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发家史中的转折点,小混混如何做到“土皇帝”?

虾米Minnie


这世间大抵有两种人,一种是被上天眷顾的人,一种是不被上天眷顾的人。人各有命,富贵在天。有人天生为王,有人落草为寇。但不论是王是寇,脚下的路,不是自己去走到最后,结果都不一定。我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因为有很多人你不走到最后你是不知道自己是天生为王的。

像是杜月笙这样一个2岁丧母,4岁丧父的乡下小子,一辈子努力附庸风雅也只是得了个他自谦的“半文盲”,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最后竟能成为上海江湖里令人闻风而栗的大鳄。


今天不论是说马后炮也好还是要总结杜月笙之所以能雄起的缘由也罢,我只能回一句话:他是被上天眷顾的人。

埋头苦干洒汗水谁都会,可刀切豆腐两面光是要靠天赋的。杜月笙的性格、胸怀与左右逢源的大略显然是打娘胎带出来的。五岁不到牙牙学语的毛头小子便成孤儿。显然不像是一个有家学渊源奠基的公子哥。凭借的不是自己天生我才的大略与无双的智计又是什么呢?

如果非要在这份大略与智计上再加上一份砝码以让人信服的话那就是杜月笙过早地趟入了江湖这趟黑水,他不仅在这江湖里学会了游泳还学会了如何弄潮,更顺带着练就了一身从黑水里“浑水摸鱼”的本领。在早早看遍了上海滩的过江之鲫后,终知肉眼凡胎有不济,便学会了用心去看凡事,从此所有趟入上海滩的各色神仙于他不过虾蟹鱼鳖,纵使他们再如何搅弄翻腾于他不过是他江湖里的一份子罢了。这种和气生财聚八方之缘的大略,练就地他达出神入化之地步,终成一方黑水巨鳄。



杜月笙的江湖之大,成员之多,老大一称,不是他自己给的,恰是那些个他江湖里的虾蟹鱼鳖给的。大家一起在他的江湖里彼此和睦共处共护一方天地,当个个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都不愿意离开了,那他老大的位置便稳了。作为这一方江湖的霸主巨鳄,偶尔吃掉几只不听话搅乱生态的小鱼小虾,又算得了什么呢?

可能我说得太过晦涩,但杜月笙的成功,确是七分天命,三分打拼。他杜月笙显然打小带的就是鳄鱼胚子的种。

为了佐实我的观点,我们可稍举几个故事圆润一下。

大概1898年的时候,10岁的杜月笙就颇具傲骨,因不愿再在浦东舅舅家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只身一人闯入上海十里洋场讨生活。首先,于那个年代来说,一个10岁的孩子居然没有被饿死,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可见天选之人,似乎冥冥之中总有上天庇佑。应该也是那一年,他来到了上海十六铺码头的鸿元盛果行做卖水果的童工学徒。准确地说,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该是那个果行的老板。


当时的上海滩对于用童工是不太倡行的,所谓的进步反剥削的民主人士太多嘛!当时在果行的学徒普遍都十四五岁起步,老板能看上杜月笙完全是因为他的勤奋机灵。小家伙不图薪水,给口饱饭吃就行。相反,他比那些偷奸耍滑的哥哥们都要爱岗敬业。懂得也愿意将水果新旧归拢看护,有他在果行门口的大街无论多早,任何时候总是门清的。有人来买水果,他永远是最活泛打下手且嘴最甜的那一个。就凭着以上这几点,老板虽冒了点风险管他口饱饭吃,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住,不亏。

其实这里面有个不为绝大多数人所知故事。我们回顾杜月笙一生最大的贵人,不是果行老板,也不是林桂生,更不是黄金荣,而应该是当时青帮大佬陈世昌。大概是12岁的时候,水果行便有了给老主顾外送水果的业务。路当然就是学徒去趟啦。但是当时有一个主顾家比较远,此人正是陈世昌。结果别的哥哥们都不愿意去送唯有杜月笙自己跳着去送。结果来回多了,陈世昌下人一次不经意的提起,陈世昌便开始意识到两年来竟每次都是这瘦干巴巴的小家伙送的水果。于是好奇心来了。小家伙趟那么远的路,能坚持两年不容易。他是被逼着送的还是自己送的呢?


