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蘇聯十萬坦克可以平推西歐,你覺得這是為什麼?難道英、法、德造不出十萬坦克或者更好的坦克?

夢乘流光263


冷戰時期的蘇聯,那個時期純以陸軍而言,蘇聯堪稱世界第一。

如果要說什麼事件,那麼布拉格之春堪稱代表,雖然沒什麼戰鬥,也是突襲,但20多萬部隊6小時控制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空降師以1分鐘起降間隔空運部隊,幾十萬捷軍全部繳械,北約軍隊沒做出任何反應(蘇軍還對北約進行了全面的電子壓制)。

還有個例子,我國進行對越反擊戰時,動用的部隊都只是一些二流部隊,甚至還有邊防部隊,真正的精銳全都集結在北部邊境。而一旦蘇中開戰,我們的百萬精銳不過是人家鋼鐵洪流眼裡的炮灰而已,旦夕之間就會全軍覆沒,防線崩潰。雖然不願意承認,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這一切都體現了蘇聯軍隊強盛時期強大的組織協同能力。至於後來的阿富汗戰爭,那純粹是被中美為後臺的游擊戰爭拖垮的,與軍隊的強弱無關。

蘇軍擁有超大兵團的同時,還擁有無與倫比的大兵團作戰經驗。

軍事科學不只是裝備,組織、指揮、後勤、情報,處處是學問。不要低估大兵團作戰的難度,要知道大兵團滿盤皆輸起來的速度,可遠比小兵團要快得多。而巨型大兵團是根本無法通過演習來模擬的。

大兵團的集結,開進,展開,協同,進攻,撤退,保障,補充,變更方向等一切動作都是具有極高的難度的。稍有不慎,都會變成己方的巨大災難。

能夠有效使用大兵團乃至超大兵團作戰的能力,是一種跟核武器一樣強大的能力。

而能有效組織500萬人以上大兵團作戰的國家,迄今為止只有蘇德兩個。

連中國都沒有組織過。

以我軍為例,我軍公認能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只有五個人——彭林劉粟陳。

而他們指揮過的“大兵團”,只相當於瓦圖京,馬利諾夫斯基,保盧斯,克萊斯勒一級的小方面軍/大集團軍。

而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華西列夫斯基,博克,曼施坦因,莫德爾等人指揮過的方面軍群/大方面軍/集團軍群級別的大兵團。對於中國這樣一個陸軍大國而言,都是迄今為止仍沒有觸碰過的領域。

瓦西里·索科洛夫斯基,蘇聯元帥,1952~60年任蘇軍總參謀長。

著作《蘇軍軍事戰略》中很好的描述了蘇聯當時的戰略。

使用蘇軍這支龐大的常規部隊有兩個基本方面:第一,由於核火力支援具有高度機動性,機動部隊不得不分散部署,以減少敵核打擊的破壞力和損失;第二,機動部隊本身又需要集中,以利用由己方核支援火力打開的缺口。

(沒發現哪裡不對?)

要集中又要分散,兩者相互排斥,魚和熊掌如何兼得呢?

蘇軍的回答簡單而有效:為達到分散,部隊以梯隊形式從前沿向後放依次部署,從而與北約部隊的接觸線到蘇聯的西部軍區,由西向東縱深延伸。這種部署對核打擊的承受力較強。當進攻發起後,後面所有梯隊將以每天50~100公里的速度向前移動,最後集結在於敵接觸線前,因為離敵人很近,所以不會輕易成為北約戰術核打擊的目標。這種戰法可以把蘇軍部隊帶到敵方現已被蘇軍核打擊摧毀了的地方。第一梯隊將在這裡打開缺口,後面的梯隊即可迅速通過缺口,在敵做出反應前直插其後方縱深。這將使北約整個防禦前沿迅速瓦解,使蘇軍的進攻在兩個月內橫掃西歐大陸在塞納河尿尿。

這也就是蘇軍最著名的“鋼鐵洪流”戰法——先扔核彈洗一遍地,然後裝甲部隊突入。

1980年巴黎的總統機場可以讓法國政府10分鐘內立即出發兩個小時抵達英國,然後馬不停滴第二天一早抵達華盛頓以成立法蘭西第N共和國流亡政府。簡稱,第二自由法國。

中國可以利用我們強大的人力資源優勢將蘇聯軍隊拖進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同時我們還可以將御美帝於國門之外。

