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威震豫西的女土匪张寡妇,最后的结局如何?

huangcaiting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为民国时期,在笔者的印象中这是一段混乱、土匪横行的岁月。各地落草为寇、屡见不鲜,大多数占山为王的土匪都是男性,却有一个地方迥然不同,那就是豫西地方。

一位女土匪威震八方,横行豫西,好不欢快!这究竟是为什么一个弱女子就这么成长为鼎鼎大名的土匪了呢?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心酸秘辛?请各位跟随笔者一同走进威震豫西的女土匪张寡妇,一起感受她的跌宕起伏的人生。

张寡妇原名叫做贺贞,出生于河南洛宁,她的家境非常不好,是穷苦百姓的子女。她相貌十分的突出,称得上美女。身材窈窕,模样俊俏,皮肤白里透红,那一双大眼睛仿佛会说话,一遇见就让人心潮澎湃,十分惹人怜惜。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嫁给了同样贫困家庭出身的同村的一位叫做张有为的青年。婚后,夫妻二人非常恩爱,接连拥有了三个儿子:老大张振升,老二张明升和老三张先升。虽然一贫如洗,但是一家五口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张有为积劳成疾,年纪轻轻便命丧黄泉,他的父母无法接受儿子的英年早逝也纷纷跟随他离开。于是一家子突然分崩离析,只剩下贺贞和嗷嗷待哺的三个儿子,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日子越过越显得捉襟见肘,老大张振升被逼无奈,想向同村的地主伯父张更山租几亩山地来填补家用。但是却惨遭拒绝,上前继续恳求却遭遇毒打。万般无奈之下,也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张振升上山加入了土匪行列。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张振升颇受土匪头子的赏识,很快便荣升为二当家,在积累了一点实力之后,张振升变下山想找当年羞辱过他的地主张更夫算账,不料他早已人去楼空。

原来张更山早一步得知了张振升的计划,于是他想了一个更为歹毒的计划,背后下死手。他买通了张振升的手下韦聚臣,在一次绑票行动中,韦聚臣背后打黑枪,张振升就这样命丧黄泉。张寡妇听闻大儿子的死讯,悲痛欲绝。她带着自己的二儿子也加入了土匪,立志要为大儿子报仇,她得到了大儿子旧部的支持,并成为了新的头领。

张寡妇在成为新的土匪头子时,曾与自己的属下约法三章:一是只抢为富不仁的地主,不得对穷苦百姓下手;二是不得糟蹋黄花闺女;三是不能草菅人命。凡是违反上述规矩的,杀无赦。但是她的手下并非都严守这几项,有一个叫做李有才的小头目就对这些规定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有一次在参与绑架大户人家的千金活动中,李有才就起了歪心思,看见如此美丽的女孩便想占为己有。他的小心思被张寡妇看的一清二楚,张寡妇便始终手提双枪,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女孩儿,李有才这才始终无法下手。张寡妇一直看守到后半夜,实在是困意难挨,就靠着门框睡着了。李有才大喜,蹑手蹑脚地摸进屋里,想霸王硬上弓、生米煮成熟饭。他心下想,张寡妇怎么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丫头片子杀了自己。但是结局并没有按照李有才的想法前进,女孩儿的哭声惊醒了张寡妇,她毫不犹豫地枪杀了李有才,并将他弃尸荒野。

这件事情过后,张寡妇在土匪中树立了威信。在不断地扩大和发展过程中,张寡妇的势力日趋强大。于是她放松了要求,不再像之前那么严厉地约束手下了。于是土匪为非作歹,荼毒百姓。豫西一带的百姓都敢怒而不敢言,从他们流行的一句歌谣:“蛇蝎心毒,寡妇心狠;犯她手下,挖苗断根。”中可见一斑。

洛阳军阀刘镇华想将张寡妇收入麾下,张寡妇为了底下人的前途考虑,欣然接受,于是乎,张寡妇一行土匪成为了刘镇华手下的一个团,自己的二儿子张明升出任团长。张明升在这种状态下变得骄横跋扈起来。自恃手中有人有枪,背后又有军阀的支持,无恶不作。在一次陕县头峪村乡绅举办的酒宴上,居然当着众人的面,肆无忌惮地调戏良家妇女,当场就被愤怒的村民结果了。张寡妇得知自己二儿子的死讯之后,马上出发血洗了头峪村,全村百姓几乎都被杀光。这桩惨案在当时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在为老二报仇后,张寡妇将矛头盯上了张更山。同样采取了屠村的残忍手段,由于手下人找错了村子,另一个村子被无辜受到牵连。

