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些老人把儿女买的好烟不抽,为什么去烟店换便宜点的抽呢?

笠翁话农村


对于这个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农村的老人舍不得抽好烟。其实现实生活中平常抽烟的人,又有多少人,自己会买五六十块以上一包的烟,当做平日抽呢?

欢迎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三农的高度】,一起探讨更多关于乡村的事儿。


农村的老人一辈子节约节省习惯了。通常抽几块钱一包的烟,十块钱一包的烟都不是经常抽用。只有办事的时候才会拿出来请人抽。

叔叔抽烟真实的故事:我的亲叔叔由于小时候发烧,患病有点傻,成为了光棍,奶奶去世后,他一直跟随父母生活。我知道他喜欢抽烟,都是抽廉价烟,比如抽旱烟之类。他虽然有点傻,但是不是太傻,从小对我就很好很好……。我长大之后出门挣钱了,回去都会单独给他买些较好的烟和一些点心给他,因为我知道他不懂得照顾自己,人的命啊!他是一个“可怜人”,没有享受过正常人应该有的快乐和生活……。后来我发现,他把我给买给他抽的烟,半价卖给村里人了。我问他为啥?他说我还没结婚,弟弟又在念书,他存些钱有用处……我当时都哭了!

农民以前经济来源大多数靠土地收入,现在农村的生活好上很多了。有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都发展出相关的产业链,农村早已经变样了。大多数农村没有这样那样优越的地里位置,也都是靠年轻人在外面工作挣的钱,现在外面挣钱门路多,只要能吃苦,哪里都可以挣到钱。但是上辈人,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赶上这样的时代,挣钱不易,也就花钱难了。

农村老人,拿孩子们孝敬他们的好烟去换钱,这就是大多数,农村长辈亲人对后辈无私的爱,这种爱超越了一切,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与面子和尊严无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此篇问答,献给农村为了后辈们勤俭节约的老人)


三农的高度


💔我是农村人我熟知农村老人的生活!农村七八十岁老人都是四十年代出生的人,在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粮食紧缺的年代,饿死了不少人,听父亲讲,我村饿死了两百号人,有的老人吃野菜肯树皮,把儿女抚养大,凡是经过那些年代的老村老人,现在都不舍得花钱。

在农村有些老人,儿女有了工作打工挣了钱,过节或平时买点好酒他舍不得抽,去周边小店去换便宜香烟,不是他不抽好烟,他是为子女省钱。我的叔叔沈华丰今年八十二岁,两个儿子考入大学有一个开了公司,另一个是大学教授,他们家中钱有上千万。

两个儿子在一二线城市买了房,还有豪车"宝马",每次回来总带几条软盒"中华"高级香烟,儿子们不抽烟,散给他抽他不抽,只抽安徽十三元一包或六元一包的黄山牌香烟。儿子走后他把软"中华^在镇上兑便宜的香烟。儿子抽给他的^中华"散烟,他放在家用于招待客人,他是文化人,他真不抽"中华"烟吗?有一次我到他家和他交流,有了答案。他说"中华"烟香醇抽着舒服,我是农村人习惯了,我不忍心抽好烟,那时我们吃自己种烟叶做的烟,


也走过来了,该节省就应该结省。我认为叔叔说得有道理。农村老人历经风雨坷坎,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忙不闲,劳动生产收入低,勤俭节约不花钱。讲个题外的话,农村老人不抽好烟,可也不喝好酒,去年我邻居王爷爷在银行任银行的儿子王坤带来了两件"茅台""五粮液",老人原封不动放在家中,平时自己喝十元的黑龙江"老村长",亲友去了他家,
他用好酒来招待客人。有时拿着好酒到县市礼品回收店买了,买点低价的酒自己喝。农村老苦日子过怕了,他有了省吃俭用的习惯。长嘴谁不喜欢抽好烟喝好酒?他如果是城市老人,能拿高额养老金,他会吃好喝好在娱乐场所逍遥。农村老人儿女有钱了,他也不舍得花销,这与他的传统观念有关。(原创文章)💔