(老鸿元盛水果行)

于是一次杜月笙再送水果时陈世昌特意让下人留下他自己亲自问话。

陈世昌问:“小崽子,怎么每次都是你来送水果呀?

杜月笙答:“路太远,哥哥们走不开有更重要的事情做,我待在那大力气活也帮不上。我又比较喜欢走动,就来了。

陈世昌意犹未尽地又问:“

那你能坚持两年也不容易啊!

杜月笙憨厚满不在乎地道:“那有啥,老板既管我一口饱饭吃,那我就得把活干好了。这是本分!

此次师徒二人第一次见面后,陈世昌就对杜月笙印象深刻,莫名其妙地萌生了一种迷一样的兴趣。没多久,这位上海滩搅弄风云的青帮大佬竟亲自驱车前往果行买水果。准确地说他是去看杜月笙的。他要佐证一件事儿。两年来到底是行里的老板学徒逼着他送的水果还是确如其说是自愿的。


(杜月笙年轻时)

陈世昌就在街边隔了几步远并没有下车。在车上他看见杜月笙如何笑呵呵卖力地给行里伙计打下手,如何态度虔诚地欢送每一位主顾的离开。如何手脚不停地将店里卫生打理地一丝不苟。最主要的是,如何与伙计们有说有笑。看得出来店里的伙计都格外呵护喜爱这个小崽子,但凡是力气活都不让他干,有快坏了的水果偷偷塞给他吃。这小崽子还洗了分六瓣给大家一人一块。讲究!

看到这一幕,陈世昌心满意足地下了车。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不得了的东西。

首先两年来这小崽子风雨无阻趟远路送水果,说明他意志有异于常人的强大。吃苦耐劳谁都行,但意志强大却非人人都有。其次,他佐证了一点,这小崽子确如其所说并非被逼迫来送的水果。这一点从行里伙计对他的关爱便知一二。在那个年代的上海滩,能让别人对自己那样关爱不容易。这小子绝对是个与人相处讨喜左右逢源的人才。会做人。送水果他不说伙计们嫌路远不愿意送而是说他们走不开有更重要的事情做而自己恰好闲着。这种既不得罪人又无形中把别人捧得高高的说话艺术,很多人一辈子都搞不明白。综合以上,又从他在店里的表现来看,这小子绝对是个百年不世出混江湖的人才。上海滩一颗未来的超级巨星竟藏迹于斯,最重要的是还让他陈世昌发现了,那是怎样一种如遇璞玉而未经雕琢的欣喜之情啊!

于是,陈世昌下车,在步向杜月笙的那几步,眼神里满怀良师的慈祥,嘴角的喜悦溢于言表。

小崽子,我来买水果了咧!

……


(今天的老鸿元盛水果行旧址)

后来的杜月笙,非但没有因此而少送水果去陈世昌那儿,反而送得更频繁了。原因很简单,耐磨试探是其次的,陈世昌要多留他下来多说话调教。

只是,打那一天起,堂堂的青帮大佬竟然开始频繁地路过鸿元盛果行亲自下车买水果。每次来大家也都默契了,也必是让杜月笙去接待的。两人有说有笑地窃窃私语几句,杜月笙便拎着水果送陈世昌上车离开。最后是几乎每天都来。大家都纳闷,陈世昌要做事儿的地方于这儿并不顺路啊,鸿元盛的水果当真那么好吃嘛?说起来好笑,鸿元盛的生意竟然因此开始变得格外红火起来。

但行里老板伙计与邻行几个老板都门清。全是那小崽子杜月笙的缘故。

后来有一次杜月笙稀里糊涂地卷进了以反对雇用童工为主旨的游行里,老板知道了觉得这小崽子迟早能惹事儿到他身上,按照一般人早就让他卷铺盖走人了。但是转念一想到他与陈世昌的关系,他就泰然了。真要出了事儿,陈老爷子总该会出面帮小崽子解决的。这要把杜月笙赶走,得罪陈老爷子不说,连店里因为这一老一少所带来的老主顾还不见得愿意来了呢!退一万步来说,连扫大门的人都没了!不值!