恶贯满盈的张寡妇彻底成为杀人如麻的一方悍匪,当初只为寻仇而落草的贺贞不复存在。最终在人民和当地政府的制裁之下,张寡妇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鲁迅先生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为了私人恩怨而牵扯到无辜的人,这实在是不好的选择,也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可怕结局。

  


无笔


张寡妇是民国时期河南洛阳一带令富家大户闻之色变的女土匪,她一生命运坎坷,先后经历丧夫丧子之痛,落草为寇也是情势所迫下的无奈之举。

张寡妇名叫贺贞,是河南洛阳洛宁县人,18岁时嫁给了当地村民张友。张家是老实本份的庄稼人,虽不富裕但日子也过得下去,贺贞嫁给张友之后,接连生下3个大胖小子,一家人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不料,好日子没过几年,张友因病去世,26岁的贺贞转眼间成为寡妇,人称张寡妇。

张寡妇带着三个儿子受尽欺凌、艰难度日,好不容易把三个儿子抚养成人。大儿子张振升因小时候时常遭地主恶霸的欺负,于是上山落草为匪,想借土匪的势力报仇雪恨。依靠敢打敢拼敢闯的精神很快成为了山寨的二当家,率领土匪回村找地主报仇,却没想到地主居然花大价钱收买打手把张振升害死了。1922年,43岁的张寡妇决心替儿子报仇,她变卖家产,购买枪支弹药,上山落草。由于她办事干练、为人仗义,很快受到土匪们的信赖,被推举为大当家的,山上人马在她的带领下逐渐兴旺起来。

1924年,张寡妇手下拥有1000多人马,在洛宁、宜阳、嵩县一带劫富济贫,攻城破寨,令当地富家大户闻风丧胆,她的名号一时间响彻方圆数百里。她对山寨土匪立下规矩“只准抢有钱人,不能祸害穷人”。张寡妇很有远见,抢来的钱都用来购买枪支弹药,扩充队伍,很快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1925年,为了手下们的前途考虑,张寡妇率部接受了镇嵩军张治公的招安。没过多久,二儿子张明升被头峪村乡绅设宴诱杀,张寡妇率部血洗了这个村庄,许多无辜百姓惨遭杀害。报仇雪恨之后,张寡妇回到家乡继续当土匪,很快又拉起了一支1000多人的队伍。

1929年,镇嵩军万选才部招安了这支人马,张寡妇把人枪交了出去,自己带着亲随继续回乡招兵买马。1932年,在家务农的三儿子张先升被地主恶霸枪杀,张寡妇率部从宜阳杀回洛宁,将行凶的地主一家老小全部杀死,其中误杀村民33人。

1933年,已经54岁的张寡妇金盆洗手,弃匪从商,在临汝、许昌等地贩卖枪支、鸦片等,在从许昌回乡路上,经过龙门,被国军剿匪部队查获,在洛阳东关大桥下被执行枪决!


历史茶坊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南经过多次战事以后,破败不堪,这土匪多如牛毛,当时河南不少县城都被土匪攻克过,有些县长都被土匪架走成了肉票。而在这众多的匪首中,张寡妇之所以出名,一是因为她是匪首里少见的女人,二是她与众不同,常绑快票。

张寡妇其实姓贺,她丈夫才姓张,不过那时候嫁出去都随夫姓,所以丈夫死后,别人都叫她张寡妇。张寡妇本来带着三个孩子是想老老实实做农民的,不过孤儿寡母常被人欺负。张寡妇的大儿子不堪受辱,后来一怒上上山当了土匪,还混成了二当家,回村杀了仇人报了仇。

不过仇人里有一个漏网之鱼,他买通其他土匪打了张寡妇的大儿子的黑枪。大儿子死后,张寡妇更加没法立足,于是带着其他两个儿子也上山投奔土匪了。因为张寡妇的大儿子原来是二当家,所以大家都把她当长辈,后来发现张寡妇做事有主张,就推了她当老大,成了少见的女匪首。

女匪首一个意外的好处,就是做快票生意好做多了。所谓快票,就是指绑女人的票。因为女人落入土匪之手过了夜赎回去名声也坏了,讲究要快点赎票,一般上午绑票,下午就得赎人,所以叫快票。

