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河南的方言是從哪兒傳來的?有何依據?

畢加鵬


現在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說是現在的粵語保留了古代中原官話的一些說法,但是這樣說法很難讓人信服,儘管北宋時期大批中原人南下,那也是分佈的廣東、浙江、福建等地,那麼為什麼偏偏廣東話就保留古代中原官話了呢?

在歷史上,河南地區經過了多次的民族(族群)大融合,比如在秦漢時期中原地區就有了洛陽雅言,隋唐時期更是官方用語。而經過唐末五代十國之亂後,雅言便“南染吳越,北雜夷虜”,此後便是宋朝,以及不到一百年的元朝。

距離現在最近的遷入河南的大事是明初的大遷徙,有大量的山西人遷往河南,現在很多河南的村莊都是在明朝時期建立的,在此基礎上河南話可能會有所變化,但依然會保留本土特色。自明朝大遷徙後,包括明末闖王之亂,清末民國的戰爭等等河南都沒有發生大規模的人口遷入現象。

因此,通過河南地區歷史上的遷入情況來看,現在的方言最起碼在明朝時期就已經奠定,更早的起源於何時將不得而知。從現在人口遷徙的情況看,如果不是大規模的同一族群遷入,大約三代後,方言也會被本土同化,所以外來語言被河南話同化的可能性極大,而不是河南話外來傳入。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我先給你講一下我的經歷。我是七歲時候從東北來到內蒙中部呼和浩特市的,離山西河北近。呼市的種種方言我雖能學著說,而且很上口,但是不喜歡的,一直說著普通話,是標準的普通話。起初,還有人時不時問我是不是東北人。後來,慢慢沒人問了。不知不覺,我已經在呼市待了四十來年,偶然去東北待了數月。同當地人慣了,人家當地人直接了當說:你是呼和浩特市人。我驚訝,忙問怎麼聽出來的。他回答:你們呼市口音,就像是木板上釘釘子,都是一個音。由此我恍然大悟:原來方言與水土有關,這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一個方面含義。方言,成了一方人的標記。至於網上說的來源問題同方言無關,只是說語言來源。方言同水土有關。普通話盡力維護而方言自生不滅。有些人擔心方言消失,真是杞人憂天。水土在方言在,水土異方言有別。被酸東西麻了的舌頭,說快了肯定兩字音串成一個字,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聽到了也就懂了;可遇到外地的人卻聽出兩字變成一個字了。只有把語言來源同方言分開,問題才好理清楚,不然一團亂麻。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1978年9月發掘的南召猿人說明5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河南生息和繁衍。

2007年發掘代表舊石器時代的“許昌人”說明距今8萬~10萬年的河南古人已經很好的利用石器,並在國內首次發現了1.5萬年前先人們製作服裝用的牙制紐扣、針和染色用的赭石(顏料)等服飾文物。

1980年,在河南杏花山附近發掘出約1-3萬年前舊石器晚期猿人用火和管理火的洞穴遺址。

新石器時代的裴李崗文化、賈湖文化、仰韶文化,說明這裡就已經有了發達農業、畜牧業和製陶等手工業。

到了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中原進入了石、銅器並用時代,產生了私有制和階級的萌芽,進而出現了中國史書記載的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夏朝建都斟鄩(今偃師),先後遷都陽城(今登封)、商丘、陽翟(今禹州)。



衝吧派大星


河南話就是中原大地土生土長的方言,根本沒有“傳來”這回事!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很想證明嶺南粵語才是古代的河南話,而現今的河南話則是胡人語言,從而滿足自己虛妄的自尊心。可惜的是,所有證據都證明,河南話才是中原正韻的嫡傳語言,而粵語只是“雅言詞、百越腔”的混合漢語!


氣吞萬里如猴


我們這邊都發掘出來龍山文化了,洛陽九次建都,開封五次建都

新鄭又是炎黃故里,每年都有祭祖大典的,陳州(今周口淮陽區)又是羲皇故里,河南一直都存在的,所以都是千古流傳下來的,河南老家的幫忙點個贊,謝謝了





子辰風水



李廣東


河南方言是本土文化,基本沒有傳來一說。因為河南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許多王朝都在河南建都,是全國的文化政治經濟中心,那時的河南方言就是官方語言,可以說是全國人民的通用語言,所以說不存在從外面傳來之說。


金星國學


方言,哪兒傳來的?

方言就是當地的語言,

難道粵語是東北傳過去的?

外地人移民到某個地方,外二代也會以這個地方語言為主了,所以方言就是跟水土有關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2分鐘看世界


現在的河南話應該是胡語與古漢語的混合體。北方遊牧民族(五胡)不止一次地佔領作為漢人首都的開封和洛陽,有點能力的官宦和士族跑去南方做客家人了,剩下的下層人民只好接受現實與胡人雜居,從牛×的皇城人變成胡人的臣民奴才,天長日久,現今的河南話胡漢混雜就不足為奇了。比如說,滿族方言不正是融化在北京的衚衕話裡嗎?雖然不能說普通話等同於滿語,但說滿語己經消亡也不符合事實。畢竟,普通話的胡語成份也是頗高的同理,河南話也差不多吧。


周身刀


河南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有很多方言,請問你想知道哪個地方的方言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