又过了两年,杜月笙十四岁那年,杜月笙正式离开水果行拜在青帮大佬陈世昌门下。


(右:杜月笙初入陈世昌门庭别有一番书生气)

算是全了师徒名分。经过陈老爷子两年调教的杜月笙大气呵成。从此在陈世昌各种推捧引荐之下,杜月笙步入上海滩十里洋场开始搅弄风云。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陈世昌的关系,杜月笙开始在上海滩青帮魁首黄金荣的手下做事。一来二去进出黄公馆多了,又加上陈世昌的溢美,杜月笙人生的第三个贵人林桂生出现了。林桂生是黄金荣原配妇人,素来有与黄金荣江山各分一半的大名,分量很重。
后来林桂生在一番试水之后确见杜月笙是一条深水鳄胚之后索性开始捧着他让他做赌场,后来黄金荣索性也开始兴致满满地一起支撑他与沈杏山角逐鸦片生意并且成功干趴了沈。



(林桂生)

后来的黄金荣有意引其为股肱替其照看各方面人事生意又带着他进入了法租界的圈子。久而久之,杜月笙人望竟然在不显山露水间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等到黄金荣迫于无奈同意杜月笙另立门户的时候,黄金荣颇为无奈地在黄公馆大门口目送杜月笙离开后感叹道:“金鳞岂是池中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啊!

从那一刻开始黄金荣便清楚地意识到,你方唱罢我登场,他黄金荣一枝独秀的年代即将过去了。将来上海滩的这一方湖水,必是他杜月笙的。



(黄金荣)

对于杜月笙的崛起,黄金荣是防不胜防又颇感无奈的。你以为是他自己要另立门户?那倒好了。事实上是上海滩那些最炙手可热的人要拥护捧着他自立门户啊!要对付一个杜月笙容易,可他黄金荣总不能和整个上海滩的人作对吧?!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才是最值得嚣张炫耀的资本!

后来,黄金荣一语成谶,杜月笙在抓住黄金荣与卢筱嘉之事的大失误后,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上海滩首鳄。

道理很简单,杜月笙比他黄金荣更会做事,做人。上海滩的三教九流连王亚樵这样的乱世枭雄都更愿意和他杜月笙打交道。像黄金荣这样满嘴金牙的恶霸流氓有什么好称道的,像是杜月笙这种透着股儿文人气息藏大拙于内的流氓那才有意思呢!

(左杜月笙初入青帮门庭,眼神谦和,动作收敛藏大拙于内)

我们总结杜月笙的特点可能总会走不出以下字眼。自强、意志强大、勤奋、机灵、义气、会说话、胸怀广阔、左右逢源、胆大心细、战略精准。本来说这一切后天都可能通过吃苦头教训获得。

但当我们的目光回到他12岁那年,上海滩三十六铺码头鸿元盛果行门口,从陈世昌下车跟杜月笙说:“小崽子,我来买水果咧!

这一切便早已浑然天成了。

显然,杜月笙天生鳄胚,12岁时便具巨鳄情怀,这是任何人不愿意承认却无法否认的事实。这世道总是这样的,天生为王还是落草为寇都不外呼一句话:人各有命,富贵在天!

所以你要问我转折点在哪,自然就是陈世昌下车向他说要买水果的那一刻那一秒。你要问我他成功的个中奥妙希望有迹可循那我只能很遗憾地说:抱歉,别人打娘胎里修来的。


(杜月笙)

上天总是公平的,人家2岁丧母,4岁丧父,也该有此修。


不书


杜月笙发家的转折点,当然是进入黄公馆。

杜月笙小时候非常穷。一岁多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没过多久,父亲也死了,继母又被人拐走。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无父无母。只好跟着外婆长大。一直在上海高桥镇混迹。到了十五岁,因为想把家中的一间半祖屋拿去卖,被姑母打了一顿,觉得没脸在高桥混上去。就跟外婆告辞,来到大上海闯荡。

到了大上海,他经人介绍进了水果店,但是一直不得志,后面又喜欢参加一些抵制美货的散步活动,就被老板开除了。开除之后,他又到了一个师弟王国生开的水果店帮忙。

这时候,他有了一点工资,开始喜欢到外面财钱,还认了开小赌档的青帮通字背的陈世昌为师。杜月笙就是悟字辈,辈份不是特别高。大通悟学。当时最高的是大字辈的,比如通海镇守使张镜湖就是大字辈的。

