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调兵最多几万,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

香格里拉的小帅锅


其实总的来说明朝和清朝调集的军队数量都差不多。

明朝的军制及变化

前期的明朝来说,其军事制度是建立在卫所制的基础上的,这样的兵都是来自于军户,是国家给军户一定的田地,他们平时自己种田,遇到需要打仗的时候出兵。所以明朝在前期的时候经常能出动几十万的军队,原因就在于国家财政不需要出钱来养活这么多士兵,这些士兵平时自己能养活自己。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卫所制下的军户的田地都被权贵兼并了去,他们自己没田耕种还要承担出兵的义务,所以基本上军户就只能逃亡了。到了万历年间,很多军户逃亡率达到了90%以上,基本上卫所制到了明朝后期就名存实亡了。

这种情况在世界历史上也上演过类似的情况。比如古罗马时期的公民兵,当时罗马把全国分成了35个区,每个区每年出1个军团,全国每年选4个区出兵,由此保证了军队的来源。这种出兵制度主要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前期的罗马共和国中产阶级非常多,所以这种制度能够持续下去。但是到了后期由于贫富分化加剧,很多中产阶级破产成了贫民,这样的家庭出的并往往没什么战斗力,公民兵制度最终也就被募兵制取代了,在马略改革的时候。

明朝也是如此,后来就变成了募兵制,国家需要作战的时候出钱募集士兵作战。但即便是募兵制其实能够出动的军队也不会太多,如萨尔浒之战出动了大约10万人的部队,即便是后来的松山会战的决定性战役也只能出动13万军队,原因也就在于明朝后期贪腐及其严重,国家财政根本负担不起多少军队。

清朝军制及变化

清朝前期主要是八旗制度,满清八旗是清朝起家的老本。后来到了清军入关以后八旗军战斗力急剧下降,毕竟每天吃好喝好玩好又长期不打仗,养尊处优久了自然就没了战斗力了。

之后在三藩之乱时期,由于八旗军无力一战,便大量招募了绿营兵,到了后来基本就稳定在八旗兵20万,绿营兵60万左右的规模,全国军队基本在百万人以下。当然,随着清朝统治时间的延续,长期的和平以及官场的腐败最终绿营兵也没了战斗力。

清朝时期大家一般会看到士兵军服上写着"兵“和”勇“字,其实兵就是正式编制的士兵,勇是属于临时招募的士兵。换做今天的话来说,兵是正式编制,勇是临时工性质。但是在清朝后期有编制的士兵也没什么战斗力,就大量招募了带勇字的临时工打仗。平时养兵在80-100万人左右,而这80-100万人没什么战斗力,又要招募大量的临时工作战,所以清朝的军队规模其实也不小,之所以每次打仗出兵数量不是很多原因也在于很多士兵没什么战斗力,上去打基本是送人头的,而这些正式编制的又不能裁掉,占用了大量的财政经费,剩下的财政经费也招不了多少人,所以打仗的时候就显得没多少人了。

以至于太平天国时期清廷根本拿不出钱来招募士兵,就鼓励发展地方武装,比如湘军、淮军、楚军都是那个时期成长起来的,相当于给地方武装自己搞承包制了,给他们一定的征税的权力养活军队。


老威观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并非如此,明朝的兵力调动同清朝差不了。

以最著名萨尔浒战役为例,为了歼灭满清,明军大量调动。

然而,明军兵力调动如下:

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各发精骑一万,共约3万人;

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处,各发兵精骑六千,共约2万5000人;

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北直隶、南直隶,各发步骑兵五七千不等,共约2万人;

浙江发善战步兵4000;

永顺、保靖、石州各处土司兵,河东西土兵,数量各二三千不等,共约7000人。

这样加起来,一共才8万多兵力。

大家知道满清有多少兵力,仅仅作战部队就有6万多人,加上随军民夫之内也有8万。

而明军战斗力比满清要差,以区区8万多人深入敌人境内去打敌人8万,完全是胡来。

这不是大明不想多调集兵力,实在是没有了。

此时大明的卫所制度其实已经不复存在,士兵也都是募兵。

平时养兵花费十分巨大,不可能维持太多的兵力。


而明初调动的兵力,主要是卫所制度下的兵。这些兵自己需要种地,解决军粮问题,国家拨款很少,自然可以养几十万人而已。但由于卫所制度,实际上是让士兵又要打仗又要种地糊口,比普通农民还惨,逐步制度就崩溃了。嘉靖年间,有些卫所逃亡军士达到在籍军士70%左右。

