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車5000公里一次保養?

raoyaoting


因為日系車大多用普通機油,普通機油壽命在5000km左右,故日系車大多要求5000km保養,很正常,普通機油相對全合一代機油便宜許多,能降低用戶保養使用成本,節約費用,同時國內空氣差,保養時清潔或更換空氣濾芯(行規),有利汽車更健康。近幾年豐田也採用全合成機油,保養里程改為一萬公里,很正常,費用基本貴一倍,性質一樣的。我07年購買的三菱戈藍,一直在4s保養(5000),用普通機油,費用在500元左右,十萬公里大保養費用未超二千,很是好養,十五萬公里後改朋友處保養,改半合成機油,7500一保養,到現在車己十三年二十三萬公里,發動機很正常,動力與新車無異。我認為車最好按廠家說明書要求保養,正常廠家不會騙你的。



dbwj


日本車使用機油粘度較低,消耗相對要多一些

低粘度機油消耗量大

日系車一般使用的機油粘度很低,多為0w20,機油粘度越低,消耗量相對越大,因為低粘度機油的油膜厚度較薄,抗剪切能力相對越差,而在發動機大負荷、急加速、發動機高溫工況時,機油消耗量會相對多一些。

活塞環的泵效應

發動機靠機油密封,活塞環和活塞之間存在縱向間隙,在活塞上行或者下行時會相對反向運動,產生活塞環的“泵效應”,機油粘度越低,泵效應相對越明顯。

低張力活塞環

日系車一般使用低張力活塞環,活塞環張力較低,這樣設計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活塞環對氣缸內壁的摩擦力,但是由於活塞環張力低,也會導致活塞環在活塞下行時刮除機油的能力不夠,機油消耗量有可能會增加。

2、經濟利益驅動

保養一般都需要到4S店進行,為了維護4S店的利益,增加收入,同一款車型在明明是10000公里保養一次,到了國內就變成5000,按照官方的說法是“國內空氣質量不好,城市擁堵會加速機油劣化”,實際上這就是個扯淡的說法,美國波士頓是世界上十大堵車城市,也沒見保養里程降低為5000KM,說白了就是在國內擼羊毛,欺負國人不懂車。

3、用戶手冊上的保養週期只是估算,一定程度上只需要更改一個數字而已

實際上汽車的保養里程只是根據行駛里程估算,機油的劣化週期根據不同的駕駛環境也大不相同,在北上廣深這種堵車的城市幾小時行駛十幾公里是常見的事情,里程不多,發動機一直運轉,而在北方四線城市之間通勤,幾公里見不到車的時候,發動機一直勻速運轉,機油消耗自然就小,因此,所謂的用戶手冊上的保養週期一般就是廠商自己隨心所欲罷了,早期很多日系車的保養里程大都在5000公里,後來集中進行了調整,有相當一部分車的保養週期改為了10000公里。

有沒有必要完全按照4S的要求進行保養?

實際上並不一定非得完全按照要求保養,一般的保養建議是:

  • 使用全合成機油,按照里程8000-10000公里或者按照時間每年保養一次,先到為準

  • 使用半合成機油,按照里程7000-8000公里或者按照時間每年保養一次,先到為準

  • 使用礦物質機油,按照里程5000-6000公里或者按照時間每年保養一次,先到為準

如果駕駛環境處於擁堵路況,適當減少保養週期,如果道路通暢,就適當增加保養週期


眾口說車


為什麼日本車要5000公里保養一次?其實也不只是日本車,現在很多品牌汽車也都強調每隔5000公里保養一次,因為很多車主給車換機油可能沒有在意換的是什麼級別的機油,部分礦物質機油或半合成機油5000公里以後清洗密封和潤滑效果衰減,不能保證發動機良好的爆發性能。

那麼車換了全合成機油就一定可以5000公里以後換機油嗎,答案是否定的,另一方面的因素還應該考慮車的使用環境,如路況,空氣質量,平時駕車是否有經常大功率暴力駕駛,都會影響機油性能是否加劇老化,所以根據平時用車情況,及時更換機油,至少能讓車發動機大修延後5到10萬公里。

先說到這,歡迎喜歡的車友評論關注!留言。




澎澎車


其實你如果是老油條了,大約也會一萬公里一保養,平時開車聽那有異響就到修理店看那個東東要換了,淘寶買配件給工時費換,一年下來省不少錢,不要把車當祖宗一樣供著!還有新車三五年內基本沒啥大問題,易損件也不包三年,除第一次免費的,後面的保養自己看著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