加入青帮之后,他就混得更不像话了,跟着一帮青帮兄弟吃喝嫖赌。欠了一屁股的债,还挪用水果店的钱,好在王国生对他很好,并不计较。

这时候,他经人介绍进了黄公馆。

一进去之后,他就发现自己的机会来了。因为他有平台了。

黄金荣是法租界的华人巡捕,在上海很有势力,跟着黄金荣当然机会多多。

这时候,他也抓住了机会,主要是得到了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的赏识。

林桂生当时生病,旧上海的说法,女性生病,需要一个青年人在身边,用阳气冲一冲。

杜月笙就被 指定干这个活,别人干这个活,就是在旁边呆着就行了,但杜月笙干这个活就把林桂生照顾得特别好。

这样一来,林桂生就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就给了一次考验。让他替自己去收戏台的水果钱。

戏台的桌子上,往往会摆一盘水果。这个水果的营生属于林桂生的收入范围。一个月去收一次钱。

杜月笙就去了。回来的时候正好碰到黄金荣出门。黄金荣就问他干什么去了。他没有说是替老板娘收钱,而是说出去转了一下。

林桂生正在好在楼上听着。他就没错得这个小伙子不错。嘴挺严。从此,就把自己所有的私人进项,比如放债的事情都交给杜月笙去打理。

但真正让黄金荣跟林桂生决定重用杜月笙,还是一件突发事件。

有一天大半夜的,林桂生召集家里所有的人,表示刚才抢到了一麻袋的鸦片。现在,断后的都回来了,但送货的却还没回来。估计是出事了,不巧,现在家里没有可用的人。你们有谁愿意出去跑一趟?

这里的人平进就是负责倒个茶递个水,现在要去找鸦片,这专业不对口啊。

大家都不敢出声时,杜月笙站出来表示,借我一把枪,我去找找看。杜月笙还特意说,我一个人去就行了。

杜月笙明白这是他表现的最佳机会,他绝不愿意让人来分功。

但是,大半夜的去哪找那一麻袋鸦片呢?天亮了,人一多。那就不好找了。

出了门之后,杜月笙迅速分析了一下,如果盗贼劫了黄公馆的货,肯定不会留在黄金荣的法租界,而且现在是晚上,上海县城的城门也关着,对方也出不去。那唯一可以去的就是跟法租界紧临的英租界。

找到思路,杜月笙马上朝英法租界的交接点洋泾浜跑去,他相信对方肯定要经过这里。

果然,一辆黄包车因为载有重物,所以慢慢开了过来。

黑暗中,杜月笙一个箭步冲去,枪口对准了车里的人:“兄弟,你失风了!”

里面果然就是黄金荣的鸦片。

因为这件事,杜月笙成为黄公馆的核心人物,可以参与鸦片生意:也就是黑吃黑抢鸦片。

后面,杜月笙就找了八个人,成立了小八股,专门抢烟土,还搞了一个三鑫公司,自己销售烟土。渐渐地,杜月笙就起来了。

他把自己的三鑫公司变成了一个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做生意赚钱。自然他也就做得越来越大。

他有一些混社会的话是很有名的:

1、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2、吃是实功,赌是对冲,嫖是落空。

3、花一文钱要收到十文钱的效果,这才是花钱能手。

4、做事要做到刀切豆腐两面光。

5、英雄不怕出身低,关键要有一个好脑子。

6、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情面。

7、对人必须诚恳,即使有人欺瞒我于一时,我总能以诚字来感动他,使他心悦诚服。我的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你们举一反三,方始可以谈交友。

8、你原来是一条鲤鱼,修行了500年跳了龙门变成龙了,而我呢原来是条泥鳅,先修炼了1000年变成了鲤鱼;然后在修炼500年才跳了龙门,倘若我们俩一起失败那你还是一条鲤鱼而我可就变成泥鳅拉你说我做事情怎么能不谨慎呢?

9、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10、杯中酒常满,桌上无虚席。

11、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12、挨骂是假的,银子是真的。

13、小心得天下,大意失荆州。

14、人活在世上要靠两样东西,胆识和智慧。

15、锦上添花的事情让别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16、钱财用的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存钱再多不过金山银海,交情用起来好比天地难量!

17、每月存款折上多几个零不算你有多少钱,花出去多少钱才算你有多少钱。

18、每个人都有床头金尽的时候。(注:杜月笙先生晚年毁掉所有欠条时说的一句话。)

19、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20、事不要做绝,要留有余地。

21、君子我不怕,毛贼我不惹!