英國倫敦機場可以快速反應將所有的王室和內閣議會迅速送往華盛頓,然後第二天前往澳大利亞。

意大利在80年代隨時準備加入華約。

然後以下劇情便是

斯拉夫食人魔洗劫了西柏林

紅色強盜對富爾達谷地發起無謂的進攻

波蘭流氓無產者從海上和空中入侵哥本哈根

維也納淪陷於俄國蠢熊和匈人之手

西德退出戰爭,俄國士兵進入波恩

蘇聯軍隊抵達布魯塞爾,但他們絕無可能踏上法蘭西的土地

馬林諾夫斯基元帥在蘭斯檢閱法蘭西人民軍

巴黎公社的繼承者將於明天解放革命的巴黎







大德大威寶寶龍龍


呵呵,你猜猜蘇聯是怎麼個“十萬坦克平推西歐”?

你以為是造十萬輛坦克,然後和希特勒一樣玩閃電戰?

同學,你太天真了。


蘇聯的戰略粗暴又簡單,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壓根沒法防禦。

因為他們準備用原子彈直接炸開一條路!

可能你會覺得我瞎扯,用了原子彈的地,那還能住嗎?

其實原子彈輻射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厲害,你看看廣島,正兒八經的捱過原子彈的,現在不是挺正常了麼。


而且為了實施這個戰略,蘇聯人曾經認認真真的對自己的武器進行過改裝。

舉個例子:T55坦克,中國人都應該聽說過吧,就是曾經中國的59式坦克,T55坦克服役時間是1955年,T55坦克對比過去的坦克一個突出特性就是有了“核生化三防系統”。


T55坦克有空氣過濾系統,保證過濾被汙染的粉塵,還有超壓裝置,讓車內的氣壓高於車外的氣壓,這樣保證核汙染的顆粒物不至於進入車內。如果你不理解,有空去三甲醫院的ICU病房,也就是重症監護室旁邊去看一看,那門一開,就是風迎面吹過來,就是因為裡面的氣壓比較高,以防有病菌進來。


當年的西歐根本沒想過自己去對抗蘇聯,英法德連這個念頭都沒有,他們的指望是:竭力抵抗蘇聯,遲緩蘇聯進攻,然後等待遠在大西洋盡頭的美國盟友來支援,要是靠英法德自己的力量,那真的不用打了,直接投降吧。


這個東西是什麼?

是個原子彈,單兵原子彈,又叫M-388核火箭筒。

這玩意蠢就蠢在它的殺傷範圍比它的射程還要遠,它的射程只有4公里,但是可以殺傷5公里所有的生物。

因此,如果沒有掩體,這玩意射出後必死無疑,完全是同歸於盡的打法。

為什麼會研究這麼傻的武器?因為擋不住蘇聯鋼鐵洪流,只能以這種方式來阻礙蘇聯坦克。


要不是極度絕望,誰會去研究這種傻武器?


李建秋的世界


有人說蘇聯十萬坦克可以推平西歐,這是為什麼?難道英法德造不出像樣的坦克嗎?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你如果知道巔峰時期蘇聯的軍力有多強,你就明白這種說法絕非想當然了。二戰時期德軍的實力足夠強吧,但是到了後期還不是被蘇軍反推回去了。巔峰時期,尤其是在冷戰時代,蘇聯的常規軍力空前強大,據說其常規軍隊的裝備量比北約的總和還要多。我們常說的鋼鐵洪流就是指蘇聯的裝甲部隊。

當年的蘇聯,鋼產量世界第一,每年為1.8萬噸,領土更不必說,將近佔世界的六分之一,石油儲量也十分驚人,約有7億噸。佔據著世界上將近六分之一的領土,每年的鋼鐵產量為1.8萬噸,石油產量為驚人的7億噸。蘇聯陸軍是人類史上最龐大的,巔峰時期有8萬輛坦克,火炮1.5萬門。蘇聯空軍裝備各類飛機共有1萬餘架。軍隊規模也很驚人,部隊服役人數為513萬,如果算上預備役軍隊的話,蘇聯在短時間內能召集千萬大軍。而同期的美國軍隊,滿打滿算也就300萬人,西歐跟蘇聯相比更是卵石之於泰山的區別。