安徽农村广播听评员


你好,我是小农夫。我来分析下吧。

烟民应该分为2种:一种是追求烟的口味,另一种是追求面子。

首先抽烟是一种习惯,例如广东人喜欢抽广东中烟的双喜牌.五叶神哪些会比较多,其他省的烟在农村也比较少见,除了中华和芙蓉王。芙蓉王.中华.和天下在广东有钱人抽比较多。像我这些草根比较喜欢抽中南海8毫克,一抽就10几年了,就习惯中南海的烟味,抽其他都不习惯。平时有人送我的好烟,我都是偷偷转手卖了,我是不习惯其他烟的烟味,抽1.2包还好,一条自己抽完也难受。


其次好多老人觉得,我一个下地的老头,抽那么好的烟,真没必要,又浪费钱,欣赏不过来,多可惜啊。还是去换2条自己爱抽的哪些,毕竟上了年纪的农民都是哪些以前熬苦日子出来的,方方面面都比较节约,你要告诉他这烟1000块1条,他天天叫你拿回去退了,你不退也偷偷的塞回去给你。这也是农村老人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

不过现在也有些农村老人想给人知道自己儿女混的好,拿好烟派就一直强调自己这烟多贵多贵,我的谁谁买的,多浪费钱啊。其实他就想告诉人家他们的儿女疼他对他好。哈,你们身边有这样的老人吗?



现在假烟太多了。也不是你想换就能换出去,还要跟农村小卖部的老板熟他才给你换。这是真实情况。上次到其他村一个大爷家,他给2包软中华我们,我就问老人家怎么抽这么好的烟啊,老人家说是女儿买的,想去小卖部换2条烟老板又不肯,卖给老板又不要,小卖部老板跟他说农村谁抽70块的烟啊,我换给你要卖半年了,所以也不肯给他换,老人家也不太爱抽,就拿来送送人。

我是农夫分享农村身边事

关注食品安全


小小的农夫


这个问题,我是很有发言权的。我父亲81岁,是个有着60年烟龄的老烟民了。年青时,“纸烟”很少,抽我们当地的一种“水烟”,这种烟我抽过,又辣又呛。现在“水烟”还抽,但出去时,身上总是带着“纸烟”。

每逢吃酒席时,总会落得一些好烟,我们兄弟三人总会给上父亲一些,但他绝对舍不得自己抽,除非这包烟己经开封,而且他也觉得这种烟不过瘾。所以,他总是会去附近的小卖店里换成4-5块钱的烟。

这样的作法,主要原因是舍不得,一说抽一支就一两块,甚至两三块,他绝对舍不得!我母亲也不会允许,他们已经习惯了节俭,一天的烟钱比饭钱都多,这样的事情,他们绝对不会作!



大漠绿海和谐音


我是认为老年人这么做有两个原因,其一 习惯性抽赖烟,老年人抽烟就是戒不掉的习惯 无聊寂寞的打发时间,赖烟相对焦油大,烟味冲,抽着过瘾的感觉。



我现在已经若干年没抽一根烟了,有年夏天干农活,大家都在树荫凉下乘凉,当时小看着大伯在用旱烟袋抽烟,我就嚷嚷着要抽一口,一口下去我后悔了,那个干哕 那个头蒙 那个头晕,整整在树底下躺了一晌午,我算知道老人们抽旱烟有多大劲了,听说烟杆三年不死的烟草劲更大,不知真假,我是怕。
其二 就是节约习惯了,感觉好烟换赖烟根数多,烟有劲更划算,毕竟管多抽好久。老人省钱过日子习惯了,老了没戒掉,也就抽便宜的解解闷,跑跑气,深深吸那么一口有个烟味的目的,我不抽烟,但我并不反感烟,我闻雪茄也挺香的,很早以前喜欢闻父亲身上的烟味,不过年龄大了,劝他少抽些,后来父亲戒掉了,吸烟有害健康,如果能戒掉,不抽更好!


131419鑫圭杂苑


大部分农民都会过日子,不舍得浪费,他们过日子就是能凑合就行,不追求什么生活质量,更不讲究什么生活品味,能一毛钱办成的事情绝对不会花一毛一,他们的原则就是能省则省,这就是朴实的农民。

我爸爸也是,抽烟都是3块5块,弄包好烟也是给我换成差一点,我对象经常说,换什么换,拿着抽吧,我爸爸每次都说,冒冒烟就行,喝酒也是15元左右的,农民就是这样,不是他们没有钱,主要是他们会过日子,他们都是经历过那个刻骨铭心的年代,所以他们更珍惜现在的生活,主要是舍不得。

好烟换孬烟这是所有老百姓的共性,他们不是抽不起,主要是不舍得,会过日子,农民过日子都是精打细算,老百姓靠种地为生,这里面的艰辛没有经历过体验不到,特别是以前,辛苦不说,还没有什么收入,都是勉强够吃的,现在都是机械化,老百姓算是彻底解放了,平时打打零工,才稍微有点积蓄,所以他们能不珍惜吗?