22.如果日本人利用租界打中国人,我杜月笙要在两个小时内把租界全部毁灭!

23、我就是靠两只手,一身胆闯出来的。

24、有希望,大家有希望,中国有希望。

25、做人不能当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结,谁都不跟谁一辈子。

26、不沾烟酒者皆自私,一般不可托终生!(杜告诫外孙女)

27、一群人中最安静的人往往最有实力

杜月笙是一个很复杂的人。

他干过坏事,也做过好事。民间对他的评价是这个人超会做人,情商很高。这是不可否认的,一百年来,最会混社会的就是杜月笙了。

人家说,做官要看曾国藩,做生意要看胡雪岩,混社会就要看杜月笙。

而在抗战时,杜月笙也是做一些好事的。

淞沪之战,日军进攻我们的时候,非常鸡贼,他们以英法租界为阵地。打不过就往英法租界躲,因为是英法的租界,我们的大炮也不敢往里打。搞得非常被动。

这时候,杜月笙听到一个消息,有数千日军又进入法租界,住进日本人开的商店里,准备从后面包抄十九中路军的两翼。杜月笙连忙把这个消息告诉十九路军。

国民政府照会法国公使,让他们立刻驱逐日军,以免造成祸端。但是法国人不听啊,他们不敢得罪日本人。

杜月笙只好亲自上门找到了负责法租界的法国人甘格林,十分严肃的告诉他,如果法国还允许日军利用法租界做为攻击阵地,借道法租界向中国军队发动攻击,法租界居民的生命财产谁来负责?

甘格林只好表示,请中日英法等各方来开个会。大家商量一个规则。

在会上,日本领事十分嚣张,出言恐吓,各国领事被吓住了,不敢出声。日本领事还要求马上公开表决,想让租界为军事区变成公开合法。

在大家都不敢说话时,杜月笙猛的一拍桌子。“好,东洋兵可以进租界,住租界,利用租界打中国人。你们尽管通过这个法案,不过,我杜月笙要说一句话,只要议案通过,我请日本军队尽量地开来,外国朋友一个也不要走,我杜月笙要在两个钟头之内,将租界全部毁灭!我们大家一道死在这里!”

这一说,全场都震住了,大家清楚,杜月笙在法租界能量有多大,他这一句话可不是空话,他说两小时毁灭租界,是有能力的。

说完这句话,杜月笙掉头就走,再也不多说一句。

杜月笙的门徒都在外面等着,听了这句话,很兴奋,都问月笙哥什么时候动手,我们马上叫兄弟们集合,甩炸弹放手枪,保管让租界在两个钟头之内变成断坦残瓦、尸山血海。

杜月笙的一位手下高鑫实倒是聪明一些,说:“呸,月笙哥摆得下千斤重担,你怕外国佬真的敢挑?说说罢了,你放心,外国佬绝不会再提东洋兵利用租界的事啦。”果然,日本人就此不再借道租界,日本人利用租界两路夹击国军的计划也胎死腹中。


脑洞历史观


在杜月笙崛起的过程中,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林桂生是一个非常善于精打细算的女人,黄金荣能够在法租界混的风生水起,林桂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杜月笙刚刚进入黄公馆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沏茶小弟,杜月笙身体素质较差,在崇尚打打杀杀的法租界里并不占优势。不过杜月笙也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点,那就是“会做人”。在黄公馆里面,杜月笙八面玲珑,把各路帮会分子都笼络的服服帖帖。慢慢的林桂生就开始注意到了杜月笙,经常把他带在身边使唤。

除了擅长为人处事,杜月笙的赌博技术非常高超,他在成名之后,曾经依靠着赌博认识了很多达官贵人,在赢了他们的钱之后,一句“算了”就收买了这些人的心。在跟随林桂生赌博的时候,杜月笙大展身手,帮林桂生赢了不少钱。林桂生奖励了杜月笙2000块银元,想要看看杜月笙究竟会如何处理这些钱。没想到杜月笙把这些钱都分为了自己的小兄弟们,一分钱都没拿来自己花。这下林桂生彻底信任了杜月笙,将一家赌场交给杜月笙打理,杜月笙顺利成为了黄公馆的中层人物。后来林桂生又默许杜月笙自立门户,为以后杜月笙辉煌腾达打下了基础。

