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

香格里拉的小帥鍋


其實總的來說明朝和清朝調集的軍隊數量都差不多。

明朝的軍制及變化

前期的明朝來說,其軍事制度是建立在衛所制的基礎上的,這樣的兵都是來自於軍戶,是國家給軍戶一定的田地,他們平時自己種田,遇到需要打仗的時候出兵。所以明朝在前期的時候經常能出動幾十萬的軍隊,原因就在於國家財政不需要出錢來養活這麼多士兵,這些士兵平時自己能養活自己。

但是到了明朝後期,由於土地兼併嚴重,衛所制下的軍戶的田地都被權貴兼併了去,他們自己沒田耕種還要承擔出兵的義務,所以基本上軍戶就只能逃亡了。到了萬曆年間,很多軍戶逃亡率達到了90%以上,基本上衛所制到了明朝後期就名存實亡了。

這種情況在世界歷史上也上演過類似的情況。比如古羅馬時期的公民兵,當時羅馬把全國分成了35個區,每個區每年出1個軍團,全國每年選4個區出兵,由此保證了軍隊的來源。這種出兵制度主要在羅馬共和國時期,前期的羅馬共和國中產階級非常多,所以這種制度能夠持續下去。但是到了後期由於貧富分化加劇,很多中產階級破產成了貧民,這樣的家庭出的並往往沒什麼戰鬥力,公民兵制度最終也就被募兵制取代了,在馬略改革的時候。

明朝也是如此,後來就變成了募兵制,國家需要作戰的時候出錢募集士兵作戰。但即便是募兵制其實能夠出動的軍隊也不會太多,如薩爾滸之戰出動了大約10萬人的部隊,即便是後來的松山會戰的決定性戰役也只能出動13萬軍隊,原因也就在於明朝後期貪腐及其嚴重,國家財政根本負擔不起多少軍隊。

清朝軍制及變化

清朝前期主要是八旗制度,滿清八旗是清朝起家的老本。後來到了清軍入關以後八旗軍戰鬥力急劇下降,畢竟每天吃好喝好玩好又長期不打仗,養尊處優久了自然就沒了戰鬥力了。

之後在三藩之亂時期,由於八旗軍無力一戰,便大量招募了綠營兵,到了後來基本就穩定在八旗兵20萬,綠營兵60萬左右的規模,全國軍隊基本在百萬人以下。當然,隨著清朝統治時間的延續,長期的和平以及官場的腐敗最終綠營兵也沒了戰鬥力。

清朝時期大家一般會看到士兵軍服上寫著"兵“和”勇“字,其實兵就是正式編制的士兵,勇是屬於臨時招募的士兵。換做今天的話來說,兵是正式編制,勇是臨時工性質。但是在清朝後期有編制的士兵也沒什麼戰鬥力,就大量招募了帶勇字的臨時工打仗。平時養兵在80-100萬人左右,而這80-100萬人沒什麼戰鬥力,又要招募大量的臨時工作戰,所以清朝的軍隊規模其實也不小,之所以每次打仗出兵數量不是很多原因也在於很多士兵沒什麼戰鬥力,上去打基本是送人頭的,而這些正式編制的又不能裁掉,佔用了大量的財政經費,剩下的財政經費也招不了多少人,所以打仗的時候就顯得沒多少人了。

以至於太平天國時期清廷根本拿不出錢來招募士兵,就鼓勵發展地方武裝,比如湘軍、淮軍、楚軍都是那個時期成長起來的,相當於給地方武裝自己搞承包制了,給他們一定的徵稅的權力養活軍隊。


老威觀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並非如此,明朝的兵力調動同清朝差不了。

以最著名薩爾滸戰役為例,為了殲滅滿清,明軍大量調動。

然而,明軍兵力調動如下:

宣府、大同、山西三鎮,各發精騎一萬,共約3萬人;

延綏、寧夏、甘肅、固原四處,各發兵精騎六千,共約2萬5000人;

四川、廣東、山東、陝西、北直隸、南直隸,各發步騎兵五七千不等,共約2萬人;

浙江發善戰步兵4000;