不光是規模龐大,蘇聯軍隊裝備也很先進。其坦克裝備的主要型號包括T-54、T-55、T-59、T-62、T-64、T-72等等各型T系列主戰坦克,其中的T-72於1977年首次亮相,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主戰坦克。蘇聯在八十年代曾經搞過一次演習。參演人數達到五十多萬人,近萬輛的裝甲車和其他各型裝備,同時還有海軍、空軍、戰略火箭軍和預備役人員參加,堪稱史上最強演習!演習的目標是在八天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蕩平歐洲,以大集群優勢兵力閃擊敵國,不給其還手之力。為了達到演習目的,蘇聯還友好地邀請西方國家參觀。北約觀察員在參觀後表示,如此規模的進攻,歐洲各國無論如何是抵擋不住的。




週週說古今


今天給毛吹們介紹一下毛子海軍輔助艦艇的實力,還是巔峰時期的,後面陸續介紹一下毛子海軍、空軍、陸軍的實力和水平,歡迎毛吹來噴!!要求是證據、事實!!!!以下是毛子海軍輔助艦艇的實力介紹: 毛子是獨一無二的海軍大國——是辛辛苦苦建設海軍200年、卻一次重大勝仗沒打過的海軍大國……自納西莫夫以來的蘇俄海軍名將,都是建設海軍的名將,主要工作就是建設好海軍,然後打敗仗,週而復始,特別勵志。兩百年下來,俄羅斯海軍一直是沉浸在自己的圈圈裡面,自我繁殖,對於歷次海上戰爭的經驗吸收得很少,戰列艦被二戰證明沒啥價值後,斯大林都還在戰後強力推動了世界上最龐大的戰列艦造艦計劃。所以用其他海軍強國的思路來判斷蘇聯發展思路的……總是會跟不上毛子飄忽的節奏啊。蘇聯時期毛子海軍有個寫在紙面上很長的軍用輔助船名單,有幾百艘之多。但有個很大的問題是:毛子的民用造船工業很薄弱,所以大型萬噸輪船的生產量很小,甚至民用商船隊都得靠芬蘭和波蘭,外加從德國和日本買,這樣的話他也缺乏大批量建造艦隊油船的能力,所以這個名單上大多數的船都是幾百幾千噸出頭的小傢伙,真正能參加遠海保障的補給艦屈指可數,能跟上艦隊的更是~~~~沒有。



三縱隊衛生員是我爺爺


都9102年了,這麼多鐵幕背後的文件都解密了,居然還有人吹捧蘇聯所謂的鋼鐵洪流,也是服了他們了!

事實上,即便按照純數量對比,以蘇聯陸軍龐大的架子師來較量,北約一線集團也其實不輸蘇聯!華約集團?算了吧,裝備好的就是戰五渣的波蘭,訓練好的只有東德,蘇聯人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北約!

另外說一句,部署在東線對付中國的號稱50萬大軍,事實上也全是沒有經過動員的架子師,真要開打,鹿死誰手還真不一定!

何況,站在北約一線集團後面的可是規模,裝備絲毫不亞於蘇聯的美國陸軍,蘇聯集中全部精銳的第一波突擊如果打不穿法德邊境的話,美國主力一到,蘇聯裝甲集群涼涼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冷戰期間,其實無論是北約華約對抗還是中蘇暗戰,都是麻桿打狼兩頭怕!


西西弗斯的投石機


當年,讓西方集團膽寒的除了蘇聯強大的核力量外,常規武力中恐怕非由數萬輛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莫屬!在許多"蘇聯威脅論"中認為:僅靠蘇聯龐大的坦克部隊就能平推戰勝西歐!

蘇聯陸軍的巔峰時期曾擁有53000餘輛坦克、60000餘輛各用途裝甲車、48000餘門各型火炮;除此以外,蘇聯陸軍還裝備了大量的防空/反坦克導彈、高射炮、直升機等武器裝備!

