的回应是老子赢了一定把那孙子吊死在树上......

大抵斯大林不太谈论希特勒的原因在于他是实用主义者,嘴炮如果有用还要拳头干什么?干就完了!哪来那么多废话?当然,另一方面也是他的谨慎作怪,事实上斯大林并不很了解希特勒,两人应该没有见过面。

右边那座山

我们来说回第一个故事吧,为什么斯大林如此大费周章的确认希特勒的死亡细节呢?为什么初期他根本就不相信希特勒已经自杀了呢?吐槽机觉得从1941年6月22日以后,希特勒已经成了他最深的梦魇,成了他心理上“右边那座山”。

一个小孩子出生在乡村,他家院子右边有座非常陡峭的山,幼年时他去攀登,无数次摔的头破血流。后来这个孩子长大了,他走出了乡村成为探险家,周游五湖四海,征服无数名山,可他依然惦记着故乡右边那座山,那里有他失败的记忆。

若干年后,探险家回到故乡,准备直面幼年心底最糟糕的记忆,可他发现那座山已经随着采石和修路被彻底炸平,那座山他再不可能去征服,那记忆也再不能被扭转。


总结起来吧,吐槽机真的不知道斯大林眼中希特勒是个什么样的人,手边的资料连个框架都拼凑不出来。但从种种行动表明,希特勒确实成了斯大林的梦魇,即使战胜了德国,斯大林依然因为没能亲自看到他被绞死而耿耿于怀。扯淡完毕。


历史吐槽机


分阶段吧,卫国战争时是敌人,卫国前是另一国领导人,就象你的朋友们一样,真假朋友,远近朋友,酒肉朋友。


马踏苏


独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