永順、保靖、石州各處土司兵,河東西土兵,數量各二三千不等,共約7000人。

這樣加起來,一共才8萬多兵力。

大家知道滿清有多少兵力,僅僅作戰部隊就有6萬多人,加上隨軍民夫之內也有8萬。

而明軍戰鬥力比滿清要差,以區區8萬多人深入敵人境內去打敵人8萬,完全是胡來。

這不是大明不想多調集兵力,實在是沒有了。

此時大明的衛所制度其實已經不復存在,士兵也都是募兵。

平時養兵花費十分巨大,不可能維持太多的兵力。


而明初調動的兵力,主要是衛所制度下的兵。這些兵自己需要種地,解決軍糧問題,國家撥款很少,自然可以養幾十萬人而已。但由於衛所制度,實際上是讓士兵又要打仗又要種地餬口,比普通農民還慘,逐步制度就崩潰了。嘉靖年間,有些衛所逃亡軍士達到在籍軍士70%左右。

至於滿清時期也是如此。八旗兵和綠營兵都是募兵,平時需要國家出錢養活,所以規模有限。

八旗軍人數20萬,綠營兵曾一度達60餘萬,後經裁減只剩下20餘萬。

比如討伐吳三桂時,滿清手上只有40萬左右。

這不是滿清不想多養兵,實在是養不起太多。

大家知道八旗兵的待遇有多好?

一名普通八旗兵每年可領到的錢糧:餉銀四十三兩,米二十三石五斗九升;本人和直系親屬紅白事還另有補助,紅事六兩,白事十兩,孤寡家屬終身照顧;還供給住房和馬匹。

按照當年生活水平,一名八旗士兵的薪俸足可以養活七八口之家,各級佐官和將領則更高於這一水準的幾倍乃至幾十倍。

所以,滿清養不起太多的軍隊。


總數只有40萬,一次調動自然不會太多了。


薩沙


首先,清朝常備軍總兵力長期維持在60萬至80萬人,只相當於明朝鼎盛時期200萬左右的三分之一左右,基數小決定了清軍每次調兵規模都不可能太大。

其次,明朝之所以保持龐大兵力,一個重要原因是北方邊境防禦需要駐守重兵集團(九邊總兵力長年維持在40萬至60萬,正統年間甚至超過百萬),到了帝國中後期北方邊患、東南沿海倭寇蜂起,明軍不維持一支規模驚人的常備軍也不行啊。

而清朝皇室堅持“滿蒙聯姻”,中前期除了東北沙俄哥薩克入侵和準噶爾搗亂外,自古以來困擾中原王朝的邊患基本得以消除,外敵從海上入侵則要等到19世紀了。

具體到沙俄哥薩克入侵和準噶爾部來襲,這些對手雖然裝備比較精良但兵力都不算多——俄軍只有千人規模,小股竄犯時甚至當地少數民族部落就能將其擊退。準噶爾部與清廷康雍乾祖孫3代皇帝鬥了80年,換了好幾個大汗,也經歷了由盛至衰的過程,但其最強大的時候能抽調出來與清軍作戰的也只有區區幾萬人馬。

也就是說,對手兵力相對弱小讓清朝沒必要為了打一場仗而調動天下兵馬。

最後就是經濟問題——明朝遍封朱姓宗室,到了中後期為養活這群人數不下百萬之眾的寄生蟲集團,國庫就已經入不敷出了,更別提還有各地藩王拼命兼併土地、榨取民脂民膏,萬曆皇帝小兒子福王朱常洵搜刮河南一省還不夠,又把手伸到了山東、湖廣。反正在古代農耕社會帝國每年財政收入相對固定,權貴階層多撈一點,最後分配給國防和軍隊的就少一點。

眾所周知,決定戰爭勝負的並非兵力多寡,而是國防投入和綜合實力——明朝中後期每次大規模用兵(比如萬曆三大徵)對於整個帝國來講都是很傷元氣的,而且很多戰爭都屬於不計成本、挖東牆補西牆來維持的。也就是說,因為明廷國庫空虛,反而每次用兵都要採取孤注一擲、集結重兵以求“畢其功於一役”,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薩爾滸之戰和松山之戰。

反觀清朝雖然也有八旗生計問題困擾,但總體來講對宗室經濟剝削控制較嚴(這也是清朝中央集權統治空前加強的結果),國家財政收入也較明代有明顯增加,因此得以支撐長期消耗戰——最明顯的就是與準噶爾部對抗了80年,軍事上則採用步步為營的“碉堡”戰術,一點一點蠶食對手勢力範圍,壓縮敵軍迴旋空間和戰略縱深。康熙時解決三藩、收復臺灣也都花了20年左右時間來籌劃、準備。而這樣的打法如果換成明朝,恐怕財政上就吃不消。


網言軍事


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要解釋這個問題,就得從清朝軍隊的性質及其日常工作任務說起。

清朝是靠武力征服而建立起的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權,軍隊是其支柱。但是,當時清朝沒有警察,高度中央集權的體制也不準建立地方性的內衛部隊。這就使得維護社會治安,保持政治秩序的任務落到了清軍肩上。