至于满清时期也是如此。八旗兵和绿营兵都是募兵,平时需要国家出钱养活,所以规模有限。

八旗军人数20万,绿营兵曾一度达60余万,后经裁减只剩下20余万。

比如讨伐吴三桂时,满清手上只有40万左右。

这不是满清不想多养兵,实在是养不起太多。

大家知道八旗兵的待遇有多好?

一名普通八旗兵每年可领到的钱粮:饷银四十三两,米二十三石五斗九升;本人和直系亲属红白事还另有补助,红事六两,白事十两,孤寡家属终身照顾;还供给住房和马匹。

按照当年生活水平,一名八旗士兵的薪俸足可以养活七八口之家,各级佐官和将领则更高于这一水准的几倍乃至几十倍。

所以,满清养不起太多的军队。


总数只有40万,一次调动自然不会太多了。


萨沙


首先,清朝常备军总兵力长期维持在60万至80万人,只相当于明朝鼎盛时期200万左右的三分之一左右,基数小决定了清军每次调兵规模都不可能太大。

其次,明朝之所以保持庞大兵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北方边境防御需要驻守重兵集团(九边总兵力长年维持在40万至60万,正统年间甚至超过百万),到了帝国中后期北方边患、东南沿海倭寇蜂起,明军不维持一支规模惊人的常备军也不行啊。

而清朝皇室坚持“满蒙联姻”,中前期除了东北沙俄哥萨克入侵和准噶尔捣乱外,自古以来困扰中原王朝的边患基本得以消除,外敌从海上入侵则要等到19世纪了。

具体到沙俄哥萨克入侵和准噶尔部来袭,这些对手虽然装备比较精良但兵力都不算多——俄军只有千人规模,小股窜犯时甚至当地少数民族部落就能将其击退。准噶尔部与清廷康雍乾祖孙3代皇帝斗了80年,换了好几个大汗,也经历了由盛至衰的过程,但其最强大的时候能抽调出来与清军作战的也只有区区几万人马。

也就是说,对手兵力相对弱小让清朝没必要为了打一场仗而调动天下兵马。

最后就是经济问题——明朝遍封朱姓宗室,到了中后期为养活这群人数不下百万之众的寄生虫集团,国库就已经入不敷出了,更别提还有各地藩王拼命兼并土地、榨取民脂民膏,万历皇帝小儿子福王朱常洵搜刮河南一省还不够,又把手伸到了山东、湖广。反正在古代农耕社会帝国每年财政收入相对固定,权贵阶层多捞一点,最后分配给国防和军队的就少一点。

众所周知,决定战争胜负的并非兵力多寡,而是国防投入和综合实力——明朝中后期每次大规模用兵(比如万历三大征)对于整个帝国来讲都是很伤元气的,而且很多战争都属于不计成本、挖东墙补西墙来维持的。也就是说,因为明廷国库空虚,反而每次用兵都要采取孤注一掷、集结重兵以求“毕其功于一役”,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萨尔浒之战和松山之战。

反观清朝虽然也有八旗生计问题困扰,但总体来讲对宗室经济剥削控制较严(这也是清朝中央集权统治空前加强的结果),国家财政收入也较明代有明显增加,因此得以支撑长期消耗战——最明显的就是与准噶尔部对抗了80年,军事上则采用步步为营的“碉堡”战术,一点一点蚕食对手势力范围,压缩敌军回旋空间和战略纵深。康熙时解决三藩、收复台湾也都花了20年左右时间来筹划、准备。而这样的打法如果换成明朝,恐怕财政上就吃不消。


网言军事


为什么清朝调兵最多几万,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要解释这个问题,就得从清朝军队的性质及其日常工作任务说起。