可普通人家凑点赎身银子不容易,快不起来,一旦过了夜,大多觉得被土匪糟蹋过了,所以不肯来赎人,所以这快票生意不好做,很难变现,一般的土匪很少做快票。

张寡妇就不一样,她是女人,张寡妇声明不准手下碰快票,自己会亲自保护,这对于绑来的快票来说起码贞节有了保证,这家里人就愿意来赎人。所以这别的匪帮不能做的快票生意,张寡妇做的火热,也算是差异化经营吧。

生意做的红火,张寡妇的队伍就日益壮大,军阀张治公看上了她的部队,就招安她做了官军。因为女人不方便做官面上的人物,所以张寡妇让自己二儿子出面当了团长。可是没多久,张寡妇的二儿子被人摆鸿门宴暗算了,张寡妇一怒之下血洗了村子,再次上山当了土匪。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不久她第三个儿子也被人杀死,而张寡妇也落入了官府的手里,被枪毙处死。可以说张寡妇悲剧的一生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吧。


不沉的经远


张寡妇本是一普通农妇,但竟然做了悍匪,而且在中国土匪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普通农妇上山为寇,并且成为当地一害的呢?

据《河南大事记》记载,张寡妇原名张贺贞,生于清末,是河南洛宁人,后嫁给农民张有。

张有家境稍好,有几亩薄田,再加上一家人勤劳肯干,日子并不难过。婚后,张贺贞先后生下3子:长子张振升、次子张明升和三子张先升。一时人丁兴旺。

不过,当时正是政局不稳,军阀割据的民国初年。匪患肆虐,河南一带更是猖獗。

为了保家护院,张有特意购置了一杆枪支。没想到他这杆枪却让土匪们惦记上了。不久后,张有在持枪出村时,被人杀死,枪支也不翼而飞。

随着张有去世,张有的父母承受不了丧子之痛,也先后病倒,双双撒手人寰。

这下,只剩下柔弱的张贺贞和3个嗷嗷待哺的儿子相依为命了。无奈之下,张贺贞只得咬紧牙关撑起这个家,极尽艰难勉强把3个儿子抚养成人。

为了养活 谁知本家大伯不但不施以援手,还将他打了一顿。张振升一气之下,便上山做了土匪。

张振升为人勇猛,在土匪中渐渐打出了威信。很快就得到了大当家的器重,并被提拔为二当家。

张振升决定找本家大伯出口恶气,没想到消息泄露,本家大伯花钱买通了他身边的人。就在他带着众土匪去找本家大伯的路上,被放了黑枪,结果了性命。

当张振升的尸体被人抬到张贺贞面前,并向她说明一切时,张贺贞悲愤之下,决定为子报仇。她让三子张先升守家,自己带着次子张明升上山为匪。

张贺贞虽说是女流,但她胆大心细又颇有计谋,经她策划的抢劫,从来没有失过手。再加上她又是二当家的母亲,所以她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在大当家被杀后,她就在众人的推举下,接替了大当家的位子。

由于是穷苦人出身,张贺贞知道穷人的艰难,所以她立下规矩:一是只抢有钱人,二是只图财不害命。

张贺贞讲诚信,她不像别的土匪那样,为了逼迫被绑票的人家凑钱赎人,对肉票百般折磨。她把人绑上山,只是派人看守,然后催促被绑架的家人去筹钱。被绑架的人家也晓得事理,一般都会及时把钱凑够来赎人。

所以,张贺贞绑票的生意做一单是一单,从来没有“死票”。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她还涉足贩卖烟土等行当。她的名头越来越大,一些人也纷纷前来投靠,很快她的队伍就壮大起来。

人多虽然势大,但一帮乌合之众也不好管理,这些人打着张贺贞的名头四处为非作歹,搞得四乡八邻鸡飞狗跳。特别是一些地主乡绅不堪其扰,对张贺贞恨得咬牙切齿。

为了报复张贺贞,这些人花钱雇人,把她留在家里种地的小儿子张先升打死在了河滩上。

张贺贞闻讯,犹如晴天霹雳。这时驻扎在洛宁一带的镇嵩军派人前来和张贺贞对接,希望接收她手下2000多号土匪。

张贺贞想到跟她的土匪也多是穷人出身,同时她也希望次子张明升能借此机会脱离土匪的身份,所以经她同意,这2000多号土匪被编成一个团,张明升也被任命为连长一职。待送走了这些人后,想着为小儿子报仇的张贺贞,又回到山上重新扯起了大旗。