很多家庭富裕的农民也是好烟换孬烟,这样能多抽很多包,用我爸爸的一句话就是,冒冒烟就行,农民朴实无华,他们的钱都是汗水换来的,能随随便的花吗?绝对舍不得,现在的老百姓不是以前那种穷困潦倒了,家家有存款,但是他们依然坚守着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真就是农民。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无需过多评论,目的特别单纯,就是为了省钱,这种方式绝对值得提倡,勤俭节约我们的传统美德,希望大家一直延续和传承下去。


大海传媒


我是365平凡之路,很高兴来回答问题。

抽烟有害健康,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是我国目前有多少烟民呢,每年有多少因为抽烟而出现的肺癌患者呢,我们不抽烟的也跟着烟民抽二手烟,伤害也是很大的。

题主说的老人把子女买的好烟不抽,拿去烟店换便宜点的烟抽。

在广大的农村这种操作真的很普遍。老人把子女买的好烟或者送礼的时候主家回礼的好烟舍不得吃,先放着,等自己的便宜烟抽烟了再拿去换便宜点的烟。

我爸今年63岁,也是个老烟民,现在抽的烟是一条55元的那种,一条10包,一天最低消费是一包,就他自己的话说,一天一包烟不多啊。我不抽烟,所以对烟的品种不是很了解。



我劝过多少次叫我爸不要抽烟,他就是戒不了。他说,在十几年前,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戒过2年。那个时候我和我弟都在读书,家里用钱很快,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靠我爸给别人打打临工。他还说后来又开始吃了,并且烟瘾更大了。

我爸舍不得抽好烟,他自己说的,好烟也是一包20根,不会有多,并且好烟味道比较淡,对于我这样的老烟民来说,还是喜欢抽重点的烟。主要是怕仇好烟花钱,买不起,一次二次还可以,要是天天抽好烟,那要花费多少钱啊,真是糟蹋了钱。就抽这种五块五的,味道重,来劲,便宜,不心疼,可以多抽几根。你看这就是我爸不抽好烟的原因。

我平时不会给我爸买烟,买烟像是在鼓励他抽一样,直接给点钱。我平时去吃酒席主家回礼的40多或者60多一包的烟,我都会给我爸,我不抽烟,我爸每次都拿到超市批发部给换了他平时抽的便宜烟。

老人把好烟换成便宜烟,我小总结一下:

1、吃惯了便宜烟,习惯了便宜烟的重味道,吃了有劲。

2、老人都比较节省,好烟贵,抽的心疼,便宜烟抽的舒坦,随心所欲可以多抽几根。

3、老人也心疼自己的子女,不希望花钱买贵的烟,吃点便宜烟过下烟瘾就行。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也要时刻告诫抽烟的人,抽烟有害健康,请爱惜自己的身体。

请不要在公共场所抽烟,不要乱扔烟头。


三六五平凡之路


逢年过节的时候,儿女都会回去看望父母,而带上的礼物,大都是拿一些烟酒。一般来说儿女也不会买什么差烟洒,真的买几块钱一包的烟也是拿不出手的,都会是几十块一包的好烟。

农村有些老人把儿女买的好烟不抽,为什么去烟店换便宜点的抽呢?