黄金荣开办三鑫公司的时候,杜月笙就任三鑫公司总经理,成为黄金荣最重要的左膀右臂。这时候上海滩的老大还是黄金荣,杜月笙只是黄金荣集团的二号人物而已。而露兰春事件的发生,直接导致了杜月笙反超黄金荣,成为了上海滩的江湖第一号大佬。露兰春是旧上海的京剧名角,黄金荣的第二任老婆,在黄金荣和露兰春结婚之前,黄金荣就已经和露兰春相好多年。1922年露兰春在黄金荣的大戏院里面唱戏的时候出现失误,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喝了一声倒彩,黄金荣将卢小嘉暴打一顿。

卢小嘉回去后找人绑架了黄金荣,黄老板被绑架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黄金荣就名声扫地。杜月笙将黄金荣救出后,林桂生和黄金荣离婚,经过这两件事的打击,黄老板在上海滩威风不再,杜月笙一跃成为三大亨之首。从露兰春事件发生,到抗日战争爆发,杜月笙的生意越做越大,门生弟子越来越多,成为了旧上海的土皇帝,被当时的人称之为“上海皇帝”。


史海泛舟摆渡人


杜月笙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小赤佬做到旧上海滩最大的黑帮老大。那么,他怎么做到这一步的呢?是谁对他的帮助最大呢?要说到他人生的几个转折点,我认为离不开以下三个人。

(杜月笙剧照)

一、陈世昌。

杜月笙在遇到陈世昌之前,生活异常艰辛。
他4岁前先后失去了父母,随继母生活到8岁时,继母又被人贩子拐走。不得已,他只能跟随舅父生活。
由于不能忍受寄人篱下的生活,杜月笙10岁后,便离开了家乡高桥到上海自谋生路。
杜月笙早先在水果行做学徒,老板见他能吃苦,人又灵活,便留他在店里做杂役。
谁知杜月笙有了落脚之处后,交上了一帮小混混,沾染了赌博的恶习。
水果行老板见他不学好,便把他撵走了。
杜月笙手中没有多少本钱,所以他弄了点烂水果,做起了水果生意。
按说,烂水果谁要呢?
杜月笙有法,他把烂掉的地方削掉,然后把水果切得大小均匀,插在签子上,见人就送上一块。人家吃了不好意思不买,再说卖的也不贵,所以他的的水果虽说最烂,但却总卖得最快。
不过,这钱常常被杜月笙拿去赌掉了。
在赌博的过程中,杜月笙认识了摆赌摊的陈世昌。
陈世昌并非大流氓,他不过也是个小混混而已,但由于他是青帮门徒,他的赌摊少有人捣乱,所以他的生活亦过得还算安逸。
陈世昌跟杜月笙相熟后,就给杜月笙指了条路,他说想在上海混,单打独斗肯定要吃亏,必须加入个黑社会组织,有靠山才能混得靓。
杜月笙恍然大悟,于是拜陈世昌为老头子,自此做了青帮一分子。
虽说陈世昌在青帮其实混得不够靓,不过,他认识大佬黄金荣呀。所以,杜月笙在他的推荐下,得到去黄金荣公馆做事的机会。

(林桂生剧照)

二、林桂生。

当时,黄金荣明面上是法租界探长,暗中却是青帮老大,这一明一暗两种身份互为依托,再加上又有贤内助林桂生的出谋划策,他一边经营黄赌毒的非法勾当,一边广收门徒,很快就成为青帮中最有势力的流氓头子。
对于在公馆当差的杜月笙,黄金荣自然是看不上眼的。
不过,杜月笙却将黄金荣视为榜样,一心希望未来能成为他那样的人物。所以,他在公馆中不仅手脚勤快、还把多年好赌的毛病给戒掉了,再加上他颇会察言观色,因此公馆上下都对他印象不错。
黄金荣看重林桂生,青帮的弟子更是敬重她,杜月笙自然知道林桂生是个重要的人物,所以当林桂生生病期间,他便主动去照料病中的林桂生。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林桂生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自那以后,林桂生对杜月笙非常赏识,将他留在了身边。
有一次,黄金荣订的烟土到了货,当时他正出门在外,林桂生便代收了这些烟土。结果到了晚上,林桂生发现少了一麻袋。但当时家里派得上用场的人都被黄金荣带走了,所以林桂生无人差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杜月笙知道后,主动请缨,找林桂生借了一把手枪,不久便把烟土给找了回来。
这下,林桂生愈发觉得杜月笙是个能成大器的人,便把他推荐给了黄金荣。