由于张贺贞名气大,愿意跟随她的人不少,所以不到两年,张贺贞又拉起了一支土匪队伍。就在她寻思着给小儿子报仇的事时,她的次子张明升却在头峪村里征军粮时,因为得罪了地主,被打了黑枪死掉了。

仇恨让张贺贞怒不可遏,她直接带着土匪们屠了头峪村,算是给张明升报了仇。

随后,张贺贞决定一鼓作气杀到洛宁老家,为张先升报仇。

她手下的土匪得到命令后,趁黑往张贺贞的老家冲去。谁知由于天黑,他们竟屠错了村,枉杀了一村无辜的百姓。

接连发生的屠村事件,震惊了国民政府。

当时军阀混战已告尾声,国民政府为巩固政权,将剿匪事务作为工作重点。张贺贞做下的屠村大案,自然成了国民政府围剿的重点对象。

在国民军的数次围剿下,张贺贞手下的土匪死的死,逃的逃,势力也大不如前。

此时的张贺贞已是白发老妪一个。可是她一想到她没有一个儿子留在世上,就恨透了那些杀她儿子的人。她决定亲手除掉杀死小儿子的凶手后,就离开洛宁。

为了买枪,张贺贞带着烟土到许昌去了一趟。然而,就在她揣着枪回来时,却被人认出,并被告发。

得到信息的政府军,很快就将孤身一人的张贺贞抓捕归案。由于她手上人命太多,再加上地方政府也担心会有土匪来劫狱,所以在审讯完后,立刻就将她处以死刑。

枪决这天,闻讯赶来的人不少,毕竟是一方女悍匪嘛。

只见张贺贞死到临头,却毫无惧色,她对着人群大声喊道:“我是张贺贞,我是被仇人逼上山的,我的儿子都让仇人打死了,我的仇还没有报完,我不怕死,我就算死了,也要去找仇人索命……”

不过,不等张贺贞说完,就传来一声枪响。随后她像一截木头一样,闷声而倒,一代女悍匪自此消亡。

(参考史料:《河南大事记》)


张生全精彩历史


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位张寡妇虽然让人痛恨,但其实也一个可怜人。

张寡妇,原名贺贞,出生于河南洛宁的一户穷苦人家。18岁时在父母的撮合下,嫁给了同村的小伙子张有为。婚后夫妻恩爱,贺贞也为张有为生下三个儿子,老大张振升,老二张明升和老三张先升。一家人靠着祖上留下来的几分薄田,虽然幸苦,但也勉强能度日。

但老天似乎不给好人活路。在张寡妇26岁时,她的丈夫积劳成疾而去世,公公婆婆也因为承受不住老年丧子的打击而先后去世,只留下张寡妇他们孤儿寡母,独自面对生活的艰难。

后来,张寡妇含辛茹苦,终于把三个儿子抚养长大,但同样家里的开销也是越来越大,日子愈发捉襟见肘,更过分的是,老大张振升还经常受到同村地主张更山的欺凌,这位张更山甚至还要强行收回他们的田地,张振升前去找张更山理论,却换来了一顿毒打。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张振升毅然辞别母亲,上山成为了一名土匪。成为土匪的张振升由于敢做敢为,颇得匪首赏识,很快做到了二当家的位置。于是,他便寻思下山找张更夫报仇。

但是,张更夫在得知张振升成为土匪二当家后,就花重金买通了张振升的一名手下韦聚臣,有了这名手下的通风报信,张更夫连续好几次都躲过了张振升的暗杀。再后来,张更夫再次重金收买这名手下,在后来的一次绑票行动中,这名手下在张振升的背后打黑枪,将其杀死。

张寡妇在得知消息后,悲愤欲绝。一怒之下,她倾家变产,购买枪支,与次子张明升一起上山也加入土匪,她要为大儿子报仇。随后,她又因处事果断、有勇有谋,很快取得大家的信任和拥戴,被推为首领,人称“张寡妇”。

两年后,张寡妇就已经拥有1000多人,800余条枪,她经常活动在洛宁、宜阳、嵩县一带,昼伏夜出,攻村破寨。对那些殷实富户,或劫财物,或绑人票,尽管她本人很少出马,但作案者都打“张寡妇”旗号,由此张寡妇名闻数百里,老百姓中更是流行一句歌谣:“蛇蝎心毒,寡妇心狠;犯她手下,挖苗断根。”