從外部環境上看,當時的清朝並無強大的外部敵人。顛覆清朝的力量在內不在外。這些決定了清軍的基本職責是防民為主,內衛為主。如果用今天的眼光看待清軍,清軍不是一支純粹的國防軍,而是同時兼有警察、內衛部隊、國防軍三種職能。其中國防軍的色彩最淡,警察的色彩最濃。這一性質決定了清軍的佈防是極其分散的。

清軍駐防主要分為以下四類:一是黑龍江、吉林、盛京一帶,以保衛龍興之地;二是察哈爾、熱河、密雲、山海關一帶,以監視北方的蒙古族,保衛京師;三是戍守西北邊疆地區;四是監視內地各行省。其中監視內地各行省是最重要的,分去了絕大部分的駐防力量。

清軍佈防的分散和承擔的任務使得清軍既不可能全數用於作戰,又被束縛在各地,沒有一支可機動作戰的部隊。一旦戰爭爆發,從各地抽調兵力成了清軍集結的唯一方法。但是戰爭的到來並不能取消各地守軍的平時任務,相反,形勢的緊張往往使統治者認為更有必要監控民眾,防止生變。因此,即使是在交戰地區,當地清軍也無法全部抽調兵力。只能在從各地抽調一些兵力,組成臨時編制的部隊。這就是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


與書居


首先,古代打仗時為了增強己方自信心,在氣勢上壓倒對方,所以往往都會誇大軍隊的數字,而且歷史越久遠,這個數字水分就越大。而到了王朝的末期,由於社會政治體制的腐朽,軍隊裡會出現很多吃空餉的人,所以明朝末期這一段時間在於滿清八旗的戰鬥來看,實際人數遠沒有史書上記載的那麼大。

我們就以明朝由盛轉衰的土木堡之戰來看看,土木堡之戰前,明朝處於一個鼎盛的時期,所以土木堡之戰所動員的軍隊應該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那麼就以土木堡之戰來看看明朝動員的軍隊規模。

土木堡之戰明朝軍隊出兵五十萬,卻被瓦刺軍隊兩萬人打敗。事實上,此次明廷出兵還不到三十萬,而且除去民夫、雜役,可戰之兵還不足十五萬。

隨著越往後,明朝國力的衰退,已經很難在集結幾十萬的軍隊用以討伐清軍了。明廷後期,戰爭記載也更加詳細了。

就以薩爾滸戰役為例,此戰是明朝在對陣清軍由主動轉變為被動的戰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明朝後期對戰清軍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此戰,明軍從各路鎮軍出兵八萬,加上葉赫部和朝鮮軍隊共計十一萬,兵分四路進攻清軍,結果在短短的五天時間內,超過五萬明軍被殺,自此,明朝失去了戰爭中的主動性。

由此也可見,明朝軍隊並沒有動不動就是調兵幾十萬的規模,即便是在他鼎盛時期,調集的可戰之兵也不過二十萬,更何況是國家財政日益惡化的明朝後期。

清朝調集軍隊少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養兵所耗甚大,這裡指的是滿清八旗軍隊。一個滿清子弟從軍即可分得房屋田產,不僅滿清八旗的俸祿高,而且還有各種補助。據瞭解養一名滿清八旗子弟的耗費相當於六名同時期的漢人綠營兵。

滿清由於自身人口較少,總數也不過幾十萬人,所以每一次調動也就只有幾萬人而已,甚至幾萬人的調動都是非常少的。

康熙帝在平定吳三桂時徵調了滿清八旗子弟兵七萬。

雍正帝時期與準噶爾逐漸的戰爭規模最大也不過三萬人,而和通泊之戰,戰死七千餘八旗,就號稱是北京城滿城素縞的狀況。

所以古代戰爭號稱幾十萬往往都是由大水份的。


這個歷史很正


大家可以看到,在真正的歷史中,滿清進行軍事行動的時候,能調動的軍隊每次都數量不多。一般最多調兵也就幾萬人而已,而在明朝的時候一次性調動幾十萬人是很常見的。為什麼清朝在進行軍事行動的時候,比明朝少那麼多人呢。

因為在明朝前期的時候採取的是衛所的製作,所以這樣兵源有很大的保障。也就是賜給軍戶一些田地,平時這些人種田,到了戰爭的時候就一天入伍前去打仗。但是到了後期由於經濟的發展,衛所制度遭到嚴重的破壞,軍隊所轄的田地都被權貴侵蝕得非常嚴重,所以明朝後期的時候,中央朝廷往往能夠調集的軍隊往往都比較有限。