(黄金荣剧照)

三、黄金荣。

杜月笙跟着黄金荣,做的不过是鞍前马后侍候他的活。
杜月笙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黄金荣百般恭顺。
有次,黄金荣带杜月笙去赌场赌钱,途中黄金荣有事要忙,便让杜月笙替他赌,不曾想最后杜月笙赢了2千多块。
杜月笙把这2千多块放到黄金荣面前时,黄金荣以“平日做事得力”为由,把这钱都给了他。
2千多块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想想鲁迅月入300大洋,能在北京买房子的幸福生活吧。
杜月笙会做什么呢?
其实黄金荣这是有意试探杜月笙。
如果杜月笙拿这钱去买房置地,那么他可用,但不会有大出息;如果杜月笙拿这钱去吃喝嫖赌,那自然不能用了。
后来,杜月笙的钱果然很快就没有了,黄金荣一问,才知道他还了账,又把剩下的钱分给了对他有救命之恩的干妈和以前在一起的穷兄弟们。
黄金荣欣赏杜月笙不贪财,讲义气的性格,这才开始栽培重用他。
正是这3个贵人,给了杜月笙不同时期的机会。
当然,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杜月笙之所以能成功,首先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再就是把握住了机会,所以他不但坐上了青帮第一把交椅。还因为他懂得散财,结交了不少社会名流,由于谁都买他的账,因此他很快就成为了旧上海叱咤风云的人物。
(参考史料:《杜月笙传》)

张生全精彩历史


“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这是镌刻在流氓大亨杜月笙人生之路上的话,也是他发家史中转折点的指路箴言。

在民国乱世上海滩上,唯有抱持着最强求生意志者——有手腕,会做人,敢拼命的杜月笙才在这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故事。

幼时杜月笙出生上海浦东贫民家庭中,两岁时母亲去世,随后不久其父也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尚不足七岁的杜只好投靠舅舅家。这种从小飘零寄人篱下饱尝人情冷暖的经历,练出了他的眼色和胆色。

十多岁时,他只身去上海滩讨生活,靠着青帮流氓陈世昌的引见,杜终于有了发挥能力的转折点,当了黄金荣的门生。

“我穷的时候,胆子特别大。”

杜月笙自己招集了一帮亡命之徒,与当时上海滩鸦片大王沈杏山展开了争夺战。

在黄金荣支持下,逐渐做大,放逐了沈杏山,积累了大量财富。并与黄金荣,张啸林成立三鑫公司,主营鸦片生意。

这个时期,杜月笙长袖擅舞,察言观色,八面玲珑的特点开始运用的淋漓尽致。

形成以他为三鑫公司之首,同时兼任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的黑帮集团。

此时杜的势力和地位己可与黄金荣分庭抗礼,成功逆袭成为土皇帝。

“人活在世上能凭恃的就两样东西,胆子和脑子”。

中年后的杜月笙,内心孤独,常常一个人听戏。曲声幽寂,当年的兄弟有的消散有的反目,曾有的荣光早已远去。生活在香港的杜月笙,直视内心,仿佛又看到那个从小被漠视的孩子。

“我是鸿元盛果行的伙计杜月生,叫我水果月生好咧”。


发条鸟编年史


杜月笙这个人物我已经多次在文章中提起,关于他的辉煌发家史大家都很了解,也特别对杜月笙的崛起经历很感兴趣。杜月笙能够成为民国时期上海滩的“土皇帝”,除了跟他个人的努力分不开以外,还有三大要素,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去一不可。

有了这三大要素,你离成功就不远了。杜月笙生逢乱世,恰到好处的赶上了时机,并且又选择了鱼龙混杂的上海滩,作为自己的发迹之地。同时杜月笙在上海滩又遇到了自己的贵人,杜月笙想不发达都不行。这就是杜月笙,杜月笙做到了,别人未必做得到,一个街头小瘪三出身,摇身一变,成了称霸上海滩的青帮大佬。

杜月笙靠着天时地利人和,加上别人无法比拟的识人之道,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他的成功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容易。杜月笙付出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清楚,几岁时就父母双亡,十几岁就沦落街头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后来跑到上海滩算是谋了一个水果店学徒工的差事,总算能吃上一口饱饭了,杜月笙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混出了点名堂,后来经人接受加入了青帮,再后来又进入青帮大佬黄金荣的公馆做了一名佣人,杜月笙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正式开始踏入黑道。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瘪三,怎么就一下子发迹成了上海滩“土皇帝”了呢?