后来,洛阳军阀刘镇华为扩充自己的实力,有意招抚张寡妇。张寡妇为让这些土匪有个好前程,便率领手下1000多号人接受改编,成为了刘镇华的一个团,并让老二张明升出任团长。

但是,因为张寡妇多年的劫富济贫,让当地的地主乡绅们非常不满,再加上张明升自恃手中有人有枪,背后又有军阀的支持,也是骄横跋扈。

在这种背景下,这些地主乡绅便以设宴为由,诱杀了张明升。张寡妇得知消息后,逐率重兵血洗了头峪街,全村百姓几乎被杀光。这在当时轰动一时,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报仇之后,张寡妇随即脱离了刘镇华的军对,重返家乡拉起了杆子,不久便再度达到1000多人。不久张寡妇又被军阀万选才收编,不过这次收编的仅仅是张寡妇手下之人,她本人再度回乡拉杆,继续过着劫富济贫的日子,因而被当地乡绅豪强所恨。

于是这些乡绅豪强便派人将张寡妇在家务农的幼子张先升被人枪杀,张寡妇随后率领人马从宜阳杀回洛宁为子报仇,将这些乡绅豪强全部杀死,但也造成当地33名无辜村民被杀。

由于三个儿子的先后去世,张寡妇也开始变得心灰意冷,再加上她年龄逐渐增大,于是便弃杆从商,经常往返于临汝、郏县、许昌一带,贩卖枪支、毒品。1933年10月,张寡妇从许昌返家,在经过龙门时,被以前的手下认出并报官。

随后,洛阳警备司令部出动大批军警,将张寡妇的住地团团围住。张寡妇明白自己这次插翅难飞后,主动缴械投降。在对张寡妇进行审讯时,她非常爽快的承认了自己这十多年的所有罪行,最终被洛阳警局判处她死刑。

行刑当日,张寡妇被押到洛阳东关大桥下,当时整个洛阳城万人空巷,老百姓争相目睹女匪首张寡妇的真面目,随着行刑警察的一声枪响,53岁的张寡妇结束了她传奇而罪恶的一生。


我是赵帅锅


张寡妇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纵横豫西的一个女土匪,她的一生极为悲苦,早年丧夫守寡,长子被迫闯荡绿林,结果被当地豪绅买凶所杀,为了替长子报仇而落草为寇,之后纵横于豫西一代,但她仅剩的两个儿子此后也先后被杀。张寡妇后来弃杆从商,从事毒品枪支买卖,最终被国民党捕获枪杀。

张寡妇本名贺贞,1880年生于河南省洛宁县,成年后嫁给张有,两人共育有三子,分别为长子张振升,次子张明升和幼子张先升。后来,丈夫张有去世,贺贞逐守寡,独自抚养三个儿子艰难度日。

随着三个儿子的长大,张家生活负担逐渐加重,长子张振升成年之后又屡受当地地主欺凌(另说该地主为本家张更山),张振升无奈之下被迫闯荡绿林,但却被当地豪绅雇佣杀手暗杀(另说被张更山买凶杀害)。

民国十一年(1922年)秋,为了替长子报仇,贺贞逐倾家变产,购买枪支,与次子张明升一起上山入伙。因处事果断、有勇有谋贺贞很快取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拥戴,被推为驾杆,人称“张寡妇”。引起有胆有识、行事仗义,人马很快便兴旺了起来。

民国十三年(1924年),张寡妇的人枪已经达到1000多,经常活动在洛宁、宜阳、嵩县一带,昼伏夜出,攻村破寨。对那些殷实富户,或劫财物,或绑人票,尽管她本人很少出马,但作案者都打“张寡妇”旗号,由此张寡妇名闻数百里。

民国十四年(1925年)春,张寡妇被镇嵩军张治公部收抚。但后来因为次子张明升被当地乡绅设宴诱杀,张寡妇逐率重兵包围头峪街,误杀很多无辜百姓。报仇之后,张寡妇随即脱离镇嵩军,重返家乡拉起了杆子,不久便再度达到1000多人。