例如在後期滿清強大起來的時候,明朝前往鎮壓的軍隊往往也就幾萬人,最多不過十幾萬人,當時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只有4萬人而已。如果他們能有明初那樣動輒十幾萬幾十萬人的話,滅掉滿清自然不在話下。而清朝的軍隊意志不多,即使是最關鍵的滿清入關一戰,滿清自己7萬人,再加上漢軍旗和蒙古軍,總共也就12萬人而已,就這麼點人馬,居然最後就奪取了整個天下,讓人感覺到不可思議。

再就是中國古代一些軍隊人數的統計非常的模糊,往往動輒10萬20萬,但是實際軍隊的人數並沒有那麼多,很多時候甚至把一些後勤的伙伕家屬都算上。例如在明成祖朱棣北伐的時候,往往動輒軍隊50萬,還有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戰也是率軍50萬出征,真的有那麼多軍隊的話,朱祁鎮也不會被瓦剌給抓住了。

總之在明朝的時候,可能軍隊往往沒有那麼多,只不過因為年代久遠統計不準確而已。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這要分兩個方面來討論:明清兩朝的統兵制度;明清兩朝的戰爭環境和戰事規模

統兵制度

明清兩朝在統兵制度上有很大的區別,清朝雖然全盤接手了大明的江山和政治體制,但是在統兵制度方面吸取了大明朝的教訓,做了很大的改變。

明朝沿襲的是中國自古歷朝歷代採取的衛所制度,由於明朝的建立是推翻元朝統治而立,經過了艱苦卓越的戰爭建立的天下,明朝的統治者們非常清楚造反

的力量,所以在國土防禦和軍事組建上下了很大的力氣,投入了很大成本。

明朝的衛所統兵制度簡而言之就是一個重點區域駐守一定規模的軍隊,既然防範外敵入侵,又準備鎮壓國內有變,明朝這樣的重點區域劃分很細,特別是在邊關一帶更是嚴防死守,所以導致了國家的軍隊數量很大,國防支出是很龐大的。

清朝建立後,在軍隊數量上相對明朝進行了很大的壓縮,其主要的方略就是減少衛所,裁撤兵員,特別是在大清朝削減三藩後,軍隊基本以滿族八旗為主,軍隊駐紮分佈合理而有效,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在軍隊控制、士兵素質上是遠超明軍的。

戰爭環境和規模

明朝的國家政治環境要比清朝惡劣得多,不但要防範北邊蒙古,韃靼等遊牧民族,而且還要鎮守西北防禦吐蕃,西域異族,南邊有沐氏幾十萬人鎮守雲南廣西,東南沿海還要駐守大軍清剿倭寇,這樣的國家環境與大明的民族政策分不開的,大明對待周邊地方政權的手段不多,主要以軍事防禦為主,所以也導致了大明朝的軍隊數量龐大。

清朝的少數民族民族政策要遠遠強於大明,利用姻親聯盟團結並納蒙古入版圖,使用宗教手段納西藏歸屬中央管轄,對待倭寇使用靖海策略加上軍事聯防手段逐步清剿。

西北地區準格爾部落,清朝統治者依然是以撫為主,軍事消滅為輔,經過了幾十年的撫、剿並舉最終解決了西北戰事,就算是在長達幾十年的平亂戰爭中,清朝動用的最多兵力也不過是雍正年間年羹堯的二十多萬軍隊。

從戰爭規模來看,明朝的期間的戰爭規模要大得多,無論是北征韃靼,東援朝鮮,南鎮蠻夷,對方的軍事規模都很大,明朝廷就必須派出更為強大的軍隊進行絕對優勢的對抗,特別是在明朝末期的平亂以及遼東戰役上,幾乎都是國與國的對抗,所以明的軍事壓力非常大,只有舉國之力才能進行有效的打擊和戰爭控制。

在清朝期間,遇到較大的戰略其實並不多,一是由於對方規模不大,二是由於大清的八旗騎兵能力很強,沒必要動用太大規模的軍隊。但是在遇到較大規模的戰事的時候,依然是舉國之力為之一戰,比如清末時期清剿太平天國運動,如果不是曾國藩組建湘軍,大清王朝是很危險的。

綜上來看,明清在軍隊的數量和調動軍隊的規模不同,主要原因除了統兵制度不同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明清兩朝遇到的軍事情況有所不同。