清朝是靠武力征服而建立起的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权,军队是其支柱。但是,当时清朝没有警察,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也不准建立地方性的内卫部队。这就使得维护社会治安,保持政治秩序的任务落到了清军肩上。

从外部环境上看,当时的清朝并无强大的外部敌人。颠覆清朝的力量在内不在外。这些决定了清军的基本职责是防民为主,内卫为主。如果用今天的眼光看待清军,清军不是一支纯粹的国防军,而是同时兼有警察、内卫部队、国防军三种职能。其中国防军的色彩最淡,警察的色彩最浓。这一性质决定了清军的布防是极其分散的。

清军驻防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黑龙江、吉林、盛京一带,以保卫龙兴之地;二是察哈尔、热河、密云、山海关一带,以监视北方的蒙古族,保卫京师;三是戍守西北边疆地区;四是监视内地各行省。其中监视内地各行省是最重要的,分去了绝大部分的驻防力量。

清军布防的分散和承担的任务使得清军既不可能全数用于作战,又被束缚在各地,没有一支可机动作战的部队。一旦战争爆发,从各地抽调兵力成了清军集结的唯一方法。但是战争的到来并不能取消各地守军的平时任务,相反,形势的紧张往往使统治者认为更有必要监控民众,防止生变。因此,即使是在交战地区,当地清军也无法全部抽调兵力。只能在从各地抽调一些兵力,组成临时编制的部队。这就是为什么清朝调兵最多几万,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


与书居


首先,古代打仗时为了增强己方自信心,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所以往往都会夸大军队的数字,而且历史越久远,这个数字水分就越大。而到了王朝的末期,由于社会政治体制的腐朽,军队里会出现很多吃空饷的人,所以明朝末期这一段时间在于满清八旗的战斗来看,实际人数远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大。

我们就以明朝由盛转衰的土木堡之战来看看,土木堡之战前,明朝处于一个鼎盛的时期,所以土木堡之战所动员的军队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那么就以土木堡之战来看看明朝动员的军队规模。

土木堡之战明朝军队出兵五十万,却被瓦刺军队两万人打败。事实上,此次明廷出兵还不到三十万,而且除去民夫、杂役,可战之兵还不足十五万。

随着越往后,明朝国力的衰退,已经很难在集结几十万的军队用以讨伐清军了。明廷后期,战争记载也更加详细了。

就以萨尔浒战役为例,此战是明朝在对阵清军由主动转变为被动的战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明朝后期对战清军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此战,明军从各路镇军出兵八万,加上叶赫部和朝鲜军队共计十一万,兵分四路进攻清军,结果在短短的五天时间内,超过五万明军被杀,自此,明朝失去了战争中的主动性。

由此也可见,明朝军队并没有动不动就是调兵几十万的规模,即便是在他鼎盛时期,调集的可战之兵也不过二十万,更何况是国家财政日益恶化的明朝后期。

清朝调集军队少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养兵所耗甚大,这里指的是满清八旗军队。一个满清子弟从军即可分得房屋田产,不仅满清八旗的俸禄高,而且还有各种补助。据了解养一名满清八旗子弟的耗费相当于六名同时期的汉人绿营兵。

满清由于自身人口较少,总数也不过几十万人,所以每一次调动也就只有几万人而已,甚至几万人的调动都是非常少的。

康熙帝在平定吴三桂时征调了满清八旗子弟兵七万。

雍正帝时期与准噶尔逐渐的战争规模最大也不过三万人,而和通泊之战,战死七千余八旗,就号称是北京城满城素缟的状况。

所以古代战争号称几十万往往都是由大水份的。


这个历史很正


大家可以看到,在真正的历史中,满清进行军事行动的时候,能调动的军队每次都数量不多。一般最多调兵也就几万人而已,而在明朝的时候一次性调动几十万人是很常见的。为什么清朝在进行军事行动的时候,比明朝少那么多人呢。

因为在明朝前期的时候采取的是卫所的制作,所以这样兵源有很大的保障。也就是赐给军户一些田地,平时这些人种田,到了战争的时候就一天入伍前去打仗。但是到了后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卫所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军队所辖的田地都被权贵侵蚀得非常严重,所以明朝后期的时候,中央朝廷往往能够调集的军队往往都比较有限。