民国十八年(1929年),张寡妇被万选才收编,不过这次收编的仅仅是张寡妇手下之人,她本人再度回乡拉杆,继续过着劫富济贫的日子,被当地乡绅豪强所恨。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张寡妇在家务农的幼子张先升被人枪杀,张寡妇随后率领人马从宜阳杀回洛宁为子报仇,又误杀村民33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先后失去丈夫和三个儿子的张寡妇心灰意冷,加上年龄逐渐增大,逐弃杆从商,经常往返于临汝、郏县、许昌一带,贩卖枪支、毒品。同年,她从许昌返家,在经过龙门时,被当地国民党军武庭麟部查获,随后被枪杀于洛阳东关大桥下。

张寡妇的生平大致如此,至于网上流传的详细版本,本人没有考证,不知真假。


香茗史馆


有人说张寡妇在土匪的道路上越走越黑,也有人说她是在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里反抗的标杆。而她所做的一切皆因生活所迫,重担所压,于她而言,为子报仇,终身不悔

张寡妇名贺贞,上山前活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18岁嫁人生子,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每天夫妻俩为柴米油盐而艰苦奋斗,虽家徒四壁,但却也苦中有乐。第2年,他为丈夫张有为生了第1个儿子取名为张振升。

生活多磨难,本来就贫苦的家庭,还要照顾生病的婆婆。夫妻俩每日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粗糙的手像是枯老的树皮一样。

之后公公婆婆相继离世,为了埋葬公公婆婆,向当地地主借了银两,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生活。但是债务还没还清,另外两个儿子又相继出世。

生活的重担把自己的丈夫腰都压弯了,可是地主阶级以及西方列强共同剥削下,他们依旧是负债累累。

俗话说祸不单行,在贺珍26岁那年,丈夫与世长辞,她从此成了寡妇。一个女人在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里,将三个孩子拉扯大比登天还难,但贺贞硬是坚持了下来。


当地的恶霸与地主见他们孤儿寡母,更是仗势欺人,而他们也就一直过着忍辱负重的生活。直到十几年之后,孩子们都长大了,本以为生活有所好转。

但是在大儿子21岁,二儿子19岁,小儿子也17岁之时,一场灾难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那年为了养家糊口,大儿子张振升不得已想向地主张更山租了几亩地。但是作为伯父的张更山不仅将他拒绝了,还让他羞辱了一番,最后将地租给了别人。

张振升咽不下这口气,与张更山理论,没想到被暴打一顿。张振升怀恨在心,但却无可奈何。看着家里米粒全无,他只好辞别母亲,上山为匪,另寻生路。

张振升为人有勇有谋,深得土匪首领的喜爱,很快就当上了二当家的位置。为了报仇雪恨,张振升带着几个弟兄下山找张更山算账,但是没想到自己却遭了暗算。

张更山得知张振升上山当土匪,并且当上了二当家的位置时,早就买通了张振升的一名手下。他私底下给张更山通风报信,害得张振升空手而归。可是谁也没有预料到张振升的这次行动却招来了杀身之祸。



张更山怕张振升再次来扰乱,于是再次用重金收买那个叛徒,直至那个叛徒在张振升背后打了黑枪,让张振升成了他乡的冤魂。张寡妇听闻,恨由心生,毅然带着二儿子“上了梁山”。

由于张振升声誉非常好,所以张寡妇备受尊重,最后原来的老大死了,张寡妇做到了老大的位置。而她也给手下制定了规矩,只抢富不劫民,不欺负良家妇,抢来的财富必须要留一半买枪支弹药,扩充队伍。

后张寡妇的队伍又被送到部队训练,而张寡妇的报仇之心从未停止过。可是大儿子的仇还没有报,二儿子张明升又被当地乡绅所打死。

这一次,张寡妇再也忍不住了,带人血洗了整个村子,从此她土匪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可是张根更山歹毒如蛇蝎,偷偷把张寡妇留在家的小儿子拉到河边活活打死。

张寡妇听闻,悲痛欲绝,带人攻打。然而张更山早已与地方势力勾结,根本打不下来,只能撤兵。为了替子报仇,张寡妇寻找到当地军阀吴佩孚,让他收编了自己的队伍。

自己的队伍被送去编制后,手下已经没有多少人。而此时,国民党政府加大对豫西的整顿力度,一步步把张寡妇逼上了绝境。

1933年,张寡妇从郑州坐车去洛阳,在洛阳一家旅馆被识破,没过多久就被洛阳司令部包围。

在刑场上,她大喊:“就算是死了,我也要报仇。”而张寡妇也就结束了她悲惨而壮烈的一生。


史之策


有人可惜,說應投奔八路軍。這就是命。受形勢所逼當土匪是反抗精神,殺富濟貧反映農民的要求。殺地主是正義報復,錯殺人是報復的局限性。多次受招安是她的正義向往。這些人沒投紅軍、八路軍,沒到延安,可能是沒人引領,或誤聽宣傳共產黨。總起來說代表了當時農民階級迫切需要無產階級共產黨的領導,最終走向失敗。教訓是,當時只有共產黨的領導,才能救農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農民才能翻身,消滅貧窮受壓迫的根源。我們更加熱愛共產黨,懷念偉大領袖毛主席!