沉墨I方之城


其實也不能就說題主說的有問題,但是還是有一點問題的,清朝後期剿滅太平天國的湘軍也是達到了十幾萬,還有淮軍。但是其實這些地方團練起來的士兵和清朝沒有多大的關係。所以說題主說的也沒有錯。清朝一般打仗確實就是幾千人,幾萬人的。

因為這個主要是清朝的制度造成的,清朝的八旗制度可以說清朝的成功是因為他,滅亡也是因為他。其實簡單的說,清朝的八旗制度適合開疆拓土,國內治安,分散治民。但是不適合國防。不適合集中防禦。因為太分散了。

這個問題其實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亂的時候就已經顯現出來了,當時吳三桂佔了半壁江山,清朝也是無兵可用了。康熙平定三藩之亂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允許地方組織團練了。那麼清朝入關的八旗兵呢?全部分散到全國各地駐防了,都是永久性的駐防,其實在康熙時代還沒有完全駐防完成,直到十八世紀中葉的時候才算是八旗全部到全國駐防完成。

其實八旗兵本來就不多,一般一個旗也就是一兩萬人的部隊,到清朝末期的時候八旗兵總數不過十幾萬人。加上又全部分散在各地,所以清朝一到打仗的時候能夠動員到幾萬人就不錯了。後來加上各地的團練起來的地方軍,清朝的軍隊總數是在八十萬左右的,這個數字其實和歷朝歷代來相比的話都是非常少的。清朝的人口是封建社會的頂峰,但是軍隊數量要遠遠少於其他朝代的。

清朝的軍隊本來就少,加上分散駐防,所以就更難集中了,清朝這樣的制度只適合強大的王朝,維持內部的安定,一旦遇到外敵入侵的話,那麼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中國歷史研究所


首先是明朝軍隊人數比清朝要多,在名義上明朝有200-280萬軍隊,清朝為80萬軍隊。明朝軍隊人數是清朝的3倍左右。另外,明朝還有大批的地方土司軍隊。明朝在鎮壓西南土司叛亂的時候,經常可以就近徵調多達數萬,甚至20萬人規模的土司部隊。

而清朝是沒有西南土司部隊的,清軍經過一系列戰爭,剝奪了西南地區所有大土司的權利和軍權。如果加上西南土司部隊,明朝軍事人員是清朝的4倍,因此在某些戰役可以動員更多軍隊,就成為了可能。

第2點就是,明朝養兵比清朝便宜,其實就是明朝軍隊待遇低。明朝衛所兵一個月薪金就是8鬥到1石糧食,全家口糧開銷都要這一點點收入。清朝1個綠營步兵,月薪1.5兩白銀,還有3鬥米。騎兵為2兩白銀和3鬥米。

明軍出征,自備行裝。清軍是公費辦理行裝,1個綠營兵6兩白銀,1個騎兵10兩白銀,另外給予口糧。綠營兵如果出省打仗,1000人一個月的賞金,薪餉和鹽菜銀就有7000兩。因此,清軍待遇比明軍好,特別是出征的時候。而八旗軍則待遇更高,就不說了。

第三點,明軍作戰除了朱元璋,朱棣時代。基本都是內線作戰,土木堡戰役都沒有出河北,而出動大軍比較多的歷次西南土司戰爭,明軍主要兵源也都是附近地區其他土司部隊。

清軍前期和中期深入內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的戰爭,遠離主要後勤基地。後勤能力可承受兵力,必然不如在內地作戰。


深度軍事


清朝中前期,清軍主要是是八旗為主,也是主要的機動兵力,而那時的旗籍人口,才五~六十萬,兵力也只有幾萬。中後期迅速澎漲起來的漢軍綠營,才五十萬左右,也就是常備總兵為才六十萬左右。這麼少的兵力,近1400萬的面積,除了分守各處,能調動的兵為,也就是十萬以下。

而朱明朝,開始實行的是衛所制度,全國有各種兵力約三百五十多萬。後衛所制度崩潰,過度到徵兵制,也不少於二百五十萬。所以朱棣五次親征蒙古,領四~五十萬兵浩浩蕩蕩,比大多數蒙古部落的總人口還要多。

分歧主要還是治國理念不同,朱明朝是家天下,隨時要鎮壓農民起義,所以要保留人數眾多的軍隊。清朝則不同,是天下共主,除後來的太平天國起義外,規模都較小,且都是教派起義。清廷主要還是對北用兵,且以騎兵為主,所以無需太多的常備兵力。另外就是管治方式不同,清廷允許大量的團練武裝存在,填補了常備兵力的不足。而朱明管制很嚴,基本不允許有民間武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