不过很多老人往往都会将儿女买的好烟拿去小卖部换成一些便宜一点的烟,还别说经常就会看到二伯就是这么做的。他的儿女是比较多的,所以每年过年后的烟酒都特别多,过完年就会看到他拿着家里的烟洒去村里的小卖部换烟抽。儿女买来20块一包的烟,他就换成5块一包的烟,一包能够换四包,按他说的就是能够抽一个多月了。

至于说好酒也是拿去换散装的白酒,一斤瓶装的酒,他就可以在小卖部那里换5斤散装白酒,也是能够喝很久了。当然这里的好酒主要是喝不习惯,还是喜欢喝村里的米酒,一直留着也没人喝,还不如拿来换便宜的洒。

可以说过年二伯家的烟酒是非常多的,不过等到快一年过去了,家里的烟酒都会被他换完了。而儿女平时都在城里打工,也不知道他是拿去换便宜的烟酒了,还以为他喜欢喝,来年又会继续这么买。

而他也不说破,反正年年都拿好烟换便宜烟来抽,一条200块的好烟,他换成5块一包的烟,能够换40包,平时他一个月也就是两三包烟而已,这一条烟能够抽个一年了。

其实说白了还是农村老一辈子农民不舍得花钱,想省钱的缘故。要是家里很有钱,那自然是愿意抽好烟喝好酒的,毕竟好烟对身体也更加好,更是不会呛嘴的,这些都是农民想要的,但是出于没什么钱,也只能够将一些好烟换成便宜的烟,先解决基本有烟抽的问题再说了。

不知道大家的父母是不是也这么做的呢,都说说吧。


老王谈养牛


题主提到农村有些老把子女买来的好烟不抽,拿到烟店去换便宜的回来,我是开烟酒日朵店,比较清楚,我来回答!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增加,但人们的收入有高低,从此香烟的档次高低显著加大了,以安徽为例,最低香烟有红三环只2,5元丨包,低档烟价格还有,3元,4元,5元,6元,7元,8元,10元等。

中档烟零有,12元,14元,15元,19元,20元,22元,23元,25元等。

高档一点,有35元,45元,65元等,百元以上1包的烟乡镇店是禁止买卖的。

农村老人平时抽烟大多数是10元以下的低档烟,每逢节日子女或亲戚朋友给他们买了好烟,一般中档烟居多,但是会拿到街上熟人的烟店拿来换便宜的抽,原因如下!

一,多数老人是舍不得抽10元以上的烟,以我二弟为例,每逢节日女婿送的烟是江苏产的小苏烟,拿到店里换4条一品黄山,他说,我一位老人能抽5元的烟己经不错了,过去老人只能抽台黄烟,当然何至他一人。

二,有的不习惯抽好烟,一来抽的多,有的老人一天要抽三包,如果抽好烟也承受不了经济负担,加之常期抽低档烟已成习惯,抽好烟也不习惯了。

三,有的老人烟龄有几十年了,烟隐大,据他们说低档烟劲大抽了过隐,高档烟抽了不过瘾。

四,小结,隨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人注重的是生活质量与身体素质的提高,吸烟有害健康已是多数人的共识,现在有许多人为了健康已远离吸烟,尤其那些文化知识较高的人多数人不吸烟了,现在吸烟多数是解不掉老烟民。

我是一位香烟零售户,奉劝广大烟民,为了自已和家人的健康,解掉香烟,远离吸烟,记住,吸烟有害健康。


蒋山老徐


抽烟是一种习惯,从古到今,抽烟的人还是比较多。虽然国家出来了很多政策和相关规定,好多地方设立禁烟区,特别是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目的很明确,能让抽烟的人降下来。

农村的老人烟瘾还是比较大。为什么女儿给他们买来的烟又不抽,要拿去烟店换便宜的烟抽呢?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烟每个省份,它有自己的品牌,比如,湖北的黄鹤楼烟,湖南的白沙烟,广东的红双喜,每个省份的烟是没有流通的,虽然有一小部分有卖,但是一般都比较贵,很多人就只能选择自己本省的烟来抽,一来二去,慢慢的老人就习惯了抽那种口味,一般老人抽烟的时间都比较长,他们都习惯抽一种比较自己喜欢常抽的烟。对一个品种有依赖性。所以在买烟的时候都会买自己出的那种烟。


2 那么老人为什么又把烟拿去换掉?女儿外地买的烟。作为父亲,那当然会很高兴。但是这个烟并不是他喜欢的口味。老人也知道,女儿买过来的烟,也是比较贵的 ,没有必要出这么好的烟,又不接到客人,
所以老人就选择到烟店去换自己喜欢的烟来抽。这样一拿一条烟可以换两条烟,还能抽到自己喜欢的口味。所以说在很多过年过节的时候,农村老人都会选择把女儿买过来的烟拿去换便宜点的来抽,就是这个道理。(你们家乡老人是这样的吗?请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