如此雄厚的實力也讓斯大林自信豪言:蘇聯有能力在一週之內佔領歐洲!確實,憑藉蘇聯陸軍當年的實力,可以對所有西歐國家同時發起火力打擊並佔據壓制優勢……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同西方對立鬥爭中確定的"先軍政治"。

莫斯科認為:只有保證絕對的軍事優勢才能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因此,蘇聯在冷戰時期集合全聯盟之力發展軍備:坦克年產3000多輛、裝甲車6000輛、洲際彈道導彈500枚、軍用飛機3000架、地對空飛彈50000枚……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更是把超過85%的工業投資用於軍事研發製造。

反觀英法德等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幾乎將其掏空,曾經在世界範圍內開疆拓土的老牌兒資本主義強國紛紛走向衰落!在戰爭中,歐洲大陸高達75%的工業設施被摧毀殆盡、巨大的戰爭傷亡導致勞動力嚴重短缺,煤炭一類的基礎資源甚至連家庭供暖都無法滿足……

而身為戰敗國的德國更慘:戰爭中其主要城市在盟軍的合攻中幾乎被夷為平地、戰後還要負擔鉅額戰爭賠款、軍事發展遭遇嚴苛限制、國土更是被美蘇等同盟國瓜分!

綜上而言,西歐諸國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就是重建,而"眾人拾柴火焰高"的蘇聯則隨即投入到了同美國的全面對抗中!因此單論武力,當時的紅色蘇聯確實有實力短期內攻陷西歐甚至整個歐洲大陸!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造出來了你放哪?你怎麼養?你軍費上來了,民眾抗議先不說,美軍駐紮就沒有意義了,和美國的利益交換又怎麼調整。歐洲地形也不像俄羅斯境內這麼大縱深,你是防守方,坦克集團在歐洲的巴掌地也沒實際意義。


反正我都沒差


在蘇聯十萬坦克衝過來之前,你先回遭到核彈洗地,接下來被全面的電子壓制,然後飛機夷平目標,重要戰略地點會被空降兵佔領,十萬坦克開始突擊,同時伴隨地面炮火的全面壓制。此時的歐洲幾乎無制空權,地面部隊只剩下零星的活力點,反坦克部隊與坦克部隊,會被蘇軍坦克部隊以絕對優勢保衛殲滅。所以說,不是蘇軍十萬坦克厲害,而是蘇軍軍隊整合能力太強。[酷拽][酷拽][酷拽]


簡單83884


你也可以說北約10萬坦克可以推平東歐平原,直抵烏拉爾山下。反正是嘴熗。四川人所說的"吹牛不要本錢″。


王祖蔭1


“蘇聯十萬坦克可以平推西歐”,呵呵,說這話的人肯定是軍盲!

因為這種人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制空權!

首先提出制空權理論的是一個戰五渣國家——意大利。一個叫杜黑的軍官首先提出了“制空權”,理所當然

,他被老軍頭們打壓。但後來證明了他的理論是正確的。

許多國家尤其是美國,大力發展空軍(當時叫航空兵,後來才變成了獨立軍種)