電話18037934359


有的人当土匪,是被逼无奈,为报仇不得已而为之;有的人当土匪,是看中了这个行当,逍遥快活,不受约束!而本文的土匪张寡妇属于前者,不然一个女人再怎么也不会抛头露面、落草为寇的!




张寡妇,洛宁人士,原名贺贞,18岁时嫁作人妇,丈夫叫作张洛山。本来夫妻俩虽说贫困,生活却过的非常有奔头。张寡妇是个和善的人,上孝公婆,下敬丈夫,村里的人皆是称赞。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老天就像是个恶趣味的人,一股脑儿地戏耍张寡妇!先是公婆突然离世,26岁那年,丈夫又横死,独留下三个儿子与之相伴!张寡妇虽说和善,却也是个要强的人,不求助他人,自己找活干,不停歇地奔波劳碌!

张寡妇的苦日子邻居们都看不下去了,便去找张洛山的亲哥哥张更山,让其帮帮其弟媳子侄。没曾想张更山绝情无比,说道“救急不救穷,我是不会去填穷坑自找麻烦的。”张寡妇也是要强,闻听此言,更是决定与张更山老死不相往来!

人心都是肉长的,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张寡妇的长子张振升,看到母亲的含辛茹苦,背着母亲去找了伯父张更山,求租种4亩地。结果可想而知,张振生被张更山奚落挖苦一番,赶了出去,还直接把这些地转租给了他人!张振生气不过,又去与张更山理论,被张更山叫人打的头破血流!张寡妇知道后,骂儿子不争气,发狠道:“人穷骨头不能软!你去当刀客吧!”张振升当了土匪后,凭着自己的敢打敢杀,当上了二当家。



在山上待了两年后,张振生决定找自己的伯父算账解恨!率领一伙土匪回村,却是中了张更山的埋伏。原来是张更山得知张振生当了土匪后,就防备着了,还买通了张振生的一个手下,就这样张振生遭了黑手惨死了!

张寡妇崩溃了,恨上心头,誓要为自己的大儿子报仇,携次子上山也做了土匪。由于对张寡妇遭遇的同情,再加上张振生身前的名声和后来大当家的意外身亡,张寡妇成为了这一方的匪首!从此,女匪张寡妇匪声在外!

一开始,张寡妇指定的政策是劫富不抢贫,二儿子却又意味死于一个乡绅手上!此时的张寡妇戾气十足,连续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她彻底疯了,率领土匪血洗了整个村子,留下了恶名!

而此时的张更山也是绝了,知道张寡妇迟早要找他报仇,把张寡妇的三儿子也弄死了!张寡妇三个儿子至此死绝,存在于世上只有一个念想,那就是杀了张更山!她再次下山,倾巢出动想要一举杀掉张更山,却损失惨重,打不下来,只得撤退!



心有执念的张寡妇选择了投靠当地军阀吴佩孚,让他收编了自己的队伍。本想借助军方势力的,结果自己的队伍反而被收编了不少,张寡妇心有不甘,却又无能为力!因为这时的国民党政府要清除豫西的所有土匪势力,张寡妇榜上有名,就这样,张寡妇被逼上了绝境,决定暂时逃离洛宁!

可惜,张寡妇报仇的愿望不会实现了,她刚逃到洛阳,就被当地的国民军逮捕,在刑场上结束了不甘的一生,只有她死之前的最后的发声:“就算是死了,我也要报仇!”不断的在空中回荡!



小结:如何评价张寡妇的一生呢?她被逼上山,是世道造成的,还是万恶的旧社会的一个缩影呢?她的后半生只为了报仇,也造了杀孽,杀了许多无辜的人,又该如何评价?唉!