例如在后期满清强大起来的时候,明朝前往镇压的军队往往也就几万人,最多不过十几万人,当时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只有4万人而已。如果他们能有明初那样动辄十几万几十万人的话,灭掉满清自然不在话下。而清朝的军队意志不多,即使是最关键的满清入关一战,满清自己7万人,再加上汉军旗和蒙古军,总共也就12万人而已,就这么点人马,居然最后就夺取了整个天下,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

再就是中国古代一些军队人数的统计非常的模糊,往往动辄10万20万,但是实际军队的人数并没有那么多,很多时候甚至把一些后勤的伙夫家属都算上。例如在明成祖朱棣北伐的时候,往往动辄军队50万,还有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战也是率军50万出征,真的有那么多军队的话,朱祁镇也不会被瓦剌给抓住了。

总之在明朝的时候,可能军队往往没有那么多,只不过因为年代久远统计不准确而已。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这要分两个方面来讨论:明清两朝的统兵制度;明清两朝的战争环境和战事规模

统兵制度

明清两朝在统兵制度上有很大的区别,清朝虽然全盘接手了大明的江山和政治体制,但是在统兵制度方面吸取了大明朝的教训,做了很大的改变。

明朝沿袭的是中国自古历朝历代采取的卫所制度,由于明朝的建立是推翻元朝统治而立,经过了艰苦卓越的战争建立的天下,明朝的统治者们非常清楚造反

的力量,所以在国土防御和军事组建上下了很大的力气,投入了很大成本。

明朝的卫所统兵制度简而言之就是一个重点区域驻守一定规模的军队,既然防范外敌入侵,又准备镇压国内有变,明朝这样的重点区域划分很细,特别是在边关一带更是严防死守,所以导致了国家的军队数量很大,国防支出是很庞大的。

清朝建立后,在军队数量上相对明朝进行了很大的压缩,其主要的方略就是减少卫所,裁撤兵员,特别是在大清朝削减三藩后,军队基本以满族八旗为主,军队驻扎分布合理而有效,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在军队控制、士兵素质上是远超明军的。

战争环境和规模

明朝的国家政治环境要比清朝恶劣得多,不但要防范北边蒙古,鞑靼等游牧民族,而且还要镇守西北防御吐蕃,西域异族,南边有沐氏几十万人镇守云南广西,东南沿海还要驻守大军清剿倭寇,这样的国家环境与大明的民族政策分不开的,大明对待周边地方政权的手段不多,主要以军事防御为主,所以也导致了大明朝的军队数量庞大。

清朝的少数民族民族政策要远远强于大明,利用姻亲联盟团结并纳蒙古入版图,使用宗教手段纳西藏归属中央管辖,对待倭寇使用靖海策略加上军事联防手段逐步清剿。

西北地区准格尔部落,清朝统治者依然是以抚为主,军事消灭为辅,经过了几十年的抚、剿并举最终解决了西北战事,就算是在长达几十年的平乱战争中,清朝动用的最多兵力也不过是雍正年间年羹尧的二十多万军队。

从战争规模来看,明朝的期间的战争规模要大得多,无论是北征鞑靼,东援朝鲜,南镇蛮夷,对方的军事规模都很大,明朝廷就必须派出更为强大的军队进行绝对优势的对抗,特别是在明朝末期的平乱以及辽东战役上,几乎都是国与国的对抗,所以明的军事压力非常大,只有举国之力才能进行有效的打击和战争控制。

在清朝期间,遇到较大的战略其实并不多,一是由于对方规模不大,二是由于大清的八旗骑兵能力很强,没必要动用太大规模的军队。但是在遇到较大规模的战事的时候,依然是举国之力为之一战,比如清末时期清剿太平天国运动,如果不是曾国藩组建湘军,大清王朝是很危险的。

综上来看,明清在军队的数量和调动军队的规模不同,主要原因除了统兵制度不同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明清两朝遇到的军事情况有所不同。