到了二戰時期,沒有空軍,根本不能打仗。

比如隆美爾。

隆美爾的北非軍團,在北非沙漠,經常把三倍於自己的英軍按在地上摩擦,後來英國人取得了制空權,從空

中對北非軍團狂轟濫炸,北非軍團的許多坦克、裝甲車、輜重車都被炸燬,損失極大。

英國人的戰艦和飛機,對從意大利起航運到北非的德意運輸船狂轟濫炸,能抵達北非的僅有幾分之一。如果

這些物資都能平安抵達北非,說不定隆美爾真能飲馬尼羅河。

後來隆美爾負責大西洋防線,深知英美戰機的厲害,一再告誡部隊要注意防護。

諾曼底登陸後,德軍從後方馳援大西洋防線,結果被英美戰機狂削,嚇得德軍坦克白天躲在森林裡,晚上才

敢趕路。就連隆美爾都被英美戰機炸成重傷,灰溜溜的回去養傷去了。

日本的大和號,英國的威爾士親王號,都是被空軍炸沉的。

二戰時,蘇聯之所以能取得東線勝利,除了頑強作戰外,別忘了,是英美轟炸機不停的戰略轟炸德國的工業

區,極大地延緩了德國軍工的開工效率,有力的配合了蘇聯的進攻。

要是德國工業區開動馬力全力生產,蘇德戰爭還要多打幾年。

我說這些就是證明:從二戰開始,沒有制空權就不能打仗。

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各大國現在極力研製五代機的原因。

所以說,誰佔領了天空,誰就能佔領世界。

讓我們看看冷戰時期,美蘇空軍的對比。

美蘇空軍在1945年大致勢均力敵,但是美國和英國擁有更好的防空網絡。蘇聯在這方面拼命追趕,打造了非

常有競爭力的防空裝備和網絡。

1975年出版的《蘇聯霸權與歐洲》一書記載,蘇聯在50年代中期,總共擁有戰術飛機大約1萬架左右,但是

在60年代初期,已經降至大約一半,4~5000千架左右。

而1961年美國空軍兵力是82.5萬人,共有91個聯隊,約1萬9千架飛機,另外還有海軍航空兵 6800架飛機。

美軍是一個每個軍種都有空中力量的軍隊。 空軍以固定翼為主,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幾千架飛機有固定翼

也有直升機,陸軍則有近萬架直升機, 整個空中力量的總數不管是固定翼還是直升機都大大超過蘇聯。

更何況蘇聯在航空工業生產上與美國的差距很大的。

蘇聯的空軍技術也取得了很大進步,但由於數碼航電技術上的系統性缺陷,蘇聯最終在空軍方面落後了。

比如米格-25。

1976年9月駕駛米格-25叛逃到日本的蘇聯飛行員別連科,美國欣喜若狂,把米格25大卸八塊來研究,結果大

失所望。

“米格-25僅相當於美國15年前的F-4鬼怪式飛機,遠遠落後於新一代的戰鬥機F-15或F-16,無論是在爬升率

、加速度急轉彎、遠距離發現目標和躲避敵方攻擊的能力方面,米格25差的太遠了,與同時代先進戰鬥機相

比,僅僅只有一些速度和抗干擾能力上的優勢。

後來別連科還駕駛米格-17、米格-21與美軍飛行員駕駛的F-4進行模擬空戰演練,之後又駕駛米格-23,與美

國F-4戰鬥機、F-15戰鬥機進行空戰演練。演練後,別連科認為美國的F-14、F-15和F-16戰鬥機遠比米格-25

先進,特別是作戰高度在2萬米以下,米格-25根本沒有優勢可言

別連科登上了美國最先進的戰鬥機進行體驗,被計算機和液晶顯示器包圍的現代化戰鬥機座艙震驚了,飛行

員前面的液晶面板上能夠清晰地顯示空中、水面、地面的各種目標,同時模擬座艙可以再現與實機駕駛相近

的場景。因為蘇聯戰鬥機滿是儀表盤……

*

*

冷戰時期,有一個叫富爾達峽谷(位於東西德之間,西德小鎮富爾達附近,富爾達峽谷,與北德意志平原和

霍夫走廊一樣,成為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代名詞)的地方,號稱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引爆點。雙方在這裡部署

重兵,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打,這裡將是最先打響的地方。

在1970、80年代,美國為了消除蘇聯坦克的威脅,製造了中程導彈、反坦克武器、A-10對地攻擊機和攻擊直

升機,這些足以把蘇聯坦克打的像開罐頭一樣,給毛子坦克兵製造一個個的鋼鐵的棺材。

蘇聯如此大規模的發展坦克、強化坦克,甚至迷信坦克,完全是因為二戰時被德國的閃電戰打怕了,以及後

來自己坦克部隊的大縱身戰略取得的巨大勝利,導致了蘇軍對坦克有一種神之迷戀。

然而,二戰後,依靠單一兵種完全無法取得戰爭的勝利。那是戰鬥機統治的時代。

退一步說,即使蘇聯能推進西歐,但問題是,坦克只能在平原野戰耍耍牛逼,打巷戰呢?

一個柏林當年蘇軍就傷亡30萬,那其他城市呢?坦克進入鋼筋水泥的城市,就成了反坦克武器的移動標靶,

圍城的蘇聯軍隊將成為美英空軍的屠宰目標。

想想格羅茲尼之戰的俄軍傷亡就知道巷戰對坦克來說是一場噩夢。

*

*

對於“蘇聯十萬坦克可以平推西歐”的沙雕言論,我報以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