(配图为影视人物)


瀚海说史


在土匪横行的民国时代,我们所熟知的土匪头目都是男人,然而却有这样一位女土匪首领,曾横行豫西十多年,只要一听说她的名字,都吓破了胆,威震一方,这位显赫的女首匪,就是张寡妇。一个普通贫民家的女子,为何沦落为祸害一方的悍匪首领呢?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张寡妇名叫贺贞,出生于河南洛宁的一个十分贫穷的家庭,18岁就出落成一位很漂亮的大姑娘了。她长得很俊,很招人喜欢,在她花季年龄时,由父母做主,嫁给了一个同村同样贫穷的小伙子,名叫张有为。结婚后,虽然很穷,日子也还算幸福,夫妻恩爱,不久就生下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张振升,二儿子张明升,三儿子张先升,靠祖传的几分薄田,辛苦劳作,也能勉强度日。


然而,就在张贞26岁的时候,灾难降临到这个家,丈夫张有为由于积劳成疾,就生病去世了,张有为的父母承受不了丧子的打击,不久也去世了,于是家里就只有张寡妇带着三个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随着三个儿子的逐渐长大,日子越来越艰难,走投无路的大儿子,就去向同村的地主张更山,租几亩山地,用以维持生计,张更山还是他的伯父。这位豪无情义的伯父,把地租给别人种,也不给他。于是张振升就去找伯父评理,不但没租到地,还被伯父毒打了一顿。 被逼无奈的张振升,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由于什么手艺也没有,就去当土匪了,他认为这是最快的出人投地方式,并且还可以找伯父张更升报仇。 张振升做土匪后,很受匪首赏识,很快就做了二当家。此时,他就开始思考,怎么下山去找张更山报仇了。


1922年10月的深夜,他带着几个手下,摸到张更山的家里,扑了个空,张更山早就躲起来了。原来,几个月以前,张更山就买通了张振升的一名手下,要他为自己通风报信。此后,张更山又重金收买了另一名手下,在后来的一次绑票行动中,这名手下在他的背后打黑枪,打死了张振升。 张寡妇得知儿子的死讯,极度悲伤,于是就带着自己的另外二儿子,也去做土匪了,她要为大儿子报仇,她得到了大儿子部下的支持,被推荐为首领。做了匪首的张寡妇,曾对自己的部下约法三章:只抢为富不仁的地主,不抢贫苦百姓家;不得糟蹋黄花闺女;不能草菅人命。违法者,一律斩杀。 张寡妇有一个手下叫李有才,是一个很贪色的小头目,曾糟蹋过很多良家妇女,有一次一个手下,绑了一个大户人家的闺女,李有才见女孩长得好看,就想下手,张寡妇日夜看着,到半夜时,李有才趁张寡妇打盹的功夫,就下手了,惊醒了的张寡妇毫不留情地处决了李有才,从此她在匪中的威信大长。 随后,张寡妇的势力不但扩大,拥有了1000多人,800条枪,就开始放纵她的手下,胡作非为,荼毒百姓,引起了民愤,曾在当地留下了这样的歌谣:“蛇蝎心毒,寡妇心狠;犯她手下,挖苗断根。”


后来,张寡妇为了有个好靠山,就带着手下1000多人,被洛阳军阀刘镇华招抚,成了他手下的一个团,二儿子张明升为团长。骄横跋扈的张明升,仗着自己有枪,有军阀依靠,在一次乡绅举办的酒宴上,当作众人的面调戏良家妇女,被激怒的村民打死了。 于是张寡妇为了给儿子报仇,率众血洗了这个村子,把全村百姓杀光,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曾轰动一时。 为了替大儿子报张更山的仇,他曾派手下去干,结果手下找错了村子,杀死了另一个村子的33人,还砍伤了数百人。从此以后,张寡妇就蜕变成了杀人如麻的一方恶匪,与当初只为报仇的她,判若两人。 由于张寡妇行为恶劣,官府对其进行了悬赏通缉。 在1933年10月,张寡妇为筹集军火资金,单独一人带着烟土去许昌贩卖,在途经洛阳时,被以前的手下认出,于是在摸清她的行踪后,此人迅速报官领赏了。



洛阳警备司令部马上调集大批军警,将张寡妇团团围住,自认难逃了,就缴械投降了。张寡妇在审讯时,承认了自己所犯的罪行,但她仍狡辩说,入匪是为了报仇,而最终警局还是判处了她的死刑。 行刑那天,整个洛阳城的人,都跑去观看了张寡妇的真面目,在行刑警察的一声枪响中,53岁的张寡妇结束了自己可悲又可恶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