沉墨I方之城


其实也不能就说题主说的有问题,但是还是有一点问题的,清朝后期剿灭太平天国的湘军也是达到了十几万,还有淮军。但是其实这些地方团练起来的士兵和清朝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说题主说的也没有错。清朝一般打仗确实就是几千人,几万人的。

因为这个主要是清朝的制度造成的,清朝的八旗制度可以说清朝的成功是因为他,灭亡也是因为他。其实简单的说,清朝的八旗制度适合开疆拓土,国内治安,分散治民。但是不适合国防。不适合集中防御。因为太分散了。

这个问题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当时吴三桂占了半壁江山,清朝也是无兵可用了。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允许地方组织团练了。那么清朝入关的八旗兵呢?全部分散到全国各地驻防了,都是永久性的驻防,其实在康熙时代还没有完全驻防完成,直到十八世纪中叶的时候才算是八旗全部到全国驻防完成。

其实八旗兵本来就不多,一般一个旗也就是一两万人的部队,到清朝末期的时候八旗兵总数不过十几万人。加上又全部分散在各地,所以清朝一到打仗的时候能够动员到几万人就不错了。后来加上各地的团练起来的地方军,清朝的军队总数是在八十万左右的,这个数字其实和历朝历代来相比的话都是非常少的。清朝的人口是封建社会的顶峰,但是军队数量要远远少于其他朝代的。

清朝的军队本来就少,加上分散驻防,所以就更难集中了,清朝这样的制度只适合强大的王朝,维持内部的安定,一旦遇到外敌入侵的话,那么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中国历史研究所


首先是明朝军队人数比清朝要多,在名义上明朝有200-280万军队,清朝为80万军队。明朝军队人数是清朝的3倍左右。另外,明朝还有大批的地方土司军队。明朝在镇压西南土司叛乱的时候,经常可以就近征调多达数万,甚至20万人规模的土司部队。

而清朝是没有西南土司部队的,清军经过一系列战争,剥夺了西南地区所有大土司的权利和军权。如果加上西南土司部队,明朝军事人员是清朝的4倍,因此在某些战役可以动员更多军队,就成为了可能。

第2点就是,明朝养兵比清朝便宜,其实就是明朝军队待遇低。明朝卫所兵一个月薪金就是8斗到1石粮食,全家口粮开销都要这一点点收入。清朝1个绿营步兵,月薪1.5两白银,还有3斗米。骑兵为2两白银和3斗米。

明军出征,自备行装。清军是公费办理行装,1个绿营兵6两白银,1个骑兵10两白银,另外给予口粮。绿营兵如果出省打仗,1000人一个月的赏金,薪饷和盐菜银就有7000两。因此,清军待遇比明军好,特别是出征的时候。而八旗军则待遇更高,就不说了。

第三点,明军作战除了朱元璋,朱棣时代。基本都是内线作战,土木堡战役都没有出河北,而出动大军比较多的历次西南土司战争,明军主要兵源也都是附近地区其他土司部队。

清军前期和中期深入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的战争,远离主要后勤基地。后勤能力可承受兵力,必然不如在内地作战。


深度军事


清朝中前期,清军主要是是八旗为主,也是主要的机动兵力,而那时的旗籍人口,才五~六十万,兵力也只有几万。中后期迅速澎涨起来的汉军绿营,才五十万左右,也就是常备总兵为才六十万左右。这么少的兵力,近1400万的面积,除了分守各处,能调动的兵为,也就是十万以下。

而朱明朝,开始实行的是卫所制度,全国有各种兵力约三百五十多万。后卫所制度崩溃,过度到征兵制,也不少于二百五十万。所以朱棣五次亲征蒙古,领四~五十万兵浩浩荡荡,比大多数蒙古部落的总人口还要多。

分歧主要还是治国理念不同,朱明朝是家天下,随时要镇压农民起义,所以要保留人数众多的军队。清朝则不同,是天下共主,除后来的太平天国起义外,规模都较小,且都是教派起义。清廷主要还是对北用兵,且以骑兵为主,所以无需太多的常备兵力。另外就是管治方式不同,清廷允许大量的团练武装存在,填补了常备兵力的不足。而朱明管制很严,基本不允许有民间武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