其实杜月笙发家的转折点就在黄公馆里面,而且还与一个人有关系,这个人就是杜月笙一生中最大的贵人,他就是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林桂生在黄公馆里面说一不二,有时候就连黄金荣都得听她的,所以杜月笙想混出名堂来,就得在林桂生身上下功夫,杜月笙聪明的很,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而且还特别会照顾人,杜月笙进黄公馆没多久,恰好赶上林桂生生病,而且还病的不轻,算卦的说这个病必须要身强体壮的处男才能化解,于是杜月笙就如愿以偿的被挑选去伺候林桂生啦!


杜月笙抓住了这次机会,细心照顾着林桂生,老天有眼,没过多久,呵呵,林桂生这病还真就好了,日久生情,孤男寡女在一起能不产生感情吗?对不对,所以后来杜月笙莫名其妙的就成了黄公馆里面的红人,有黄金荣太太照着,杜月笙那是如鱼得水,一下子地位就上来了,后来林桂生觉得杜月笙是个可塑之才,就把黄金荣的事业拿出来一部分交给杜月笙打理,杜月笙是干什么像什么,生意打理的是蒸井井有条。因此,杜月笙得到了黄金荣夫妇的器重,从此一点一点的小有名气啦!

杜月笙虽然混的不错,可是他知道离开黄金荣夫妇他啥也不是,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事业,于是杜月笙开始试着自己闯一闯,就这样杜月笙凭借着几年在黄公馆积攒的人脉和资本,开始在上海滩崛起,最后他的事业和实力远远超过了黄金荣,成了当时上海滩青帮头号大佬。


这人一旦辉煌走运的时候,那真是势不可挡啊,杜月笙这个上海滩“土皇帝”,他的成功我认为离不开黄金荣夫妇的扶持,特别是林桂生的支持,黄公馆那段经历,可以说是杜月笙成功的转折点,而林桂生这个女人就是这个转折点中的那个起点。有了这个起点,才有了杜月笙后来的辉煌。


任驰赢天下



郑宝媒报道


杜月笙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绝对能算上一个传奇人物,对于他的名言大家也是很熟悉: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等等,几乎是耳熟能详了。20世纪的上海滩,曾经有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上海最大黑帮老大,是现代实业家,是社会名流,也是地方领袖,他就是曾经叱咤上海的杜月笙。

作为流氓,面对别人的偏见,他的态度很是平和。上海有一位金融大咖,素来鄙视杜月笙,发现同乡或晚辈与杜结交,就会训斥他们:“怎么可以跟这种人来往!”后来,这位大咖因女人沾上麻烦事儿,左右求告无门,只好厚着脸皮去找杜月笙。杜二话不说就利用自己的人脉,花了点小钱,就将事情平息下来。这种大度,不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

鲜为人知的是,“人之爱国,谁不如我”的杜月笙,在抗战中,也曾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多年,做过一些有益的慈善事业。全面抗战爆发后,杜月笙以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名义组织上海市救护委员会,救护了抗日受伤军民数万人,自己也曾花钱买枪组织游击队,对抗日寇。看淡钱财,博大胸襟,让其他人都另眼相看。他这位流氓痞子不但做了人,还做个人上人!

“别人存钱,我存交情。”杜月笙向来这样说,他深知“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这句话的道理。也就因为这种做人原则,让杜月笙积攒下了足以让他立足大上海的人情。

1951年,杜月笙病危,清楚自己的病快不行的时候,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叫来大女儿杜美如,从香港汇丰银行拿回一包东西,里面全是向杜爷子借钱的借条,跟他借的最少的是5000美元,借款人不乏国民党军政核心人物。其中有张500根金条,还算是借得少的。杜月笙一张一张地看,一张一张撕掉,女儿非常不解为什么要撕掉。对于借钱这事,杜老爷子说:“我杜月笙从来只干雪中送炭的事情,不做锦上添花的事情。”如此看来,钱对于他是与人为乐的身外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